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破城

青州軍陣地中央的高臺上,大將管亥終於揮動手中令旗,高臺兩側的大旗也隨之舞動起來。

匆匆抵達城池東西兩側的兩千騎兵,在各自都尉的率領下,快速越過壕溝上臨時搭起的木橋,殺氣騰騰地衝向白波軍殘部倉惶涌入的北城門,三千槍兵再次集結於陣地前方,踏着鼓點,怒吼着殺向正前方。

“將軍,八旅騎營衝進了城門,咱們贏了!李樂三千精騎死傷大半,城中之敵不是老弱傷殘,就是魂飛魄散的輔兵和民夫,絕對擋不住我軍兩營騎兵和數千步卒的衝殺,此戰已無絲毫變數了!”

管亥身邊年輕的參軍興奮不已。

管亥默默地點了點頭,遙望前方煙塵滾滾殺聲震天的戰場,頗爲感觸地嘆息道:“要不是主公力排衆議,根據敵我態勢做出大膽改變,將計就計定出誘敵之策,恐怕就沒有眼前這場幾乎沒多少傷亡的勝仗了……”

“之前我怎麼也沒想到,這場勝利竟會來得如此輕鬆。”

年輕的參軍哈哈大笑道:“白波軍根本就不懂我軍新式裝備的威力和協同作戰方式,還以爲可以像從前那樣,憑藉三千騎兵的高速衝擊破陣而去。”

管亥露出了驕傲的笑容:“不單止白波軍,周邊諸侯瞭解我軍底細的恐怕也沒有幾個。”

“好了,傳令下去,命令東西城門外待命的八個營,放棄陣地立即出發,跟隨我趕赴北面渡口,暫作後備軍,另外你親自去一趟,看看李樂和胡節是否活着,要是活着就帶進城裡好好安置!”

“要是死了……就替我好好收斂他們吧,等完這仗再好好處置,當年一別至今已六年,怎麼說也是故人啊!”

“明白了,屬下這就去辦!”

年輕的軍候行了個軍禮,大步跑下高臺。

城北渡口,此刻已是重兵雲集,劍拔弩張。

青州軍主動放棄碼頭上方三里長的弧形阻擊陣地,收縮陣型,重新集結於南面兩裡之外構築的第二道工事。

韓暹的三萬餘援軍,得以迅速登陸,率先下船的三千精騎,不斷地奔馳於敵我之間,查探青州軍的佈置,傳遞各種消息,三萬精銳步卒正在緊張集結,抓緊時間佈置陣型,準備作戰。

韓暹的大旗已從樓船上移到碼頭中央臨時豎立的營帳前方,此刻,韓暹正在根據不斷反饋回來的情報,與麾下將校緊張商議。

直到此刻,韓暹和麾下將校尚不知道青州軍已經破城,他們前來救援的李樂所部已被殲滅,主將李樂死於亂軍之中,身中數箭逃回城中的副將胡節已被青州軍俘虜。

“李樂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

主位上,韓暹環視左右十餘名大汗淋漓的將校,怒氣衝衝地大聲問道,好看的:。

衆將校無奈地連連搖頭,副帥胡才站起來:“青州騎軍死死擋住了東西兩面通往陝縣的各個路口,我軍斥候隊和兩隊精騎發起三次衝擊,死傷一百六十餘人最後還是無法逾越,。”

“若想避開敵軍阻擊,派遣斥候從上游或下游繞過去,均需穿越荊棘密佈的山巒,一去一回至少四個時辰,時間上來不及啊!”

“根據青州軍的諸多動靜來看,屬下判斷,青州軍恐怕是兵力不足所致。”

衆將校一聽精神大振,驍騎校尉韓逞疑惑地問道:“難道是之前的判斷有錯,咱們面對的青州軍並沒有六萬之衆?”

胡才微微點頭:“衆所周知,佔據洛陽的青州軍總數最多不超過七萬,而這七萬步騎不可能傾巢而來,他們得留兵鎮守大興土木的洛陽,鎮守東面羣雄虎視的虎牢關和南面太谷關……”

“爲防備袁紹偷襲,還得在洛陽北面的平津渡駐紮軍隊,因此,此次咱們面對的青州軍哪怕多達六萬,也不會全是正卒,至少有三萬之衆的輔兵湊數!”

