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於帝國內官員的缺乏以及中華軍的崛起歷史,目前帝國內受到提拔重用的有兩種,一種是前商貿區官員、林哲的幕僚等,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跟隨林哲多年,而且有個特性就是,這個羣體學歷普遍不高,相當多連秀才都不是,而且有極大一部分是工商行業,即洋行買辦,商行掌櫃出身。
另外一個羣體就是蘇鬆太地區、浙北地區的前清投降官員,這些人在過去數年裡實際上也是和餘勝軍關係密切,尤其是浙江湖州府、蘇鬆太兩府一州地區的前清官員們大多數都是林哲這個派系的人馬,比如說蘇鬆太道薛煥,這個人早在林哲造反之前就投靠他了。
上述兩個羣體的官員們隨着帝國的正式建立,並持續擴大疆土後,他們大多數都是獲得了晉升,以前只是知縣的升爲知州或者知府,以前是知府的升爲道員,而隨着中華帝國的疆域持續擴大,遲早會恢復省一級的行政機構,畢竟現在地方小還好說,可以直接由中央直轄各道,但是等控制區大了,直接各道就很難了,必然會恢復省一級行政機構,到時候薛煥這種老資格的道員就是各省巡撫的人選。
不過薛煥這種人也不算多,整個帝國里人數最多的還是林哲舉旗後,各地陸續投降的前清官員,這些投降官員有些是爲了國家或民族利益而主動投誠,有些是爲了自身利益,想要在新王朝裡一展所學,爬上更高的位置而投降。而有些乾脆是被逼迫的。
因爲中華軍可不是什麼善良之輩,攻下一地後。當地的前清或者太平天國的地方官員只有三個選擇:要麼死,要麼逃。要麼降!
所以在破城之際,有一部分官員逃跑了,也有一部分自殺或者被殺,也有一部分投降了。
這些投降的人也是素質殘差不齊,一開始的時候爲了穩固地方,同時也是爲了拉攏更多的敵對官員投降,往往會原職留用,甚至會提拔使用。
但是等打下來的這些地方穩固以後,組織部的觸手就是深入進去。然後進行大規模的官員調換,一些不合格的官員拿下來,隨便給個閒職養着,而一些有才華的官員則是重用。
所以目前來說,組織部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從帝國衆多魚龍混雜的官員中,區分出優劣來。
這一次李甘州籌辦的福建省官員任命,暫時有福寧道之福州府、福寧府,延建邵道之建寧府、延平府部分以及興泉永道之興化府,一共有五府之地。至於福建省的其他府縣。比如說興泉永道的永春州、泉州府,臺灣道之臺灣府、汀漳龍道之漳州府、汀州府、龍巖府等都還不在中華軍的控制之下。
其中邵武府、汀州府、延平府的西面部分,包括延平府城都還在鎮胡軍手裡,其他的福建西南部地區都是清軍手中。
組織部任用官員的時候。自然不能把官員派往還沒有拿下來的地方,所以暫時只任命五府官員。
而這五府官員中,相當多一部分用的是前清降官。比如最早掌控的福寧府,從縣令到知府都是福建那邊剛投降的降官。所以這一次組織部派往福建的官員只有一部分,不過都是一些關鍵性職位。
比如說福州知府。要知道福州不僅僅是福建的省府,同時福州還是五個條約港之一,乃是中國對外出口茶葉的重要港口。
因此擔任福州知府的人除了傳統的素質要求外,還得是個能和洋人打交道,同時對工商事務有所瞭解的人。
對於福州知府的人選,李甘州推薦的是浙江餘杭縣知縣文孟祥、江蘇太倉州知州李炳權、工商部輕工司鹽茶處處長畢宣溪。
上述三人中,文孟祥雖然說官位是最低的一個,但是組織部對他考語卻是爲人老練,求新務實。
而太倉州知州李炳權的話,此人和薛煥一樣,是早在就投靠了餘勝軍的人,雖然資歷夠老但是能力還是略遜一些。
工商部鹽茶處處長畢宣溪,只看他現在的位置就知道,這個人本來就極爲權重,工商部的主要處室的處長,再進一步就是司長,混多幾年可是能夠入閣的,此人和畢餘同同一個姓,乃是畢餘同的遠房侄子,年紀不大,只有二十六歲而已,比林哲還小。
早年投靠畢餘同,在餘勝軍裡當過文案清書,後來轉在商貿區工商處工作,又到海關那邊工作過,對新式洋務具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擔任鹽茶處處長後,整頓鹽務亦頗有成效,這一次把他的名單放在福州知府候選人上,實際上是打算把他下方鍛鍊幾年,然後再調回中央,到時候最少也得是一個司長,在司長位置上積累幾年,又是一個可以入閣的候選人。
看着李甘州的名單,林哲卻是有些皺眉,這個畢宣溪他前年開始就刻意栽培了,對他的安排他也有了預定的計劃,所以當即道:“畢宣溪先放下來,從這兩人中選拔,你覺得那個適合?”
