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
趙曉曉嬌羞的紅着臉,對着電話喂了一聲。
電話那頭聽到聲音後,激動的喊着:“三姐是三姐嗎,我是曉燕啊。”
趙曉曉一聽是趙曉燕,也跟着激動的喊道:“曉燕,是曉燕啊,你最近怎麼樣,學習怎麼樣,忙不忙,過得還習慣嗎…”
趙曉曉的那一聲曉燕,大夥都聽到了,得知是曉燕,都不約而同的湊到了電話機旁,想要聽聽她的聲音。
趙曉曉見大夥都湊過來了,便對電話裡的曉燕說了聲:“曉燕你等會,我把聲音放出來,我們大夥都在呢,就少了個你。”
隨後趙曉曉按下擴音,讓大夥都能聽到趙曉燕的聲音。
趙曉燕還沒來的急跟大家問好,大夥七嘴八舌的問着她的近況,趙曉燕就是有心想要回答,也抵不過他們這麼多嘴巴,回答不過來啊,再加上,是幾個人同時講話的,她也聽不清啊。
電話那頭的趙曉燕,被逼的大喊道:“停,你們一個個的來,我沒怎麼多嘴,想回答也回答不過來啊。”
大夥相互看了看對方,哈哈笑着。
趙曉曉對着電話喊了句:“那我們都不說話了,讓家裡最有權威的媽跟你說。”
大夥稍稍的往旁邊讓了讓,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劉慧蘭。
劉慧蘭彎腰頭往前湊着,對着電話那頭喊着:“曉燕啊,我是媽媽,你那邊怎麼樣啊,生活習慣了沒有啊,天氣好不好啊,忙不忙啊,有沒有缺什麼東西,我給你寄過去。”
趙曉燕聽到了許久沒見母親的聲音,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思念家鄉的心情,更加的迫切,這也是她不大願意和家裡打電話的原因之一。
不打電話還好,忙碌中會忘記對家的思念,一打電話,一聽到家人的聲音,那迫切的想要回家的心情,就更加濃重了。
電話那頭的趙曉燕,拿離電話,做着深呼吸,強忍住眼淚,不讓趙曉曉他們聽出什麼異樣來。
待趙曉燕確認她的聲音沒什麼問題後,開心而又平靜的說道:“媽我這邊很好,吃的也習慣,住的也習慣,就是學校那邊偶爾會有活動,所以有時候會忙一些,其他沒什麼。”
趙曉燕說的輕巧,其實過的卻並不如意。在剛到國外的時候,趙曉燕不習慣國外的吃食,有一顆地地道道中國胃的她,吃不吃的下去且不說,光單一的餐食,令她厭惡。
在吃的方面,趙曉燕花了很長時間去克服。期間趙曉燕還因爲水土不服,又吐又拉的,整個人都虛脫了,在寄宿主人的照顧下,好不容易纔有所好轉的。
在學校,趙曉燕也或多或少的被歧視着,也被欺負着,那段時間,趙曉燕甚至都不想要上學了,自暴自棄的想要回家。
但事後,冷靜下來後的趙曉燕,想起了家人,她們是費了多大的勁兒,纔將她送去國,在離開的時
候,她還立下過軍令狀,放出過豪言壯語,可現在,說放棄就放棄,一切都顯得太兒戲,太簡單了。
趙曉燕又想起了姐姐的話,記得當時,姐姐趙曉曉早已把出國的弊端告訴過了她,是趙曉燕自己做的決定,所以她也必須獨自承受這些。
也虧得趙曉燕沒有放棄,生活學習等都漸漸的熟悉習慣了起來。她漸漸地也交了許多各色各樣的朋友,在國外的生活,不再是孤孤單單一個人。
但每當和家裡通電話,趙曉燕總是免不了想起之前那段,辛苦可憐孤單的回憶,忍不住想念家而落淚。
劉慧蘭聽着趙曉燕報告着那邊的情況,擔心的說道:“曉燕啊,你可千萬別做報喜不報憂的事啊,你說真話,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起碼讓我們安心啊。”
劉慧蘭雖然這麼說,但大夥都知道,若是趙曉燕將在那邊吃的苦,一股腦的全說給了劉慧蘭聽,劉慧蘭估計會更加擔心,甚至會勸說趙曉曉讓她回來,女孩子家的,不要在外面這麼辛苦了。
趙曉燕也自然知道劉慧蘭的心,開心的與媽媽說道:“媽,我說的是真的,你不信我現在叫我朋友與你說兩句,我在這邊過的真的挺好的。”
劉慧蘭一聽趙曉燕要去叫她朋友過來,忙阻止道:“不用了,你國外朋友說什麼,我們又聽不懂,你在那邊過的好,我就真的放心了。”
趙曉燕也開心的說道:“媽,你就放心吧,我好着呢。”
其實趙曉燕是在外面打的電話,身邊哪裡來的朋友,只是哄着劉慧蘭罷了。若是劉慧蘭不說那話,
那趙曉燕就會找藉口說,朋友害羞,不好意思接電話,給搪塞過去。
趙曉燕這種拙劣的小把戲,騙騙劉慧蘭就罷了,劉慧蘭關心則亂,其他人可就沒怎麼容易騙了,那明顯的汽車喇叭聲,一聽趙曉燕就是在外面。
他們這邊是晚上九點左右,這麼算來,趙曉燕那邊是凌晨,哪個朋友怎麼義氣,凌晨不睡覺,陪着趙曉燕出來打電話。趙曉燕有意說善意的謊言,大夥也心照不宣的沒有拆穿,就當是爲了劉慧蘭安心。
趙曉燕又和劉慧蘭閒聊了幾句,在電話那頭喊着趙曉曉道:“三姐我這次打電話回來,主要是爲了祝賀你結婚的。”
趙曉曉聽到趙曉燕喊着她,湊上前去,大聲的回答道:“曉燕謝謝你啊,有心了,等你回來,我們再請你吃飯。
趙曉燕得意的說道:“那必須的,三姐夫的求婚計劃還是我給的呢,你們怎麼能不請我吃個飯呢。”
“喲還求婚了呀,我們怎麼沒聽說呢?”趙曉蘭打趣的看着趙曉曉說道。
趙曉燕在電話那頭笑着回答道:“可浪漫了呢,你們可要好好的拷問一下三姐,等我回來後,與我對照,看她有沒有瞎說。”
趙曉芸應答說道:“行啊,我們等你回來,等你回來後,家裡應該又多一個小寶寶了。”
趙曉燕在電話那頭激動的喊着:“好啊,等我回來,我要給小寶寶取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