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

自去年年底出任第四軍軍長後,石琅翼就已經是謀求着重新崛起的機會,而要想在中華軍這個體系裡崛起成爲衆人矚目的明星,唯一的渠道就是來一場大捷(清末梟雄379章)。

然而別看中華軍這幾年來似乎勝仗不斷,但是並不是每個中華軍的將領都能夠撈到大出風頭的機會的,當施清瑄在上海之戰裡大出風頭的時候,更多的人則是默默無聞的苦熬機會。

其中最爲典型的就是駐防皖南、贛北地區的第四軍將士了!

第四軍的前身則是餘勝軍時代的第二混成團,後續的第四師,再以第四師爲核心組建了第四軍。

這支部隊在餘勝軍時代乃是最負盛名的一支部隊,在徐言青的率領下,創造了一路奔襲數百里攻克鎮江、威脅南京的壯舉,在1856年年底,以第二混成團爲核心,再加上第十混成團等部隊組建的第四師在徐言青的率領下攻略浙江,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就是攻克了浙江全境(清末梟雄379章)。

徐言青率領第四師佔領浙江後,奠定了中華帝國的基礎,促成了林哲最後決定登基建制。而徐言青也是順勢和林成飛、施清瑄兩人一起成爲了中華軍裡的三大將領之一。

後續第四師參與了西進計劃,但是從1857年初一直到現在爲止,第四師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一般,進攻皖南、贛北的時候雖然也是勝仗打了不少,但是和北伐戰爭、蘇南和英法聯軍的戰爭,三次廣州戰役比起來,卻是要顯得渺小的多。

這種情況在石琅翼擔任第四軍軍長後依舊沒能得到改變。

第四軍所屬的各部隊,尤其是第四師幾乎要沉寂在中華軍各師之中,從1857年初到現在,就沒打過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沒有仗打,就沒有戰功,沒有戰功就沒有晉升!

第四軍上下,尤其是第四軍所屬的第四師的軍官們幾乎是眼巴巴盼着帝國儘快發動西進戰略,然後揮軍西進立下顯赫功勞,謀圖公侯之位。

第四軍的軍官們如此,而一門心思謀求着重新上位,獲得林哲重用的石琅翼也是有着類似的想法。

所以當江西以及湖北那邊局勢出現變化之後,讓第四軍上下都是看到了希望,上個月他們就是等着統帥部的命令讓他們進攻九江了,然而統帥部那邊的目光依舊是放在北伐上。

所以不得以的情況下,石琅翼是親自從安慶返回京師,試圖說服陳雲陶這個聯合參謀長以及其他各部的總長支持西進計劃。

看着石琅翼訴說着提前西進的必要性,說着如果現在不進攻九江的話,後續就更難打之類的話,陳雲陶也是相當無語。

軍方的高層將領都知道,他陳雲陶自己是支持提前發動西進計劃的,爲此他已經是在十一月份的御前戰略會議上正式向各部同僚以及聖上提交了自己的戰略構想,但是隨後卻是不了了之,別說沒有同僚們支持他的了,就算是聖上林哲也是對提前西進抱有諸多疑慮。

這種情況下,陳雲陶自然也是隻能放棄這個想法,轉而把所有心思都是放在了支持北伐作戰上來。

如今石琅翼來找他,陳雲陶自然不會拒絕支持他,但是就算是陳雲陶支持他又如何?他這個聯合參謀長雖然權勢不算小,但是依舊沒有權力單獨決定這種整體上的戰略規劃。

如果現在要發動江西戰役的話,就會讓如今帝國的整體戰略規劃出現變化,而這種涉及到整個帝國戰略規劃變化的事,別說他陳雲陶了,就算是所有軍方大佬們加在一起也決定不了,整個帝國能夠決定這種事的只有一個人。

那就是聖上林哲!

所以面對石琅翼的請求,陳雲陶不是不願意,而是無能爲力!

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應承了下來,說如果石琅翼能夠獲得統帥部其他部門,尤其是軍需部以及後勤部這兩大部門的支持,那麼他就會在後天舉行的御前戰略會議上支持石琅翼。

得到了陳雲陶的首肯後,石琅翼此行的目的也就算是達到了,他來見陳雲陶也就指望過單靠陳雲陶就能夠推動帝國提前發動西進戰略,他只要在後天的御前戰略會議上陳雲陶能夠支持自己就足夠了。

辭別了陳雲陶後,石琅翼馬不停蹄又是去見了軍需部總長李秉同以及後勤部總長魏鐸立。

不過和聯合參謀部總長陳雲陶同樣是野戰軍出身不同,軍需部總長李秉同以及後勤部總長魏鐸立這兩個人卻不是野戰軍將領出身,而是文職將領。

後勤部總長魏鐸立雖然是軍人出身,但他一直從事的都是後勤相關事宜,先後擔任過餘勝軍後勤處幫辦、後勤處總辦,1856年底組建統帥部,成立後勤部後,他順勢成爲後勤部總長。也就是說,他一直從事的都是後勤事務,並沒有真正的上過戰場。

而這人其實在中華軍裡還算好的了,要知道軍需部總長李秉同以前甚至都不是專職軍人,他早年在林哲幕府中是擔任的幕僚,在齊宣浩手下負責軍需採購事宜,一直到餘勝軍更名爲中華軍,組建統帥部後,李秉同擔任軍需部次長,這才被首次授予陸軍少將,成爲一名軍人,在齊宣浩脫離軍界,轉而擔任財務部大臣後,他則是成爲了第二任的軍需部總長。

