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卿本佳人

歷史已經證明,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統治者們並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樣頑固以及保守,相反他們很多時候都會採取各種各樣的辦法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清廷也不例外。

原時空中的洋務運動,百日維新以及後來的新政改革都已經充分證明,清廷也是不願意坐着等死的。

只是很多時候改革會給原來的利益階層帶去極大的損害,從而遭到各種各樣的阻撓,因爲大多時候改革了也許對於國家和民族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統治階層而言卻不是好事。

如今清廷說要辦新軍就是這樣!

朝廷要辦新軍,而且還要把這支尚未有名稱的新軍定位爲朝廷經制兵!

這是要拋棄八旗士兵?拋棄數十萬綠營士兵?

還有無數滿族權貴們捶胸搗足:我大清以騎射無敵於天下,如今辦新軍竟然要弄一支純火器部隊?你讓兩百年前靠騎射殺入關內,掠得神州九鼎的先輩們情何以堪啊!

當然這些都是表面理由,而之所以讓衆多滿族權貴對辦新軍發出不滿之聲的還是因爲:籌辦新軍的竟然是李鴻章,而且預定在江淮之地募兵!

李鴻章是什麼人?漢人!

他在江淮之地招募的兵員是什麼人?漢人!

僅僅是這兩diǎn,就已經足以讓無數滿族權貴們上書反對籌辦新軍!

此外也不僅僅是因爲這些理由反對,同樣的如果籌辦了新軍。那麼未來的八旗子弟出路怎麼辦?朝廷法度規定八旗子弟只能當兵當官,不能種田經商等,你要是將來爲了辦新軍。反而把八旗兵裁撤了,你讓無數八旗士兵喝西北風去?

反對的不僅僅是八旗將領,同樣那些綠營將領們也是出於同樣的擔心進而怨聲倒哉。

對於這些人的反對,咸豐帝和他的心腹大臣祁寯藻等人沒有任何的遲疑,就是迅速對朝野宣佈,朝廷編練新軍非只練一軍,除在靠近江南戰地的江淮就近招募兵丁編練一軍外。還會從八旗京營中擇優兵將,另成一軍。

又詔令各地綠營當效仿新軍章程,從綠營中擇優而錄。各自挑選兵將編練新軍。

也就是說,這一次咸豐帝要辦新軍,不僅僅是隻讓李鴻章全新組建一支新軍,同時還會從現有八旗兵。綠營兵中擇優挑選組建新軍。

朝廷要辦新軍的聲勢之大。就連遠在上海的林哲都是不由得咋舌,這咸豐帝那來的那麼多錢?

江淮新軍,八旗新軍,綠營新軍,一下子就搞這麼多新軍?

他咸豐帝也不怕吹牛吹大閃了腰。先不提咸豐帝能不能解決各方利益階層的利益矛盾,光光是那海量的軍費就是不可能解決的。

辦新軍,尤其是仿效餘勝軍辦新軍,其花費是海量的。林哲千辛萬苦到處搜刮錢才拉起萬人規模的餘勝軍,朝廷從頭搞起的話。這先期沒有百萬兩銀子投下去估計連水花都不會冒一個。

但是現在朝廷窮的叮噹響,戶部一毛錢沒有,之前江北和江南大營的十餘萬清軍就是依靠蘇鬆太地區以及浙北的協防費,尤其是江海關的稅銀才支撐下來的,但是如今江海關的稅銀被林哲扣下了,一毛都沒給他們。

朝廷要從其他方向調集軍費供應江北、江南大營都是困難無比,要是還能一下子砸出來幾百萬兩銀子辦新軍,除非那些滿清權貴們用自家的錢財倒貼,不然的話咸豐帝估計只能倒賣紫禁城裡的珍玩古董了。

除了錢外,人才同樣是問題,林哲的餘勝軍是慢慢發展起來的,其人才都是自己請洋人教練慢慢培養,現在隨營學堂裡光光是洋人教員就有十餘人之多。

因爲餘勝軍持續擴軍對軍官的數量要求較大,同時對軍官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也就導致隨營學堂如今的學制比較特殊。

學生報考入讀後,第一個月是全日制學習,一個月的學習完畢後分配到各部隊任職,但是如果沒有作戰任務的話,平日裡他們還得繼續在隨營學堂就讀,這種情況一直要持續半年左右,之後纔算是真正畢業了。

正是有了隨營學堂的這種機制,餘勝軍才能夠短時間內獲得一定數量的軍官,同時這些軍官的能力也能夠持續得到增加。

也許朝廷同樣會請洋人來當教習,但是這需要時間,沒有一兩年功夫別想成軍,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如果考慮到朝廷辦事效率的低下,考慮到那些官員們對洋人的態度,林哲估計他們要培養出大批合格的基礎軍官來,至少得三四年以後。

至於剩下的槍炮則是最簡單的,有錢啥都能買到,只要他們出高價,洋人會屁顛屁顛的湊過去送上大量洋槍洋炮,不過米尼步槍就別指望了,當前全球範圍內只有英軍和餘勝軍批量裝備米尼步槍。

而這兩家一個是自己造新的恩菲爾德1853,一個是自己改裝舊式滑膛槍,而且都沒有多餘的產量賣給別人!

看來自己一不小心,又把歷史進程往前推了一大步啊!

