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漢化改革

^_^條約重申了朝鮮王國爲乃大中華帝國下屬藩國,乃是大中華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裡頭的含義如果進行延伸的話,那就是朝鮮王國之領土也是帝國領土(清末梟雄664章)。

這和以往的所謂藩屬國是截然不同的,新條約規定的藩屬國,是根據以往的中原諸多藩屬國爲原則制定的,類似上古的周朝和諸侯的關係,又類似德意志帝國和下屬王國的關係。

但是爲了讓朝鮮同意這一點,帝國也是做出了一定的犧牲,那就是條約也是規定了帝國只有冊封朝鮮國王的權力,但是不可干涉朝鮮王國的人選問題,更沒有廢黜朝鮮國王的權力。

同時屬國擁有完整的內政自主權力,宗主國不可干涉。

宗主國擁有對藩屬國君主的冊封和廢黜權力,也是朝鮮人最畏懼甚至可以說是最爲反抗的一條權力。

他們的一個國王,你宗主國說廢黜就廢黜了,你讓朝鮮人的臉面往哪擺啊!

朝鮮王國付出的代價除了大義名分外,最主要的是軍事以及外交的權力。

其中最爲重要的一條就是爲了協同剿匪、共同抵禦外敵,並協助帝國和其他敵國的戰爭,成立了‘朝鮮守備軍’。

士兵主要從朝鮮王國中招募,但是指揮官由朝鮮王國和帝國雙重管理,最高司令也必須由帝國現役軍人擔任,採用和帝國海陸軍一樣的編制和訓練體系。

其主要職責和任務和協助帝國皇家陸軍、海軍的一系列對外征戰。

爲了避免這支朝鮮人組成的軍隊威脅到朝鮮王國自身的安全,朝鮮王國特批該部隊的日常駐地爲濟州島以及釜山帝**事基地兩地。

同時爲了避免諸君和當地居民發生接觸或者衝突,朝鮮王國將會把現在濟州島上的民衆全部遷回半島大陸,讓濟州島成爲一個純粹的軍事轄區,鑑於朝鮮王國脆弱的財政情況,帝國將會承擔濟州島民衆遷移的所有花費。

至於釜山軍事基地,則是早已經成爲了純粹的軍事轄區,本來就沒有什麼朝鮮人在,都是一些帝國駐軍軍人。

這支‘朝鮮守備軍’實際上就是一支僕從軍,其軍費花銷由朝鮮王國承擔。

當然了,對於帝國而言,這支朝鮮守備軍不僅僅是獲得一支僕從軍,而且還是一支影響朝鮮王**事外交的重要控制手段,雖然是雙重領導,但實際控制權卻是在帝國手中,如果有必要的話,這支朝鮮守備軍就能夠登陸朝鮮本島,然後迅速掌控局勢。

首任朝鮮守備司令官由帝國陸軍派遣過來的前釜山軍事基地步兵團團長江子北上校擔任,

由於江子北只是個上校,所以帝國那邊還緊急給他臨時晉升了軍銜爲陸軍少將。

同時帝國駐朝鮮的部分現役官兵們也將會承擔起幫助訓練朝鮮守備軍的責任,主要的中高級軍官也將會有帝國現役陸軍軍官擔任(清末梟雄664章)。

簡單來說,這是一支中國訓練並指揮的朝鮮僕從軍。

而這也是袁保恆和李昰應之前達成的重要協議之一,那就是建立起一支名義上歸屬朝鮮,但實際由中國掌控的軍隊。

至於理由?

袁保恆的理由就是,朝鮮除了帝國外,不再和其他國家陸上接壤,還不如把正規的野戰軍交給中國呢,而帝國將會承諾保證李氏王朝,嗯,重點是李昰應政權的穩固,並肩負鎮壓一切發對李昰應的武裝叛亂等。

對此李昰應自然是難以接受的,不過爲了獲得權力也是不得不捏着鼻子認了,再說了這個朝鮮守備軍只是新建的軍隊而已,而李昰應還有其他軍隊,那就是朝鮮的傳統五營軍,這些軍隊依舊效忠於李昰應。

