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

“林成庭死了?”林哲看着手中的電文,嘴裡喃喃自語着,腦海裡閃過很多東西,林成庭這個名字他已經聽過無數次了,但是可笑的是,林哲和林成庭這兩個人還從來沒見過面,一直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清末梟雄596章)。

去年的時候,林哲就是獲知了消息說林成庭身患重病,根本就撐不了多久了,甚至從去年開始,各方勢力就開始角逐寧朝新任國王的寶座了。

其由英國人以及大量朝中大臣支持的寧朝****和有着帝國支持以及部分軍方勢力支持的二王子,儘管這兩個當事人還都是小屁孩,自身並不什麼影響力,但是他們背後的各大利益相關羣體卻是已經是開始了激烈的競爭。

林成庭雖然靠着療養,苦苦熬了一年多,但是依舊沒能夠熬過來,現在林成庭一死,寧王朝那邊肯定會掀起一番動亂,而這場繼承人之爭不僅僅關乎着寧王朝自身的政局走向,更是關係到中英兩國在緬甸地區的爭奪。

“我們之前已經對此做了相關的預算,條件許可的話立即就能夠發動相關力量,推動寧朝二王子登基!”宋關前見林哲陷入了沉思,當即主動開口道!

“哦,既然都準備好了,那麼就去做吧!”林哲擺了擺手,並沒有和宋關前多說什麼。

寧朝局勢的問題外務部好軍方那邊已經是在一年前就開始做相關準備了,帝國駐寧國公使是配合着李昊通拉攏寧朝的那些中立大臣們,同時軍方那邊的駐寧部隊,整整一千二百人都已經替換爲帝國陸軍裡最精銳的野戰部隊,這一千兩百人由五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一個騎兵連、一個輜重連、一個工程排以及一個軍樂隊組成,上述部隊組成一個混成團,稱之爲‘緬甸護商團’。

和其他的駐外部隊一樣,這支部隊雖然名義上直接嫡屬於軍方所轄,但實際上這些部隊是由軍方和當地公使雙重領導,必要時候,當地的外交官可以直接命令駐外部隊進行作戰。

比如說帝國駐日的陸軍和海軍部隊,雖然詳細的作戰任務是陸軍和海軍內部管轄,但實際上要去打誰,比如說什麼時候去欺負某個日本大名,通常由帝國駐日公使李博倉來決定。

這年頭由於通訊不變,距離遙遠,帝國的外交人員是具有相當大的自主權限的,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發起一場局部戰爭。

通常一些混亂或者要緊地區的公使,林哲都會給他們加一個某某地事務全權大臣,這個全權包括外交和軍事。

比如李博倉,除了帝國駐日公使這個頭銜外,他還有着一個臨時性的差遣,即‘欽命日本事務全權大臣”。

帝國陸軍的緬甸護商團原本乃是比較分散的,人員也都是一些普通士兵,但是從去年緬甸局勢混亂以後,陸軍就是通過輪換的方式,從駐紮在雲南的一線野戰部隊裡抽調了上述部隊,並組成了全新的護商團。

之前該護商團的駐紮比較分散,有部分駐紮在寧王朝首都,即緬甸之曼德勒,寧朝在此建都後,直接把名字改爲‘京都’,所屬省份改爲直隸省。這種改名是遵從儒家王朝的傳統,首都的名字不是叫京師就是叫京都之類,整個亞洲範圍內,歷史上稱之爲京師或者京都的城市不在少數。

不過很多人爲了稱呼方便,同時也是爲了和日本的京都、越南的京都、東京之類的地名進行區分,同時國人也有着一種****上國的自豪感,認爲京都、某京之類的稱呼只能是在大中華帝國裡用,其他蠻夷用是不恰當的,所以當代的國人,甚至在正式文書上還是會沿用曼德勒這個名字(清末梟雄596章)。

護商團除了在緬甸京都有駐兵外,還在緬甸北部重鎮臘戌駐紮有部隊,其他的部分則是主要部署在一些比較重要的戰略要地。

但是隨着緬甸局勢的緊張,該護商團已經是開始收縮兵力,目前該團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曼德勒。

帝國陸軍的軍事準備自然是不只有這一點,除了應李昊通的請求,先後秘密派遣了數十名軍事教官,並加入了李昊通控制下的寧朝軍隊外,帝國陸軍在去年開始就是以各種藉口不斷的侵入撣邦和佤邦這個地區。