不管是魏鐸立還是李秉同,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是文職將領,他們對打仗之類的一竅不通,整天都是和文件打交道。

而這兩個人爲首,和一大票文職軍官們一起,組成了中華軍內一個非常特殊的體系,那就是文職軍官體系。

你說他們不會軍人吧,一個個都穿着軍服戴着軍銜,但你要說他們是軍人吧,他們只會和文件、數字打交道,很多人甚至連槍都沒摸過,更別提讓他們去打仗了。

因此這兩個人和陳雲陶、石琅翼等人的想法是有着極大不同的,所以和石琅翼會面的時候,面對石琅翼說要提前發動江西戰役,請求統帥部這邊給予作戰物資支援的時候,這兩個人不約而同都是打起了文官纔會有的官腔,說這困難,說那不容易,總之就是一個意思,沒有陛下首肯,一顆炮彈都別指望他們會給第四軍送去。

石琅翼在南京裡轉悠了兩天,幾乎上把在南京的軍方高級將領挨個見了一遍,試圖讓更多人支持自己的西進方案。

而等到了一月三號的御前戰略會議上,石琅翼也是公開向林哲提交了提前發動江西戰役,奪取九江的戰略計劃。

林哲對石琅翼會提交這個方案並不意外,因爲石琅翼之前在多道密摺中就已經陳訴了提前攻佔江西的必要性,而今天不過是把這事拿出來公開討論而已。

按照管理,林哲只是略微看了看後就是道:“衆愛卿怎麼看?”

然後就是開始了這次的御前戰略會議,大多數時候林哲都是坐在上面,臉色平靜的聽着他們進行討論甚至說爭吵,不到最後時刻林哲基本是不會說話的,而一旦林哲說話基本上也就代表着林哲做出的決定。

所以別看御前戰略會議上諸多將領們彼此間進行激烈的爭論,但實際上他們的目標並不是說服對方,而是要說服林哲。

衆人爭吵了將近一個多小時,林哲一字不漏的全部聽了。

如今的狀態是石琅翼、陳雲陶爲主,支持提前展開西進戰略,調派兵力進攻九江然後進軍江西,奪取南昌、贛州等重要城市後控制江西。

而反對者則是第五軍軍長林成飛、第一近衛師師長林邁嵐、第七軍軍長邴曲松等野戰軍的將領,另外海軍部總長林達標也是保持反對的意見。

而統帥部的各部總長們大多保持中立意見,比如說後勤部總長魏鐸立,軍需部總長李秉同、軍械部總長韓向方等人,基本上是不參加編練,他們的態度很明確,反正這些打仗的事和他們關係不大,他們只訴說困難,說以中華軍目前的後勤供應、軍械生產、軍需採購以及新兵訓練等諸多現實情況來看,中華軍是無法同時支撐起兩線的大規模戰役的。

至於最後打誰,往哪裡打,他們不參加意見,只要聖上林哲做出決定,那麼他們就怎麼做。

所以辯論主要還是陳雲陶、石琅翼以及林成飛等人野戰軍一派的將領們之間進行。

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林哲聽了一個多小時,發現這些人都是老調重彈,說來說去也沒有討論出一個雙方滿意的結果來。

這種情況下,林哲知道不能讓他們繼續爭論下去了,不然的話吵一整天也沒有結果。

所以林哲這個時候右手擡起然後往下略微壓了壓,雖然沒有出聲,但是會議室裡瞬間就是安靜了下來,之前吵得口水橫飛的衆人立即停下整頓,然後各自擡頭挺胸坐直了。

安靜下來了後,林哲纔是用着一如既往的平靜語氣道:“北伐不能停,統帥部這邊依舊要優先保持對北伐各部,尤其是第六軍的作戰物資的供給!”

“江西和湖北那邊現在鬧的有些大,也不能幹坐着坐視局勢敗壞,如果時機恰當的話,可以適當插手江西局勢!”

聽到林哲說出這話,下頭的石琅翼立即就是面露喜色,這說明他剛纔的爭取有了效果,陛下已經是傾向於提前出兵江西控制局勢了。

“不過!”但是很快林哲又是接着道:“目前帝國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北伐上頭,即便是針對江西局勢做出一些反應,但是也要適當的控制好,不到萬不得已之下,不能破壞目前西線的均衡擴大戰爭規模!”

林哲說這些,基本上算是一個妥協方案,北伐要繼續,但是也對適當的對江西局勢做出反應,至於怎麼掌控這個度,那就需要統帥部各部門,尤其是參謀部這邊的努力工作了。

不過石琅翼、陳雲陶等人高興了,林成飛覺得帝國繼續把核心目標放在北伐上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唯一心裡暗自叫苦的只有李秉同魏鐸立等幾個人。

這都什麼事啊,再控制戰爭規模的還還不是還要兩線同時開戰,到時候你讓我們從哪裡湊集作戰所需的物資?

難不成天上能掉下來不成?(。)

第18章 黎明危機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44章 傷亡名單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18章 閱艦式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337章 繼承人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414章 方德嬪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3章 見黃宗漢第43章 慘勝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08章 勝了嗎?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318章 面聖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438章 電報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82章 組建水師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97章 城頭激戰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5章 縣令相邀第53章 東進上海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34章 進駐九龍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779章 立儲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