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會前2

楊銳把名單看了一遍,心中默記之後就還給了王季同。因爲這份東西大家都看了,王季同沒有再裝會匣子裡,而是直接燒了。看着紙片全部變成了灰燼,他才道:“你一直在東北,對關內的情況不是熟悉,還有枚叔、華封先生也都不瞭解情況,我就在這裡做一個總介紹吧。

關內十八省,以江浙、湖廣、兩廣三地最有革命朝氣,這也我們立於華東、華興會立於湖南、興中會立於廣東的原因。現在華興會和興中會合併爲同盟會,但其勢力範圍無非還是兩廣、湖廣四地,至於四川、江西、福建、安徽這幾地革命黨是有,但還是不多;而北方諸省,向來風氣閉塞,會黨不少,但革命勢力卻少。現在我會的要務便是大力開拓北方,初期以行商、辦學爲名,在當地落腳,而後再設法建立組織,發展勢力。北方几省,山東因爲移民的關係,發展的最好,而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次之,直隸因爲靠近京師,新政辦的最早,管束的最嚴,發展的最差;南方呢,除了江浙以及四川、江西、福建、安徽這四省外,湖北和廣東我們也都已經設立了省級分會,府一級的分會還在建立,就是湖南和廣西兩地,一個抱團的緊,一個介入的晚,都還沒有建立分會,而云南、貴州兩省,太過偏遠,並且人力物力有限,也同樣沒有建立分會。

南方几省中,加入我們的主要是一些革命團體,比如這浙江的浙學會,安徽的嶽王會,江西的易知社、福建的漢族獨立會、四川的公強會、湖北的日知會、廣東的興中會,這些組織中,有些只是一部分參加,如嶽王會、日知會、興中會等,其他都是全部參加復興會。北方則沒有什麼革命團體了,基本都是幾個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大多是辦學辦報出身,像河南的劉積學、陝西的常自新、直隸的孫鬆齡、山東的劉冠三都是這樣的。”

興中會的事情大家都是瞭解的。蔡元培道:“嶽王會和日知會是什麼情況,他們爲何只是部分加入我們?”

“嶽王會除了柏文蔚等人外,另有發起人陳由己,他對我會的綱領並不認可。說起陳由己,倒是和我們有些淵源,蘇報案那年他就在滬上和謝曉石、章士釗等人一起辦國民日日報,當時擔保、印刷、租房等我們都幫過忙,不過後來報紙被查封,謝曉石入了我會,這陳由己則去回了安徽辦安徽俗話報。安徽公學設立。他爲其中教習,和柏文蔚一同發起嶽王會,現在柏文蔚等入復興會,嶽王會就剩下陳由己那一派人了。”王季同道。

蔡元培因爲沒有參與組建暗殺團,和陳由己並未相識。而楊銳則萬萬不知道日後陳由己改了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叫陳獨琇,他聽聞有人不認可復興會的綱領,問道:“是因我們要立憲,所以不加入嗎?”

“這倒不是,去年年初我們還沒有提立憲一事。其實這個人本名‘慶同’,後改爲‘由己’,其‘獨’可見一般。他沒有加入我們復興會也沒有加入同盟會。他不加入同盟會的原因,據說是認爲同盟會魚目混珠、泥沙俱下;而不加入我們的原因,是因爲不贊同我們集權政府的構想,其認爲人人生而自由,集權政府再怎麼開明還是獨裁政府,所以堅決不入會。”

聽聞陳由己追求自由。楊銳嘆道,“自由啊自由,有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嘆完又道,“他要是看不透洋人所提倡的自由是什麼玩意,不入會更好。入了反而不好收拾。不說岳王會了,說說日知會吧。”

楊銳的反自由理論早已訴諸會內文件,幾個委員對此完全認同。於是王季同開始介紹日知會:“日知會是由劉靜庵及曹亞伯發起,其前身爲科學補習所,此團體被解散之後,劉靜庵藉助基督教的閱覽室而成立日知會。據說此會中的模式,倒有些類似我們軍中的政委,都是以思想撫慰勸導爲主,現在日知會吸引革命者多達千餘人,其中很多是湖北新軍中的兵士,不過日知會擇人甚嚴,只招一百多名骨幹入會。”

“倒有些我們的味道,我們是怎麼和他們搭上線的,劉靜庵又是怎麼樣的人,他能加入復興會嗎?”楊銳只感覺日知會很對自己的胃口,但想及其只有部分加入復興會,只感覺到有些缺憾。

