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訓練再訓練

在翻譯的陪同下漢特·威廉不僅僅開始訓練林哲的士兵,同時還通過口述,翻譯記錄,編寫他所知道的所有步兵戰術以及營制條列等。

之前勇營裡的步兵手冊都是林哲這個外行人搞出來的,而且只能是根據在這個時代獲知的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再加上自己的後世觀diǎn整合出來的,很多東西都是似而非是,更有很多東西過於超前。

現在有了漢特·威廉,林哲索性也就讓他去搞這些詳細的步兵戰術條列以及營制了。

實際上漢特也不是什麼軍事大家,他只是一個前英軍中尉而已,他所知道的也全都是英軍裡的東西,於是乎搞出來的東西也都是英軍裡現有的東西,從營制條例再到步兵戰術清一色是英軍殖民地軍隊的翻版。

不過林哲也不全是都是讓漢特·威廉按照英國殖民地部隊的想法來打造他這支縣勇營的,他也是加入了很多屬於他,或者說是屬於後世的東西。

比如綁腿,綁腿這玩意簡單好用,不僅僅有利於行軍,而且必要時候綁腿還能當繃帶用。後者不去說,而前者有利於長途行軍卻是非常重要的。

作爲一支典型的南方純步兵部隊,餘姚縣勇營是不可能配屬太多馬匹的,這也就代表着行軍速度會非常有限,爲了能夠提高部隊的機動能力,林哲認爲綁腿這個小玩意是必須的。

此外,林哲還非常注重士兵的體能,因爲在他看來,不管說這支軍隊用什麼戰術,但是士兵的體能都是必須過得去的,他可不想看見自己的士兵和那些太平軍或者其他清軍士兵一樣都是瘦的皮包骨,槍都扛不起來。

所以他親自制定了一個條例,那就是‘管飽’,只要士兵能吃得下,一天三餐都是任你吃,而且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和細面,此外肉類由於價格比較昂貴,不可能天天供應,但是也力求三天一頓。

有了充足的營養,士兵才能夠承受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有了強壯的體格才能夠接受各種高強度的戰術訓練。

有了漢特·威廉按照英軍制定的各項條例、戰術,再有林哲後世人的先知先覺,就註定了這支餘姚縣勇營的起diǎn從一開始就已經是超越了當代的國內其他軍隊。

漢特·威廉ding着林哲私人軍事顧問的名頭,並得到了林哲的授權後,直接住進了營總部,管起了全營的訓練事宜。

也不知道是想錢想瘋了還是說做事真的快速並可靠,就職一個星期不到,他就把全營的士兵訓練的有模有樣,至少列隊左轉右轉這種事已經是辦到了。

別看只是列隊,左轉右轉,前進後退看上去只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列隊卻是近代火槍部隊最基本,同時也是最核心的要素,隊列整齊了,作戰的時候才能排出完整的隊形,打出最密集的排槍。

而要教這年頭連左右都不分的泥腿子們玩整齊的列隊,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開始的時候林哲就爲此頭痛不已。

當看過了一場全營操練後,心中比較滿意的林哲很大方的對漢特說,提前結束他的試用期,同時薪資從一百兩銀子提高到一百五十兩銀子。

對此漢特滿臉喜色的對林哲說:“再給我一個月時間,我保證讓將軍您看到一支訓練有素的現代軍隊。“

可惜的是,林哲不能再給漢特·威廉一個月的時間繼續訓練了,因爲林哲的案桌上已經堆積了多達三封來自浙江巡撫黃宗漢的敦促他率軍北上的書信了。

在林哲埋頭訓練餘姚縣勇營的時候,國內的局勢持續變化,咸豐三年四月初十,福建那邊的小刀會在海登起義,後續陸續攻佔了漳州、同安、廈門等地。

同一個月,還是福建,林俊領導的紅錢會在永春起義,後續也陸續攻佔德化、大田、龍溪等地。

福建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是陷入了徹底的混亂當中。

太平軍和清軍的戰事也持續爆發,四月十二日,太平天國率戰艦千艘攻克安徽和州,開啓西征。

四月二十一,太平軍的林開芳、林鳳祥等攻克安徽鳳陽。

同一時期,清軍裡的上海道員吳建章僱傭洋人的船隻試圖反攻鎮江無功而返。

五月初,太平軍西征軍已經攻克了大部分安徽地區,包括安慶這個安徽省府。

同時,太平軍北伐軍也是攻克了河南歸德這個重要的城市,這支北伐軍的一路北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讓清廷大爲震驚,急忙從北方抽調了部隊準備堵截這支北伐軍。