撣邦和佤邦,以往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土,歸屬當地土司管理。不過清明時代陸續脫離中原統治,成爲了獨立於中國和緬甸之間的甌脫地,即不歸屬任何一國統治的邊境地區,勉強也可以稱之爲緩衝區,也可理解爲三不管地帶。

林成庭入緬後,依靠強勢的軍事手段,把這兩個地區收入囊中,等林成庭成立寧王朝後,更是想要把這兩片地區直接劃入寧王朝的領土,不過此舉遭到了帝國的強烈反對。

要知道,當林成庭進入上緬甸和英軍以及貢榜王朝作戰的時候,後頭的帝國陸軍也是跟了上去,控制不少地區。

由此這撣邦和佤邦就成爲了寧國和帝國的邊境爭議地區。

當初簽訂中英寧條約時,帝國以強勢的手段逼迫了林成庭承認了佤邦和撣邦擁有獨立自主的自治權力。

因此,這兩個邦雖然現在名義上歸屬寧國的領土,但是卻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力,其土司爲世襲,擁有完整的內政權力,同時可以組建軍隊,不過外交權力卻是被極大限制。

大體上,這兩個邦算得上是寧王朝的藩屬,還是自由度非常高的藩屬。

這兩個邦的土司自然都是帝國扶持起來的,甚至帝國還幫着他們各自組建了好幾千人的軍隊呢。

這兩個邦名義上還是寧國的藩屬,但實際上早就抱上了帝國的大腿!

這緬甸局勢一緊張,這兩個邦就是在帝國的要求下,開始增軍備戰了,他們的軍隊雖然不多,但是加起來也有五千多人,用的也是帝國的退役1858步槍,指揮官自然是清一色的中國顧問,戰鬥力不說好還是壞,但是這五千多人拿出去當炮灰還是可以的。

至於帝國陸軍自身,在雲南邊境的部隊從來就沒有鬆懈過,只要林哲一聲令下,數萬大軍就能夠越過邊境線,然後直接殺向曼德勒甚至仰光。

林成庭病死的消息傳回過來後,軍方那邊就是迅速行動了起來,駐紮雲南的部隊已經全部取消休假,隨時可以殺進緬甸。

當然了,除非局勢出現不可逆轉的惡化,不然的話帝國陸軍是不可能大規模入侵緬甸的,這場亂局裡,主角並不是帝國陸軍在雲南的數萬大軍。

甚至帝國陸軍在曼德勒的一千多人護商團和撣邦、佤邦的僕從軍都是次要的,他們的作用其實是爲了預防萬一,比如說英國人在這種關頭大舉殺進上緬甸等。

這場寧國的混亂,還得依靠寧國自己來解決,畢竟這是一場非常典型的繼承人之爭,就算打起來那也是內戰。

可惜的是,帝國的高層遠離寧國,無法及時得到太多有限的情報,剛開始的時候,外務部那邊還能夠收到來自曼德勒的電報,但是第二天開始,他們就是再也無法收到來自曼德勒的電報了,而且從英國人那邊得知的消息顯示,英國人也是和曼德勒那邊失去了電報聯絡。

非常明顯,曼德勒那邊不知道是那方勢力,直接把電報通訊給掐斷了,要掐斷電報通訊簡單的很,甚至都不用佔據電報房,直接把電線給剪掉就行了。

沒有了電報通訊,現在帝國高層對緬甸的局勢是一片摸黑,而這種時候,各種陰謀論啊就是開始涌現。

外務部和皇家陸軍共同舉行的碰頭會上,徐言青直接就是道:“這有沒有可能是英國人搞鬼,他們是不是派人進入上緬甸了,所以纔會切斷電報不讓我們知道!”

“是啊,現在曼德勒那邊的情況怎麼樣,我們現在是一無所知,萬一出現了什麼不可控的變化,到時候我們就被動了,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整個西南地區的戰略安全啊!”說話的還是軍方的人。

“要我說,還等什麼,立即電令前線部隊,讓他們立即進入緬甸,只要我軍主力抵達,不管發生什麼事,難道還怕翻了天嗎!”

聽着這幾個軍方將領們的話,宋關前心裡頭有些鄙視,這些武夫,天天腦子裡就想着打仗,他們也不用腦子想想,要是英國人真的出兵了,我帝國在仰光的情報人員怎麼可能一點消息都得不到。

英國人還沒有出兵之前,自己就是先大規模出兵緬甸了,那些英國人就算不立刻對帝國宣戰,那至少也會在印度地區進行動員了,然後針鋒相對派遣大量兵力進入上緬甸了,而到時候,中英兩國打起來很有意思?

