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乾清宮因爲老九突然出聲,而再次陷入到一片安靜之中。只剩下十三匍匐在地瑟瑟發抖,康熙瞧了老九一眼,那眼神兒中滿是不耐煩的神色。
老九就似乎如不曾見到一般,慢慢悠悠的道:“啓稟皇阿瑪,兒臣覺得這事兒有點兒奇怪。以十三弟的聰明勁兒,就算十年前的事情是十三弟所爲,他也不會傻到把這麼重要的把柄留在自己身邊吧。”
康熙眉毛一皺,老九依舊不慌不忙的道:“皇阿瑪,兒臣覺得這事情頗有蹊蹺,還請皇阿瑪息怒,莫要錯怪了十三弟。”老九的話音一落,四阿哥也開了口:“啓稟皇阿瑪,兒臣覺得九弟說的甚是,這樣的一個東西根本就沒有必要留在身邊,除了憑白招事,沒有任何的好處。”
三阿哥卻似乎不太贊成四阿哥的話,搶話說道:“這事兒也不是絕對,也許這荷包是很重要的東西。就比如它還能傳播這個病菌之類的。”
十四阿哥則道:“皇阿瑪,兒臣倒是覺得,現在咱們猜來猜去的,卻沒有人問問這東西究竟是否爲十八弟之物。”說完,十四阿哥就回頭看向了跪在後面安靜異常的十八,扯了扯嘴角:“十八弟倒是說說,這個荷包可是你所有。”
十八一愣,其實他從心裡不怎麼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因爲他有一種感覺,不管自己怎麼回答,大概都是錯誤。所以十八阿哥有些爲難的看了看康熙,並沒有說話。
倒是十五阿哥說道:“啓稟皇阿瑪,那個時候十八弟不過才七歲,那樣早的事情,哪裡能記得住。”十八阿哥幾乎是感激的看了十五阿哥一眼,這纔對康熙道:“回皇阿瑪,兒臣實在有些記不起來了,不過兒臣相信,十三哥一定不會害兒臣的。”
十八說的很坦蕩,最近幾年,因爲十八和弘政走的很近,所以連帶和十三也有很多的交集。在十八的眼裡,十三是真正能稱得上文武全才的人,只是很多時候都很低調。甚至有的時候,在看他的眼神兒中,都帶有一絲困擾。
十八很早的時候就認爲,自己七歲那年所遭受的事情,十三就算不知道全部,肯定也是知道一大半的。不過他也始終認爲十三就是知道而已,絕不會是害他的兇手。
剛剛他一開始看到那個荷包的時候,也很震驚。不過老九說出疑問之後,十八也覺得這事兒詭異的奇怪。如果他是下毒人,這個東西,也不可能留了十年。
三阿哥道:“十八弟記不清楚了,這事兒總有人記得清楚。皇阿瑪,依兒臣見,還是弄個明白的好,不然以後十三弟也爲難。”十三也立刻又磕了一個頭,堅定的道:“請皇阿瑪明察,還兒臣一個公道。”
康熙依舊沉着臉看着十三,似乎想要把十三的心思全部看透。當然,康熙也不糊塗,自然知道這裡面有太多的疑點。但康熙又素來是個疑心多的,很快就想到了,若是這些疑點都是十三自己佈置,那豈不是正如了十三所願。
就像是要證明康熙所想的一樣,一直跪在大後方的廢太子家的弘皙出聲了,而且還異常的激動:“皇瑪法,我阿瑪冤枉啊!”弘皙這一叫,所有人都心裡咯噔一下,就連康熙都眯起了眼睛。
弘皙卻有些不管不顧的往前蹭了幾步:“皇瑪法,孫兒的阿瑪雖然做錯了很多事情,但是對於手足兄弟那可是異常關愛的,平日裡在毓慶宮的時候,就常教導我們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相信自己的手足,因爲我們是這世上最親近之人。可是阿瑪卻因爲身爲儲君,很多時候要維護禮法,而處處被人誤會。十八叔那次生病是,九叔那次生病亦是。孫兒去探望阿瑪的時候,時常和阿瑪抱怨這些事情,但阿瑪卻說他錯的事情太多了,又何苦託他人下水。”
弘皙說道這裡的時候,萬分委屈的看了一眼康熙,淚流滿面:“本來孫兒也認爲阿瑪說的是對的,可今日,孫兒再也忍不住了。阿瑪雖說是做錯了很多事情,但這一條是萬萬不能認的。”
弘皙素來得康熙的喜愛,在弘政還沒有進宮的時候,弘皙可以說是孫輩的第一得寵之人。雖然廢太子被圈禁了,但弘皙依舊住在宮裡,平日裡康熙也對他照顧有加。所以這會兒,弘皙其實並沒有多少畏懼的心理,似乎只是個有委屈和祖父申訴的小輩兒。
但弘皙這樣一說,顯然不利的事情都衝着十三來了。
十四阿哥突然低聲嘟囔了一句什麼,讓跪在十四阿哥身邊的十五阿哥立刻皺起了眉,萬分震驚的看向了十四阿哥。而弘皙似乎更是聽清楚了十四的嘟囔,高聲道:“皇瑪法,十四叔說的對,這兩次的事情,似乎和十三叔都有扯不清楚的關係,還請皇瑪法明察。”
十四阿哥似乎並沒有想到弘皙突然重複了他的話,忙有些慌張的道:“皇阿瑪,兒臣並沒有這個意思,只是覺得這兩次十三哥都被牽扯了。不過兒臣真沒有懷疑十三哥的意思,畢竟九哥中毒的那次,十三哥也受了嚴重的傷。而且兒臣一向尊敬十三哥,對十三哥的文學武功都佩服的很。”
十四似乎也覺得自己有些詞不達意,忙又道:“兒子最笨,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意。不過兒臣是絕對信任十三哥的,還請皇阿瑪暫時放下這些爭鬥之事,早日派十三哥帶兵出征,兒子也好跟着去學一學,以後爲皇阿瑪守衛萬里河山。”
誰知道康熙卻猛的一拍桌子,怒聲道:“家裡的這點兒事兒還弄不清楚呢,談何帶兵出征。胤祥,你捫心自問,可有什麼話要對朕說!”
眼看康熙將怒氣又轉向了十三,十四阿哥忙往後縮了縮身子,不再說話了。但老九卻不自覺的揚了揚嘴角,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當初那個跟在他和八阿哥、十阿哥身後到處跑的小十四,終於是真真正正的長大了,這小心思繞的。
而十三面對康熙的責問,似乎也萬念俱灰起來,不再喊冤嘗試的解釋,只是沉聲道:“兒子問心無愧,請皇阿瑪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