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

進入1865年的夏天后,世界局勢整體上變的平靜了下來,當然了這個平靜是特地指世界上的主要工業國家並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之類的,隨着美國內戰的結束,1864年丹普戰爭的結束,中國和俄國在1864年的大規模中亞衝突也沒有演變爲大規模的戰爭,並最終因爲雙方保持克制而逐漸平息下來(清末梟雄514章)。

這樣就使得1865年的時候,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基本上保持了和平!

這種和平對於十九世紀來說是非常難得的,要知道在十九世紀大部分時間裡,滿世界都是戰爭,比如說歷史上的普魯士,他們就在1864年,1866,1870年先後進行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

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英法等國也是先後進行了諸多戰爭。

再加上美國內戰,歷史上列強多次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自身的內戰等。

在這種大環境下,有一段世界裡各個大國都是保持了和平狀態,這是相當難得的事。

不過這種和平只限於大國之間,實際上幾乎每一天,這個世界上都有着戰爭的爆發,只是人們不去關注而已。

比如現在的日`本內戰,雖然中英法三國都插手了,但是除了中華帝國比較關注外,英法兩國的關注實際上非常有限,英國是打定注意了要看戲,雖然口頭上表示將會和帝國一起支持德川幕府政權,但是卻半點出力都不肯。

法國單純是爲了拆中華帝國的臺,所以他們才向倒幕派出售了大量軍械,不過也只侷限出售軍械了,他們可沒有心思真的派兵干涉日`本內戰,嗯,就算他們想要出兵干涉也沒有這個能力(清末梟雄514章)。

真正關注日`本內戰的只有中華帝國而已,嚴格上來說應該是林哲個人關注!

當代的帝國高層,他們並不知道以後日`本會怎麼發展,在帝國諸多軍政高層的心中,日`本不過是一個東洋小國而已,其地位大體上和泰國相當,甚至在很多帝國官員的心中,日`本的重要性甚至都比不上越南王國以及寧王國。

帝國對日本的關注,是在林哲關注日`本的基礎上的,如果林哲不是這麼關注日`本局勢的話,帝國高官那裡會管日`本幕府或者倒幕派的死活啊!

在林哲的關注下,帝國是進一步加強了對日`本局勢的干涉,最爲明顯的表示就是向日`本德川幕府提供軍事貸款,並出售了大量的後裝步槍,前裝線膛炮等先進武器,並應日`本德川幕府的邀請,派遣了數十名軍事教官前往日`本,幫助他們訓練新式軍隊。

這些軍事顧問甚至是直接出現在了日`本幕府的西征軍隊裡,幫德川慶喜等德川幕府的主要軍事統帥們提供軍事上的建議。

當然了日`本軍隊裡有外國教官以及顧問,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倒幕派那邊也有着來自法國的軍事教官以及顧問。

日`本內戰雙方從1865年初開始屯兵於京都以及大阪附近,並先後發生了多長的中小規模戰事。

原本日`本幕府方面是打算一鼓作氣向京都發起進攻,速戰速決的!

但是在中**事顧問的建議下,幕府軍卻是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打算,而是採取穩紮穩打,以大阪爲大後方,在前線構築了大量防禦工事。

採用戰略防守的態勢,是因爲中**事顧問告誡德川慶喜,也目前幕府軍的戰鬥力而言,對上倒幕軍的勝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

幕府軍的數量優勢面對倒幕軍的質量優勢,半點用處都沒有!

幕府軍唯一能夠贏得戰爭的方法就是先把局勢穩住,然後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把現有的部隊進行訓練,讓那些尚未完成新兵訓練的部隊真正的成長起來。

此外,幕府軍向帝國訂購的大量軍火還在陸續到貨中,幕府軍也已經是開始大規模組建全新的軍隊,這些軍隊將會裝備新近採購的軍械。

目前已經有五千名新兵正在訓練,而中**事顧問則是建議德川幕府方面至少再編練五千人以上的新軍。

這樣一來,德川幕府的直屬新軍就能夠達到兩萬人的規模!

作爲對比,倒幕派的四強藩等組建的聯軍,出征有約七八千人,如今已經是有着了近萬人,而來隨着戰爭的拖延,他們肯定會繼續擴編更多的軍隊。

但是考慮到倒幕派的經濟實力,他們是很難以彈丸之地供養超過兩萬人的新軍的。

當然了,如果是法國人再一次向倒幕派提供大額的軍事貸款則是另說。

簡而言之,在軍事上,時間是站在德川幕府方面的,拖得越久,德川幕府編練的新軍就會越多。

而德川幕府方面也是希望能夠把時間拖延下去,好給他們推行公武合體體制的時間,以解決目前幕府的政權合法性的尷尬問題。

其實面對日`本國內的這種局勢,帝國駐日公使李博倉還私底下詢問過德川家茂以及德川慶喜,德川家是否有興趣取代現有的天皇,進而登基成爲新君王,建立一個全新的日`本君主制國家。

不過這種詢問卻是被德川家直接拒絕了。

不是他們不想直接登基成爲國王或者皇帝,而是日`本的國情和其他國家的國情嚴重不同,日本的天皇制度已經存在了好幾千年,天皇在日`本早已經是被神話,這天皇就不是人,而是神。

這種傳統制度足以讓任何一個試圖推翻天皇制度的人都望而止步!

