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武裝倒幕

除了1858年型林德步槍外,陸軍還很乾脆的退役了一批前裝線膛炮,其中理由和退役1858年型林德步槍相似,一方面是日`本人要貨太急,等不及工廠新生產的新產品。

其實這些火炮也都是五六年前的貨色了,早期國內的兵工廠在基礎技術水平上相當有限,造出來的火炮早期看不出什麼問題來,但時間一久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了,所以乾脆也就陸續退役一些前期裝備的前裝線膛炮。

此外,這也是陸軍方面打算着裝備後裝線膛炮,這纔開始逐步把前裝線膛炮給退役出售。

後裝線膛炮,這對於帝國,對於全世界來說都不是什麼陌生的話題了,帝國海軍早在1857年就開始使用後裝線膛炮,英國海軍也是迅速跟進。

如今中英兩國海軍,甚至法國意大利等國的海軍都已經是普遍服役後裝線膛炮。

但是現在的後裝線膛炮雖然已經在海軍大規模服役,但是依舊無法擺脫製造困難,成本昂貴的問題。

如果說海軍爲了一艘價值數十萬的戰艦配屬幾千圓甚至上萬元的艦炮並不算什麼。

但是對於陸軍來說,一門火炮好幾千圓明顯是很難接受的,要知道早期的同樣十二磅的火炮,早期的青銅滑膛炮的炮管不過幾百圓,鐵鑄的更便宜。而後期的前裝線膛炮,價格也不會超過千圓。

然而到了後裝炮時代,這火炮的價格就已經是急速攀升到數千元。

這幾年裡,帝國陸軍一直在尋找一種廉價的,可大量裝備的後裝火炮,各類設計是層出不窮,各種試驗用的樣炮也是造了不少。

不過這個過程裡負責火炮研發的三大武器公司很悲劇的發現。後裝火炮的技術問題是單靠他們無法解決的,因爲這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技術,那就是鋼鐵技術。準確的說是鋼材技術。

目前國內提供鋼材的廠家有兩家,一個是江南礦務公司。他們下屬的馬鞍山鋼鐵廠以及大冶鋼鐵廠都能夠提供鋼材,然後就是北方煤鐵公司下屬的天津北方鋼鐵廠,也能夠提供鋼材。

不過他們提供的鋼材在質量上在當代雖然已經算是頂尖了,但是依舊難以滿足現代火炮的嚴苛要求。

目前不管是江南礦務公司下屬的鋼鐵廠還是北方煤鐵公司的鋼鐵廠,他們採用的是目前世界上的主流鍊鋼技術,即從法國引進的低吹酸性轉爐鍊鋼法,而這種鍊鋼技術直接推動了鋼材的大量使用。

不過這種鍊鋼法也存在一些弊端,除了對生鐵要求高意外。而且除去硫和磷,因此導致生產出來的鋼材所製造的炮管容易碎裂。

鋼鐵技術的不過關,是直接導致中華帝國,嗯,包括全球範圍內的後裝線膛炮無法大規模服役的主要因素。

至於火炮設計,別說現在了,十幾年前就有一大票的後裝炮設計,但問題是造不出來啊。

對於一款武器,嗯,同樣的對於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而言。其實工業產品的設計並不是什麼難題,真正的難題是你設計出來了你造不出來。

很多人隨便都能夠設計一款十六英寸,恩。還是五十五倍口徑的艦炮來,而且設計會很完美很優秀,但是歷史上能夠造出來五十五倍身管的十六英尺巨炮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

現在對於帝國的後裝火炮也是面臨着同樣的問題,設計方案一大堆,隨便挑出來哪一個都可以,但問題是沒有合格的鋼材,這造不出來啊!

不過這種問題已經有望得到解決,江南礦務公司作爲帝國。恩,同樣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鋼鐵企業。雖然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不咋地,但是卻始終把目光盯緊全球範圍。一旦有其他國家研發出來更先進的鍊鋼技術,他們立即就會跟進,能夠購買技術專利就買,買不到專利就直接抄襲,有本事你來中國告它侵犯專利。

由於酸性轉爐鍊鋼法無法提供一些優質鋼材,所以江南礦務公司已經是把目光投向了平爐鍊鋼法,不過一開始他們接觸的依舊是酸性爐襯,但是他們很快就是發現法國人已經是開始試驗鹼性平爐鍊鋼法,所以他們很乾脆的也是直接效仿鹼性平爐鍊鋼法。

當然了,他們求購專利的時候遭到了法國人的拒絕,人家這技術剛發明出來,自己都還沒有投入大規模應用呢,怎麼可能直接就出售專利了。

但是買不到專利也不礙事,反正大體的原理法國人是瞞不住的,大不了自己多試驗幾次。

如今江南礦務公司已經是在當塗的鋼鐵基地建造了一座採用鹼性平爐鍊鋼法的試驗廠房,規模不大,就單純的試驗和研發,一旦能夠的話,那麼就有希望爲帝國提供性能更加先進的鋼材,而採用鹼性平爐鍊鋼法生產出來的鋼材,是足以製造後裝線膛炮的炮管的。

