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

儘管陳雲陶已經着重說明了如今林成庭、曾國藩、石達開這三方勢力在過去兩三個月內的變化,並且說這種變化對帝國的未來西進戰略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 ,

但是並沒有引起軍方多數將領,甚至是林哲的注意。

御前戰略會議上,陳雲陶提議的提前進軍江西的戰略被不了了之。

之所以造成了這種局面,倒不是說林哲以及大部分中華軍的高級將領們輕敵,而是因爲目前帝國的北伐計劃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施清瑄的第六軍已經是在德州磨拳搽掌,一旦彈藥等後勤物資補給充足,並且等到第一師主力到來,那麼施清瑄就會率軍進行北伐計劃的最關鍵計劃,即攻克北平。

施清瑄在月初送回來的密摺上已經是用暗示的語氣對林哲許下了承諾,密摺上說,職部甚爲期待春節國宴。

言外之意就是,他要回來參加春節國宴,而要參加春節國宴的話,他就必須在春節前拿下北平,結束主要的北伐戰事,最後載譽而歸。

不僅僅施清瑄爲此做了諸多準備,軍方的其他部門,比如說統帥部各部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了北伐上頭,各種作戰物資都是優先補給給北伐部隊。

就連海軍方面,也是制定了相關計劃,計劃派遣海軍僅有的小規模艦隊沿海北上,準備等陸軍進攻的天津的時候,爲陸軍提供艦炮火力的支援,同時海軍方面爲了進一步增加海軍在統帥部內的份量。加強海軍在陛下心中的重要性,主動建議由海軍方面組織大規模的海運補給。通過海運的模式爲北伐部隊運輸各種物資補給。

海軍方面自己要給自己加膽子,而此時軍方的後勤部也是受困於京杭大運河的運力不足而力求其他的運輸方式。因爲自1855年黃河改道後,山東段運河的水深大幅度下降,這樣就導致依賴運河運輸的中華軍在後勤補給運輸上遇到了比較大的麻煩。

海軍部自己想要表現,後勤部有着現實需求,所以這兩個部門是一拍即合,由海軍提供戰艦護航以及部分海軍運輸艦,後勤部那邊僱傭了二十餘艘華商以及洋商的運輸船,開始了中華軍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遠距離海上補給運輸任務。

海軍和後勤部執行海上運輸任務也是直接說明了,如今北伐計劃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中華帝國的軍方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這上頭,至於其他方向的戰事只能是繼續拖下去了。

不過中華軍雖然否決了提前出兵江西的計劃,但是不代表他們對林成庭以及曾國藩、石達開的異動而沒有半點反應。

除了作戰物資這方面無法給予足夠的支持外,統帥部還是做出了相應的軍事部署,比如說給身在廣東的第二軍發起命令,讓他們密切關注江西方向的鎮胡軍,如果對方露出破綻的話,第二軍可以自行發起進攻。

同時也是給福建的第一混成旅發起了命令,讓第一混成旅開始抽調部隊。組建一個獨立混成團駐防邵武方向備用,隨時準備進入江西。

而在皖南以及贛北方向則是,則是讓第四軍軍長石琅翼密切關注九江方向的太平軍與鎮胡軍之間的戰事,並允許石琅翼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插手雙方戰事。如有必要,並且有把握的話,可以直接攻佔九江。

同時爲了解決皖南以及贛北地區中華軍兵力不足的問題。統帥部已經調令原駐防鎮江、揚州一帶的第五師脫離第五軍建制,西進增援第四軍。

同時又駐防上海的第七軍中第六師、第七師中各抽調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連以及若干輜重部隊。用於組建第三混成旅,該混成旅由於是利用現成的部隊直接組建。所以不存在磨合問題,組建的當天就是在上海登上了海軍方面的運輸船隻,準備通過河運直接增援皖南方向。

此外林哲特地詔令第一近衛師、第二近衛師抽調精幹部隊,組建一支具有獨立作戰能力的混成部隊,以近衛師混成旅的臨時番號調往皖南地區的當塗,後續視戰局發展增援前線。

而被抽調走部隊的第五軍所欠的一個師則是由新編第十三師步入,使得中華軍在鎮江、揚州、江陰一線繼續保持兩個師的駐防兵力,用以控衛京畿。

駐防上海的第七軍兩個師被各自抽調走了一個團,則是無現有部隊可以補充,只能是後續新編練兩個團補充,用以恢復上述兩師的滿編制。

駐防南京的兩個近衛師的話,則是情況比較特殊一些,本來一些近衛師將領是反對把近衛師調往前線的,因爲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任務就是保衛林哲,而離開林哲到前線打仗,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但是當林哲聽到這話的時候,卻是黑着臉對第一近衛師師長林邁嵐道:“近衛師自去年編練以來,一槍未放,一血未留,如此近衛師能保護朕、保皇室安全”

