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就能做官,還是要經過吏部的銓選。
所謂銓選,拼得還是人脈,沒有關係,就算他得了科舉的頭名,依然有可能無官可做。
這不是鄭勤想要的,他要做官,他要像先祖一樣做九卿、入中書做宰相。
不參加科舉,那就只剩下舉薦了,偏他除了一個姓氏,並無什麼得力的親友,最初的時候,他打算進京走崔相公的門路,但那也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因爲鄭勤很清楚,他與崔夫人的族親關係實在太遠了,勉強湊上去,只會讓人把他當成打秋風的窮親戚,想得到舉薦,幾乎不可能。
如今他巧遇崔幼伯,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良機呀,瞧瞧崔幼伯這身份,老相公的孫子、相公的親子,娘子又是郡主,岳母是公主,岳父則是天下名士蕭郎,隨便哪邊發點兒力,崔幼伯的前程就錯不了。
而他跟着崔幼伯,也定能有所進益。
他的先祖便是某家士族先祖的僚屬,從一個小小的書吏最終成爲一代權臣······他決定了,哪怕只是個幕僚,他也要跟着崔幼伯。
這邊鄭勤與崔幼伯都有着自己的打算,兩人的談話也頗爲融洽,不知情的人見了,也定會以爲兩人是久別重逢的表兄弟。
另一廂的牛車裡,蕭南也在打量鄭勤的妹妹鄭勉。
小娘子年紀並不大,說是十三歲了,但蕭南瞧着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
這個年紀的女孩兒,放在後世還是個小學沒畢業的小屁孩兒呢,但鄭勉已經跟着哥哥走南闖北的‘遊歷,了一年,且從她閒談中,蕭南推測出,兄妹兩個一年來的路費花銷,一部分竟是靠鄭勉織錦、刺繡掙來的。
鄭勉的祖母出身吳郡陸氏,頗擅長女工,鄭勉的織錦、刺繡都是跟着祖母學的。當初學的時候,只是把它當做一門才藝,是鄭勉淑女課程中的一小項,但沒想到,卻成了他們兄妹的經濟來源。
鄭家祖母教養鄭勉的時候非常精心,彷彿與自家老頭子別苗頭一樣,鄭祖母將世家貴女必學的所有才藝都一股腦的塞給了鄭勉:女工、烹飪、唱歌跳舞、騎馬·……雖然不是每樣都精通,但每個方面鄭勉都會一些。
尤其是女工和琴藝,鄭勉學得最好。
聽了小娘子細聲細語的講述,蕭南看向鄭勉的眼光更加熱切,嘖嘖,她正想着如何幫女兒尋一個既有才學、又家世好的女夫子呢,不想老天就送了個鄭勉。
蕭南不喜鄭氏,但並不意味着會討厭一切與鄭氏有親戚關係的人。
鄭勉又是個嫺雅懂事的小姑娘,單她願意努力賺錢養哥哥,就能看得出來,鄭家小娘子人品很靠譜。
蕭南看中了人家小姑娘的才藝,對崔幼伯邀請鄭氏兄妹去洛陽小住的決定也很是贊同。
路上,蕭南更是親熱的將鄭勉請到自己的牛車裡,一邊打探兩兄妹的底細,一邊與小姑娘拉近關係,爭取早日給女兒拐一個良師益友回家。
蕭南的努力沒有白費,亦或者是鄭家兄妹經過觀察、商量,也決定要住在崔家,反正等大隊人馬抵達洛陽的時候,蕭南與鄭勉已經成了一對極親密的姑嫂(表嫂與表妹嘛)。
臘月二十二日,經過近二十天的行程,崔幼伯一家終於抵達洛陽。
洛陽與長安一樣,城區也是分成了大小諸坊,崔家位於皇城附近的化清坊,面積比京城崔宅的面積略小,約佔整個坊的五分之一。面積雖小些,但格局差不多,也是分作三堂,榮壽堂在東側、榮康堂居中、榮安堂在西側,三堂連在一起,遠遠看去就是一個由大小庭院組成的龐大建築羣。
洛陽榮壽堂的管家早就接到了崔幼伯的信,每日都遣人候着幾個城門口等着,今兒得了消息,聽說郎君已經入城,忙帶着家中的小廝、部曲前來迎接。
“老奴崔方,拜見郎君!”
崔方約莫五十歲左右的樣子,見了一身喪服的崔幼伯,下馬便跪,碰碰叩頭行禮。
崔幼伯知道這人是老夫人得用的老人,忙上前幾步將崔方扶了起來,“崔叔無需多禮,快些起來吧。”
崔方與崔幼伯說了幾句,眼睛便只往車隊中間的靈柩瞟,崔幼伯見他惦記阿婆,頓覺安慰,指了指那車架,輕聲道:“阿婆、阿婆的靈柩在後面,崔叔跟隨阿婆幾十年,也去給阿婆問個安吧!”
