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艦隊出海之前,林哲就已經通過電報瞭解了詳細情況,同時他還在戰前給前線的林達標,沈同登等海軍將領發去電諭,鼓舞軍心士氣(清末梟雄546章)。
不過艦隊出海後,受限於通訊落後等因素的影響,別說是在南京的林哲了,就連在廣州的林達標都無法及時瞭解到艦隊的情況。
自從聯合艦隊離開廣州軍港後,林達標這個海軍部總長就已經失去了和艦隊的實時聯繫,等到艦隊抵達香港後,纔是通過電報瞭解到了近況。
在艦隊離開香港後,那麼林達標就是徹底失去了和艦隊的具體聯繫(清末梟雄546章)。
艦隊出海迎戰英國東印度艦隊的這一天裡,衆多海軍高層都是等待着前線的具體戰報傳來,而這一等就是足足一天,等到傍晚時分,沈同登才率領艦隊返回,不過他們並沒有進入香港島,而是直奔廣州而去。
這是因爲沈同登的艦隊受損還是比較嚴重的,衆多戰艦的上層建築,主要是風帆系統大多都是被摧毀,同時一些露天旋轉炮塔以及艦炮也多有損壞,這些戰艦需要維修的話,都是需要去專門的大型造船廠。
而香港的尖沙咀港雖然也具備停泊大型戰艦的能力,但是卻沒有大規模的造船廠,明顯缺乏維修大噸位戰艦的能力。
因此,沈同登的艦隊是路過香港而不入,只是派遣了通訊船隻前往香港,然後拍發電報向廣州以及南京傳遞捷報。
而這封捷報很快就是通過電報網絡傳遞到了南京,電文最終送到了林哲手上來。
看着手中的電文,林哲是大大鬆了一口氣:擊沉敵大型鐵甲艦一艘,木艦兩艘,重創至少三艘以上。
己方女蝸號以及鎮北號戰沉!
雖然這封捷報並不算太詳細,海戰過程以及具體的人員傷亡以及俘虜的數量這些都沒有提及,因爲海軍自身現在也是沒有統計出來。
但是僅僅看到擊沉了敵軍的抵抗號,那麼林哲就能夠判定的出來,這一次海戰,毫無疑問是帝國海軍獲得了勝利。
以一艘小型鐵甲艦和一艘一千八百噸的近海鐵甲艦爲代價,擊沉了敵人的一艘六千多噸的大型鐵甲艦以及另外兩艘木製戰艦,這等交換比可以說是賺大了。
可以說,能夠擊沉英國人的一艘大型鐵甲艦,這等戰果是出乎了林哲預料之外的。
儘管林哲並不算懂海軍,他對海軍的認識在後世連普通軍迷都算不上,知道航空母艦,知道戰列艦之類的,但是你要讓他說一說近代海軍的發展,那肯定是要抓瞎的。
不是專門研究近代海軍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十九世紀中期到末期這一階段的海軍發展情況,而且這一時期的海軍發展非常迅速,戰艦的種類以及性能都是隔幾年變化一次,不深入研究,連戰艦的分類估計都搞不清楚。
林哲對這個時代的鐵甲艦的認識,其實還是到了這個時代後所瞭解到的,不過他擁有後世的一些前瞻性認知,所以即便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東西,他也能夠看出來什麼纔是海軍想要的。
他不需要去理解什麼樣的技術纔是最好的,他只需要讓海軍沿着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裡的那些戰艦去發展就可以的。
所以要發展海軍,並不需要林哲懂得具體的船體設計,蒸汽機,艦炮的射擊工作,他只需要知道什麼樣的戰艦是代表着發展潮流那就足夠了。
而什麼潮流纔是正確的?
戰列艦!
毫無疑問,林哲給海軍未來五十年內定下的發展目標始終都是隻有一條,那就是朝着後世的戰列艦發展。
林哲自身對戰艦,尤其是這個時代的海軍戰術,戰艦的瞭解不算太足,至少和那些帶了百度或者各種系統神器的穿越前輩們是沒法比,但是哪怕是普通人也知道,人家英國佬的抵抗號可是有六千多噸的,而要想把這艘戰艦擊沉,以目前帝國海軍的紙面實力而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然而就是這種看似不可能的事,卻是成爲了現實。
這對於林哲來說可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海戰裡採用了什麼戰術,對後續的海戰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林哲不太關心,這些事情自然有海軍的一大票將領們去關注。
現在林哲要做的事非常簡單!
那就是對這一次海戰的有功將士進行封賞!
再也沒有什麼比封賞更能夠體現他最這一次海戰的滿意,對海軍的表現滿意了!
當即,他就是招來了秘書處的秘書:“記一記,賜沈同登男爵爵位,升林同書爲上校,其餘有功將士讓海軍那邊儘快拿出名單來,厚賞之!”
