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慶宮。
李德全捧着筆墨未乾的聖旨到毓慶宮宣旨,舒瑤和太子一道跪下,身後還跪着太子的幾個妾室和庶子庶女,小妙依年紀太小,被奶孃抱在懷裡,奶孃跪在舒瑤身旁。
聽李德全讀完了聖旨,舒瑤大腦短暫的空白了幾秒鐘,待回過神來,心裡涌上了迷茫、忐忑等情緒,卻獨獨沒有難過,甚至還有一種終於解脫了的暢快感。
是的,解脫,自從被康熙指婚給太子,她一直被太子妃這個身份束縛着,這些年來她親眼看着太子做下種種惡事,親身感受着身爲太子妃的苦與甜,當了十多年的太子妃,她終於可以放下這個包袱了,可以放下這個枷鎖了。
太子的脾氣越來越喜怒無常,前幾****面對着太子的怒火還在感慨這日子暗無天日沒有盡頭,不想老天如此貼心,舒瑤在心裡苦笑。
嘆息一聲,舒瑤用眼角的餘光去打量太子,她擔憂太子會失控瘋癲。
不過舒瑤明顯有些想多了,太子面無表情,只道了一句謝主隆恩,便起身從李德全手中接過了聖旨,表現的像是個沒有感情的木偶。
他昨日便知道了這個結果,做好了心裡準備,所以此時無悲無喜。
什麼怨啊恨啊不甘啊,這些負面情緒通通沒有出現,他整個人徹底麻木了。
太子這幅模樣,舒瑤卻更擔心了,她寧願太子大吵大鬧的發泄出來,這樣的只會讓她覺得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提心吊膽的。
李德全走後,太子捧着聖旨去了書房,舒瑤註釋着他的背影,欲言又止,這時候她背後傳來了女子的哭聲,那幾個妾室在輕聲抽泣,太子被廢,這對她們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只覺得整個世界都坍塌了。
舒瑤嘆息一聲,打發這些女人回後院去,要哭也別在這裡哭,觸了太子的黴頭,大家都要倒黴。
打發妾室和庶子女下去,舒瑤從奶孃手中接過小妙依,小妙依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她咧着小嘴巴,對舒瑤笑啊笑,舒瑤見狀心裡泛苦,忍不住伸出手輕輕撫摸着她的小腦袋。
太子由人人爭相巴結的儲君跌落成二阿哥,光頭阿哥,還是被康熙厭棄圈禁的光頭阿哥,自古以來都是錦上添花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太子性子跋扈,以前得罪了不少人,她和太子以後的日子有多艱苦,可以想象。
再苦也苦不過心苦,對於外人的冷言冷語或者物質上的苛待舒瑤並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小妙依,小妙依本來是可以當公主的,結果現在的身份一落千丈,以後可怎麼辦?
廢太子的詔書一出,滿京城的人譁然,這可是個大事,大清建國以來第一位太子竟然被廢了,大八卦,妥妥的大八卦,比昨日街頭上演的生死追殺還要奪人眼球,引人注意。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誰當太子誰當皇帝他們不關心不在乎,只要皇位上坐的那個人能讓他們吃飽飯,過安寧的日子,那他們就支持那個人,普通百姓的心願從來都是簡單的,純粹的。
廢太子對普通百姓來說只是一個大八卦,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對於朝中官員來說卻是一場大地震,以前依附太子的官員此時唉聲嘆氣,提心吊膽,唯恐康熙清算*,一窩端,每個官員或多或少都做了違法犯罪的事,經不得查。
依附太子的官員在惶惶不可終日的同時還在心裡扒拉着算計着接下來哪位皇子有可能上位,想要先拉好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大阿哥和太子在爭,其他皇子被他們壓制,冒不了頭,可如今大阿哥接連被罰,上位的可能性大大減低,那到底哪位皇子有可能成爲儲君被立爲太子呢?
朝中所有的官員包括各個宗室成員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在康熙的鞭策之下,成年的皇子之中沒有庸才,就連十阿哥這個文化課渣成一坨翔的人也不能稱之爲庸才,因爲他文雖然不成,但武功在衆位皇子中間卻是佼佼者。
仔細分析下來,每個皇子各有各的好,但綜合看來,貌似康熙對十三阿哥胤祥更爲疼寵看重一些,而且很重要的一點:胤祥沒有短板,文武雙全人和善,爲人處事完全不像是皇子阿哥,簡直就是道德的楷模,太完美了。
朝中還是有一些明眼的大臣的,這麼琢磨下來,對胤祥大爲看好,思量着如何不動聲色的結交,怎樣不留痕跡的攀上關係。
胤祥完美無缺,但也有軟肋,他的軟肋便是伊嬈,這是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的事,那些聰明的大臣沒有直接去找胤祥,而是讓自家夫人給伊嬈送去了拜帖,想要通過夫人外交和胤祥扯上關係。
翌日,恰逢臘八,一大早的,伊嬈竟然收到了上百份臘八粥,這個時候人們對臘八挺重視,這一天不僅自己必須要吃臘八粥,還要給親朋好友送一些。伊嬈不愛出門應酬,除了自己孃家、宮裡的貴人和出宮建府的衆位皇子,她只給平日裡略有來往的人家送去了八寶粥,結果不僅這些人回了禮,連一些平日裡並沒有交往的人家也送了粥來,上百份粥,足足擺了五張圓桌。
伊嬈雙手托腮,看着五張圓桌發呆,這是怎麼回事?
還是胤祥給她解了惑“還能是怎麼回事,不就是因爲太子被廢我有機會上位唄,這些人是想要拉關係,你不想應酬儘管推了就是,別放在心上,他們肯定不僅給咱們府上送了,其他有可能被冊立爲太子的皇子也都送了。”
“哦~~”伊嬈恍然大悟的點頭,原來如此,搞清楚了這一點,伊嬈毫無心理負擔的叫來綠綠,讓她把這些粥分給府裡的下人。
不就是一碗粥嘛,她也不打算回禮,既然胤祥發話了,若那些人再來,她全推了。
其實在這個敏感的時候,伊嬈只想關緊大門過平靜的小日子,這個時候絕對不宜結交朝臣,歷史上的八阿哥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鬧騰的越厲害,康熙越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