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籌款國宴

齊宣浩略有緊張的看着林哲,生怕他對自己的計劃書有所不滿,畢竟在中國的傳統歷史裡,朝廷官方可從來沒有專門爲了富商進行什麼國宴酒會之類的,更不要說還要動用政府高層要員當陪酒員的角色了(清末梟雄313章)。

中國的傳統對商人羣體是非常鄙視的,哪怕是家財萬貫的富商如果頭頂上沒有功名,其社會地位也高不到那裡去,隨便一個府縣官員就能夠把富商抄家滅族。

但是現在財務部提出的計劃書裡,卻是把這些富商當成了財神爺來對待,主動邀請他們來參加國宴,所求的不過是讓他們購買些許國債而已。

半響後,只聽林哲放下了手中的計劃書,然後開口道:“如果按照計劃書去做,你們預計能夠賣出去多少國債?”

齊宣浩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預計邀請大約一百名富商、地方士紳參與宴會,按照每人最低一萬圓來估計,預計能夠賣出過百萬,這只是我們最保守的數字,因爲來參加宴會的都是地方上的頂級富商,這些人的身價少則數十,多則數百上千萬,尤其是揚州的鹽商、金融業的晉商、蘇浙的生絲商等這些都是數得着的富商,到時候如果一人購買超過五萬的國債,那麼我們就能夠賣出去五百萬。

我們財務部這邊預計,整體上應該能夠賣出去三百萬到五百萬之間,不過這種事也沒有前例,具體效果如何也不得而知!”

林哲聽罷略微皺眉。

看見林哲皺眉,齊宣浩趕緊又道:“雖然說預期不算多,但是如今這個時局下,這多出三五百萬來也能夠極大的緩解目前的財政壓力了!”

齊宣浩這話的意思就是,雖然錢少,但是總比沒有好!

林哲道:“既然你們已經有了章程,那麼就辦吧,這宴會的形勢也改一改,單純吃一頓飯就想讓他們掏錢不太現實。你們做一做準備,改成酒會的形勢,嗯,學一學那些洋人的外交酒會。讓那些土包子們開開眼界!”

說到這裡,他想了想又是道:“舉辦的地點也不要放在財務部,到宮內舉辦,到時候朕也會去看一看!”

聽到這話,齊宣浩臉色略變。在他的計劃裡可從來沒有說讓林哲出席的,這倒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

林哲是什麼人,他可是帝國的皇帝,天子聖顏豈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夠見着的,目前的帝國裡,除了省級高官以及內閣大臣這些人有機會見到林哲外,哪怕是道級官員都不一定能夠在上任之初見到林哲,大多數時候都是由內閣的大臣們出面代替接見的。

至於普通人,嗯。也就是那些士紳、富商們有幸見到林哲,那也是在1856年的時候定都大典裡,少數人遠遠的看過林哲一眼。

如今林哲要出席酒會,這一下子就把籌款酒會的規格提升了無數倍,這如何能不讓齊宣浩心驚!

當即齊宣浩就道:“陛下此舉大善!”

林哲不以爲意,不就是辦個酒會然後出席了撐一撐場面嗎,雖然有人會說此舉有礙聖威,但是如今財政情況這麼緊張,他林哲也是顧不上許多了。

得到了林哲首肯後,齊宣浩就是迅速行動了起來。林哲也是下了聖諭,要求軍方和內閣各部要積極配合財務部的工作,同時還特地吩咐宮務廳做好舉辦酒會的準備。

爲了減輕舉辦這一場已經有了國宴性質的酒會的成本,宮務廳直接把皇宮內的諸多人力和材料都是利用起來。

財務部和內閣各部也是積極準備。主要就是制定各項章程以及擬定參加宴會的名單,在這個過程中,作爲內閣中頑固保守派的代表,教育部大臣江道泉一如既往的發揮了他的保守,對財務部試圖舉辦酒會的舉動進行了大肆批擊,說齊宣浩滿身體銅臭都不算什麼。更是說此舉有違天子威嚴,古今往來,你見過幾個皇帝出面國宴只爲了招待一羣商人的?

從來沒有過,就尼瑪現在你齊宣浩搞出來這首次,你這是想讓讓天子丟臉丟到千萬年以後嗎?

不過江道泉的反對顯然是無法阻擋此事的進行的!

眼見反對不行,江道泉開始從其他方面設定障礙,比如說參加酒會的人選上,教育部方面要求來參加酒會的人必須是清白之家,必須有功名者之類的,總之就是不希望看見土包子或者滿身銅臭的人出現。

內閣方面對此事議論紛紛,但是民間裡對此的議論更大!

自從官方宣佈要舉辦國宴,邀請百名士紳參加酒會後,很多人都是愣住了,這是什麼節奏?

他們是真搞不懂了,這種事可以說出乎了這個時代任何普通國人的想象之外,但是震驚之餘卻是一個個擔憂又興奮起來。

這千百年來,有幾個人能夠有幸和天子同席的?別說同席了,就算是見過聖顏的又有幾個人?