朝鮮方面爲了保障自身政權的穩固,也是強行要求,如無朝鮮王國的主邀請,這支軍隊不得擅自離開濟州島回到朝鮮本島,當然了這只是和平時期的規定而已,反正指揮權在帝國手中,如果朝鮮局勢有變,這支僕從軍就能夠迅速渡海登陸。

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這也是帝國方面想要把一些軍費壓力轉移到屬國身上去有關,帝國的軍隊規模原本就已經非常龐大了,每年軍費一直高居不下。

每年龐大的軍費花銷除了武器裝備費用外,大頭都是人員的薪資花銷,儘管爲了壓縮軍費開始,帝國很早就開始對人員薪資進行改革,以求壓縮人員薪資。

但是這些軍人到底不是義務軍人,這薪資就算壓縮,但是也要保證在一個最低水平,儘管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並不多,但是架不住總量大啊。

相對比之下,朝鮮這個窮國的人力資源成本更低,招募朝鮮人爲士兵的話,人員薪資只有帝國士兵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些人員的薪資開銷是由朝鮮人承擔一部分的。

如此帝國就可以獲得大量廉價的炮灰軍隊使用,用於對外戰爭的時候,可以有效降低軍費開支,本國士兵的傷亡人數。

除了軍事權外,還有外交權力,帝國是首次在條約上確定,藩屬國和其他國家簽訂任何性質的外交條約,必須得到帝國的批准。

除了大義名分、軍事以及外交權力外,帝國對朝鮮的內政則是放棄了干涉。

不過雖然官方的干涉,但實際上干涉而確實非常明顯的。

隨比如李昰應承諾聘請部分中國人進行經濟、海關方面的改革。

這是一系列條約,基本就是帝國對朝鮮進行全方面的滲透,通過各種顧問,從而掌控朝鮮的軍事、外交這兩大權力,而經濟權力的話,則是主要爲帝國方面負責,至於朝鮮人自己想要怎麼改革之類的,帝國可就不管了。

李昰應答應這些,也是因爲他看到了帝國對朝鮮的內政並不關心,因爲帝國方面並沒有干涉朝鮮內政的意思。

他李昰應除了在軍事、外交問題外,內政方面想要怎麼玩就怎麼玩,愛任命誰當大臣就任命誰,袁保恆很坦誠的對李昰應承諾:帝國對朝鮮內政並不感興趣。

現在的李昰應也是開看了,反正對於帝國來說,他們要是支持自己,那麼自己就是朝鮮的攝政王,但是如果自己不答應,那麼朝鮮國內有一大堆人等着接受帝國的條件,然後擔任新的攝政王。

再者,就和袁保恆說的一樣,反正朝鮮邊上就是帝國,只要不抵抗帝國的話,基本沒有外敵之憂,如此也就沒有所謂的外交或者軍事問題。

只要自己還能夠繼續掌權,李昰應並不介意當一個只擁有內政權力的攝政王。

當然了,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他也不介意反抗帝國的強勢,只不過這種反抗短時間內是不現實的了。

李昰應***後,在聘請了一大堆中國顧問後,同時也是爲了安撫朝鮮國內的一些改革派勢力,宣佈開始改革。

主要這種改革是不完整的,主要是集中在內政上,而對外上,則是堅持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只和帝國保持交流,從而拒絕和西方國家進行交流,甚至驅除了剛到朝鮮不久的英法兩國的外交人員。

而這些內政改革中,大部分內容都是收攏中央權力爲主,比如成立新的海關、稅務體系、又比如效仿帝國現有的教育體系,建設新的科舉教育體系。

同時在帝國的影響下,朝鮮方面也是開始全面的向帝國靠攏,這種靠攏不僅僅體現在軍事和外交上。

更體現在文化上,朝鮮方面甚至推出了這麼一個詞彙,即‘漢化改革’。

這漢化改革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內容,那就是禁止朝鮮婦女穿‘露`乳裝’,因爲這種盛行於朝鮮普通婦女羣體裡的裝束雖然存在着夏天涼快、餵乳方便等後世宅男喜聞樂見的優點,但是實在是有傷風化,你想啊,走上街頭放眼望去的朝鮮婦女清一色露出兩隻奶`子,或如乳鴿,或如白麪饅頭。

這讓那些深受傳統儒家教育的帝國人怎麼受得了,一個個都是如同酸夫子一樣驚呼:有傷風化!

