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

廣德距離杭州不過兩百餘里,彙報戰報的快馬一天時間就足以抵達杭州,所以黃宗漢在次日晚間就是收到了來自林哲的親筆戰報。

而一邊看這份戰報他的心中也是一邊驚歎!

“奉職部率軍千五於今日午時抵廣德城外,入目賊軍營帳無數,粗數不下千五百衆,稍整即令本部攻之……”

“竟然敢以同等兵力和賊軍正面野戰,還敢主動進攻,這個林哲果然不愧是年輕人,夠膽魄!”黃宗漢一邊自言自語一邊繼續看着。

“我軍火炮犀利,連潰賊軍大陣,當下賊軍以騎隊三百發起側翼突襲,我軍步隊以火槍迎擊,賊騎遺屍數十潰走,賊騎退卻則令步隊再攻。

賊軍步隊遂對本部發起衝鋒,本部先以火槍擊之,再以刺刀衝之,賊軍一觸即潰,陣前遺屍數百,是役賊軍死傷近千人,我軍死傷兩百人,是爲大捷也!”

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林哲也沒有在信上過多的說明當時的戰況以及詳細的戰術等,比如林哲就沒有說他們是在五百碼之外的距離就對敵人的騎兵以及步兵進行齊射打擊了,逼得太平軍不得不提前發起衝鋒,最後在衝鋒途中就是傷亡過半,最後才被擊潰。

而且最後的死傷數字裡,他並沒有降低敵軍的傷亡數字,保持了上千人的死傷規模,但是對自身的損失卻是進行了極大的誇大,餘姚縣勇營本來傷亡只有四十來人,林哲直接把傷亡數字番了幾倍,說成了兩百多人!

誇大自身的傷亡數字,不僅僅是爲了避免外人的驚歎,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林哲想要從黃宗漢手裡獲得更多的軍費。

我死傷了那麼多人總得補充吧,而補充新兵得花錢吧,你黃宗漢還想要讓我林哲給你保衛浙北的話,你好意思不給錢?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儘管他已經誇大了自身的損失,但是兩百對一千,而是還是在一場堂堂正正的野戰對攻裡獲得了戰績,這卻是讓黃宗漢驚歎無比。

黃宗漢雖然不是什麼軍事將領,但是身爲浙江巡撫的他主持浙北防務,最近半年來對軍事事務多少也熟知一二,他非常清楚當代的國內各地清軍裡頭,根本就沒有幾支部隊敢和太平軍主力部隊正對面玩野戰的,當代清軍的戰術其實非常保守,那就是依託堅城進行防守作戰,就算是野地裡遇上了也是弄各種的防禦攻勢。

歷史上江南大營裡的清軍在天京邊上呆了那麼多年,就沒主動出擊過幾次,都是玩防守式的作戰。

如今林哲的餘姚縣勇營竟然在正面的野地對攻戰裡大敗太平軍,這如何能夠不讓他驚訝,這種驚訝甚至比當初的長興之戰還要來的大。

當初的長興之戰打贏了,還說是依靠城牆作戰,但是廣德之戰卻是堂堂正正的在野地裡擊敗了太平軍。

沒想到這個林哲練兵和打仗的本事如此強悍,看樣子我浙江出了一個國朝的棟樑啊!

這事必須大大的宣揚,黃宗漢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去查探此戰的真實情況,就是迫不及待的給朝廷上了摺子。

摺子裡自然不是都說林哲,而是說浙江在他這個巡撫的帶領下,辦理團練事務卓有成效,浙省四品候補道林哲率領的餘姚縣勇營在長興、廣德連戰連捷,以自身不到百人傷亡就是擊潰賊軍數千,斬首千餘。

這封奏摺傳到了京師後,引起了朝廷的一片小震動!

被各地清軍連續慘敗的消息打擊地日漸消瘦的咸豐帝看了這封摺子,難得的露出了笑容,甚至不顧皇帝威儀,直接在臣下面前露出了笑容!

“看來黃宗漢在浙江那邊的團練辦的還是不錯的,這個林哲就打的不錯嘛!”咸豐繼續道:“如今浙北防務甚緊,既然這林哲不錯,那麼就要給他多加加擔子!”

林哲在廣德的這一場勝利,不僅僅引起了清廷地方官府和中央朝廷的關注,同樣也是引起了太平天國上層人物的關注。

“這個李琮安是幹什麼吃的,一千多精銳天兵就折損在了廣德這個名不經穿的地方!”天京城內,秦日綱看着自廣德前線傳回的戰報,皺緊了眉頭。

原本只是區區千人規模的戰鬥或損失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但問題是這一場廣德之戰敗的實在太窩囊,而且太奇怪。

根據前線敗將李琮安的回報,他們是在廣德場外以逸待勞迎戰清妖林哲所部兩千餘人,而且這場雙方參戰人數相加將近四千人的戰役竟然只持續了短短半個時辰而已。

短短半個時辰裡,李琮安率領的一個師將近一千五百人就是全數崩潰了,只逃回來了不到兩百精騎,而其他一千多的步兵、炮兵等全部損失殆盡。

儘管李琮安爲了掩飾自己的無能,誇大了林哲所部的人數,說林哲所部清妖高達兩千餘人,同時也說戰鬥中雖然自己慘敗,但是也至少殺傷了林哲所部至少千人。

但是明眼人從這個戰報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這個戰報是有水分了,如果戰鬥中真的能夠殺傷敵軍清妖千人,那麼在戰況膠着的時候再投入那三百精騎,是絕對能夠挽回敗局的。