崔方感激的連連躬身,然後步履踉蹌的往靈柩奔去,不一會兒便想起壓抑的嘶啞哭聲:“嗚嗚,老夫人……”
ps:一更,謝謝親們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打賞,謝謝親們的訂閱,ox∩一∩ko謝謝鄭勤,字齊光,是滎陽鄭氏旁支的子弟,據說(當然是據鄭勤說),鄭勤的高祖父與崔大夫人鄭氏的曾祖父是從兄弟。不用往前數五百年,兩家的祖先就是親兄弟。
一長串的族譜背下來,崔幼伯又多了個表兄,關係雖遠了些,但終歸是阿孃的族人,也勉強算是自己的親戚。
據說,當然還是據鄭勤說,他父母早亡,是祖父將他養大,待他弱冠後,租父爲他取表字‘齊光,,寓意很明顯,‘與日月兮齊光,,期盼鄭勤能復興家族,成爲光耀天下的名士賢臣。
鄭勤弱冠的第二年,祖父也去了,家中除了一個幼妹,竟無一個親
家裡沒了親人,鄭勤也灑脫,將所不多的田產變賣了,只留了個破舊的祖宅,湊了些盤纏,四處遊學、增長見聞。
因怕幼妹在家無人照拂,鄭勤將小妹和家中僅剩的兩個奴婢也帶上,一行四人便開始了雲遊天下的行程。
對於這樣一個七拐八繞的表兄,崔幼伯還是比較欣賞的。
其中,鄭勤不錯的相貌起了不小的作用,因爲崔幼伯這廝是個顏控,而鄭勤呢,真心說小夥子長得很不錯,五官俊朗、身材修長,配上雙眼中時時閃爍的靈光,讓人一看就是個俊逸的翩翩玉郎。
而鄭勤的談吐也不俗,畢竟是世家子,家族雖衰敗了,但底蘊猶在,祖先的書籍、筆記也都保存得好好的,再加上家境貧寒,鄭勤家也只剩下士族的驕傲,以及對先祖榮光的懷念了。
爲此,鄭家祖父整天抱着先祖的筆記和手札,用絕對的古禮教養鄭勤。
見到鄭勤這般清雅不凡、談吐有方,崔幼伯更是喜歡,一聽表兄要去洛陽遍訪名士便邀請他們兄妹同行。
至於鄭勤是不是騙子,這一點崔幼伯毫不懷疑。
原因也很簡單,士族不是那麼好裝的,想扮演世家子行騙非常困難。
有些人曾嘲笑士族子弟善裝13但肚子裡沒貨,沒見過、沒聽過士族的生活做派,隨便一個市井閒人想裝13都裝不出來。
曹大大能寫出曠世名作,也與他早年豪奢的貴族生活有關。
古代可不是現代,那時信息閉塞,一個人達不到一定的階層絕對不瞭解這個階層的內情。
哪像現代呀,萬事有百度那些×二代、三代們又喜歡在網上曬有錢、炫富,各種奢飾品、名牌都能在網上查到,且有圖有視頻,即使不是富豪,也能照着這些資料想出個大概來。
古代呢,沒有名門望族的生活經驗,很難描繪出貴族家的日常生活。
可以說,沒有江寧曹家曹大大估計也只能寫那種賈母都挑出錯來的《鳳求鸞》之類的低俗小說。
說了這麼多,結論只有一個,在大唐不是真正的世家子,想假扮世家貴族,非常艱難。不用刻意考問,只隨口談論幾句譜系、族譜,假扮者就能露出破綻。
崔幼伯還發現,在某些方面,鄭勤與劉晗頗爲相似,兩人都出身名門,卻又家道中落,只能依靠自身的能力振興家業。
但劉晗的家境比鄭勤好些遊歷的地方也多,談吐間比鄭勤多了幾分隨意灑脫。
反觀鄭勤,雖保持着世家子的驕傲,但面對崔幼伯的時候,難免多了幾分曲意討好。
崔幼伯不是剛出社會的小菜鳥,對於鄭勤的心思也能猜出幾分。
不過,他並不在意,就像他家娘子說的,他們崔家最不缺的就是資源,錢財也好、人脈也罷,都非常豐富,唯一缺的是品性好、家世清白的人才。
崔幼伯做了兩年的司直,也算是進了官場,對於自己的未來也有了目標。
待他爲阿婆守完孝,他還是要起復重新做官的,到那時,身邊能有幾個能幹的助手,將對他的仕途有極大的幫助。
鄭勤黏上自己,小心思肯定不少,但崔幼伯觀察,鄭勤的品性不壞,才學又好,出身更是沒得挑,只一個‘鄭氏,便能讓鄭勤高出寒門士子許多。這樣的人才拉攏好了,將來定是他得力的左右手呢。
而鄭勤呢,與崔幼伯拉上關係後,也在考慮接下來的路怎麼走。
有了崔家表親這層關係,他與鄭小妹的生活問題便得了解決,這還不夠,鄭勤要的是復興家族、重現鄭家的榮光,而不是隻混個溫飽。
同行的幾天裡,經過與崔幼伯的交談,鄭勤發現,他這個便宜表弟年紀雖輕,但已有了官場的經驗,談論起時政來也頭頭是道,對於未來仕途的規劃更是非常清楚。
瞭解了崔幼伯的宏願,鄭勤也不禁起了心思,目前對他而言,想要入仕,無非就是兩條路,一是科舉,一是舉薦。
鄭勤想過了,他參加科舉倒也不是不成,但考中新郎君後,並不是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