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臉書 臉聊

第285章 臉書× 臉聊√

扎克伯格最初的創業團隊就是他在哈佛時的大學室友,在拉到投資前,他們已經把軟件開發的差不多了。

扎克伯格打造的匿名社交軟件首發平臺毫無疑問是Mphone,這是當下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機。

如果把定義進一步縮小到大學校園裡,那Mphone的領先會更加誇張,全球每三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是Mphone,大學裡這個比例會變成5比1。

扎克伯格的團隊在拿到投資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加新雲的基礎服務租賃,然後招聘一個專門對接電子支付平臺的商務經理。

當下電子支付公司越來越多,各大互聯網巨頭和傳統消費型企業都在嘗試着進入這一領域,但對於絕大部分打算接入電子支付功能的互聯網公司來說,他們依然沒有選擇,只能選擇NewPay。

有商業機構做過調查,一家公司同時接入了多個電子支付渠道,NewPay無論是交易筆數還是交易總金額都佔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

現實因素導致NewPay在電子支付領域的優勢愈發明顯。

“儘管X.com、亞馬遜Pay、C1it他們在抽成和服務費上有優勢,但是我們仍然沒有選擇,只能選擇NewPay。

因爲無論是我們線下的實際感受還是說在波士頓區域大學論壇上做的調查,都顯示出了NewPay在電子支付領域絕對的強勢地位。

更別說我們把範圍縮小到Mphone平臺上,Mphone使用者、大學生、電子支付使用者,這三重身份進行重疊之後,我甚至懷疑NewPay的使用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我們現在手上有足夠的現金流,沒有必要爲這點服務費上的優勢去選擇一家不知名的支付平臺,哪怕它背後是微軟或者花旗銀行這樣的大咖。”扎克伯格說道。

在招來負責對接支付平臺的商務經理之後,這個五個人的團隊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裡面唯一要支付工資的就是商務經理,團隊另外的三個人都是扎克伯格的室友,他們沒有工資只有期權。

當然在拿到高盛投資後,即便沒有工資,他們也顯得幹勁十足。

肖恩帕克,原臉書創始人之一,扎克伯格的室友,他說:“我只是覺得我們的基礎設施選擇Newcloud,支付軟件選擇NewPay,智能手機發行平臺選擇Mphone。

我總感覺Newman的產品圍繞在我們周圍,就好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所以我想嘗試一下,我們能不能不選擇NewPay。”

戴維·伊博斯曼是他們招來的商務經理,之前在奧本海默投資公司做分析師,五個人擠在一間擁擠的辦公室裡,大家甚至都只能站着,戴維站在白板面前指着Newman說道:

“擺脫Newman的影響不應該是我們這樣的小公司該考慮的,難道雅虎不想擺脫Newman的影響嗎?難道AOL不想擺脫Newman的影響嗎?

難道硅谷大大小小數千家打算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幹出一番事業來的互聯網公司們,他們甘願被Newman構建的生態所裹挾嗎?

在Mphone應用商店發行的產品要被按比例抽成,使用NewPay要被他們按照每筆交易抽取服務費,要想在Mphone應用商店中獲得更好的廣告位要繳納廣告費。

新雲同樣要收費,當然這個收費是合理的,你去租服務器,他們提供的服務遠不如新雲。

Newman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構築的生態是如此健全,靠着電子支付這一關鍵應用,Newman什麼都不用做,其他互聯網公司都在幫他工作。

我在奧本海默工作的時候,我們見過不少互聯網公司,他們希望打破這一局面,甚至有專門以幫助Mphone用戶越獄的互聯網工作室,他們想獲得投資,來幫更多的Mphone用戶越獄。

當然這是非法行爲,我們沒有投這個項目。但是Newman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構建的生態比當年微軟構建的個人PC生態還要健全,畢竟微軟沒有又做電腦硬件,又做線下軟件超市門店。

Newman全部都做了,他構建的生態層層嵌套,非常嚴密,除非直接不用他的生態,不然我根本想不到有什麼辦法能夠不用NewPay。

這不是我們應該想的事,個人的好惡不應該影響到商業決策,雅虎在九十年代末的時候和Newman在問答社區上爭的你死我活,現在不也是Mphone生態最重要的內容貢獻者之一麼?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產品做好,吸引更多的用戶,用戶怎麼爽怎麼來。”

戴維的話殘酷地幫這幫象牙塔裡的創業者們更清楚的認識到了他們知道但不願意接受的事實,比他們大不了多少歲的年輕人構建了一套牢不可破的生態體系。

愛德華說:“我上互聯網相關的選修課時也聽說了,NewPay估計把自己的市場份額往低了統計,爲的就是不被聯邦法院以反壟斷名義起訴。”

戴維贊同道:“我也聽過類似的說法,當其他互聯網公司巴不得說自己的市場份額有多高多高的時候,NewPay的統計口徑中他們的市場份額只有百分之六十多,這和事實嚴重不符。

後來我們公司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統計,他們跑到NewPay市場份額佔有率最低的城市去做的統計。”

扎克伯格打斷大家沒有意義的閒聊:“所以我們需要和NewPay聊,NewPay的服務費比較高,但我們別無選擇。

另外我們最初在創業的時候也考慮過,要在哪個平臺上推出我們的應用,討論的結果依然是Mphone不是嗎?

