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

看到三人被拖押出去,扶蘇開口說道:“先帝在世之時,有人便整日矇蔽視聽。皆言宇內鹹平,使先帝不能知各地真實情況,對六國遺族之人放鬆警惕,導致六國之人在大秦疆域暗中攪動風雲,到如今暴亂四起!”

“今日又有人想矇騙朕,今後膽敢有人虛報各郡縣情況者,一經查實,皆斬!”

雖然扶蘇說得是殺人的事,但是朝內百官不少人皆面露喜色,尤其是百官之首馮去疾,更是一改之前扶蘇對郭清等人阿諛奉承飄然自得時那種憤慨,聽到扶蘇所言,帶頭說道:“陛下這是真的聖明!”

司馬欣的事件告一段落,接下來大將軍蒙恬率先站出,將虎符擡過頭頂,“此戰告罄,臣交予陛下兵甲右符!”

隨即陰山鐵騎都尉李晉也將右符上交,有侍者將半邊虎符用木質託具托起,回到皇帝身邊。

接下來扶蘇想說一下此戰封賞之事,還未開口,太學府令叔孫通身後的太府丞陳康看了一眼叔孫通,兩人目光交流之後,便出列對扶蘇說道:

“陛下請廢‘挾書令’!”

聽到陳康在自己剛回來,便直接提出這個扶蘇如今依然未曾想好該如何處理的“挾書令”,扶蘇心中一緊,看來今天這次匆忙的廷議自己大意了,百官是想讓扶蘇更改舊制。

“挾書令”正是李斯在扶蘇的老師淳于越舊事重提,提出當年丞相王綰要恢復部分分封制時,李斯以其寬闊的政治視野,和敏銳的政治眼光,覺察到覺得淳于越這種思想傾向絕非淳于越一人立場,是普遍存在於當時秦國內的,淳于越只是這種思想的代表。

李斯不跟淳于越等博士就事論事,直接繞開此事,說出:“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接下來李斯提出了在史書中濃墨重彩的“焚書”!

《秦律》便新增瞭如下條款:

“除《秦記》之外,其他各國曆史一律焚燬。”

“除博士藏書之外,天下所有《詩》《書》《百家語》,惟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除外。皆收繳至咸陽,集中焚燬。”

“膽敢聚衆講《詩》《書》的,處死刑,膽敢以古非今者,族;官吏知曉而不舉發,同刑;令下三十天而不燒燬者,處以髡髮黥面、築長城四年之苦役。欲學法令者,以吏爲師。”

這條“挾書令”在歷史上存活了二十二年,直到漢惠帝時期才廢除,以劉邦當時名臣將相的見識,未曾廢除這條“挾書令”,可見這條“挾書令”的巨大現實意義。

今天陳康當衆提出廢除“挾書令”,令扶蘇頗爲意外,也給扶蘇來了個措手不及。

受到後世歷史的影響,扶蘇自然跟後世之人一般,認爲“焚書”此事是中華文明的一場浩劫,但是如今扶蘇真正坐到始皇帝的這個位置,纔不得不體會到始皇帝的想法“統一思想”!

陳康說完之後,後排的博士轉爲扶蘇設置的太學府衆人,皆出列說道:“請陛下廢‘挾書令’!”

此時扶蘇面露猶豫之色,未扶蘇解圍的卻是百官之首丞相馮去疾!

“臣認爲‘挾書令’不可廢置!”

扶蘇眼睛一亮,馮去疾親身經歷了當時那場廷議,肯定會有其見解。

“丞相可否言爲何?”扶蘇坐回自己的位置,着令馮去疾說出自己的想法。

“先帝統一六國之後,命丞相隗狀、王綰負責統一國內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事宜!如今六國之人雖暴起反叛,但度量衡、文字、貨幣皆用秦,與之相同,先帝通行‘挾書令’,全國詩書典籍皆在咸陽內有典藏本,不至於失傳,若是廢置‘挾書令’,則列國思想必然復燃,整個天下必然處於長久征伐之中!以此,當陛下再次統一六國之時,當繼續頒行‘挾書令’,此時更是不可廢置,否則先帝等人努力皆廢!”

馮去疾說統一度量衡、文字、貨幣是在丞相隗狀、王綰負責的,可見這件事隗狀、王綰做出的巨大貢獻,李斯死前說的:“更刻畫平鬥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的言語應是有些誇大自己的貢獻。

扶蘇對馮去疾所言心中頗爲贊同,此時“挾書令”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至少在平滅掉六國之人仇恨之前,‘挾書令’是不可能廢除的,而重新平定六國,削弱六國之人的仇恨,扶蘇相信,自己這一世能夠完成就不錯了,自己目光還有北方巨患匈奴,可惜此時國力支持不了自己對匈奴的作戰,之後的事,交給後世帝王去做吧。

扶蘇只好和稀泥,對衆人說道:“丞相與太學府衆人所言皆有理,朕一時不能決,容朕細思,日後再議吧!”

