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所謀乃大(上)

更新第一,認準我們的網址 |w|W♂

再次打出泰山郡的十餘萬黃巾軍,非常勇猛,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連克東平郡和山陽郡十餘座城池,兵力迅速增加到二十萬衆。

黑山十五萬黃巾軍遙相呼應,傾巢而出,佔領了幷州東部十餘縣和富裕的司隸河內郡北部三縣,其前鋒三萬人馬在主帥張燕的親自率領下,已經攻到黃河北岸的內黃一線。

公孫瓚聚集十二萬幽州大軍,捲土再來,趁袁紹分兵之際猛攻猛打,一舉佔領除魏郡之外的冀州所有郡縣,若非黑山黃巾軍攻入其西面的常山國,迫使公孫瓚不得不調集兵力解除側翼之危,恐怕袁紹和韓馥連最後的魏郡都保不住。

兩面受敵的袁紹一時間焦頭爛額,一面派人請求曹操出兵相助,一面致信劉存,請求青州軍援助。

劉存非常客氣地給袁紹回信,告訴袁紹不用着急,直言冬季已經到來,隨着大雪落下,無論是黑山黃巾還是幽州大軍,都無力發起更大規模的戰爭,倒是已經攻佔兗州東平、魯郡、任城、山陽和沛國等五郡數十座城池的黃巾軍威脅更大。

實情確實如此,深受威脅的東郡太守曹操與劉存的看法非常一致,好在曹操的兵力已增至四萬,牢牢守住了東郡各縣,抓緊時間迅速完成秋收,兵精糧足不再受糧草之困。

袁紹接到劉存和曹操的回信,深感不滿,他不好意思責怪力量比他弱小而且比鄰而居的東郡太守曹操,卻不止一次當衆痛斥劉存和青州文武官員坐山觀虎鬥見死不救。

事實上,局勢正朝着劉存和曹操最擔心的方向發展。

十二月初。佔據大半個兗州的黃巾軍八萬餘衆迅速北上,兵分兩路,向糧草豐盛的東郡發起猛烈進攻,企圖打下東郡,與黑山黃巾軍勝利會師連成一片。

曹操大驚之下。緊急派出信使向鄴城袁紹、濟北鮑信和青州劉存求援,擁兵十萬收縮防守的袁紹頗多借口,不爲所動,相鄰的濟北國相鮑信親率所有兩萬精銳步騎,星夜馳援曹操,兩路人馬對齊頭並進的黃巾軍迎頭痛擊。驕傲輕敵孤軍深入的黃巾軍死傷慘重之下,迅速集結殘部逃往壽張。

劉存非常夠義氣,派遣濟南中尉秦義率領五千騎兵日夜兼程,穿越濟北國救援曹操。

旗開得勝繳獲頗多的曹操並沒有停下腳步,與謀士陳宮和程昱等人商量過後。抓住時機,率領三萬將士奮起追擊,下決心剿滅盤踞東平各地的黃巾勢力,徹底掃除東郡南部的威脅,進而佔領東平郡,爲下一步謀求兗州刺史職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然而,近十萬黃巾軍已經悄然集結於壽張一線,張網等候輕裝急進的曹操三萬將士。同樣犯下輕敵錯誤的曹操,果然在毫無察覺之下一頭撞入十萬黃巾軍設下的包圍圈中,苦戰三日依然無法脫困。

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鮑信率五千騎兵突然殺來,一舉衝破黃巾大軍的包圍圈,爲曹操和倖存的一萬餘殘部打開逃生之路,秦義率領的五千騎兵隨後趕到,三路人馬匯合後邊戰邊退,終於脫離黃巾大軍的追殺。

負責西路的鮑信本人卻身中十餘箭。戰死當場,屍體被麾下將士拼死搶回。殺出條血路逃往東郡,半道上再次獲得負責斷後的秦義及時救援。殺退追擊的五千黃巾騎兵,險之又險地救下鮑信的兒子和多名將領。

退到後方的曹操驚聞鮑信戰死的噩耗,不顧麾下文武的勸阻,立刻掉頭趕回後隊,抱着已經僵硬的鮑信,放聲大哭。

經此一戰,東郡、濟北**隊因損失慘重而無法再戰,曹操向率部馳援的秦義再三致謝後,率領殘部返回東郡休整,鮑信的長子鮑邵看到黃巾軍再次集結兵力北上攻打濟北,驚恐之下率領剩下的萬餘將士,避走東郡,投奔曹操。

