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 李斯入甕

始皇帝想早點擺脫生命的痛苦,來不及等待回家就撒手人寰。不過,他還算負責任,站好了做皇帝的最後一班崗。

彌留之際,始皇帝知道大限將至,召來李斯和趙高設立遺囑。他到臨死猶不能鬆弛心情,還要處理國事,誰讓秦朝直至現在還沒有太子。

太子作爲國家的儲君,不僅是傳繼大統的需要,而且是對某些突然變故的準備。早立太子,對順利完成權力交接起着積極作用。始皇帝卻沒有這樣做,他遲遲未立太子,導致國家的歸屬在他死的時候仍然沒有明確的指向,從而引發出秦朝後續的政治血洗事件。

始皇帝在立太子問題上的拖沓,不是他沒有時間,而是經過兩個思想轉變的過程。

一,在始皇帝的衆多子嗣當中,他不知道該如何取捨。

史書對於始皇帝二十多位兒子的記載,只有扶蘇和胡亥筆墨較多。他們兩人也是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可是兩人的身上都有令始皇帝擔心的地方。

扶蘇身爲始皇帝的長子,素有“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的賢名,本來可以坐穩秦朝太子,但他實在有點不識時務。始皇帝對法家情有獨鍾,問政嚴苛專橫,可是扶蘇卻受儒家影響,厚德仁義。他在始皇帝坑殺儒生後,直言上諫,公開批評老爹,觸動了君爲臣綱、父爲子綱的禁忌。始皇帝明知道扶蘇和自己政見不同,當然不會心甘情願的授予太子之位。

作爲始皇帝的第十八子,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胡亥會從他父親那裡,獲得超越其他哥哥的關愛。偏愛年齡更小的孩子,是人之常情,所以始皇帝才爲胡亥特意安排趙高做老師,目的不外乎要重點培養。可是,胡亥畢竟年輕,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他沒有什麼經驗,也沒有什麼功績,很難令秦朝大臣對他信服和真心維護。

二,在獲知蓬萊仙丹的存在後,始皇帝曾經一度自信會長生不老,認爲不再有設立太子的必要。

找不到稱心如意的繼承者,讓始皇帝憂心忡忡。這個時候他又上當受騙,被方士仙人跳,以爲自己可以萬世長存,不用把江山傳給後人,乾脆將設立太子的事情作罷,不再爲此煩惱。

當死期真正到來,始皇帝才明白自己誤信方士的可笑,可惜他連自嘲的時間都沒有,必須儘快安排後事。李斯和趙高低頭跪在他的牀榻之前,從執筆準備記錄的姿態看來,兩人都相當恭順。

其實,李斯不敢擡頭的原因,是不忍心看到始皇帝容顏憔悴的樣子,會影響他午飯的心情。而趙高也不擡頭的原因,是怕人留意他嘴角泛起的陰沉笑容,他痛恨的人終於無法再爲禍天下。

始皇帝的聲音氣息短促,需要留心才能聽清:“傳訊給扶蘇,讓他把北方的軍務託付於蒙恬,馬上回咸陽主持喪事。”講完這句話,始皇帝消耗掉所有的氣力,倏然而逝。

始皇帝到死也不願說出立誰爲新君,只是拐彎抹角的讓扶蘇給自己送葬。看的出他雖然有所悔恨,但仍然不肯承認錯誤,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尊嚴。無論如何,被髮配邊疆的扶蘇得到重見天日的機會,始皇帝是如何想的?