不過限制陸軍大規模應用後裝線膛炮的除了炮管技術限制外,還和閉氣方面的技術有關,現在主流的後裝炮閉氣技術,也就是英國那邊率先研發的阿姆斯特朗火炮採用的閉氣技術。

由垂直式鎖栓以及螺旋式尾栓共同組成,雖然閉氣效果還算不錯,但對鎖栓以及尾栓的技術要求非常高,製造工業複雜,直接推高了製造成本,並且由於基礎技術的限制,導致鎖栓以及尾栓的安全性不過關,不管是在英國還是在中國的服役過程中,都經常可以發現這種後裝火炮的炮栓斷裂的情況,而使用最多,最頻繁的中華帝國海軍,甚至已經是出現了不止一次的事故。

但是儘管這種後裝火炮缺點多多,但是帝國海軍依舊沒放棄它們,畢竟帝國海軍剛起步,還很弱小,安全性什麼的並不是重點,能夠和強大的帝國相抗衡。甚至取得一定的戰術優勢纔是重點,所以皇家武器公司生產的一系列1857年型後裝艦炮的安全性實在堪憂,但是帝國海軍也是繼續硬着頭皮繼續使用。不過卻已經是頒佈了諸多條令,比如限制裝藥量。限制一定時間內的射擊次數,到了預定射擊次數後就必須更換炮栓,以避免發生事故。

倒是英國那邊要謹慎的多,他們認爲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缺陷實在太嚴重了,英國海軍內部已經有撤銷後裝炮,並大規模列裝前裝線膛炮的浪潮。

帝國海軍的則是沒有回頭裝備前裝線膛炮的打算,他們的打算是持續改進1857年型系列後裝炮,另外也是開發新式的後裝炮。

不過這又會涉及到鋼鐵產業的技術問題。

沒有高質量的鋼材。是不可能解決目前後裝火炮的應用問題的。

軍事的發展是由新式武器推動的,而武器技術的發展又是由鋼鐵,化工等基礎技術推動的,由此可見,工業的發展帶來的並不僅僅是民生經濟的發展,同樣也是帶動國防實力發展的主要原動力。

因此受限於國內鋼鐵技術的不足,帝國陸軍要想大規模的服役新式後裝線膛炮還很困難,海軍要想換裝新式的後裝線膛炮也比較困難。

不過這也不僅僅是帝國一家的問題,目前這種技術難題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

現在帝國的國防工業界,還有軍方那邊。都是把希望放在了江南礦務公司的新式鍊鋼法上。

希望着江南礦務公司能夠儘早的研發並生產出質量更爲優秀的鋼材,這樣帝國才能夠生產並裝備更加先進的武器。

只是這種希望短時間內沒可能看到,因此最近幾年裡。帝國的火炮依舊還是以前的產品,海軍用阿姆斯特朗式的艦炮,陸軍用前裝線膛炮。

而這兩款產品也都出口過,1857年型系列艦炮,之前曾搭配在華盛頓號上出售給美國南方聯邦,此外美國北方政府以及南方聯邦也是單獨採購了若干1857年型系列火炮,用於配屬在他們新購或者自行建造的鐵甲艦上,不過數量都不多,只賣出去十幾門而已。畢竟現在除了帝國的1857年型系列後裝炮外,還有一個原版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呢。人家的纔是原版貨!

不過前裝線膛炮倒是出口了不少,現在中華帝國的鐵鑄前裝線膛炮已經和1858年型林德步槍一起。成爲了中華帝*械出口的搭配產品。

一般來說購買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都是搭配購買一批前裝線膛炮。

這是因爲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有效射程已經非常高了,傳統的滑膛炮在射程和精度上已經無法跟上後裝步槍的步伐,使用線膛火炮才能夠有效的配合作戰。

線膛火炮裡的後裝線膛野戰炮現在還沒有多少人用呢,所以前裝線膛炮就成爲了最佳選擇。

美國,越南、寧王朝甚至泰國都是購買過中國生產的前裝線膛野戰炮。

如今日`本人大量採購前裝線膛炮也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人從帝國手中得到了大量槍炮後,一部分用於換裝現有的軍隊,而另外一部分則是用於組建新軍。

這組建的新軍以及以武士階層爲主,但是爲了彌補兵源的不足,幕府方面已經是小規模的嘗試直接從普通農民裡招募士兵,不過這種嘗試的規模還太小,遠遠不如長洲藩等改革派的軍隊裡已經是擁有大量的平民子弟了。

幕府得到了帝國的軍械援助,帝國甚至還臨時派出了少量教官幫幕府訓練軍隊,於此同時長洲藩和薩摩藩等倒幕派也沒閒着,正在用一切辦法加強軍力,就等着和幕府決一死戰。

組建軍隊,打仗,然後再組建軍隊,再打仗,這就是目前日`本國內幕府和倒幕派之間的基本步調了。

而經過長達兩個月的休整後,長洲藩和薩摩藩以及其他若干中小大名的聯軍再一次出兵,舉旗了進攻江戶的大旗。

此時,雖然訓練還嚴重不足,士兵們甚至都沒有經過完整的三個月新兵訓練期,但是幕府的軍隊也是不得不迎戰,從而開上了戰場。

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幕府軍隊裡有了多名來自帝國的軍事顧問!(。)

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53章 東進上海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83章 添船夠炮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80章 扶持軍工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414章 方德嬪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5章 南撤湖州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438章 電報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647章 皇子所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4章 擴張護院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604章 北海國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25章 廣德激戰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289章 慘勝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233章 中華門第618章 閱艦式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159章 王瘋子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592章 作秀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37章 遭襲第97章 城頭激戰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82章 組建水師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67章 協防上海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30章 救援長興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