言罷,他又是把手中的那封捷報看了看,上面還提到了女蝸號的艦長郭成敬在撞艦中殉國,而在數千年的古老傳統裡,都是有着死者爲大的傳統。
郭成敬的殉國自然不能無視掉,不但不能無視,反而還要重重厚賞!
當即林哲又道:“追授郭成敬爲海軍少將,授男爵,破例可襲爵一代,家屬那邊要安撫好!”
林哲對郭成敬的追授,其實都是做給那些還活着的人看的,除了給軍方其他將士看外,還給那些家屬看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三天後秘書處親自派人到郭成敬在江西九江府家中時,給他們送去了陣亡通知書,同時還宣讀了追授聖旨的時候,郭成敬的老父親縱然是老淚縱橫,但是也是對男爵的爵位充滿了期待。
男爵的頭銜,哪怕是追授也不是那麼容易獲得的,貴族頭銜在帝國基本是屬於最頂級的榮譽,全帝國範圍內只有一百三十多名貴族,能夠獲得貴族爵位的除了少量皇親國戚以外,其他的都是不是戰功顯赫就是文治傑出的開國功臣。
一個普通的上校能夠獲得貴族頭銜,這是從來沒有過先例,更不要說雖然是追授,但是卻破例可在襲爵一代,這份恩典可以說是帝國近年來少有的了。
隨後宮務廳宗內室官員就是給郭成敬的嫡長子,去年剛考上海軍軍官學校就讀一年級,年僅十八歲的郭柏壽授予了男爵頭銜。
如此,郭柏壽也就成爲了帝國裡除了幾個年幼皇子以外,最年輕的一個貴族,同時還是軍方里唯一一個軍銜在少將以下的貴族,嗯,也是最早一個因承襲而獲得爵位的貴族,最重要的是他還未婚,也是帝國裡除了幾個年幼皇子以外僅有的一個未婚貴族。
宮務廳宗內室,一開始只是管理皇室宗內事務,後來也監管貴族事務。
畢竟貴族體系和尋常官制不一樣,這是屬於一種身份地位的榮譽頭銜,和官制沒有直接聯繫。
對郭成敬的追授,並對其長子郭柏壽的封爵,其主要用意就是鼓舞軍心士氣,表現皇家對海軍將士的關心,並表示皇家絕對不會辜負殉國將士的家屬,以排解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些善後安排是不能忽視的,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殉國將士的厚待,遠遠要比對現有的將士厚待更加重要一些。
而就當林哲在的考慮着如何處理後續的一系列封賞事務的時候,當天晚上林達標也是擺了數十座宴席,爲獲勝歸來的艦隊進行慶功!
宴席之中,被衆人環繞,最出風頭的並不是林達標,也不是沈同登,而是林同書。
年輕的臉龐上因爲喝多了酒的緣故而顯得通紅,不過林同書能夠年紀輕輕就成爲聯合艦隊參謀組的組長,實際負責指揮了如此龐大的一場海戰,除了他個人的才華能力外,也和他的性格以及爲人有關。
在他身上,你看不見那些年輕人特有的衝動。
哪怕是面對林達標親自來敬酒,林同書也沒有忘記身爲海軍軍官的驕傲和矜持。
這是一個表面看上去和和氣氣,但是內心充滿了高傲的海軍軍官!
一場慶功宴之後,廣州軍港裡的官兵們有些放了一短暫的假期,不過大部分的軍官們卻是沒能休息的時間。
有些軍官們去船廠,敦促船廠對戰艦進行維修,同時林同書爲首的參謀組也是開始研究如何防備英國人的第二次來襲。
英國人的海軍強大無比,儘管他們這一次擊敗了東印度艦隊,但是絕對不能說已經是擊敗了英國海軍。
要知道,這一次英國人派遣的東印度艦隊雖然給帝國海軍造成了龐大的壓力,但是對於英國海軍自身而言,東印度艦隊的實力非常有限,主力艦不過是兩艘六千多噸的鐵甲艦而已,而比他們性能更優良,戰鬥力更強大的戰艦英國人還有十多艘呢,而且還保持着每年三四艘甚至更多的速度下水並服役。
英國人就算是把整個東印度艦隊都給丟了,也不會實際影響英國海軍的實力。
基於此,如果英國人繼續派遣戰艦增援東印度艦隊的話,那麼肯定會對帝國海軍形成重大的威脅。
同時考慮到之前的戰鬥中,英國人的木製戰艦以及小噸位的近海鐵甲艦幾乎沒有發揮出任何作用,只能是被當成靶子捱打的情況,後續英國人肯定會增援主力鐵甲艦過來。
到時候如果英國人隨便抽調兩艘萬噸鐵甲艦過來,再配合赫克託號以及英國人抽調的其他那些幾千噸的鐵甲艦,如此將會給帝國海軍帶來重大的威脅。
到了那個時候,帝國海軍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