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鏖戰(下)

儘管劉存信義無雙,但徐和與生死兄弟司馬俱一樣,根本就無法放棄自己當初發下的誓言,更不忍背叛身後成千上萬百戰餘生的黃巾兄弟,所以徐和誠懇地向劉存拱手敬禮,一字一句地鄭重回應:

“若是劉使君今天能夠擊敗徐和,徐和願意把自己的腦袋送到將軍刀下!”

劉存仰天長嘆,好一會才向徐和二人重重點頭:“徐將軍、司馬將軍,有件事不敢隱瞞二位將軍,從南武陽火速趕來的八百黃巾騎兵估計快到了,儘管不知道領軍將領是誰,但此人定是二位將軍的好兄弟,否則不會日夜奔波火速前來助戰,不過,這八百騎無法改變此戰的結局,因爲徐州八千將士和我琅琊軍三千精銳,在這八百騎兵離開費縣趕過來不久,便對二位將軍的費縣城池發起偷襲,此時應該已拿下縣城,正想方設法堵住二位將軍的退路。”

徐和與司馬俱大吃一驚,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可劉存的神色與語氣明確告訴他們,這事已經發生了。

心中焦慮的徐和忽然圓睜雙眼,無比決絕地盯着劉存的眼睛:“劉使君,我相信你說的話,但是我不能因此而放棄抵抗,放棄我徐和以及數萬弟兄的骨氣,不管往後如何,我今天都會竭盡全力擊敗你!”

劉存痛苦地點點頭:“那麼,就讓咱們手中的刀槍來決定彼此的命運吧!”

“好!使君大人保重!”徐和擡起手,滿懷敬意地向劉存施一禮。

“二位將軍也要保重!”

劉存鄭重回禮,調轉馬頭奔向本方陣前,渾身散發濃烈殺氣的親衛長秦義將手中大旗高高舉起,緊緊跟隨在劉存身後挺直了身軀。

鬥志迸發的劉存沒有直回中軍,而是策馬掠過一個個方陣,拔出長刀傾力高呼:“琅琊將士,生死弟兄!有我無敵,戰無不勝——”

八千將士凝望策馬揮刀如同天人般掠過眼前的主公,凝望主公身後獵獵生風的火袖大旗,只覺血脈賁張豪氣翻涌,激動地舉起手中刀槍,竭斯底裡地高呼起來,聲音越來越整齊,越來越洪亮,最後匯聚成驚天動地的誓言:

“琅琊將士,生死弟兄!有我無敵,戰無不勝——”

“狼牙將士,生死弟兄!有我無敵,戰無不勝——”

劉存馳騁兩輪迴到中軍,八千將士吼出的誓言還在天地間迴盪,他飛身下馬,與各部都尉軍候緊急磋商片刻,便與王杞一同登上五丈高的指揮台,十餘名鬥志昂揚的都尉軍候飛速策馬返回各部,中軍高臺兩側的十二面戰鼓驟然敲響,。

蒼慈和程秉快速登上高臺,站在劉存和王杞身後,緊張地遙望黑壓壓一片緩緩進逼的黃巾軍,再看前方針鋒相對迎面壓上的琅琊軍方陣,頓時心驚膽戰,汗如雨下,小腿不爭氣地顫抖起來,其他書友正在看:。

黃巾軍正面的兩個五千步卒方陣突然發出驚天的怒吼,上萬名黃巾士卒揮舞刀槍,吶喊着衝向前方琅琊軍單薄的長槍方陣,身後緊緊跟隨的八千刀盾手也逐漸加速,寬闊的戰場頓時塵煙蔽日殺聲一片。

震耳欲聾的戰鼓聲驟然停止,悠揚嘹亮的軍號聲齊聲吹響,琅琊軍前方的六個長槍方陣突然動起來,一千槍兵合力推出一座座隱藏的高大拒馬,兩千槍兵迅速在拒馬之上架起密密麻麻的鋒利長槍,轉眼之間連成三里長如同刺蝟般的障礙。

快速壓來的成千上萬黃巾士卒似乎視而不見,仍舊悍不畏死地加速衝鋒。

密集的戰鼓聲再次響起,佈置在槍陣後方的四個弩兵方陣射出了第一波利箭,兩千支三尺二寸長的利箭從前方蹲下的槍兵頭頂直射出去,立刻引發黃巾軍的陣陣哀嚎,衝到琅琊軍前方五十步的黃巾步卒倒下一片,緊接着,第二波利箭呼嘯而至,成百上千中箭倒地的身軀絆倒身後高速衝鋒的同伴,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密集的利箭接肘而至,毫不留情地將陣地前方的黃巾士卒射殺。