帝國對緬甸的寧國固然看重,但是英國人對緬甸更重視,一旦緬甸被帝國所佔領,那麼英國人的印度就會直接暴露在帝國的兵鋒之下,而以帝國陸軍的強勢,一旦處於帝國陸軍的兵鋒之下,英國人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情況會很不妙。

爲了保障印度的戰略安全,所以帝國有任何進軍緬甸的跡象,都會引來英國人最激烈的反應,稍有不慎就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這一次的外務部和陸軍的碰頭會,讓宋關前有些失望,這些軍人的想法根本就不是說扶持二王子登位,在緬甸和英國人保持實力均衡之類的,他們就想着直接把緬甸吞併了,然後最好是殺進印度。

到時候,這些軍方的將領們肩膀上就能夠多上一兩顆星星,興許還會再出好幾個公侯貴族呢

而這和外務部的立場是相背離的。

外務部的這外交官們需要考慮的事態多,是不可能和軍方那樣單純爲了開疆擴土的功勞就想要發動一場戰爭的。

外務部需要考慮到,一旦緬甸就是失控,進而引起中英兩國的直接交戰,,甚至引起中英兩國在全亞洲範圍內的衝突,別的不說,人家派個主力艦隊過來,帝國海軍能不能應付的過來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就算能夠應付過來,但是也會極大的影響帝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甚至有可能波及到帝國的整個國際貿易。

隨着帝國的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帝國現在對外來的原料以及工業品市場的依賴程度也是越來越高,僅僅是生絲一項,每年就能夠爲帝國帶來數以千萬計的收益。

可以說,隨着帝國參與國際貿易的份額越來越大,就越難承受斷絕國際貿易的代價。

再者,帝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份額實在是太龐大了,儘管這些年帝國在努力的開闊新的工業產品市場,比如歐洲以及亞洲甚至美洲,但是不管再努力都是繞不過英國人。

目前英國和帝國的貿易份額,佔據了帝國進出口貿易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而這一點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

因此,和英國徹底決裂的代價實在是太大!

當然了,這種情況同樣存在在英國那邊,英國每年也在和帝國的貿易裡獲利頗豐,在貿然和中國發生衝突甚至斷絕貿易,這是一把雙刃劍,傷了敵人也同時傷了自己,可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從這幾年帝國和英國雖然衝突有着不少,但是雙方一直保持着較大的剋制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兩國的高層裡,其實都不願意這個時候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政治家和軍人之間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軍人爲了開疆擴土爲了戰爭的勝利,那裡會去在乎什麼貿易啊,直接打就是了。

回到外務部,宋關前又是問了電報房那邊有沒有來自曼德勒的電報,但是電報房的回答卻是讓他有些失望:沒有。

爲了儘快得知曼德勒那邊的情況,宋關前又是讓人密切關注仰光地區的消息,命令帝國駐仰光的領事一旦得知相關的消息,立即用密電回報。

仰光那邊的領事也是先後向帝國拍發了數封密電,主要是回報英國人的一些相關動向,說現在仰光的英國人也是斷絕了來自曼德勒的電報通訊,現在英軍在仰光的部隊已經開始動員,並已經嘗試派遣了幾艘內河炮艦沿河北上。

同時帝國駐仰光領事也已經是和當地的英國人進行了兩次磋商,主要是交換信息,以避免信息的不對稱從而引起雙方的誤會。

比如說英國人派遣內河炮艦北上的時候,就是事先通知了帝國駐仰光領事,就是爲了避免讓帝國誤會,認爲是英國人要大舉入侵寧王國。

從這些情報裡也是可以發現,現在的英國人和帝國差不多,都是失去了和曼德勒那邊的聯繫,緊張的同時也是保持了極大的剋制,就是怕一個誤會,然後就引起了中英兩國的戰爭。

只是現在曼德勒那邊的電報線路不同,中英兩國都是無法得知曼德勒那邊的具體情況如何了。

此時此刻不管是南京還是倫敦那邊,都已經不知道,曼德勒現在已經是火光沖天,槍炮聲已經是響遍了全城!(。)

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624章 婆羅洲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章 縣令相邀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43章 侯客室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16章 賊軍來襲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7章 募兵買槍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4章 傷亡名單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98章 都是瘋子第592章 作秀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604章 北海國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32章 大戰前夕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98章 都是瘋子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632章 帝大系第91章 攻城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27章 刺刀肉搏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337章 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