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爆破攻城

上海縣城西門外,今天的餘勝軍營地裡和過去數天有所不同。←小,..o

過去數天裡,餘勝軍除了第一天擺開了陣勢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攻城後,後續數天裡就是縮回了營地裡,除了炮兵偶爾對上海城進行炮擊外,步兵們只是構築了胸牆等大量防禦工事,這不知情的人還以爲餘勝軍打算和小刀會起義軍長期對持呢。

然而今天,餘勝軍的炮兵一大早就是開始朝着上海城開炮,其炮擊的速度雖然不算多快,往往是每門火炮數分鐘纔開一次火,但是時間卻是持續的非常長,而且經過過去數天的炮擊,餘勝軍的炮手們也是把射擊諸元早已經摸透,使得炮擊更加精準。

精準的炮擊幾乎是徹底壓制了城頭上任何敢冒頭的小刀會起義軍士兵。

在隆隆炮聲中,餘勝軍的士兵在數天後首次走出了營地,然後排着整齊的隊形慢慢朝着上海縣城西門而去。

和以往餘勝軍的任何一次軍事行動不同的是,這一次在步兵隊列之前,還有着十餘臺移動高臺。

這些移動高臺並不算多大、多高,高度剛好略微超過了不遠處的上海縣城牆高度,簡陋的高臺上有着一塊不大可以站立士兵的平臺,平臺前方甚至連盾牌都沒有,周邊只有簡單的木欄防止士兵掉下去,看這平臺的面積剛好足以讓二十名名士兵作戰。

城頭上的小刀會起義軍也是注意到了這種不同尋常的情況,劉麗川此時站在一處不起眼的城牆中段,看着遠方緩緩靠近的餘勝軍士兵,他皺起了眉頭。

哪怕並不是職業將領,他也能夠猜得出來這些移動高臺是用來幹嘛的,那就是充當火槍手、弓箭手的射擊平臺,用來壓制己方城頭上的火力。

不過這些移動高臺笨重,移動不便,想要靠近城牆是非常困難的事,到時候也許自己可以派人出城摧毀這些移動高臺。

此外就算敵軍登上了這些移動高臺,到時候自己也應該可以組織火力進行逐一射殺,哼,你們這些清妖有火槍,難不成就當我沒有嗎?

小刀會起義軍佔據上海以及周邊府縣後,獲得了大量清軍遺留下來的槍支火炮,尤其是在上海更是獲得了一批洋槍,劉麗川相信憑藉己方的火槍手和弓箭手,萬一這些清妖要想靠近登上高臺的話,那麼自己就能夠給他們一個好看。

此時他還不知道,餘勝軍的這些移動高臺根本就沒打算太過靠近城牆,因爲這些移動高臺是充當米尼步槍的發射平臺,而依靠米尼步`槍的超遠射程,他們完全可以在三百碼甚至四百碼的距離上停下並射擊,從而掩護登城部隊的進攻。

而這個距離上,那些老式的滑膛槍以及弓箭根本就打不到這些移動高臺上的士兵。

隨着士兵們喊着口號從後面推,前方是從炮兵連借調過來的挽馬拖拉,這些笨重的移動高臺緩慢的靠近城牆。

“移動高臺進軍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要多一些,不過大人放心,很快這些移動高臺就能夠抵達預訂地diǎn了!”一旁的軍械局總辦韓向方對林哲如此道。

韓向方身份軍械局總辦,這些移動高臺就是他負責打造的,爲了搞出這十多臺的移動高臺,他可是數天都沒有休息好,天天親自監督那些工匠們工作。

果然韓向方的話說完不久,前方負責指揮這些移動高臺的第二步兵團副團長沈馳雲就是下令停止前進。

此時這些移動高臺排成一字橫隊,大約距離城門三百五十碼,這個距離已經足以讓餘勝軍的米尼步`槍充分發揮火力,並且避免城頭的敵軍滑膛火槍、弓箭的打擊。

“快,快,都快爬上去!”沈馳雲一邊說着,一邊帶着他的傳令兵、旗手攀着簡陋的木梯上了居中的一架高臺。

隨着沈馳雲的命令下達,第二步兵團三個連的士兵們的士兵都是相繼爬上了各自的移動高臺。

每個高臺的平臺大約可以供二十人左右作戰所用,所以第二步兵團的士兵們以每架高臺兩個排爲基準上高臺,十多臺的移動高臺完全可以容納現在第二步兵團三個連的士兵們。

而第一步兵團則是排成了標準的三排橫隊,站立在這十多臺移動高臺面前,一方面是防備城內敵軍衝出城來破壞這些移動高臺,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是在這個距離上向城頭的敵軍進行火力壓制打擊。

隨着第二步兵團三個連的士兵們相繼爬上這些移動高臺,狹小的移動高臺上幾乎是人擠人,由於正面的面積狹小,高臺上的士兵們是採用三排橫隊的模式,以儘量把二十人的火力同時面向城牆方向。

看着自己麾下的士兵們已經準備妥當,沈馳雲果斷的下達了射擊的命令,密集的槍聲響起後也就代表着,在上海城下,餘勝軍依靠這些移動高臺再一次用上了自己最爲擅長的排隊槍斃模式的戰術。

