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給小白鼠們加buff

安撫了潘強和孫國義二人,李凡愚便躲到了x超級生產線的車間裡。

當然了,來車間純粹是爲了找個清淨的地方,可不是爲了直接造車的。

將車間的大門鎖好,他直接就進入了xapp空間之內。目的只有一個;找一個結構簡單,技術含量低一些,便於生產的經濟家用車型。

然後…賣技術給國內的這些新興車企圈錢!

其實目前家用經濟型車,是中華市場上需求最大的一個類。但是講真,以正信目前的實力,李凡愚都不敢貿然進入。

這一塊市場,水簡直是太深了。需要的可不僅僅是技術,考驗更多的是一個企業的產能規模,成本控制能力。

經濟,家用。

既然是說了經濟,這一類車的售價就註定不會太高,也就是一般從六七萬到十二三萬這個區間。年收入能達到十萬的家庭,是這類車的主要受衆,同時也是汽車市場上基數最大的用戶。

而家用,就表示這類車必須有能基本滿足家庭成員所需。多多少少,需要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安全性和舒適型配置。更重要的是,車還得省心耐用。

若是拿出來這兩個元素其中的一個,都是好搞定的。但是兩個元素同時存在,就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在較爲經濟的售價並保證耐用性達到條件下,滿足家庭所需的一切配置。

這,就大有學問了。

想要在這個市場有所建樹,車企必須具備李凡愚擔心的那兩點——也就是產能規模和成本控制能力。

所以我們看到;一貫以大規模生產壓低成本,以輕巧省油爲主打,成本控制優秀且可選配置豐富的日系車,佔據了中華家庭經濟用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輕巧省油要是狠下心來不難做到,但是產能規模,配置和成本控制這三大塊,可都是正信的硬傷。

或者說,是任何一個沒有經歷過時間沉澱,擁有極其完善的生產流程制度和龐大配套體系支撐的車企的通病。

單說成本控制這一塊,它就不是一個車企想學就能馬上學到的東西——這裡邊兒包含的因素太多了。

如果將日本的車脆不脆,坑不坑的問題先放在一邊。單說成本控制,怕是就連德美兩系加起來都難及其項背。

原因?

國情也好,開發概念也罷,都是各方因素夾在在一起才形成的。

日本這個國家不大,但是人口衆多。直接點兒說,就是小日本彈丸之地,國土之內除了白銀資源還算說得過去之外,除了漁就是魚。

這種國情就決定了他們的製造習慣。

在很多的車型上,日系已經將“省”這個字用到了極致。

舉兩個栗子;

比如車身鋼板、如果說某款車要求城中量是一噸,鋼板的最低要求是2公分,那麼日系企業絕對不會把這塊鋼板做到1.9。但是,他們也絕對不會做到2.01——這是就是豐田模式。

再比如車輛耗損這一塊、按照德美兩系的標準,就是儘量讓車輛的使用時間長一些。但是日系不會,按照他們的思維,一個家庭用車的平均更換年限比如是八年,那麼他們的所有零件都會按照八年的這個使用期來設計。保證前八年儘量不出問題,等到八年之後車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也就該更換了。

就是這種思維,決定了日系車強大的管控體系。而他們製造出來的車,也正好切合了家庭經濟車市場的用車需求。

所以說,不管你承不承認認可不認可。在中華汽車市場用銷量證明了自己的日系車,已經給這一塊市場制定了標準。

而正是這種標準,決定了規模太小或成本控制能力不強的企業,無法與之抗衡。 www●ttκan●¢ o

所以在李凡愚看來,在沒有將內功修煉到一定程度,光拿着技術去死磕,會在這個市場上撲的很慘很慘。

要知道,家庭經濟型車的用戶,其實是不在乎什麼動力啊操控啊,技術啊什麼的。只要車省油,不壞,開着還算舒服,就已經能滿足了他們大部分的需求。

雖然自己不準備做,但是現在在忽然掀起的造車熱大潮之中,卻並不妨礙李凡愚試試水。

當然了,用正信的資源去試水可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正信的每一條生產線,現在都在分分鐘創造着利潤。

而這些剛剛興起,手裡抓着大把熱錢想在汽車市場上分一杯羹的車企,在他看來就是一羣最好的小白鼠。

所以即使是除了滿足這些老爺們求裝備的需求之外,他也想支持一下。讓他們在家用經濟型車這塊市場上,好好的跟以日系爲首的車企們剛一下。

打定了這個主意,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李凡愚在x空間的車型數據庫裡翻翻撿撿,最裡邊兒還不停的唸叨——反正別人也聽不見。

“嗯……發動機這塊倒是可以,7檔雙離合成本太高結構太複雜,pass!”

“嗯…底盤結構還挺簡單的,就是特麼發動機用的是日系的啊…這尼瑪兌換出來也用不了,會被告侵犯專利滴…pass!”