這兩個月的國內大局勢和林哲關係不大,和林哲關係大的乃是太平軍持續對浙北地區的小規模騷擾進攻。

自從拿下鎮江等周邊的城鎮後,雖然太平軍停下了繼續大規模東進的步伐,但是小規模的滲透進攻卻是一直都沒斷下來。

浙江巡撫黃宗漢爲了堵截太平軍進入浙江,到處搜刮所有能夠用的兵力屯兵在浙北以及蘇南地區,從而保證浙北地區的安全。

然而這個時候清軍在整個蘇南、浙北地區的兵力雖然衆多,但是質量都非常差,面對太平軍的精銳部隊往往是敗多勝少,這讓浙江巡撫黃宗漢最近兩個月來都是焦頭爛額,幾乎搜刮了所有能夠調遣的兵力前往堵截太平軍的東進。

而餘姚縣勇營也是接到了黃宗漢的多次調令,但是都被林哲以‘軍士初收,技藝不嫺熟’爲由推卻了。

只是也不能一直拖下去,黃宗漢那邊的壓力實在太大,對援兵的渴望到了一兵一卒都要的地步,發來的調令措辭也是越來越嚴厲。

眼看着軍隊已經算是初成,林哲想着再密集訓練半個月後,就是該帶着他們北上了。

往後的半個月裡,在林哲的親自監督下,餘姚縣勇營的訓練日程非常緊密,而漢特也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氣,力爭做到讓林哲滿意。

訓練部隊之餘,林哲也是沒有忘記打理自家的家業,畢竟自家的家業纔是他的根本,如果林家的生意做的不好,他可是拿不出來多少錢來養軍了,至於靠地方自籌或者官方撥款,這種事太不靠譜。

目前林哲辦這個餘姚縣勇營已經花費了好幾萬兩銀子,僅僅是安家費就是發出去了至少將近五千兩,另外頭個月的薪餉也有三千多兩,然後訓練設施,營房等各種亂七八糟的事也花費了千兩左右。

由於這個年代的士兵薪餉是包括伙食費,被服費用的,但是其中扣除的伙食費所購買的食物根本就無法滿足士兵的前期高強度訓練。

爲了讓士兵補充營養,以配合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讓他們儘快的從一個農家漢子成爲精壯士兵,林哲又是再給士兵們補貼伙食費,這部分額外補貼的伙食費達到了將近五百兩銀子。

此外武器花費更是大頭,購買的米尼步`槍每支約爲十五兩銀子,六百支米尼以及搭配的子彈、刺刀等配件,總價就高達一萬兩銀子,此外購入手槍以及佩刀等輔助性武器所費也將近千兩銀子。

人員薪資、安家費、武器費用全部加起來,林哲已經爲這支小小的縣勇營砸下去了約兩萬兩銀子,這後續每個月至少也得填進去約三千多兩銀子。

而這麼多花費裡,官方支付的經費纔多少呢?首批是餘姚縣地方撥給的五千兩銀子,後續等林哲率領部隊開拔的時候,紹興府方面將會撥給約三千兩銀子的開撥費,然後紹興以及餘姚地方可就不管這支縣勇營的經費了。

浙江巡撫那邊自然不能不管林哲這支部隊的軍餉,但是黃宗漢只按照綠營的標準撥給,每個月千兩都不到,剩下的近三千兩銀子缺口就得林哲自己想辦法填補了。

總體來說,官方支持的經費只佔據縣勇營花費中的一小部分,大頭還得靠林哲自己想辦法,不過林哲也不打算全部靠自己掏錢,畢竟林家就算家大業大,但是也不可能說一直供養一支軍隊,至於後續軍費怎麼來,一方面是靠向上頭要餉銀,一方面則是地方自籌。

向上頭要餉銀不太現實,只能靠自籌。

怎麼自籌呢?