日`本人對天皇制度的執着到了什麼程度?

哪怕是歷史上二戰先後捱了兩枚核彈,甚至還會捱上更多核彈的威脅下,他們都堅持要求保持天皇制度。

因此你可以更換一個皇族成爲新的天皇,甚至弄出亦真亦假兩個天皇來,但是你不能直接廢除天皇制度,然後自己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

德川家族要是這麼做的話,不說其他人了,就算是它的諸多臣屬首先就得把幕府推翻了。

因此德川家族現今能做的就是推行公武合體,繼續把天皇高高捧起,同時德川幕府政權取得合法統治地位。

德川幕府軍不冒進,反而是採取了戰略防守態勢進行龜縮,倒幕派倒是想要主動進攻,但是他們的兵力少,這面對幕府軍的的烏龜殼,一時半會還是撬不開來了。

於是乎,1865年的上半年,儘管日`本的倒幕戰爭已經全面爆發,但實際上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役,只有部分數百人或者千人規模的戰鬥,而這些小規模的戰鬥無法影響整個局勢的走向。

對於這種局勢,林哲還是比較滿意的!

雖然幕府沒能擊敗倒幕派,但是至少德川幕府還沒有戰敗不是,而幕府沒有潰敗,這對於中華帝國的對日戰略而言就是勝利。

1865年的夏天,整體而言是平靜的!

帝國各方面的發展依舊穩步有序的推進中,帝國以沿海的三大城市,即上海、廣州、天津爲三大工業經濟龍頭城市,推動着全國的工業城市發展。

同時是爲了進一步的發展沿海經濟,也是爲了擴大國際貿易!

帝國已經就雙邊國際貿易和英國進行談判,談判的內容包括中國開放更多的沿海、沿江城市允許英國人進行經商居住等,此外則是關於雙方關稅的一些協定,主要是討論如何有效降低雙方的關稅,比如英國人就一直希望中國降低紡織產品的關稅,而中國呢同樣希望英國能夠降低生絲、茶葉、瓷器等產品的進口關稅,並希望英國能夠降低部分工業原料,尤其是棉花、橡膠的出口稅。

然後還有就金融方面的談判,由於目前帝國在1864年正式宣佈了在帝國設立的商業銀行都必須向帝國中央銀行上交存款保證金,而且是不分民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都需要上繳保證金,用以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避免銀行突然倒閉而造成儲戶的損失。

這個算得上是開創歷史先河的全國性質的存款保證金制度,對於當代的銀行業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中華帝國要推行保證金制度英國人不反對,畢竟這是中華帝國自身的金融政策,但是保證金制度裡,全資的外資銀行上交的保證金比中資銀行的保證金要多了百分之五十,這就是屬於多外資商業銀行的歧視了。

而目前中國的外資銀行裡,以英資銀行爲主,其他國家的銀行是非常少的。

對此,英國方面指責帝國的金融政策存在歧視,違背了‘中英友好通商條約’。

爲此,英國也是把這一方面的條件加入了談判!

如今雙方進行的雙邊貿易談判,和當代的大部分談判不一樣,這年頭的很多條約雖然都掛上了友好通商條約,但基本都是用大炮獲得,在戰爭之後簽訂的。

而和中國和英國這樣爲了進一步加深兩國的商貿合作而進行的談判,還算是比較少見的!

伴隨着工業發展,帝國的經濟增幅一年一年快,其中最能體現帝國經濟發展的就是財政收入了。

1865年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預算爲四億四千萬圓,較1864年的四億圓增加了約10%,其增長幅度依舊主要來之於工商業的增長。

帝國的經濟快速穩定發展,也是讓帝國的教育以及國防、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尤其是城市的基礎設施的發展速度堪比後世的挖了又挖!

目前帝國的大部分大型城市,尤其是正在發展或者想要發展工業的城市都在進行密集的基礎設施建設。

而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又能夠直接帶動工業經濟的發展,最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如今的帝國一切發展都好,也是讓林哲把心思從繁重的國事放在了一些平日裡不太關注的瑣事上來。

比如說自己幾個子女的教育問題!

他的長子林碃今年已經是七週歲了,雖然前兩年就有江道泉爲他講學,但這種授課只限於最基礎的啓蒙,而現在,應該是到了正式進學的時候。

讓林哲正式重視這個問題倒不是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應該上學了,而是已經有了部分臣子依舊冒着被貶職或者乾脆革職的風險,上折請皇帝允許皇長子正式入學!

在古代王朝裡,皇子能否入學,什麼時候入學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教育問題,而是意義重大的政治問題!(。)

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647章 皇子所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41章 三衝敵陣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3章 見黃宗漢第94章 狂傲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97章 城頭激戰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59章 句容馬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43章 慘勝第18章 黎明危機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710章 南海大捷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76章 亂世重典第78章 各方利弊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57章 一路橫掃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52章 上海亂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274章 應對第223章 桃源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