“湖北代表馮特民,本是科學補習所成員,後因爲所辦楚報開罪張之洞所以避居滬上,這樣才加入復興會,蔡濟民等人也是在他介紹下加入的。至於劉靜庵,湖北潛江人,其原爲馬隊第一營管帶黎元洪的文書,後科學補習所因爲長沙舉義事泄被查封,他也就託病離營,後再與王漢、胡瑛等謀刺鐵良,刺殺失敗,王漢身死,胡瑛赴日,而他藏匿一段時間又出來創辦日知會,以恢復先前科學補習所規模。由此處看,其人革命意志甚堅,不過早前科學補習所的骨幹呂大森、胡瑛、宋教仁、曹亞伯等人都是華興會成員,現在又是同盟會成員,要他加入復興會,怕是很難。”湖北那邊一直是復興會關注的重點,可是因爲各地革命黨都比較注重畛域,以江浙會員爲骨幹的復興會難以立足於湖北,這一次能通過馮特民打入日知會,也可以算是運氣使然。

王季同說完,諸人對日知會以及劉靜庵算是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在他們再商議如何擴大復興會在湖北的影響力之時,楊銳只想着在上次在日本和同盟會發生的衝突,更想着日後在國內,特別是廣東和湖廣等地兩會的衝突估計會難以避免。當然,此處不是東京,他不可能像上一次那樣退讓,其實當時退讓除了楊銳對革命黨抱有敬意之外,更是不想被在背後挑唆的日本人笑話。現在他對那些革命黨敬意不在,感覺他們也就是那樣,即使有頭腦清醒之人,裹在一羣憤青之中也混沌不清。

“我提議,我們非常有必要討論一下我們和同盟會的相處原則。”在衆人說話的時候。楊銳開口說道,“上一次東京之事不可能在國內重演,現在湖北和廣東等地都有了我們的分會,如果兩會再有衝突。那該怎麼辦?”

楊銳所想其實也是王季同所想的,現在同盟會的民報和香港的中國日報在大肆宣揚復興會是假革命、真奴才,影響不小。不過其結果有好有壞:好處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既然被革命黨罵,那在滿清和士紳看來,復興會已經拋棄革命,真的是一心想立憲救國,比如在東京的梁啓超等,就是熱烈歡迎復興會棄革命而轉立憲;可在很多革命黨看來,復興會此舉是給立憲派助威。開始鄙夷復興會,包括美國洪門黃三德,對此都有怨言。

“難道兩會要自相殘殺?”章太炎的結義兄弟張繼就是同盟會員,雖然已經犧牲,基於情感他對同盟會還是抱有好感的。“要不要我親自去一次。和孫汶等人談一談,告之實情好……”

他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同盟會抨擊復興會假革命、真奴才,跟本不是革命不革命的原因,而是誰領導中國革命的原因,若是復興會是像浙學會、嶽王會那樣只是地方性組織,那同盟會將用盡辦法拉攏。可現在復興會分會遍佈關內十四省,而同盟會勢力也無非是在湖廣、兩廣、四川五省,其他幾省即使有人加盟,也是個別留學生而已。在此情況下,除非復興會全部解散,然後奉孫汶爲革命領袖。不然兩會之爭鬥沒辦法停止。

徐華封、蔡元培都不說話,章太炎說了一半也說不下去,王季同道:“還是井水不犯河水吧,我們去廣東、湖北發展會員,同盟會不要來阻礙。而他們來江浙等地發展會員,我們也不去打擾。若是他們……”

“若是他們對我們做了什麼,那我們就對他們做些什麼。”王季同還是想留一些餘地,但楊銳卻把話接上來。

楊銳話說完,其他幾人都是沉默,好一會王季同才道,“大家表決吧。”

他一說表決,諸人靜了半響之後第一個舉手的卻是章太炎,見聽他道:“清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共和也好、集權也罷,說到底都是爭天下的藉口,對同盟會現在不防微杜漸,怕到後來其勢做大,也將是我們的勁敵。對勁敵用霸道,對百姓用王道,自古皆如此,成王敗寇而已。”

楊銳真想不到他是第一個舉手的,不過想及他早前常常說自己學問第二,政治第一,此刻倒有些明悟,章太炎之後,舉手的則是王季同,再是徐華封,最後是蔡元培,這樣加上提議的楊銳,一共是五票,虞自勳在美國的時候,楊銳已經跟他交流過這件事情,他完全同意楊銳的主張,而鍾觀光看到大家都贊成,料想也會同意這一提議。此議算是全票通過了。