畢宣溪是林哲培養的諸多新式官員中表現比較好的一個,對他林哲是有着一定的期望,未來是打算把他放到江蘇或者皖南那邊搞工業的,去福州那疙瘩搞茶葉太浪費了,所以直接就他把扣了下來。
聽見林哲這麼說,李甘州心中也是暗歎,看來自己揣摩聖心還是不行啊,他是看出來了林哲對畢宣溪的重視,這一次把畢宣溪放在福州知府候選人名單裡,也是想要讓畢宣溪去鍍鍍金,但是沒有想到林哲會親自否決。
難道說陛下覺得這個畢宣溪下放的條件還不夠成熟,需要再培養幾年?
李甘州又不是林哲肚子裡的蛔蟲,自然不知道林哲是打算着把畢宣溪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按下心中的猜測,李甘州道:“這兩人中。臣以爲文孟祥更適合一些,該人雖然資歷淺一些。但是能力上佳,處事老道。對新興工業以及教育事務都有所間接!”
既然皇帝直接問話了,李甘州自然不敢拿捏,當即就是把自己的態度表明出來,當然最後還不能忘來一句:“此乃臣之愚見,任免大事還請陛下聖斷!”
林哲又是翻看了任免名單片刻以及名單上的官員履歷,最後拿起筆一個一剛開始做出選擇,身爲帝國皇帝他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真正瞭解這些中低級的官員,都是隻能根據履歷來做一個簡單的分析,至於真正能力如何他是無法解除的。
不過他這一次的選擇卻是沒有把好幾個組織部看到的新式人才給選上。反而是一個個圈了出來對李甘州道:“你安排安排,把這幾個人都送到商貿區那邊去,讓他們去見見世面,學習學習商貿區那邊是怎麼發展工商業的!”
商貿區一直以來都是極爲特殊的存在,哪怕是林哲成立中華帝國後,林哲也是沒有改變商貿區的特殊地位,反而是繼續讓商貿區保持獨立自主的性質,因爲他想要把商貿區建立成一個實驗性的樣板城市,各項條例法規。發展策略先在商貿區試行後,再推廣到全國。
如此也就導致了,商貿區和商貿區之外的地方雖然只有一線之隔,但是裡外完全是兩個世界。讓這些值得培養的人才去商貿區轉一轉,開開眼界,知道何爲文明。何爲工業的時候,這回到那些山溝窮地方纔能夠帶領地方發展。
圈出了這幾個人送到商貿區外。林哲又對李甘州道:“畢宣溪嘛,你看着安排。讓他到皖南太平府那邊去試試!”
太平府,治下有當塗縣,而當塗縣那裡有什麼?中國東南地區最大,同時也算是最容易開採的一個大規模鐵礦,爲了開發這個鐵礦已經創立了江南礦務公司。
而依託鋼鐵產業,那麼就會讓當塗之馬鞍山一帶迅速發展爲礦務、鍊鋼爲代表的重工業地區,這個地方如此重要林哲自然會重視,而把畢宣溪這個精通洋務的人送到太平府去,一方面是讓他的才華得到更好的發揮,另外一方面也是爲馬鞍山鐵礦的開發保駕護航。
李甘州聽罷自然應聲稱是,只是回去的路上他就有些皺眉了!
要把畢宣溪弄到太平府去可不太容易,首先畢宣溪的級別有些高,工商部的實權處長,基本上比尋常知府還要更權重一些。雖然說目前帝國已經取消官員品級制度,但是人的傳統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因此帝國組織部也不能不考慮到這些,之前中央各部外放官員到地方任職的時候,通常處長下放至少也得是一州知州,實權處長的話至少得失一個知府。
所以畢宣溪要去太平府的話,位置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太平府知府。
但問題是,現在太平府知府有人啊,雖然都是以前的降官,但是人家乾的好好的總不能把人家免職了不是。
爲了安排畢宣溪,李甘州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先是把蘇州知府調回中央,任職農林部的副司長,從上等府知府調任副司長,也算是升了半格,然後再把太平府知府調到蘇州當知府,雖然是平調但是蘇州歷來是上等府,比太平府知府可是要好多了,因此也算升了半極。
然後他才把畢宣溪調任到太平府擔任知府!
如此一來,大家都升官了,高興了!
而接到組織部發下的任命書,畢宣溪有些忐忑,李甘州見他的時候非常明確的和他說,組織部對他到任太平府知府後,能否讓太平府的農業生產恢復如常,對當塗的礦務能否發展順利是抱有極大期望的。
和畢宣溪有着同樣忐忑的還有身在浙江的文孟祥,儘管老早就有傳聞說他要晉升了,但是文孟祥以爲自己就算要升,估計也就是一個知州或者府同知,但是他沒有想到一來就是一個知府,而起還是福州府這種省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