一,扶蘇治國的能力不應該受到懷疑,從他直諫始皇帝的行爲可以看出,他對國政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且敢於表達。他有勇有謀,心懷對百姓的寬容,具備做國君的素質。

二,扶蘇作爲長子,依據祖制,符合繼承江山的傳統。那些因循守舊的本土派,都無條件的支持扶蘇。

三,扶蘇正率兵鎮守邊關,幾年的軍旅生涯,把他磨練的更加成熟。跟蒙恬亦師亦友的關係,也讓他得到軍方的鼎力支持。

四,始皇帝多少認識到暴政對國家的損害,寄希望扶蘇通過與自己迥然不同的施政手段,改變秦朝的現狀。

五,始皇帝一直重用客卿,導致李斯爲首的客卿集團權欲膨脹,只知道爭權奪利。在始皇帝犯錯誤的時候,沒有起到勸阻的作用。讓扶蘇接任,也是因爲他跟客卿派沒什麼瓜葛,日後能甩開手,沒有顧慮的幹事業。

六,父子哪有隔夜仇?始皇帝對扶蘇的不快,只是一時之氣。把扶蘇託付給蒙恬這樣功勳卓著,手握重兵的大將,跟把胡亥託付給趙高這個太監相比,誰更加受到重視,不言而喻。

始皇帝佈置完後事,心滿意足的離去,他給大秦皇朝安排的未來還算完美。不過誰也想不到,扶蘇加上蒙恬連同三十萬秦朝大軍,到最後居然鬥不過區區一個閹宦。歷史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你也猜不到。

看到始皇帝嚥氣,李斯的臉上愁雲密佈。他並不是因爲扶蘇上臺而愁眉苦臉,以他在政治學上的造詣,早就料到結果會是這樣,已經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他對自己向來很有自信,秦朝的很多政策都是由他在推動,扶蘇想撇開他執政根本不可能。

李斯沒有替未來擔憂,大不了日後與扶蘇緊密團結,多打交道。他在害怕另外的問題,現在秦國政局不穩,各地都有反秦的勢頭,如果始皇帝去世的消息流傳出去,他不知道東巡的車隊能否順利的回到咸陽。

經過縝密的思考,李斯決定秘不發喪,等安返咸陽後再大告天下。雖然他是宰相,但這麼大的事情他也無法作主,當他同趙高商量的時候,趙高丟下一句“全憑丞相處決”就匆匆走掉,搞的李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趙高現在方寸大亂,始皇帝的臨終遺言完全出乎他的預料。他把所有報仇的希望都寄託在胡亥身上,如果扶蘇登基,他的努力豈不是付諸東流?

扶蘇性情溫和,處事周全,深得百姓的敬重和信賴,如果讓他當政,秦國說不定真能重現太平盛世。這是秦朝之福,也是趙高的困擾,他決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值得慶幸的是,他還預備了後路,胡亥這次也隨隊出行,只要掌握着這張王牌,事情就還有轉機。

自從成爲太監後,趙高從沒有如此興奮過,始皇帝的去世,涉及到皇朝的權利分配,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令人窒息的誘惑,讓他無法抗拒,激動的情緒難以平靜,他要幹一件大事,改命篡詔,把扶蘇拉下馬,讓胡亥扶搖直上。

趙高若想完成他的計劃,必須解決兩個難題。

一,勸說胡亥與扶蘇爭權奪利,這是謀取秦朝皇位的前提。趙高身爲胡亥的老師,一直克盡本分,孜孜不倦的傳道、授業、解惑,深受胡亥的信任和親近。胡亥平時身處皇宮,對外界少有接觸,沒有什麼機心,他跟趙高相處融洽,很容易被擺佈。

二,丞相李斯知道始皇帝的遺囑內容,趙高必須拉攏他,這是謀取秦朝皇位的保證,而且難度很大。如果李斯執意把遵從先皇的安排,扶蘇收到詔書後,蒙恬必然派邊防軍護送其回咸陽,秦都處在秦軍的控制下,趙高就此玩完。

事不宜遲,趙高找到胡亥,彙報始皇帝歸西的消息。他故意做出悲痛萬分的樣子:“公子請節哀順變,陛下剛剛去西天極樂世界報到去了。”

“什麼?”胡亥驚叫起來,隨即壓低聲音:“可有留下遺訓,誰人主朝?”胡亥這個不孝子,不先哀思其父,反而關心起皇位歸屬來。

胡亥的舉動讓趙高懸着的心放下大半,事情比想象的更好辦,他痛心疾首的說道:“陛下病的有些糊塗,安排的很不厚道。他對所有的公子都沒有分封,只是下詔書給扶蘇,讓他速歸咸陽,馬上登基,成爲天下之主。小胡你連塊封地都沒有,日後要喝西北風了。”