“枚叔兄,現在同盟會除了攻擊我們立憲之外,更對我會的宗旨也多有責難,在此情形下,如何反擊爲好?”章太炎既然自誇政治第一,言論上反擊一事王季同希望由他來負責。

楊銳本以爲他要回去之後才能撰文批駁,想不到章太炎扇子一扇,閣樓木板上轉了兩圈卻道:“孫汶之主義,喚之爲‘三民’,曰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粗看只覺其言之有理,但細究乃知其極爲荒謬。其民族主義,就是漢族主義,只言漢族之利益,不言其他各族之利益,那爲了漢族的利益可以出賣其他各族之利益否?又及蒙、回、藏、滿四族都有祖居之地,一旦言及民族主義,這四地都可以獨立出去否?提倡民族主義,只有待我們漢人在此四地佔住腳,或是此四族具已漢化,才能言及民族主義,現在只能提倡國家主義、愛國主義。所以,孫汶之民族主義,實則是有族無國主義,可斥之爲賣國主義。”

章太炎話一說完,楊銳就大笑鼓掌,心中欣喜他終於轉變到國家主義上來,誰知道他一點也不領情,朗聲道:“竟成,這可只是爲了駁斥孫汶,我仍然以爲中國者乃爲漢族之中國也。”

楊銳還是笑,其實他只覺得他駁斥孫汶駁斥的好。再說楊銳自己也算是漢族主義者,之所以宣揚國家主義,無非是不想蒙古、西藏、新疆、東北等地分裂出去的權宜之計而已。

諸人笑畢,章太炎再道:“其民權主義。一邊說百姓覺悟高,‘皆有參政權利’,一邊又說‘國家如嬰兒,惟使黨人利立於保姆之地……’,進而提出什麼‘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完全是狗屁不同!這和滿清那些貪官的嘴臉何等相似?這不是說百姓全是小孩什麼都不會嗎?似乎沒有他們這些父母官,那就田也不會種、飯也不會吃、衣也不會穿?真是豈有此理!西人之政府,乃稱之爲守夜人,實爲百姓之僱工、之奴僕,何曾有過政府爲百姓之保姆之說?

再言其提倡的的‘軍法、約法、憲法’三治。也荒謬的很。竟成說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話不假,但要說槍桿子裡面出平等,那就是彌天大謊了!試想百姓的力量不壯大,他那什麼軍法之治、約法之治何時能結束?那些拿着槍的武夫何時才能出讓權力?所以說孫汶之民權主義。就是武夫保姆主義,可斥之爲黨治主義。”

章太炎雖然只是爲辯而辯,但這一席話說得深刻,特別是“槍桿子裡面出平等”一語讓楊銳深思。他在胡思亂想之時,其他諸人都在拍手,徐華封道:“枚叔不如此辯駁,怕我也是覺得這三民主義很有道理。現在聽你一說,才知他原來和滿清那一套無甚差別,無非是舉着一個共和的牌子而已。”

章太炎對於諸人的拍掌如未耳聞,站在閣樓的玻璃明瓦之下沉思如何辯駁那民生主義,“最後說那民生主義,既然是以黨治國。那便是官僚做派,即是官僚做派,那欺上之瞞下、魚肉之百姓便不可杜絕。皇權之下,還有派系爭鬥,還有御史參奏。可黨治之下,妄言官吏有錯有罪,那便是動了這黨治統治之根基,到時候官吏即使有罪,也是從輕發落,或是包庇其罪,所有種種,都是以維護其統治爲第一要義,百姓之權利之生死則完全棄之不顧。所以說,孫汶之民生主義,實爲民不聊生主義耳!

孫汶最近還說不學西洋三權分立,而在三權之上加什麼考試權、監察權,湊成五權,實行五權分立,然後說其比西洋之三權更爲進步。他這是要把我們衆人當了小兒嗎?認爲權越分越細,專制則越來越小,殊不知這五權都由總統控制,這不是就是左手監督右手嗎?美國之總統還沒有立法、司法之權利,而孫汶總統之下卻設立法院、司法院,他這可比皇帝還獨裁。這皇帝獨裁也要遵循儒家治國之道,洋人總統更要守那國會之立法,可孫汶之五權分立,說是分立,其實五權都由他一人掌握,這其實是舉共和之旗、行獨裁之實,掛總統之名、坐皇帝之位。此種學說,我復興會必定要批駁!”

章太炎說的精彩,楊銳幾人待他全部說完都起身拍手,良久才歇,只有王季同在奮筆疾書,把他的批駁之詞都記下來。只待他寫好,他才道:“此文是否要發在中華時報上面?”