林哲知道,如果沒有自己的影響,清廷是不會下決心辦什麼新軍的,反正靠湘軍也能滅掉太平天國,但是自己近段時間表現的如此跋扈,甚至都槍擊吉爾杭阿,就差沒直接公開說自己打算造反了。

後頭朝廷非但沒有懲罰他,反而是給他加官進爵,林哲稍微一猜就能猜的出來這是朝廷的拖延之計,估計現在咸豐帝心裡頭恨不得把自己生吞了。

林哲甚至猜測自己想要造反的事應該不是什麼秘密了,只是大家都不敢說出來。揭破這層皮而已。

不過這樣也好,朝廷現在不敢逼着他反,林哲暫時也是力量嚴重不足。雖說已經擴軍萬人,但是半數都還處於新兵訓練期,可戰之兵依舊只有五千而已,只有等到他那五千新兵訓練完畢手握上萬兵力後,林哲的底氣纔會更足一些。

現在嘛,繼續保持着表面的那層皮,對於雙方而言都是最佳選擇。

朝廷轟轟烈烈說要辦新軍。怎麼辦,辦的怎麼樣先不說,上海的林哲也沒有閒着。招募新兵,購買槍炮擴編軍隊就不說了。

最近幾天林哲把精力都放在了商貿區以及上海縣城、江海關等事務上頭,隨着吉爾杭阿被革職,之前的上海縣令自然是順利復職。這個上海縣城雖然不是餘勝軍出身。但是人家夠聰明啊,早就知道林哲是上海的土霸王,早早就投靠了林哲,林哲說一他從來都不說二的。

江海關那些吉爾杭阿塞進來的官員也是一一清退,自己手底下到底官員們也一個個復職,而更重要的是,林哲依舊扣着江海關東門舊關的稅銀以及商貿區新關的額定六萬兩稅銀沒給!

爲此新上任的江蘇巡撫黃宗漢去蘇州之前,特地來見了林哲一面。

調任黃宗漢來江蘇擔任巡撫。這也是咸豐帝用心良苦的一招,黃宗漢是誰?他乃是提攜重用林哲的第一人。沒有當初黃宗漢的支持,林哲的餘勝軍根本就無法到這個地步,說黃宗漢是林哲的伯樂也不爲過。

所以林哲可以不給吉爾杭阿面子,但是不能不給黃宗漢面子,不然的話就是忘恩負義。

要不然的話,人家黃宗漢在浙江干的好好的,說什麼也不會來江蘇上任啊,要知道這年頭的江蘇巡撫可不是什麼好位置。

從去年1853年到現在,僅僅一年多時間,已經換了四位江蘇巡撫,而且黃宗漢前面的三任巡撫下場都比較悲劇。

第一個楊文定,因爲陷江寧、鎮江而被革職逮治,被判大辟,也就是斬首死刑,如今雖然沒行刑,但是也還在監獄裡頭呆着,隨時有可能被處決。

第二個許乃釗,於太平軍攻陷蘇州時力戰而死,實際上如果他沒戰死的話,以他葬送近萬大軍,以至於鎮江,常州,蘇州三府陷賊的豐功偉績,估計也是得步楊文定後塵被朝廷斬殺。

第三個吉爾杭阿,這個更悲催,上任只有一個月而已,就是因爲和林哲爆發衝突而被革職逮治,眼下雖然還沒正式判罪,但是下場估計也好不到那裡去,別的不說,僅僅是把林哲差diǎn逼反這一條就足夠他死上十次八次的了。

而更悲催的是,吉爾杭阿來上海查江海關、商貿區的稅銀並和林哲打擂臺,這完全是受了朝廷的旨意,結果咸豐帝爲了安撫林哲,硬生生的把大刀砍向了這個倒黴蛋。

第四個就是黃宗漢了,至於此人未來的結局如何,就得看林哲什麼時候正式舉旗造反了。

黃宗漢來上海之前顯然是做足了功課的,來江蘇的時候,他是帶着有三千多的撫標營上任的,但這三千人被他直接打發到了蘇州和太平軍作戰,而他自己卻是隻帶了十幾個隨從就到了上海。

和林哲的言談之間也是對林哲頗爲客氣,沒有以恩人或者上司自居,也沒有施以明顯的籠絡,反而是說着一些瑣碎的事,另外就是談如何剿滅太平軍的事情了,他邀請餘勝軍和他麾下的綠營並肩作戰,從蘇州西進收復常州府,把賊軍逼回鎮江去!

儘管林哲沒有答應,但是他還是比較給黃宗漢面子的。

面對黃宗漢索回江海關稅銀的請求,林哲表示前些時候出了些亂子,稅銀大減,不過自己勉勵籌借的話還是能夠拔給巡撫衙門兩萬兩銀子的。

如果不是黃宗漢親自來談,林哲是一毛都不給的,但是既然黃宗漢來了,而且自己也需要時間來積蓄力量,所以就是鬆了鬆口,給了黃宗漢兩萬兩銀子。

至於更多就沒有了,對此黃宗漢自然是不滿意的,要知道哪怕是許乃釗和林哲達成協議的時候,江蘇巡撫衙門也能夠從江海關獲得每月大約**萬兩銀子左右,如今都是被林哲給扣下了,只是一次性給了兩萬兩,下個月還不一定給呢。

但是黃宗漢知道自己來上海的任務是什麼,他不是來激怒林哲的,是來安撫林哲的,所以也沒有擺什麼臉色。

兩人的一番交談算得上是相談甚歡,不過黃宗漢離開上海後卻是嘆了口氣:“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ps:

今天第四更,下午雨天繼續碼字,還會繼續更,各位的月票砸起來!!

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232章 奏摺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76章 亂世重典第73章 設卡收稅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8章 黎明危機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604章 北海國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206章 六安總攻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559章 句容馬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616章 蚩尤號戰列艦服役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232章 奏摺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7章 協防上海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318章 面聖第47章 入城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