秦義率領的五千騎兵快速東撤,毫髮無傷返回祝阿,立即集結兵力佈置在邊境一線,嚴防死守,富裕的濟北國因此而落入黃巾軍手中,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戰爭在紛飛大雪中驟然停止。

十二月二十日,曹操派遣的特使陳宮在百餘侍衛護送下,沿着黃河南岸一路繞行,避過黃巾斥候的糾纏,順利抵達祝阿,獲得濟南國中尉秦義的熱情接待。

陳宮一路看到源源不斷的流民涌向青州的祝阿等邊境地區,青州邊境的地方官員和駐軍忙得腳不沾地,搭建大量木板房安置災民,匆忙建起一個個施粥點向災民派發,頓時頻頻哀嘆唏噓不已,也認同了秦義的解釋:

“因爲大量逃避戰爭的災民持續不斷涌入青州,以及盤踞在泰山郡各地的黃巾軍對青州的巨大威脅,致使青州無力抽出更多兵力和糧草支援東郡。”

陳宮在人滿爲患的祝阿休息一天,正要啓程趕往臨淄,求見青州牧劉存,劉存已經率領朝貢回來沒幾天的濟南相管寧、青州軍副帥太史慈、軍師中郎將趙溶等文武官員抵達祝阿,匆匆與陳宮見了個面,隨即對災民安置點展開巡視。

劉存回到祝阿城中軍營已是入夜時分,顧不上休息,立即設宴款待陳宮,將越來越多災民涌入青州的情況向陳宮通報:

“截止今日下午,已有十一萬災民進入祝阿,我已急令臨淄迅速籌集糧食運來,按目前消耗計算,濟南國各縣存糧最多隻能維持半個月,可後續肯定會有更多災民涌入,只能派人到徐州和江東購買糧食了!”

陳宮對劉存數年來堅持賑濟災民的義舉非常感動,聞言再次對劉存表達自己的欽佩之情,隨後詢問劉存:

“如今天下混亂不堪,大河南北的黃巾賊寇勢力越來越大,使君大人可有應付之策?”

劉存微微搖了搖頭,痛苦不堪地道:“說出來不怕公臺先生見笑,至少兩年之內,青州只能自保而無力旁顧!”

“這並非是我青州上下見死不救,獨善其身,而是局勢所逼……先生知道,泰山郡淪陷之後,我青州城陽郡以西諸縣、南面的琅琊國和北面祝阿、歷城乃至臨淄以南各縣,均處於泰山黃巾賊寇的兵鋒之下。”

陳宮深有感觸地頻頻點頭,深以爲然。

ps:連夜趕了一章出來,發現已經是新的一週了,趕緊更新求訂閱、推薦票、月票和全贊支持!()竊國賊

第237章 決斷(上)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191章 激戰(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257章 耐性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240章 安撫(上)第4章 鐵山腳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256章 借道(下)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232章 鳩佔鵲巢(下)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82章 報復(上)第209章 文姬(上)第4章 鐵山腳下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289章 名正言順第227章 激怒(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123章 蓄勢(上)第240章 安撫(上)第213章 北上(下)第193章 決戰(上)第171章 是非對錯(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228章 激怒(下)第178章 駕馭之道(上)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214章 雙雄會第256章 借道(下)第185章 圍城(下)第127章 管亥歸來(上)第198章 勢如破竹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16章 餘波微瀾第8章 悄然發力第181章 問鼎之基(下)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175章 四方來投(下)第138章 謀算(下)第145章 朝貢(下)第75章 軍心民心(上)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6章 躁動第223章 全線發動(下)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15章 決斷第177章 坐山觀虎(下)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37章 利益交換第257章 耐性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43章 名聲鵲起(上)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49章 招兵買馬(上)第111章 奉詔進京(中)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15章 決斷第222章 全線發動(上)第148章 壓力重重(上)第73章 悄然佈局(上)第232章 鳩佔鵲巢(下)第12章 災禍突至第112章 奉詔進京(下)第49章 招兵買馬(上)第285章 歸心(下)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190章 激戰(上)第272章 整合(下)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229章 牽制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7章 歲貢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103章 陽謀(下)第66章 鬥智鬥勇(下)第276章 密談(上)第238章 決斷(下)第79章 潛移默化(上)第220章 伺機而動第214章 雙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