在重機槍乃至坦克發明之前,騎兵的威懾力是步兵無法抵抗的,三百騎兵已經足以改變戰場僵局了。

而現在李琮安卻是把步兵都丟掉了,只帶了兩百多騎兵逃回來,那麼就只有兩種可能,一個就是步隊敗的實在太快,快到李琮安根本就把騎兵投入戰場改變僵局的時間,第二種可能就是李琮安不敢把騎兵投入戰場。

然而不管是那一種可能性,都已經足以證明,李琮安在廣德的慘白不僅僅是損失千人兵力那麼簡答,它代表的是在浙北地區出現了一支敢和太平軍硬拼,而且還能夠打贏的清妖部隊。

而這一diǎn纔是秦日綱最爲重視的。

雖然區區千把人的損失秦日綱並不在乎,但是現在太平軍的主力分散在各地,在天京、揚州兩地爲了應對清軍的江南、江北兩座大營投入了大量兵力,此外北伐、西征也是牽制了太平軍相當多的兵力。

這就導致太平軍在浙北和皖南地區可以調用的兵力本來就不多,都是一些零散、滲透出去的兵力,少則數百,多不過兩三千人,現在一下子就讓人滅掉了一千多人,這已經足以對太平軍在浙北地區的滲透攻勢造成極大影響。

這個林哲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

秦日綱放下戰報後,對這個擊敗了自己部衆李琮安的清妖將領也是有些疑惑,之前可沒聽說過浙江那邊有什麼清妖的悍將啊。

不過秦日綱到底是一個身居高位,太平軍的當代名將,他雖然心中有些疑惑,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判斷力,當即他就是迅速下了決斷:“傳令林成庭,讓他立即率軍奔赴廣德,把那個林哲給我拿下來!”

而正位於宣城以東數十里的林成庭接到秦日綱的命令後,也是心中有些鬱悶!

林成庭乃是太平軍裡的一名軍帥,率領該部近萬人一直活動在蕪湖、宣城周邊,和清軍進行非常了非常頻繁的小規模交戰,而李琮安就是他麾下的一個師帥。

當他得知李琮安在廣德遭遇慘敗後,氣的他恨不得立即把李琮安給一刀砍了,但是到底還是沒有這麼做,1853年的太平軍還不是1856年的太平軍,此時太平軍裡還沒有那麼多的內鬥,上層將領還是比較團結的。

再者這個李琮安也是老廣西了,一路跟着他轉戰大江南北立下戰功無數,如果只是因爲一次戰敗就斬殺了他也太可惜了,所以他給了李琮安將功贖罪的機會!

接到秦日綱讓他南下廣德的命令後,他就是當即命令李琮安率領殘餘本部南下廣德,就近監視廣德方向的林哲所部清妖,他本人則是率領本部六千餘人迅速趕往廣德。

此時正在廣德的林哲還不知道,他的這一次廣德之戰不僅僅引起了浙江地方官府以及滿清朝廷的重視,更是直接引起了太平天國上層的重視,這一次太平天國那邊甚至是直接派遣了一個軍前往廣德,試圖徹底絞殺林哲這支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清妖部隊。

就當林成庭率領了大隊太平軍人馬趕往廣德的時候,身在廣德的林哲也是接到了來自杭州方面的各種獎勵。

杭州那邊直接送來了白銀五千兩以及大批軍需物資,包括糧食等,同時還送來了一批官員任命文書和官袍,說是林哲之前因爲長興、廣德之戰的勝利而爲諸位部將報功的封賞已經下來了。

看着手下諸將歡天喜地的穿上殭屍官袍,林哲心中感覺是頗爲複雜的,身爲一個後世人,他對滿清是沒有什麼好感的,但是他對滿清沒有好感,但是手底下里這些書生出身的將領卻是對朝廷的封賞卻是大爲驚喜。

尤其是畢餘同,身爲餘姚縣勇營的營務官,他總辦餘姚縣勇營的營務,之前林哲就已經給他保舉了正七品的候補縣令銜,這一次朝廷封賞,也是直接升了他半級,是爲候補州同知。

對自己的升官,畢餘同表現了極大的喜慶,在宴席上甚至直接朝北跪拜,大嘆皇恩浩湯之類的話。

其他人雖然沒有這麼明顯,但是臉上的喜色也是一個個都可以看的出來的。

而衆人的這些表現看的讓林哲頗爲不爽!

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他林哲帶出來的,他希望的是衆人可以效忠他林哲本人,而不是什麼滿清王朝。

但是心中的這種不爽並沒有直接表現出來,然而心中他已經是暗自下定了決心,以後一定要加強部隊裡的忠誠教育!

餘姚縣勇營裡的忠誠情況目前來說還是比較良好的,尤其是士兵階層,這些大字不識的農家子只知道是林哲發他們餉銀養家,全然不知道朝廷爲何物。

然而軍官階層由於都是讀書人出身,而且很多軍官報考隨營學堂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的目的就是爲了朝廷效力,博一個出身,大體上和直接效忠林哲本人沒有什麼關係。

以後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了,林哲覺得有必要在隨營學堂里加強自己的影響力,得讓這些軍官們知道,他們是給自己賣命,而不是給朝廷賣命。

就在餘姚縣勇營裡的將領們爲了升官發財而高興的時候,林成庭率領的太平軍主力六千餘人也是慢慢靠近廣德。

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48章 厘金初顯第15章 公然敲詐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5章 縣令相邀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32章 奏摺第150章 勸進表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14章 方德嬪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643章 方家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45章 南撤湖州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425章 提親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306章 壕溝防禦式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章 餘姚林家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20章 傷亡懸殊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438章 電報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700章 戰爭,起!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15章 公然敲詐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47章 入城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