趙高的話,讓胡亥失望至極,但他從來沒有謀反的想法和膽子,只是垂頭喪氣的自怨自艾:“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皇的做法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們誰也無法反駁,既然他不封賞,我只好自認倒黴。”

趙高絕不允許胡亥自暴自棄,宛如嚴師般啓發和開導他:“我平常是怎麼教導你的?思維一定要開闊。陛下的詔書掌握在李斯和我們兩人手中,天下的走向並沒有失控,只要你想,就還有可能,我只問你到底想了沒想?”

胡亥把話到嘴邊的“想”字收回,內心陷入親情和權利的掙扎,半晌後,做出義正嚴詞的回答:“廢棄長兄而立幼弟,乃是不義。不遵守父皇的詔書,乃是不孝。我才疏學淺而依賴老師您,乃是無能。這是三件違背道德的事情,如果我做了,肯定無法令天下臣服,還可能斷送秦朝的江山社稷。”

從胡亥表現出的口才和思考能力,我們不應該再把他誤讀成昏庸無能的敗家子。他思路清晰,對事情的判斷也很準確,如果秦朝不被斷送,趙高還會處心積慮的這樣做麼?

趙高露出恨鐵不成鋼的表情:“你這是形而上學,教條思想。商湯王殺掉主君夏桀王,世人稱頌他義薄雲天,周武王殺掉主君商紂王,世人讚譽他替天行道。衛輒殺掉自己暴虐的父親,衛國人民都感謝他的大恩大德,就連孔聖人也替他辯護,公開承認他並非不孝。成大事不能拘泥小節,不靈活變通不行,緊要關頭,事應從權,切勿墨守陳規。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聽我的話沒錯,出手要狠,江山才穩。”

胡亥見趙高講出一堆大道理,不禁對皇位怦然心動,若是繼續扭捏,一點大丈夫的氣魄都沒有,還會辜負師傅的苦口婆心,他以問代答:“我們還沒有回到咸陽,父皇的追悼會尚未進行,現在去找丞相合適麼?”

胡亥不僅不傻,而且還聰明的很,他也知道事須決於李斯,在提醒趙高快去辦事。胡亥的優點很明顯,缺點更明顯,他繼承了始皇帝睿智的優秀基因,可惜耳根太軟,不能堅持主見,人云亦云,結果敗給趙高的軟硬兼施。

趙高和胡亥密謀篡位的時候,李斯正在菜市場逛蕩。他這個丞相不好當,爲了對始皇帝晏駕的消息進行保密,有許多善後工作都需要他自己動手,親歷親爲。

回到咸陽,路途遙遠,現在又是酷夏,三伏天熱的一塌糊塗。始皇帝的屍體放上兩天就會腐爛發臭,李斯以始皇帝愛吃鹹魚爲由,大批採購。都堆積在始皇帝御駕的鑾輿內外,藉以掩蓋屍體散發的惡臭。

儘管有人會疑問,始皇帝就算再愛吃鹹魚,也不用抱着睡覺吧?李斯也管不得這許多,反正始皇帝屢有驚人之舉,常常幹出匪夷所思的荒唐事,希望大家可以見怪不怪。

始皇帝每天按三餐供奉飲食,只是從來不下車出恭,文武百官照舊在車旁奏事,由車內的宦官假傳聖旨,一切運轉如故,絲毫不露破綻。

李斯爲死屍辛勞,忙前忙後,慰問他的人來了。 趙高笑眯眯的登車造訪,還攜帶酒菜,雖然有對始皇帝不恭之嫌,但是酒桌最適合講感情、談生意。他們兩個人其實都屬於客卿集團,礙於趙高的宦官身份,平日少有交流,這是難得的親近機會。