聽到這話,林邁嵐纔是意識到了過去一年多來他執意不肯派近衛師上前線的做法並不被林哲所認同

林哲當初編練近衛師的時候,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爲了包圍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讓近衛師成爲自己最忠誠,最可靠的部隊。

而林哲也的確是這麼做的,過去一年多以來,從第一近衛師的編成再到現在第二近衛師的編練,首重的就是忠誠問題。

首先是兵員,繼第一師、第十師之後,第一近衛師也是開始接納所謂的龍興之地,即紹興府的兵員。1857年下半年,也就是定都之後,中華軍已經是打破了以往的固定徵召地的模式,新兵往往是就近補充,比如說現在在北方作戰的第一師,該部原有的士兵都是紹興府的士兵,但是現在都跑到直隸打仗了,總不能死傷一個就千里迢迢從紹興府補充一個不是。

如今第一師的兵力補充主要是從蘇北、皖北一帶招募的士兵,由軍訓部招募,訓練後直接補充進去。

而這也是目前中華軍大部分部隊的補充模式,缺額士兵就近補充爲主。

但是近衛師卻不是如此,第一近衛師在編練之初,其士兵就只限於紹興府,但是考慮到中華軍連續多年在紹興徵兵,而且每年招募的士兵相當多,從1853年開始,紹興一府八縣足足有超過兩萬人加入中華軍,這個比例可以說是相當高的,由此紹興府的兵源已是臨近枯竭。

所以第一近衛師只在紹興招募到了三千人後,剩餘部分的士兵是從浙南地區招募,爲什麼從浙南招募呢

因爲浙南在這年頭就是窮地方,要田沒田,要水沒水的,除了山還是山,而窮山惡水出好兵,這年頭不管是中華軍還是清軍又或者是湘軍,大家編練新軍招募士兵的時候,都有一個非常統一的喜好,那都是喜歡到偏遠窮苦地區招募士兵,湘勇、當年李鴻章的淮勇其實都是一羣苦哈哈。

而第二近衛師編練的時候,首選士兵來源同樣是紹興府,而且由於應募的兵源不足,近衛師還特地跑到老家餘姚縣那邊進行宣佈,號召本縣子弟踊躍參加,保衛陛下。

所以這一年多來,紹興府那邊雖然兵源已經不多,但是依舊有部分適齡子弟參軍,而且一般只去近衛師,不再進入普通部隊服役。

第二近衛師的其他士兵則是和第一近衛師一樣,同樣是在浙南地區招募而來。

除了大規模使用紹興府籍的士兵外,軍官方面往往也是多以親朋好友爲主,早年許多林府護院出身的士兵以及軍官們都是被調到了近衛師服役,另外一些和皇室沾親帶故的軍官們也是相當多被調到了近衛師。

兩個近衛師的軍官裡頭,和皇室有直接或間接聯繫的幾乎佔據了一半以上,剩下一般都是從各部隊抽調過來的精銳軍官。

然而儘管林哲用各種關係控制了人員,同時保持對近衛師的豐厚待遇等,用以保持近衛師的忠誠,然而這些手段只能加強他們的忠誠,但是卻不能加強他們的戰鬥力。

就跟滿清的八旗一樣,說起對滿清的忠誠,肯定是他們最忠心,然而他們對滿清對忠誠並不代表他們能打

林哲可不想讓近衛師演變爲八旗之類的軍隊,這駐紮在南京保護自己是應該的,但是也不能一年到頭不動啊,這一支軍隊如果不動起來,生了鏽還有何用用來看嗎

爲了讓近衛師獲得實戰經驗,增強戰鬥力,這纔是林哲親自詔令近衛師抽調出部分兵力來,然後組建一支臨時的混成部隊參戰。

考慮到這國內統一戰爭一時半會也打不完,林哲甚至是想着採用輪換的制度,把兩個近衛師裡的各團各營挨個派上去。

對於林哲的親自決定,林邁嵐等近衛師的軍官們即便是不理解,但是也不敢有任何的反對的,所以是按照林哲的詔令,從第一近衛師、第二近衛師裡頭各自抽調部隊,然後組建了一個混成旅準備派遣到贛北作戰。

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43章 慘勝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68章 十萬兩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8章 營制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43章 慘勝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700章 戰爭,起!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632章 帝大系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47章 入城第632章 帝大系第34章 危機!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391章 進城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647章 皇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