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

隨着戰場上刮過微風,那些硝煙被吹散了後,在戰場上留下的是一片狼藉(清末梟雄259章)!

江淮新軍那邊,原先密集的各個步兵方陣已經是不復存在,諸多步兵方陣已經是減員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以上,很多三排橫隊的已經是沒有三排,因爲前排的士兵相繼倒下後,後排的士兵補充上來,以至於三排橫隊成爲了兩排,甚至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排。

這些依舊倖存的士兵腳下,則是諸多已經倒下的屍體,他們的後方還有更多,屍體中還夾雜着發出痛苦**的傷員。

此時此刻,整個江淮新軍的方陣中是如同人間地獄一般!

對面的中華軍雖然情況要好一些,但是一樣遭到了慘重的傷亡,大部分步兵方陣都有着不少的死傷,而少數幾個被集火的方陣更是死傷慘重,其中又以第一步兵師之第二步兵團死傷最多,三個步兵營中的第三步兵營死傷過半,其他兩個步兵營也是死傷不小!

如此慘烈的傷亡數字是李鴻章,也是施清瑄都沒有預計到的!

因爲按照以往的戰鬥來看,如此慘烈的線列對戰根本就打不了多長時間,頂多三輪到四輪齊射後,往往弱勢的一方就已經徹底崩潰,然後勝利方就開始用刺刀發起衝鋒了。

但是剛纔戰場上的無風,導致士兵們很難察覺到對面的實際情況,同時緊張的戰鬥中,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在短暫的幾分鐘裡實際上是很少顧及身邊的戰友有沒有倒下的。

他們只是機械的重複裝填和開槍的動作,不去看敵人有沒有倒下,也不去管身邊的戰友有沒有倒下!

然而一旦戰場上的硝煙被吹散後,江淮新軍裡沉浸在戰鬥中的士兵恢復了常態後,就會發現身前身後的戰友已經倒下了大部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站着!

更關鍵的己方倒下了大多數人後,對面的中華軍雖然也死傷不少,但是他們的方陣依舊緊密。

而這個時候,那怕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也是忍受不了這種打擊!

接下來崩潰就是成爲了必然!

近代軍隊裡雖然說是要把士兵們訓練成機器人一樣。但是總會有一個限度,人畢竟是人,再怎麼訓練也不可能成爲機器,精銳和普通士兵的差距。就在於精銳士兵在傷亡率百分之五十的時候依舊能夠發起進攻,而普通士兵則是在百分之十左右的傷亡率就已經發生了崩潰。

方纔短暫時間的交戰裡,江淮新軍的士兵們除了承受持續炮擊外,更是硬抗了來自中華軍高達七輪齊射,雖然最開始的三輪齊射因爲距離過遠命中率一般。但是後面四輪齊射卻是給這些江淮新軍士兵們帶來了極爲慘重的死傷。

上萬支火槍的齊射,前面幾輪齊射頂多每輪造成兩三百人的死傷,但是越到後面隨着距離的靠近,所造成的傷亡也是越來越大。

當雙方相聚五十米的時候,中華軍的第七輪齊射足足給江淮新軍帶去了近千人的傷亡!

而此時,正是風起煙散的時候!

當對面的中華軍士兵們打完最後一輪齊射,然後在軍官們的口令下端着步槍,挺着刺刀衝上來的時候,這些江淮新軍士兵的表現並不比太平軍或者清軍練軍或者舊軍好多少。

因爲他們和其他人一樣,面對中華軍的刺刀衝鋒徹底崩潰了!

如果說方纔的線列對射極大的殺傷了江淮新軍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刺刀衝鋒纔是真正壓垮江淮新軍的脊樑!

他們可以硬扛着超過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傷亡和中華軍進行線列對射,但是他們沒有勇氣和佔據了兵力優勢的中華軍進行刺刀肉搏!

後方的施清瑄看着己方的步兵們已經陸續發起刺刀衝鋒,他的嘴角里露出了微笑!

這一戰雖然對他的第一軍來說損失不小,雖然還沒進行統計,但是看剛纔的十多分鐘的交戰,己方的死傷至少也是超過千人,甚至有可能達到兩千人的規模,毫無疑問這種程度的死傷乃是中華軍自餘勝軍時代以來的最大規模傷亡。

但是付出這些代價後,換回來的卻是徹底擊潰江淮新軍,所帶來的是奠定整個蘇北甚至山東以及河南的戰略優勢。

一千多人換回來這種戰略優勢。對於施清瑄這種高級將領來說是完全能夠接受的事!

“給王總監傳個話,就說後面的追擊潰兵多久拜託他了,我期待着他把李鴻章帶回來,不管是活人還是屍體!”施清瑄放下了手中的單筒望遠鏡。沒有再去關注戰場上的後續戰鬥,而是走下了小山頭。

今天這場戰鬥的勝負在中華軍發起刺刀衝鋒,江淮新軍全軍崩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徹底分出了勝負,接下來的事情不外乎就是追擊潰兵,抓俘虜這些事。已經用不着他施清瑄時刻盯着了。

而那個得了施清瑄口令的傳令兵立即騎上快馬,只見他從戰場的另外一側繞了過去,然後抵達王呂雲跟前,然後靠近傳遞了施清瑄的話。

王呂雲聽罷朗聲一笑:“回去稟告司令,就說我王呂雲必定把李鴻章帶到!”

說着,他就是策馬返回自己的騎兵方陣中,然後再一次高高舉起手中的騎刀,也不見他大聲喊着鼓舞士氣的話,他只是高高舉起手中的騎刀,然後手中的騎馬緩緩落下向前指,雙腿一夾馬腹,當即就是一馬當先衝了出去,後頭的騎兵們也是僅僅跟上。

遠遠看見,就能看見這股大約剩下五百騎的騎兵從戰場的東北方向斜向插向戰場,對準的正式江淮新軍的後陣,即炮兵陣地以及李鴻章所在的中軍營帳一帶。

李鴻章看着幾乎漫山遍野的潰軍,他沒有露出什麼明顯的絕望之色,表情依舊平靜的他只是輕輕的嘆了口氣:“終歸是差了些!”

“大人,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李鴻章身後的幾個軍官和官員一個個都是面露緊張之色。

李鴻章沒有和在宿遷戰敗的僧格林沁那樣,要玩什麼死戰不走的戲碼,他只是深深的嘆了口氣後,就是撥轉馬頭,然後在一羣馬弁以及心腹軍官的護衛下向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但是這些人的離去動靜可不小,畢竟這些人也都是騎着馬的,隨行軍官和幕僚以及護衛加起來,有着一百多號人呢,再加上現在的戰場雖然混亂,但雙方的步兵一個潰兵一個追擊已經是糾纏到了一起,實際上當王呂雲的騎兵出擊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江淮新軍的人去阻攔他們了。

甚至一直在後邊的江淮新軍的炮兵們看到前方的步兵已經潰敗的時候,趁着中華軍還沒有殺過來,他們自己就已經是扔下了火炮直接跑了。

現在江淮新軍的後陣,除了少許潰兵後,已經是沒有任何成組織的部隊可以攔截王呂雲的突襲!(。)

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11章 山陰陳家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559章 句容馬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617章 出巡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10章 出征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51章 團練大臣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32章 奏摺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341章 辦學難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441章 鐵甲艦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