雖然李斯跟趙高不熟,也想不明白趙高來的目的,但他還是表現出高昂的熱情。兩人畢竟都是先皇的託孤之臣,況且太監只要不犯錯誤,輕易不會降職,李斯認爲趙高將來還會給扶蘇拉車,所以比較恭敬。

酒是活血化腸的好東西,三杯兩盞下肚,李斯同趙高漸漸熱絡起來,還不至於交心,卻抒發起感慨來:“先皇走的匆忙,留下許多懸而未解之事,日後趙府令和老夫同朝,還應該共同擔待纔是。你我都應該感到慶幸,能夠在守在先皇身旁,如果是本土派的大佬在這裡,還不知道會搞出什麼事,弄不好我們就要穿小鞋啦。”

趙高正愁不知道如何向李斯開口,見他主動提起,於是接着說道:“我們不該慶幸,簡直是幸運,現在籌碼在你我手中,給誰穿小鞋都易如反掌。”

李斯的酒醒了一半:“此話怎講?”

趙高不再隱瞞,把計劃托盤而出:“先皇的遺詔還沒有發出,除了你我,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內容。玉璽正由胡亥代管,他很想把詔書上的名字改改,你看行麼?”

李斯卑鄙的事情並沒有少幹,但讓他同太監爲伍,他驕傲的自尊心絕不允許。況且他秉承法家思想,如果無私可循,是不會輕易做出違背法理的事情。

李斯毫不掩飾自己對趙高的憤怒:“這是大逆不道的亡國之言,豈是我們臣子該談論的話題?”

趙高對李斯的反應並不詫異,也不慌張,他已經對局勢做過全面的分析,只要他道出利害之所在,不怕李斯不就範。

一,李斯同扶蘇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始發於焚書坑儒事件。扶蘇對這兩件事都持反對意見,而李斯默認始皇帝的行爲而不勸阻,爲了打擊儒家,還曾經煽風點火,顯然跟扶蘇集團的政見相左。

二,扶蘇在北疆與蒙恬同甘共苦,交情非淺,兩人在政治上是互相依存的關係。扶蘇登基後,必然會寵信蒙家,蒙恬和弟弟蒙毅得勢,李斯的日子只能越來越不好過,甚至會被清洗出局。老臣被新主所忌,歷朝歷代都有先河,李斯想獨善其身,難度太大。

趙高几十年身處皇宮,對各種權利鬥爭冷眼旁觀,已經具有深厚的造詣,他抓着李斯的軟肋,勝券在握:“丞相不要動怒,趙高所言,完全是爲你着想。蒙恬同扶蘇的關係你不是不知道,扶蘇登基,秦朝上下還會有您的位置麼?”

趙高的話讓李斯凝神思考起來,他之前確實沒有往這方面動過腦筋。

趙高接着說道:“蒙恬比之丞相有三個優勢,他的功勞比你大,帶兵比您多,謀略比您出衆。他那個領兵打仗的將軍你未必能幹,可是你的丞相之位,他足可以勝任,難道你還不覺悟麼?”

李斯被趙高逼的老淚縱橫,抓耳撓腮。他想爲始皇帝盡忠,可是會自身難保,他想爲國家守義,又恐禍及子孫,最後仰天嘆息:“生逢亂世,活着的人都渾渾噩噩,不死已經是奢求,我還要臉幹什麼?”

李斯不得以跟趙高合作,他有着滿腹的苦衷,人要活命,天經地義。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在與虎謀皮,趙高遠比蒙恬可怕的多。趙高準備把賊船駛至深海,然後鑿沉,李斯上去就別想下來,結局只能是葬身權力的汪洋。

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七十六 亡魏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六十七 亡趙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六 包裝嬴異人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二十 東周的滅亡(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 長平之戰(3)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七十 荊軻刺秦王(3)四十一 嫪毐反了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 嬴異人的煩惱七十七 亡楚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八 長平之戰(2)七十七 亡楚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六 包裝嬴異人六十七 亡趙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九十九 沒有不散的宴席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九十 坑儒案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十 白起功高震主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九 長平之戰(3)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九十四 李斯入甕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八十九 焚書案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四十七 楚國的宮廷陰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