楊銳道:“先找人和他們談談,兩會不要互相攻擊,若是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在民報上批駁復興會爲‘假革命、真奴才’,那這文我們就刊出去。”

貿然挑起論戰不是楊銳的本意,可是一直被別人攻擊不還手,那得寸進尺之下,誰知道同盟會還會幹出些別的什麼事情來。他此言一出,王季同就道,“還是不要問了,上一次在東京我們退讓,讓他們認爲我們不善於演說辯論,現在民報、中國日報上面已經不再是宗旨辯說了,甚至還有人身攻擊。”

楊銳倒不知道同盟會這幫人已經這麼猖狂了,奇道,“他們攻擊什麼?”

“他們找了在英國的吳稚暉攻擊枚叔,說枚叔只是好名之徒,其蘇報案之時,自首入獄只是爲了名聲,還……”說到着,素來嚴肅的王季同也笑了起來,道:“他們還說復興會之會長楊銳,本不姓楊,其名應爲愛新覺羅.載銳,其實是滿人皇族的私生子。因爲不被王府認同,故而漂泊海外,現見革命風起,害怕其家族被推翻。所以創立復興會,假革命之名,行保皇之實……”

王季同感覺好笑的事情,楊銳卻絲毫笑不出來,他可是來歷不明的人啊。幸好03年的時候安排一些身份掩飾,而家鄉那邊也私下裡也多有打探,他愣了半響,乾笑道:“居然變成韃子了,真是好笑。看來我還是要去刨韃子的祖墳了,關外三陵還是留不得。對了。誰知道我叫楊銳的?”

“還能有誰?!”章太炎說到這就大怒,“先在日本以蹈海爲名,跳了一條臭水溝;再到滬上,蘇報案時向清吏賣我與行嚴等人,然後自己逃至香港。在香港還懼怕清吏,又遠循英倫,膽小如鼠、卑劣無恥之吳稚暉爾!”

吳稚暉早前也邀請過讓他入復興會,但是當時愛國學社和中國教育會鬧分家,章太炎完全站在中國教育會這邊,而吳稚暉則站在愛國學社學生這邊,兩人矛盾極大。章太炎因爲在滬上入會的早,吳稚暉在英國知道章太炎已經入會,便改口不入會。而去年春與孫汶在倫敦相會,兩人由此就聯繫上了。

“千算萬算,想不到這裡出了紕漏。”楊銳搖着頭,吳稚暉不比愛國學社的學生。他原是教育會中人,對教育會、楊銳都熟悉的很,“那現在要把教育會摘除去了。還有陸行的工廠,雖然當時我記得吳稚暉並不知道陸行工廠之事,可謹慎期間還是要想辦法掩護一下爲好。”

吳稚暉雖然與章太炎不和。但要說他出賣章士釗、章太炎等人蔡元培是不信的,出賣楊銳他也是不信的,他道:“稚暉兄不會這麼不辨是非吧,再說烏目山僧在日本的時候,據說就住在孫汶隔壁,他們自然會言及昔日蘇報一案,再加上稚暉不知道在倫敦說了些什麼,孫汶兩相比較,自然會得出楊竟成就是楊銳的結論。”

見蔡元培幫吳稚暉說好話,章太炎很是氣憤的一哼。不過楊銳對吳稚暉並不太擔心,他道:“我擔心的不是吳稚暉,而是擔心同盟會,裡面日本間諜多不勝數,一旦吳稚暉告訴同盟會,那麼同盟會必定會泄露給日本人,到時候……反正教育會要獨立出去了。之前忘記說了,美國的庚子退款羅斯福總統已經答應開始清查了,很快就會有結果。其除去美國商民的損失,最大的花費就是軍費,現在美國軍方虛報了一千一百萬美元,可實際只有三百萬美元。也就是說,兩千四百萬的賠款,可以退回一千五百萬左右。這些錢羅斯福私下認爲教育會可以使用一半,但具體怎麼用,還是要滿清學部、美國駐清公使、還有教育會三者磋商具體辦法,所以教育會摘出去的好。”

羅斯福讓愛麗絲轉告的話其實是話中有話,楊銳後面和科爾賓將軍說及此事才明白,原來美國實際損失和美軍庚子年的軍費有很大的關係,有科爾賓在,虛報的軍費估計能砍掉不少。而王季同、蔡元培他們雖然早知道會有這筆錢,但想不到這麼快就消息了,蔡元培振奮的道:“這錢美國人準備怎麼退?是直接撥款嗎?”

