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神武天皇

有着自己的想法的項羽最終沒有選擇子嬰給出的兩條路子,羞憤務必的他從一名侍衛的手中奪過一柄長劍便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項羽一死,楚國剩餘的殘餘勢力在秦軍的攻勢下立時土崩瓦解,至此崩亂五年之久的天下在三世皇帝子嬰的手中再次一統。

這一年是三世皇帝二元年。

此時雖然處於淮河沿線,然而空氣中的也已經夾雜了不少的寒意,此時已經到了秋末冬初。

然而就在所有的人沉浸在秦軍戰勝楚國,終於重新一統全國的喜慶中之時,一封從燕地而來的戰報帶着北地的寒意來到了垓下。

嚴格來說,這是一封大勝的喜報。

在之前匈奴雖然佔據了秦軍五座城池,秦軍戰損達七千之衆,然而死在城下的東胡人不下五萬之數。

在最後沮陽血戰之中,東胡人丟下了七八萬具屍體,而匈奴十萬精銳基本上在沮陽沒有逃出多少人。

燕地戰事,秦軍陣亡萬餘,而東胡人死了十多萬,匈奴的十萬精銳也經本上損失殆盡。

然而子嬰卻是知道這份戰果的是軍神李牧和五千秦軍士卒用烈火焚身的決絕換來的。

北方的草原終究是華夏民族的心腹大患啊!

子嬰緊緊的抓着這一份戰報看着北方想到。

……

雖然子嬰已經決定要解決草原之事,然而卻不急在這一時,馬上就是寒冷的冬季了,在這個尚沒有棉花的時代,在冬季北進草原作戰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當然子嬰也不是什麼都不做,隨着南地的平定,秦軍的主力在子嬰的調度下已經開始緩緩的向着北方移動。

根據戰報,冒頓已經是已經死在了沮陽城下,冒頓死了,匈奴的主力完了,草原的形式可想而知。

匈奴實力大損且羣龍無首,已經被匈奴人征服的月氏和東胡人絕對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草原上牲畜上膘打草一般也是在秋季,然而這個秋季草原是是在和大秦的兩線戰爭中渡過。

若是戰事順利從大秦擄掠足夠的糧食這個冬天也無所謂,然而南下的匈奴人勇士卻是差不多全軍覆沒。

此時草原上不但牲畜沒有養肥更沒有積攢出足夠過冬的草料。

爲了生存,哪怕是寒冷的冬季草原上的戰爭恐怕也少不了,等明年春暖花開,草原上部族實力耗損的差不多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大秦入住中原的時候了。

就在子嬰準備回返咸陽之時,一夥不速之客卻拖住了子嬰的腳步。

秦軍在攻佔了項羽的老巢會稽郡之後,意外的解救了一夥“外國友人”。

據其自稱他們是從樂浪海的另一邊而來的,前來向上國之主求助。

樂浪海的另一邊,子嬰第一反應便是扶桑,也就是如今的某島國,要知道子嬰可是一直以爲當年徐市那小子帶着三千童男童女跑到了日本去了。

這件事子嬰一直沒忘。

如果這一隊使節是真的從扶桑過來的話,不正好可以瞭解下徐市究竟有沒有去了日本。

而且既然他們能夠順利到達中土,說不定這些人手中掌握着從中土到日本的海圖也說不定。

要知道日本來使在在漢代時便時有記載,《漢書·地誌》有載“樂浪海中有倭人……以歲時來獻”。可以見得當日本已經與漢代有了較爲緊密的交流。

在這個時候雖然史書上沒有兩地交流的記載,然而卻也不能否認中土和扶桑就沒有聯繫,說不定來了就被剁了也不一定。

這幫人不就是秦軍從楚國的大牢裡救出來的,若是再晚一陣子說不定這些人也就去見他們大神去了。

子嬰當即命令將這一支隊伍送來垓下。

垓下距離會稽並不遠,五日後這一隊的“外國使節”便被帶到了子嬰的面前。

誠言,這幫人的形象也是讓子嬰大吃一驚,作爲代表國家形象派出來的使節,長得倒是還可以,不過子嬰看到這些人第一反應便是這難道不是扶桑那邊來的,而是小人國來的。

這些使節的平均身高恐怕最多隻有一米五左右,立在最前面的正使憑藉着將近一米六的身高已經是這一隊人裡當之無愧的“巨人”了。

“出雲國使臣叩見大秦皇帝陛下!”一見子嬰這一隊的使臣便直直的衝着子嬰行禮道。

讓子嬰驚訝的是這正使竟然說的是中土之語,雖然語調有些奇怪罷,不過仔細聽的話倒是可以聽得清楚。

而且顯然來的路上,一些禮儀包括對子嬰的稱呼秦軍將士應該是都跟這些人介紹了。

出雲國子嬰的記憶裡倒是有一丁點的印象,貌似這個國家是日本傳說中的一個古國。

如此到可以確認這些使臣是真的來自於日本。

“貴國遠居海外,貴使竟然能習得秦音,可否爲朕解惑?”子嬰直接問道。

“回稟陛下,下臣之語乃是習自吾祖。”那使臣規規矩矩的解釋道:“周紀崩壞,諸侯混戰數百載,上國之民多有避禍海外者,其人自稱‘高民’,吾之先祖亦是於百餘年前渡海漂泊至出雲。

今扶桑百國,爲王者亦多爲高民後裔,且以習秦語爲貴。”

聽完這使節的敘述,子嬰總算明白了過來,之前春秋戰國時期,諸國混戰一些過不下去的老百姓甚至卿大夫便渡海去海外逃難討生活,其中一部分便逃到了如今的日本。

和當地甚至沒有開化的土著相比,這些人自然掌握着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幾百年的發展中便慢慢的通過收攏土著形成了百餘個微型國家。

其中佔據統治地位的便是當年那些渡海的中原民衆,這個正使能夠長到接近一米六的身高,恐怕也是因爲是那些最初的“高民”的後裔。

不過那些人和基數巨大的土著相比,畢竟是少數羣體,估計再通婚上幾代人恐怕就都一樣高了。

“爾等來我大秦有何事?”子嬰繼續問道。

子嬰一說到這,這使節突然間神情激動了起來。

撲通一聲跪倒了地上,衝着子嬰說道:“下臣叩請上國皇帝救我出雲國,我出雲國願世世代代爲大秦附庸!”