太學府衆人自然不肯罷休,再次集體喊道:“陛下!”

“好了!朕今日一路行軍乏了,便到此爲止吧!”

說完扶蘇便起身向興樂宮走去,想必皇后王葭整日盼自己歸來了罷。

皇帝走了,百官便要散去,太子子嬰跟在舅父王離身後,待到走出殿外之時,見四下無人,太子對王離說道:

“舅父,父皇斬殺司馬欣時說當時調章邯回來沒有錯,可是若是父皇當時用更高明的手段,必然不至於令章邯舉軍投降,父皇明明做錯了,爲何不言自己錯了?我當時真想指出父皇之錯,讓父皇明白然後改之,舅父爲何要拉住我?”

子嬰作爲太子,在丞相馮去疾的帶領下,監國數月,成長頗爲迅速,對於政事已頗爲熟悉,拉着王離問個明白,爲何不讓自己指出皇帝的過錯,自己的父皇不是那種不聽納諫的人呀。

王離盯着子嬰的眼睛,定定的對子嬰說道:“其他事情自然可以諫言陛下,但是這件事不可以!陛下自己也絕不會認錯!”

子嬰還是不明白,皺着眉頭小聲問道:“爲何?父皇在打了敗仗時,皆言己過,將責任攬給自己,打了勝仗都是會說是將領和士卒的功勞,正是因爲此事,效忠陛下的將軍和臣子,尤其是父皇一手提攜的李晉、鄭統二人莫不肝腦塗地以報父皇,爲何此事父皇不肯承認自己錯了,畢竟父皇確實做錯了!”

王離這次認真了,嚴肅的告誡子嬰:“今後你不得再提起此事!此事死掉的秦軍雖多爲刑徒,但是其中不乏關中子弟,若是陛下認錯,勢必會使關中之人仇恨陛下,不利於陛下統治!這件事你以爲陛下自己心裡沒有認識到麼,知錯改錯但是不認錯!”

子嬰不解其意,“知錯改錯但是不認錯?”

王離作爲外戚,日後子嬰成爲皇帝,王家必然顯赫,所以王離樂得提點秦國儲君:

“知錯者,有自知之明;有明辨是非之智;

改錯者,有決斷之魄力;有扭轉乾坤之手段;

不認錯者,心機之深,勝於常人百倍。

你要細心揣摩陛下,多加學習何爲上位者,如何馭下!“

子嬰呆呆的跟在王離身後,仔細體會着王離所言。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省六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產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造紙準備第三章 扶蘇之妻第一百三十四章 項羽發怒第十八章 秦始皇帝第一百三十章章 開議國制第六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妃選第九十七章 王陵歸劉第五章 姻親王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羣臣捐贈 求一下首訂,推薦票第十章 巍峨長城第五十五章 扶蘇震怒第一百零二章 吳芮出軍第一百章 雙方行動第十章 巍峨長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爭辯第一百六十章 氣魄雄渾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四十章 咸陽恐慌第一百四十二章 韓信伐蜀第八十四章 十勝十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扶蘇墓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一百三十一章 韓信拜將第六十九章 艱難之戰第五十章 鉅鹿之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議扶蘇第九十九章 子嬰之憂第六十九章 艱難之戰第三十八章 陳勝身死第九十章 見司馬欣第十三章 匈奴來犯第一百三十章章 開議國制第四章 御史大夫第四十八章 再見趙基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細議吳芮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用陳平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七十五章 敗後劉季第一百一十一章 進攻武關第三十三章 沛縣起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扶蘇賜姓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一章 重生思策第七章 相見蒙恬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二十一章 始皇東巡第一百三十七章 造紙準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發兵攻劉第五十章 鉅鹿之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諫被俘第一百三十七章 造紙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心浮動第六十章 大軍開拔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羣臣捐贈 求一下首訂,推薦票第一百四十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省六部第一百零一章 《上邪》問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扶蘇之諾第五十五章 扶蘇震怒第八十六章 嶺南任囂第一百五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季被伏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十九章 槐木對弈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第九章 九原重鎮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蘇造紙第一百六十四章 扶蘇賜姓第七十章 蒙恬出擊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召見陳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賢德皇后第九十章 見司馬欣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信首戰第九十二章 韓信被俘第七章 相見蒙恬第一百九十五章 韓信攻趙第二百章 大結局第四十九章 趙基傾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項劉身死第八十章 斷後之卒第十六章 人羣北往第二百章 大結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韓信出軍第九十六章 勸說董翳第一百八十二章 扶蘇遇刺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姜驚帝第七十八章 鐵騎風采第一百零一章 《上邪》問世第一百九十三章 兵集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