“嗯?發動機跟zgx888差不多,可自行生產。變速箱,低配五檔手動,簡單粗暴。高配六檔手自一體,也還可以。底盤平臺倒是老了點兒…但咋說也跟tt一脈相承嘛。嗯……嗯!就決定是你了!”

李凡愚看着面板上數據庫之中的車型,壞壞一笑。

隨即他便使用了點數兌換技能,從銀行賬戶裡提取了現金兌換了十萬個研發點。

幾秒鐘之後,一款在車型數據庫中叫做“lavida”的車型,便被李凡愚提取了出來。

lavida,在汽車歷史進程未改變前的那個時空,中文名字叫做——朗逸!

沒錯,就是那個基於上個世紀大名鼎鼎的pq25平臺研發,採用ea211,1.4t,1.6t和1.6l三款發動機,並配置了5mt和6at兩種變速箱的“神車”朗逸……

這款車在歷史進程未改變之前的那個時空,可是也創造了銷量神話的。儘管平臺技術老舊,技術水平上也不先進。但是卻仍然以“好開”“好用”“安全”“省油”“省心”,這五大被神車黨反覆吹捧的殺手鐗,在2015年創造了38萬的年銷量。

而簡單粗暴的技術,用來給小白鼠們加buff,在李凡愚看來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ps:朗逸的變速箱是日本愛信生產的,但是專利在大衆手裡。

第479章:正信,李凡愚!(求訂閱!)第1497章:X座駕可提升至LV6!第1138章:CLAR後驅平臺!第1282章:百口莫辯!第375章:用工荒下的就業難第1276章:外界反響(再見,2017!)第1502章:別信他的邪!第758章:這可不是打醬油的!第1509章:立場!第1370章:難在哪裡?!第985章:這樣的懲罰請再給我來一沓!第1327章:龍潭虎穴!第12章:打了雞血的麪包車第366章:幾近嚴苛第1233章:別了,老紅旗。你好,正信紅旗!第1538章:第三波!第953章:最難還的是人情債!第927章:總有刁民跟朕過不去!第559章:如花般綻放的進氣柵格!第661章:正信的成長!(四更萬字求訂閱!)第1005章:聯合開發第775章:盆友,承讓!第1438章:另有圖謀!第1458章:現代工業的大躍進!第805章:呼你一熊臉的正常!第1152章:張良計與過牆梯!第989章:在我這裡你沒有運氣!第325章:上帝也會羨慕我們(盟主加更-3)第1531章:參觀!第789章:REAL競速,我又來啦!第1175章:龍潭虎穴!第901章:這個滿嘴噴糞的傢伙是誰?第421章:把公司升級爲集團吧第1025章:用戶們鬧起來了!第1593章:我們應該談一談第661章:正信的成長!(四更萬字求訂閱!)第72章:魔改版歐博第1566章:開疆拓土第762章:我就是大反派!第491章:搞定銷售網絡(求訂閱!)第1283章:這就尷尬了啊!第1043章:最初的夢想第504章:TG節目組來華第1467章:升空!第897章:名揚全國!第134章:顏值與實力並存第809章:站出來,改變世界!第765章:比賽之外的東西!第136章:被神話(三更求訂閱!)第733章:真不是你們的第1235章:目標,日內瓦!第1548章:立場第1302章:惡有惡報,現世報!第1163章:正信的解決方案!第631章:拯救撲街的柴油版本!第1038章:幫個忙唄李董?第500章:奇蹟纔剛剛開始第367章:一條簡單粗暴的線第353章:更加複雜的市場第238章:官車A6第1468章:成了!第1136章:李董實在是太辛苦了!第1527章:請接招!第1321章:更美好的可能!第1078章:交鋒!第1353章:抄底!第643章:徵用你們的飛機!第768章:這不是黑馬,是懶驢啊!第675章:更多,更粗,更長!第293章: 汽車飄移錦標賽第1111章: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第440章:是男人痛快點兒第326章:凝聚神格的迷你cooper大結局: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1281章:被攻破了?第176章:提高產能,我有妙招第765章:比賽之外的東西!第857章:我們都是中華人!(加更求訂閱!)第1086章:冬季攻勢!第851章:他們着了道了!第1186章:迴歸發動機!第628章:能源分公司,擴張!第1142章:回家過年!第557章:他突破了人類的極限!(萬賞加更2)第134章:顏值與實力並存第65章: 後驅VS四驅第1009章:被搶佔先機第1121章:富州的拉攏!第1468章:成了!第490章:挺起你們的脊樑骨(求訂閱!)第1354章:犧牲品的反擊!第388章:拼了,都拼了。第63章:匪氣沖天第891章:還特麼有這種操作?第660章:攬勝,就決定是你了!第981章:滾還是沉,你們自己選!第1150章:敵人的敵人!(三更!)第1607章:先下一網!第762章:我就是大反派!第152章:車展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