“是留學,大學都不會在中國辦,只是要我們把合適的學生送到美國去。我當時的建議是每年教育會派出五百名合格的學生去美國留學,但羅斯福覺得太多,最終的可能只有三百名。”楊銳道。

“三百名也不少,這……”蔡元培心中默算一下,然後道,“這也才四十五萬美元,還不到一百萬塊,太少了。”

楊銳見他如此,再道:“而且這些名額估計只有一半屬於我們,另外一半屬於滿清學部。至於他們到底能派多少學生出去那就不知道了,那些日本退學回來的學生呢?他們有多少轉學歐美的?”

“有兩千一百多人願意轉學歐美,其中五百人是我們承擔學費,其他要麼公費,要麼自費。這也是國內輿論宣傳的好,東京那邊復興會和同盟會矛盾一出,現在滿清上下都知道回國的都是好學生,留日的纔是革命黨,所以很多公費生朝廷都願意承擔學費。這些學生現在都在學西文,等西文熟悉之後就可以出國留學了。”日本留學生取締一事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東京中華時報被封,但滬上這邊的輿論完全在復興會掌握之中,國內對取締一事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這其實也是同盟會民報在東京大肆攻擊復興會的主因。

蔡元培說完,王季同又道,“其實早期回來的人中,同盟會也有不少人,他們在滬上辦了一箇中國公學,裡面很多都是同盟會員。”

“中國公學?”

“是。就在四川路橫濱橋那邊,前段日子剛開學。他們這些人不願意到復興會這邊的學校來,所以自己辦學去了。裡面的人都是張狂的很,其中有一個女子,姓秋名競雄,很喜歡抽刀嚇人。”蔡元培也是聽下面的人說的,想到一個女子抽刀嚇人,那不就是母老虎嗎。

戊卷 第八十二章 海軍3戊卷 第七十七章 無罪戊卷 第二十一章 南美第一章 晨會第七十八章 改組教育會壬卷 家與國 第五十五章 彙報第二十三章 規劃下第九十章 江岸辛卷 第六十八章 杜博夫卡丁卷 第一章 一笑樓庚卷 第二章 送磚第二十一章 爭論上第三十五章 條約壬卷 家與國 第三十四章 瓦爾基里3第一百章 五叔丁卷 第六十五章 沂州第四十三章 開槍第一百零八章 天亮終辛卷 第八十五章 夠了第二十二章 定策2第六十八章 國變2第二十五章 土地下己卷 第十一章 可能第九十五章 小腳戊卷 第二十九章 放下第一百零三章 追查己卷 第七十六章 雨季第三十一章 刑場壬卷 家與國 第十章 上壬卷 家與國 第二十七章 死無葬身之地戊卷 第八十一章 海軍2辛卷 第四十九章 淪陷2第七十五章 猴子第十章 救人第四十七章 條件第三十五章 試機庚卷 第五十七章 獨立庚卷 第四十三章 掙美元第八十三章 杭州3第四十二章 林少白戊卷 第十九章 孤行第三十二章 吳子玉壬卷 家與國 第九鎮 未來 下第四十七章 海盜寶藏壬卷 家與國 第三章 確定庚卷 第八十章 故意 下辛卷 第三十八章 試驗2 上戊卷 第五十五章 任命第九章 上課下戊卷 第十三章 起鍋第四十七章 童工庚卷 第十六章 保密第二十二章 踐行上己卷 第三十八章 鐵了心第六十五章 馬甲戊卷 第三十九章 紛亂2辛卷 第八十六章 主導第四十六章 路款、死得其所戊卷 第五十九章 典禮己卷 第四十三章 走着瞧第四十二章 哈利辛卷 第五十三章 照常2第八十九章 撤退丁卷 第八十五章 崇禎3第十二章 生亂壬卷 家與國 第九十六章 漂娼2第七十六章 預備辛卷 第四十一章 巴勒迪克3 上第六十三章 旅順第八十五章 再增援壬卷 家與國 第四十四章 轉身1第四章 電燈第十九章 大富貴第六十三章 談判第十四章 奉獻辛卷 第三十七章 試驗 上壬卷 家與國 第五十章 啤酒館2己卷 第四十七章 初一辛卷 第八十二章 苟活(前章 證供應爲八十一章 )壬卷 家與國 第二十八章 同心第二十七章 友好第八十四章 圍殲6庚卷 第五十五章 吃飯第八章 農村工作庚卷 第二十四章 鬆方庚卷 第十九章 殺了你第七十三章 獨立軍第八十五章 各方2第二十六章 國殤4第二十章 仁和裡戊卷 第八十一章 海軍2辛卷 第三章 選擇庚卷 第五十九章 死人上第七十九章 舊人壬卷 家與國 第二十五章 過來第六十五章 羅斯先生庚卷 第三十三章 未來壬卷 家與國 第五章 共勉第十六章 蘇州河第四十九章 和比戰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