對此林哲心中已經有了幾個預案,最簡單的是每到一個地方就向當地官府以及士紳索要軍資,我林哲帶着人馬給你們保境安民,你們當地官府以及士紳不拿錢出來?

你們要是敢不拿,等太平軍打過來的時候,就別怪我林哲拉起部隊就走人把你們一股腦賣給太平軍,至於說丟城失土這種事林哲還真不在乎,他又不是文官,文官才說丟了城會被砍腦袋,至於武將丟了城也就丟了。

清軍被太平軍一路攻克了多少城鎮,只聽說過有多少文官自殺或者被殺的,就沒聽過有幾個將領自殺或者被皇帝砍了腦袋的。

如果這個方法還不奏效,那麼林哲就仿效曾國藩以及後世的民**閥們,直接就地設立收稅的關卡,誰敢不交?不交就直接給你一槍子。

對此會不會被彈劾,說實話還真不用在乎,這年頭文官失城失土被彈劾肯定一個彈一個準,但是武將你彈劾了有用嗎?要是真被逼急了,人家武將直接帶着軍隊就反叛到太平軍裡頭去了。

這年頭清軍和太平軍相互之間投降的不再少數,被逼急了反叛到對面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上頭一般不會太過於逼迫武將的。

總之有了軍隊後撈錢的方法多的很,別人搞團練都是發財的,湘軍裡那些高級將領,打上幾年仗,那個不是富得流油啊!

他林哲自然不會傻乎乎的一直靠自己的金錢支撐,前期自己拿錢出來那是沒辦法,等把軍隊拉起來後就不會自己一直往裡頭倒貼多少錢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他林哲手裡的這支縣勇營得能打,不管是用哪種辦法撈錢,他林哲都得有一支可以讓他說話硬氣的軍隊。

曾國藩以及李鴻章爲什麼牛逼,就是因爲他們手底下有一支強悍的軍隊。

所以現在的林哲也不先去考慮太多的東西,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軍隊訓練好,爲此他是天天往校場跑,有時候還直接住進營總部裡,經常和漢特·威廉商討訓練事宜。

“將軍請看,現在這些小夥子是不是比以前更加精神了?”漢特指着前面一隊站列整齊的士兵們說着:“用他們手中的步`槍足以形成這個時代最爲密集的火力網!”

隨着漢特的話落下,前頭的一個連長就是喊着口令然後揮下了手中的指揮刀,一整個連的士兵從行軍狀態的縱隊迅速轉換爲橫隊,這是一種兩排的橫隊,緊接着在旁邊的軍隊在鼓聲中一步一步前進,走了數十步後隨着軍官的命令,步兵齊步停下然後開始裝填。

約莫等了數分鐘後,隨着軍官的指揮刀揮下,前排蹲下,和後排站立的士兵一起齊齊扣下了扳機,緊接着一陣整齊的啪啪聲響起,一陣白霧也是在陣前飄起。

然後急促的鼓diǎn聲響起,前頭騎馬的連長也是把指揮刀向前直指,下一瞬間,士兵們發生了吶喊聲直接朝着前方衝了上去。

此時,漢特露出滿意的表情道:“如果沒有奇蹟發生,這個時候敵軍已經陷入全面崩潰,接下來的衝鋒足以讓我們獲得勝利!”

看到這裡,林哲面露疑惑:“難道不用多排的輪射嗎?”

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75章 出兵松江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32章 大戰前夕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343章 侯客室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60章 久則生變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79章 主政一方第592章 作秀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630章 建設浪潮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51章 團練大臣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52章 上海亂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0章 出征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53章 東進上海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84章 水師初成第315章 帝國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