爲此,袁保恆可是專門給李昰應提了這個事,你們朝鮮人能不能要點臉,咱當外交官這亞洲也算跑遍了,前些年還跑了趟歐洲呢,也算是見識豐富了,咋這麼多年的外交官生涯裡見過露胳膊,露腿,露背的,甚至見過不穿衣服,渾身赤`裸。

但是就沒見過渾身上下其他地方都包住了,就只露出兩隻乳`房。

當然了,穿着問題只是小事,朝鮮的漢化改革裡,推廣中華裝、禁制穿露~乳裝之類的並不算重點,只能算是一個趣聞而已。

朝鮮的漢化改革,其重點還是在於教育上。

朝鮮王國方面準備全面效仿帝國建立新式教育體系,這個全面效仿不僅僅是教育制度的效仿,而是學習內容都是全面的效仿:即採用中國的教科書、採用漢語教學。

朝鮮本來就是實行漢語教育,官方文書本來就是採用漢語,只不過發音是不同而已,朝鮮人的科舉考試,同樣是採用八股文,用漢語書寫,在現代以前,中文是朝鮮官方用語,上流社會的官方語言,以會書寫漢字、說漢話爲榮。

至於朝鮮文字,則是下層人民的生活用語,難登大雅之堂。

朝鮮人的這種改革,更有意思的是,並不是因爲受到了帝國的強迫,而是他們的自發行爲,僅此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現在的朝鮮和後世的朝鮮是截然不同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也可以證明帝國在當代的亞洲周邊國家裡有着多麼龐大的影響力。

這種漢式教育的推廣,也不僅僅侷限在朝鮮,越南王國、日本三國等國家基本都在做。

亞洲的這些小國,看到了帝國進行改革成功後,一個個都是把帝國的改革視爲成功道路,爭先恐後的進行仿效,再加上這些國家都是處於傳統的漢文化輻射地區,受到漢文化影響已經不是一兩百年,而是幾千年了,因此對此並沒有什麼抗拒。

這種不抗拒,也和當代沒有什麼現代國家、民族等概念有關。

後世普遍意義上的現代國家概念,是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民族主義興起後,才逐漸形成的現代國家概念。

而在這之前,所謂的國家一般只是說‘王朝’,即家天下,這一點對於亞洲地區的傳統儒家地區而言更甚。

即便是在現在的帝國,同樣是處於王朝國家的階段,而不是後世人所認爲的現代國家的階段。

這從軍人發起衝鋒的時候喊的口號就可以看的出來,他們喊的是爲陛下死戰,陛下萬歲之類的口號,而不是說什麼中國萬歲之類的。

帝國的海陸兩軍,效忠的並不是中華帝國這個國家,而是林哲這個皇帝。

所以當代的帝國,和後世的現代國家是截然不同的。

帝國都如此了,其他國家的情況自然也是差不多。

因此當代的普通民衆,對國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對割讓了多少領土基本不怎麼關心,至於什麼文化喪失、民族消亡這些概念,很多人聽都沒聽過。

因此帝國在亞洲方向推廣漢文化的,非但沒有受到排斥,反而是受到了歡迎。

因爲這樣一來,很多當地一些貴族、上流人士才能夠學習並解除到的漢式教育,能夠被中下層更多的民衆所接觸並學習到。

和歷史上的西化在亞洲地區受到普遍排斥不同,漢化則是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袁保恆一邊看着朝鮮王國最新成立的‘漢城高等中學’的開學儀式,一邊想着,要讓朝鮮徹底加入中華帝國,僅此還是不夠,必須再加把勁。

而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比聯姻更適合的!

很快,在袁保恆的推動下,朝鮮方面準備了送王室女子到南京。(。)

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62章 破城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394章 餓狼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82章 組建水師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11章 山陰陳家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83章 添船夠炮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414章 方德嬪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308章 勝了嗎?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636章 風波起第348章 對策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438章 電報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1章 三衝敵陣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78章 各方利弊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41章 辦學難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1章 餘姚林家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52章 上海亂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47章 皇子所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