餘勝軍建軍之初由於受到漢特·威廉的影響,幾乎就是完全按照英國殖民地軍隊來建設的,這就導致了餘勝軍的主要戰術就是排隊槍斃。

再加上裝備的米尼步`槍遠射程的因素,那麼就形成了餘勝軍在這個時代裡非常鮮明而且獨特的作戰模式。

那就是極度重視中遠程火力的發揮,通常採用擁有較大射程的火炮來壓制敵軍火炮,打亂敵軍陣型,這也是林哲極力希望購買到更多十二磅火炮的根本原因。

因爲在這個時代,只有十二磅前裝滑膛炮的射程才能夠和米尼步`槍的遠射程完美配合,當然了,如果能夠用上比十二磅前裝炮射程更遠的火炮更好。

等己方火炮壓制了敵軍的炮兵部隊或者是打亂敵軍陣型後,步兵方陣則是在四百五十碼左右的距離開始進行密集齊射。

此時敵軍的步兵受限於射程根本無法還擊,要想還擊使用米尼步`槍的餘勝軍,那麼他們只能繼續前進到一百五十碼左右的距離。

只是等到敵軍衝到大約一百五十碼距離之前,往往已經遭受了餘勝軍的多輪齊射打擊,傷亡過半。

如果敵軍是裝備冷兵器的肉搏部隊,除非兵力差距實在懸殊,不然的話是不可能衝過那道跨度達到四百米以上的死亡線的而和餘勝軍進行肉搏戰的。

如果說敵軍不主動出擊的話,那麼只能被餘勝軍的米尼步`槍逐一射殺了。

簡單說,餘勝軍如今的各種戰術都是依靠火炮、米尼步`槍的射程來欺負人,如果遇上一種射程和他們一樣甚至更遠的步`槍的軍隊,那麼失去了射程優勢後就只能依賴彼此誰的訓練更出色了。

而幸運的是,現在國內只有林哲餘勝軍一家使用米尼步`槍!

隨着移動高臺上的第二步兵團齊齊開火,原本就持續造成火炮打擊的小刀會起義軍就更是死傷慘重了。

如今的情況是,城牆上的小刀會起義軍除非一直躲在城牆後,否則稍微一冒頭就會被餘勝軍第二步兵團的密集精確火力射殺!

看到自家的部隊被完全壓制在城頭,連頭都不敢冒的時候,劉麗川心中更加憂慮了,萬一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稍候等對面這些清妖派出兵力靠近城牆並攻城的時候,自己還怎麼抵擋?

不行,不能這麼持續下去了,必須把這些清妖的高臺給打掉!

下定了決心的他很快就是傳下了命令,不用多久,小刀會起義軍的炮手就是推着幾門僅存的劈山炮偷偷的鑽了出來,並把炮口從城牆上的缺口露出。

看着敵軍推出火炮來,沈馳雲心中一急,他知道在這個距離上敵軍的滑膛槍或者弓箭威脅不到自己,但是火炮哪怕只是那些老舊的劈山炮也能夠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威脅,當即他就是下令:“目標敵軍炮組,全力射擊!”

隨着第二步兵團的士兵們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這幾門火炮的時候,無數的子彈打在了那幾門火炮的城牆缺口之間,激起diǎndiǎn碎石,而原本就剩餘無多的小刀會炮手更是死傷慘重。

於此同時,後方一直關注着城頭的付林陽也已經是及時命令己方的炮兵轉移目標,爭取早些打掉這些漏網之魚,以掩護步兵的安全。

隨着餘勝軍的火炮開始急速射炮擊,第二步兵團自身三個連也是暫時放棄了其他目標,集中攻擊這幾門火炮的炮手後。

被劉麗川寄予厚望的那四門小炮一炮未發,就是其中一門火炮被直接摧毀,而其他三門火炮裡的炮手也是死傷慘重,此時小刀會起義軍士兵中根本找不到更多炮手來,現在死傷的差不多了,根本就找不到其他炮手,而就算有剩餘的炮手,他們也是不肯繼續冒着如此密集的彈幕來裝填開炮了。

就當餘勝軍的炮兵以及第二兵團徹底壓制了小刀會起義軍的城頭火力是,其餘餘勝軍也是開始了行動。

第一步兵團士兵如今略微靠近到了三百米的距離,他們的槍口上擡,對着城頭進行火力的壓制,雖然他們的火力壓制效率遠不如移動高臺上第二步兵團的士兵們,但是多少也有些作用。

於此同時,從第一步兵團後方衝出來了數十米餘勝軍士兵,讓人非常奇怪的是,他們雖然帶着槍支,但是卻每個人都揹着一個大大的包。

一個個或悶着頭或發出了各種叫喊向前跑去。

城頭上的那些小刀會頭目們有些納悶,這些清妖只有幾十個人而已,難道只憑借他們就來攻城?

但是他們也沒有帶傳統的登城工具雲梯啊。

但是很快他們就是反應了過來,這些清妖一個個都揹着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少量敵軍帶着大大一個揹包靠近城牆,其目的已經一目瞭然:

他們是要炸城牆!

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632章 帝大系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82章 組建水師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289章 慘勝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32章 大戰前夕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78章 各方利弊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232章 奏摺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31章 謹慎東進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418章 紙幣發行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632章 帝大系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337章 繼承人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779章 立儲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57章 一路橫掃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700章 戰爭,起!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