慘叫聲哀嚎聲不絕於耳,陣陣血霧連同飛揚的塵土翻卷直上,上萬人的衝鋒集羣很快出現巨大混亂,寬達三裡如同浪潮般涌來的黃巾軍如同撞上了密集竦立的礁石,怒罵聲、催促聲、痛苦的嚎叫聲不絕於耳。

一輪又一輪密集的齊射之後,死傷慘重的黃巾士卒終於頂不住如此密集的近距離射殺,開始出現大面積的潰退。

隨着王杞手中的令旗一揮,琅琊軍的戰鼓聲爲之一變,兩千弓弩兵在各自的輔兵幫助下快速更換箭矢,統一調整射界,在各自軍候的聲聲銅哨指揮下,開始了覆蓋式延伸射擊。

僅十數息之間,兩萬支利箭飛到密密麻麻倉惶撤退的黃巾士卒頭上,無序潰退黃巾士卒一片片接踵倒下。

面對呼號震天一片狼藉的戰場,中軍高臺上的劉存等人看得心旌搖動,觸目驚心。

指揮全局作戰的王杞連聲哀嘆,直言黃巾軍的戰法太過落後,在本軍三千騎兵的威脅下,徐和等人缺少變通方法和足夠的勇氣,而本軍在裝備和訓練上優勢非常明顯,特別是連發強弩大規模使用展現出的強大擊力,大大超出他的預料,哪怕之前有過多次集中使用的經驗,也沒想到劉存非常重視的“弓弩近距離密集直射”,會顯示出如此驚人的殺傷效果。

直到此時,黃巾中軍的急促鑼聲才遲遲敲響,成千上萬的黃巾士卒如沒頭的蒼蠅四處奔逃,兩側的萬人長槍陣也被躲避利箭射殺而昏頭轉向黃巾士卒衝亂。

劉存立刻看到機會,正要吩咐王杞下令,王杞已經抓起兩面袖黃令旗揮動起來,震人心魄的戰鼓聲和軍號聲齊聲響起,琅琊軍整個陣地隨即沸騰起來。

右翼兩千遊騎兵和中央後側的一千槍騎兵開始緩緩出擊,迅速集結的步卒方陣踏着鼓點,踩着敵人的屍體和血泊齊步前進,兩千弓弩兵和兩千名揹負箭矢的輔兵緊隨而上,全軍形成的強大氣勢逼得對面的黃巾軍更爲混亂。

大營裡,上萬民夫和高臺上文武官員們禁不住齊聲歡呼,劉存戴上銀盔提起長槍,不顧蒼慈、程秉等人的苦苦阻攔走下高臺,整齊肅立在高臺下的兩百親衛頓時歡呼起來。

劉存從年紀最小的弟子郅臻手裡接過戰馬繮繩,愛憐地摸了摸他的腦袋,翻身上馬原地急轉一圈,哈哈一笑馬衝向前方沸騰的戰場,兩百親衛放聲高喊策馬跟隨,如同一隻巨大的利箭,射向黃巾軍正在倉惶移動的左翼長槍陣。

第211章 何去何從第191章 激戰(下)第137章 謀算(上)第269章 羣雄震動(下)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45章 決戰前夕(上)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181章 問鼎之基(下)第53章 踏雪訪子義(上)第245章 決戰前夕(上)第287章 少帝駕崩第124章 蓄勢(下)第140章 反制(中)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82章 報復(上)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231章 鳩佔鵲巢(上)第128章 管亥歸來(下)第188章 誘敵(上)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258章 陽謀(上)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27章 歲貢第103章 陽謀(下)第199章 除惡務盡第262章 決斷(下)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81章 整軍(上)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8章 悄然發力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221章 蓄勢待發第85章 順勢而動(上)第276章 密談(上)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231章 鳩佔鵲巢(上)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上)琅琊國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65章 鬥智鬥勇(上)第24章 人心難測第184章 圍城(上)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234章 錯綜複雜(下)第225章 連鎖反應(上)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128章 管亥歸來(下)第153章 天下雄城(下)第259章 陽謀(下)第56章 承諾(下)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87章 誓言(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44章 朝貢(上)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193章 決戰(上)第81章 整軍(上)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71章 義釋管亥(上)第210章 文姬(下)第146章 亂局(上)第164章 利益交換(上)第157章 惑敵之計(下)第282章 無可阻擋(下)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26章 擴軍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189章 誘敵(下)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245章 決戰前夕(上)第70章 鏖戰(下)東武城安丘黔陬縣夏河城第262章 決斷(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115章 轟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