諸多對中華帝國抱有極大好感的富商羣體,比如說蘇浙的生絲商人最先踊躍,一個個都打聽着要怎麼樣才能夠去參加國宴,是要功名嗎,是要捐錢嗎?

什麼,只是購買些許國債,這還不簡單,老子的錢多的是,一萬圓的國債?太少了,的不足以彰顯我等生絲商人的財力。

上海生絲商會裡的那些成員們一商量,覺得這是個擴大生絲商業在帝國政壇影響力,爭取更多政策支持的好時候,當即就決定,爭取儘量多的會員去參加國宴。

這種事本來就是有了一就有二,生絲行業因爲這幾年來受到中華帝國的扶持而澎湃發展,所以他們對帝國本身有着極大的好感,這對於繼續擴大生絲行業在帝國政壇的影響力非常有興趣,但是其他行業的富商們也不是瞎子啊,也是看到了這一次國宴並不是湊錢那麼簡單。

你想啊,到時候參加宴會的除了林哲這個皇帝外,還有內閣以及軍方的頭頭腦腦們,這些人平日裡想要見一面也不容易,如果能夠見到他們並和他們進行直接交流,提出一些本行業的困難。爭取政策上的扶持就大有希望了。

於是乎,儘管也有部分商人害怕這是帝國高層試圖殺豬撈錢而忐忑,但是也有相當部分人認爲這是一個極大的機會,能夠面見聖顏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則是擴大本行業在帝國內的政治影響力,從而爭取更多的政策性扶持。

而這儘管想要來參加國宴的富商、士紳們在整個羣體裡不算多,但關鍵的是架不住中國人多啊,數省士紳富商何其多,這能夠拿出幾萬圓來參加國宴的可是不少。

此舉也是讓作爲主辦方的財務部上下極爲興奮。這代表着他們的籌款計劃已經是順利完成了大半,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儘可能的賣出更多的國債了。

隨後就是開始發放邀請函,這邀請函是財務部直接發放的,私人是不能自行索要,不過發邀請函之前,你得先買上國債,財務部也是沒有規定具體具體的數額,一萬圓不嫌多,十萬圓不嫌少,你有多大的誠意就買多少的國債。

而且爲了掩飾這滿滿的銅臭味。這些條件自然不是會公佈出來的,一般是先看你賣了國債後,財務部會把你列入備選名單,然後通過一個專門的審覈,通過後則是會得到一份由宮務廳製作,標有五爪金龍的皇家邀請函。

爲了獲得儘可能多的邀請函,上海生絲商會財大氣阻,直接組織會員購買了總數超過三百萬的國債,爲商會內超過二十名會員申請到邀請函。

其他的富商或者商會一聽上海生絲商會這麼幹,一個個也是不甘示弱。比如說上海錢業協會,也就是那些錢莊之類的金融機構更不缺錢,聽聞生絲商會有超過二十名會員會去參加國宴後,也是積極動員旗下的會員。而後超過了超過兩百五十萬的國債,爲旗下十八名會員獲得邀請函。

其他各行各業的頂層富商們也是不敢落後,雖然不能和生絲、錢業這兩個財大氣粗的商業協會相比,但是三個五個或者乾脆是自行申購都有。

小半個月功夫,宮務廳精心準備的燙金邀請函就已經是全數發放了出去,總數有九十九名士紳富商獲得了邀請。

而這九十九名士紳富商一共購買了超過八百萬的國債。佔據了年初就開始發行的國債總髮行數的百分之八十。

此外還有部分購買了國債,但是沒能獲得邀請函的人,這些人也是貢獻了將近兩百萬的國債。

也就是說,僅僅一場國宴的邀請函,就爲帝國帶來了超過千萬圓的國債收入!

此舉讓齊宣浩信心大震,平日到內閣開會的是腰桿子都是挺直了不少,就連一直髮對的江道泉看到這千萬圓的數字,尤其是得到了齊宣浩的保證,說下月就會給教育部撥付三十萬圓教育經費的時候,雖然私底下還會埋怨兩句,但是公開場合裡已經是不說反對的話了。

而是心門心思忙了起來,忙什麼?自然是準備各項禮儀章程啊!

如果只是一羣文武高層參加的話,這也沒有什麼,但問題是到時候林哲也會親自出席啊,這樣一來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禮儀性的問題,比如說到時候林哲怎麼進場?那些富商們面見林哲的時候是該行跪拜大禮,還是和普通官員們一樣只行鞠躬禮,然後那些富商們該怎麼穿着,見到皇帝的時候該怎麼稱呼,甚至衆人站立、座位的安排都是有講究的。

既要讓那些掏了錢來開眼界的富商們心滿意足的歸去,又要最大程度上保證天子的威嚴,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而這些亂七八糟和禮儀有關的事向來是教育部負責的,所以現在的江道泉也沒有時間和心思和齊宣浩爭吵什麼了,而是一門心思辦起了這事來。(。)

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94章 狂傲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24章 婆羅洲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82章 組建水師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618章 閱艦式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14章 自籌軍費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11章 山陰陳家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173章 馮寶才第36章 追擊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43章 慘勝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7章 募兵買槍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76章 亂世重典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559章 句容馬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97章 城頭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