說着話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卷竹簡來,便要起身呈送給子嬰。

“止步!”守衛在一旁的侍衛持劍立時上前擋住了使節的前路。

劍已出鞘。

自從荊軻刺秦的事情發生之後,大秦侍衛對這些試圖接近皇帝的使節就有些敏感。

見到凶神惡煞般的秦軍侍衛持劍擋在自己的面前,這個使節頓時有些驚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子嬰見狀知道侍衛們也是忠於職守只得略一示意,一旁的宦官過去將使節手中的國書取來,遞給了子嬰。

子嬰打開一看,內容和那使節說的差不多,無非就是出雲國受到了一夥實力極爲雄厚的“高民”的攻打,希望能夠得到上國的援助,出雲國願意世世代代爲上國的附庸。

一大夥“高民”正在攻打出雲國。從之前使節的敘述中子嬰已經知道了“高民”是扶桑對東渡的中原人的稱呼,一大夥“高民”的話難道是……

“那些高民是什麼根底你可清楚?”子嬰繼續問道。

那使節顯然還沒有從方纔的震懾中回過神來,戰戰兢兢的回道:“回稟陛下,這些人根底我扶桑百國亦是不清楚,不過這些人十餘載之前從登陸扶桑時便有數千人,只不過大多數都是孩童。

剛開始還只是佔據了沿海的一小塊區域,不過這些年他帶去的孩童長成之後,便開始大規模擴張,扶桑百國近乎半數被其所滅。”

“那夥人的頭領是不是叫徐福?”使節說到這裡,子嬰大至少已經確認了那些東渡日本的人的身份,便打斷了使節的敘述問道。

“陛下怎知?”子嬰突然說出了那支隊伍的身份,讓這使節頓時有些驚詫不已。

難道那支隊伍和眼前的大秦皇帝有所關係,那自己這一行前來豈不是羊入虎口。

“你只需要回答朕是不是?”子嬰繼續發問道。

聽到子嬰這句不含多少情緒的問話,那使節不敢隱瞞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是,那夥人的頭領據傳言名叫徐福,有搬山蹈海呼風喚雨之能,自稱自己是高天原的神明派來統治大地的天子,終歸會成爲大地的皇者,所以他的手下都稱呼他爲神武天皇。

他的軍隊號稱是要給扶桑百國帶來和平,所以自稱爲大和軍。”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魏第一百七十一章 狼狽而反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伏第五百四十六章 徐成的美好生活第二百六十三章 徐福出海第三百零五章 第一場交鋒第四百零九章 風波漸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冒頓的苦澀第三百九十三章 秦王即我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忽悠徐福第三百五十四章 脫身之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願可求第五百零一章 韓信歸心第一百零九章 齊楚攻略第七章 墨門老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淬火和神臂弩第五百零四章 兩萬也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東越第一美女第四百二十七章 村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井陘之戰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希望之火第三百七十一章 臣有兩請第五十九章 邯鄲謀劃第三百八十章 屎尿大計第五百五十四章 包圍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子有所爲第九十章 重返饒陽第五十八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七十章 汝奈何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軻刺秦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四百三十五章 烏龍第五百三十五章 沮陽血戰第一百零三章 雪姬第二百章 當機立斷第三百零七章 誘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祭舞第二百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六十章 驅敵衝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義無反顧第四百零九章 風波漸定第一百三十章 伐楚之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忽悠徐福第八十章 軍演第三百七十七章 十萬火急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昇天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匈奴第二百零八章 相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甌雒歸秦第五百二十五章 全力攻楚第五百五十三章 七軍逐塞北第五十章 立威第五十二章 迴天第六十八章 氣急第五百二十章 冒頓的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納壯的心憂上來說明一下,本書沒有太監……第五百三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四百四十七章 現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百二十一章 帶走交差第一百八十章 隨波而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味真重第四百四十八章 立儲第二十一章 抗旱練兵兩不誤第四百四十四章 神兵第二百零八章 相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大坑第十三章 鮑瘋子第六十四章 奪權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巴掌拍飛第三百章 軍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姑娘燙錯地方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兵圍垓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刺秦 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噴一臉唾沫第四十六章 饑民第二百八十章 十里亡魂第五百三十章 曲陽城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營中演說第三百三十六章 火燒狼居胥第四十八章 改旗易幟第二百九十一章 匈奴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君好色第十一章 君子有所爲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是見義勇爲第三百六十四章 強勢第一百九十章 贈與長安君爲妾第一百三十章 伐楚之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朝會上講故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程路遠,恕老朽難以相伴第二十九章 歷史走向第五百四十二章 你想怎麼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烏江亭長不渡河第一百八十八章 巴扎的挑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帝玄珠第四百八十二章 望夷宮之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代寫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