“目前,集結於我軍前方的青州軍步騎軍約爲三萬,其中萬餘人咱們已看到,完全是挖掘壕溝企圖阻擋我軍進攻的輔兵或農夫,雖然劉存劉子鑑的帥旗出現在其陣後高崗上,但我深信,青州軍絕對無法在三五日之內攻破李樂將軍把守的陝城!”

“這樣一來,他們至少得派出兩萬兵力堵死四面城門,才能避免李樂將軍率領麾下數千精銳殺出來,與我軍主力來個裡應外合。”

衆將校紛紛贊同胡才的分析,韓暹沉思片刻也連連點頭:“如今看來,青州軍之所以死死堵住咱們與李樂聯絡的通道,其目的很可能是想和咱們來個決戰,然後再回過頭去攻陝城……”

“哼哼!劉子鑑似乎非常自信啊……傳令下去,半個時辰之內做好準備,另外,儘快收集柴草點燃大火和狼煙,我要讓陝城中的李樂和五千弟兄清楚地知道,咱們的四萬大軍即將與青州軍決一死戰!”

“遵命!”

衆將校抱拳致禮,分頭而去。

胡才沉思了一會兒,微微靠向韓暹:“大帥,楊奉那邊有何說法?”

韓暹哈哈一笑:“那廝收下了咱們的禮物,隨後率領兩千騎兵返回函谷關去了,只留下騎都尉徐晃率領兩千步卒扼守河陽渡口,看管四處搜刮而來的百餘艘大小船隻,擺出一副兩不相幫的架勢。”

“由此可見,楊奉不但不敢得罪咱們,也不敢得罪車騎將軍劉子鑑,只想求個首鼠兩端兩頭獲利了,哈哈!”

胡才放心地出了口氣:“這就夠了……接下去就看咱們自己的了,只要能夠擊破青州軍的阻擊,殺到城下與李樂部匯合,此戰咱們就算贏了。”

韓暹點點頭,猛然站起:“必須贏!哪怕付出死傷過半的代價也值得,這個世道別的沒有,人還沒有嗎?”

“等完仗回去,咱們再徵召五萬人都行,哪怕此戰與雄冠天下的青州軍只是成個平手,我敢說也會令天下震動,我要用這一戰,成就我白波軍之赫赫威名!”

胡纔跟隨信心百倍的韓暹大步走出營帳,哪裡想到青州軍上萬精騎正源源不斷衝過陝縣城南,在大將徐盛、洛陽令公孫方等文武的率領下,馬不停蹄趕赴西面的河陽渡。

而令韓暹放心的楊奉,再次離開了函谷關,返回東面十里的河陽渡,與暗中聯絡已久的公孫方匯合。

第245章 決戰前夕(上)第181章 問鼎之基(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19章 商機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69章 鏖戰(上)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137章 謀算(上)第226章 連鎖反應(下)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153章 天下雄城(下)第179章 駕馭之道(下)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284章 歸心(上)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139章 反制(上)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183章 報復(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87章 誓言(上)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237章 決斷(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86章 順勢而動(下)第88章 誓言(下)第262章 決斷(下)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166章 嶄新格局(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57章 勤王(上)第43章 名聲鵲起(下)第99章 冀州來使(下)第14章 衆志成城第69章 鏖戰(上)第238章 決斷(下)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17章 出仕第181章 問鼎之基(下)第123章 蓄勢(上)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112章 奉詔進京(下)第65章 鬥智鬥勇(上)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49章 招兵買馬(上)第83章 風起雲涌(上)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8章 進取第231章 鳩佔鵲巢(上)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7章 夏河城第273章 引而不發第252章 震懾第137章 謀算(上)第66章 鬥智鬥勇(下)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241章 安撫(下)第226章 連鎖反應(下)第107章 固山之戰(下)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62章 中流砥柱(下)第255章 借道(上)第182章 報復(上)琅琊國第232章 鳩佔鵲巢(下)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8章 悄然發力第183章 報復(下)第185章 圍城(下)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166章 嶄新格局(上)第83章 風起雲涌(上)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84章 風起雲涌(下)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272章 整合(下)第19章 商機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116章 轟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