既然都選擇了Mphone,選擇NewPay又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爲什麼扎克伯格的團隊不喜歡Newman,也不是不喜歡Newman,他們其實都是把Newman當成創業偶像,但是這種心態是矛盾的,作爲哈佛學生,對伯克利的學生有天然對抗心理再正常不過了。

他們希望能夠重新走Newman創業成功的道路,最終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生態這個詞隨着幾次Mphone的開發者大會已經成爲互聯網創業的流行詞彙了。

投資經理和創業者一聊起遠景目標的時候就是構建生態。

當你希望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但是又不得不幫別人的生態添磚加瓦的時候,這種心情是沮喪的。

扎克伯格說:“我們接下來要討論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軟件叫什麼?”

“AChat?”

“MeetU?”

大家各自都發表了意見,幾乎都是圍繞着匿名和聊天這兩個核心要素來展開的,一時間陷入沉默,誰也無法說服誰。

最後愛德華說:“我覺得不如就叫FaceChat,簡稱FC。

雖然我們是一款匿名社交軟件,但是最終聊出火花的用戶,最終總是要從匿名走向真實身份,從線上走向線下,最終看到對方的臉。

叫FaceChat能把我們和市面上其他的匿名軟件給區分開。”

最終臉聊這個名字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成爲他們的產品名。

周新從李靜宜那裡瞭解到這個時代臉書變成了臉聊,他不由得感慨自己帶來的改變太大了。

騰訊沒有做遊戲,阿里沒有做淘寶,就連臉書都變成了臉聊。

不過以周新的瞭解,騰訊是肯定不會再回去做遊戲了,但是阿里會不會回去做淘寶不好說。暫時不做,不代表一直不做。

臉聊推出後以波士頓大都會爲起點,迅速在全美高校圈裡爆火。

波士頓有着超過五十所學校,裡面除了哈佛、麻省理工這種頂級高校外,還有像東北大學、波士頓大學這種次一級的大學,大量大學導致這裡的學生數量特別多。

臉聊這款軟件很像後世的Soul,用戶匿名,然後有廣場,廣場就類似貼吧了,每個人都能在廣場上發帖,然後官方來引導當天的熱點話題。

周新在體驗臉聊的時候感慨,扎克伯格確實是頂級天才,沒了臉書還能搞出臉聊來。

“這創意也有點意思,後臺輸入自己的真實信息,對話達到了多少條就解鎖一條真實信息。

確實是天才般的創意。”周新在簡單體驗過之後發了封郵件給新興投資的沃倫·詹森,讓他關注這家公司,新興投資可以投這個項目。

是的,最開始周新沒有投是因爲他覺得沒有必要,畢竟沒有了臉書,扎克伯格靠着一款匿名聊天軟件能做到什麼程度,他不知道,也不感興趣。

周新覺得頂天做到個幾億美元的估值差不多了,畢竟同類軟件天花板POSTSecret的估值擺在那。

在體驗之後周新換了個想法,他意識到能成爲頂級科技巨頭的創業者都有兩把刷子,即便他改變了世界線,但是他們能煥發的光芒是掩蓋不住的。

臉聊這個軟件說簡單也簡單,就是簡易版的Soul,但是它加了一些很意思的功能,那就是解鎖真實信息。

你可以把你的職業、身份、姓名、所在城市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設置成可解鎖的條件,包括你的個人照片都沒問題。

然後設置階梯式的解鎖方式,比如說互相發了十句消息之後就能解鎖一個信息,發的越多解鎖的信息越多,直到你錄入的信息全部解鎖。

等於是一個在聊天過程中逐漸探索對方身份的過程。

這裡的解鎖消息條數是固定的,每互相發10條消息爲一個階梯,但是總共多少條個人信息可以解鎖是自己來設置,前後順序同樣是個人來設置。

這就充滿了創意。

更讓周新感到拍案叫絕的是盈利模式,臉聊的盈利模式也很簡單,充會員,充了會員之後別人需要十條消息來解鎖你的個人信息,你可以打折,你只需要對方回八條消息給你,你就解鎖了。

這種盈利模式既不會改變軟件的玩法,又讓用戶有付費的衝動。

唯一的問題是,臉聊這種模式不好投放廣告,只靠會員費的話,上限有限,因此臉聊肯定沒有後世的臉書那麼高估值,但是價值肯定還是有的,在阿美利肯的金融體系裡享受個幾百億美元的市值不成問題。

和華國互聯網企業相比,硅谷的互聯網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能在全球範圍內暢通無阻,他們的商業模式一旦成型,能迅速在全球範圍內收割。

微軟、雅虎、谷歌、臉書無不如此。

臉聊短短一週時間獲得了一萬用戶,在半個月的時候這個數字變成了十萬,它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在增長。

當這個數字變成十萬的時候,在扎克伯格他們租的小辦公室裡,五個人在舉辦一個簡單的慶祝儀式,扎克伯格說:“看上去我們乾的不錯。

兩週時間我們的用戶數突破了十萬,其中付費人數突破了一萬人,也就是說它現在每個月能爲我們帶來十萬美元的營收,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根據Mphone應用商店的負責人和我私下溝通的那樣,這個比例非常罕見,是Mphone應用推出後,遊戲以外應用中付費比例最高的軟件之一。

我們在慶祝之前我們需要思考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是要引進新的投資機構,快速擴張我們的市場份額,還是靠着自有收益去慢慢擴張。”

如果沒有周新,那這個問題沒有第二種答案,肯定是迅速找風投,拉投資,快速擴大規模,把成功模式在全美複製,多點開花。

有周新的成功後,創業者,尤其是有穩定盈利模式的創業者都不希望太早引進風投機構,因爲這意味着他們手裡的股權被稀釋,他們的利益被風投機構拿走了。

扎克伯格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有周新在前,他很想靠着穩定營收慢慢發展,但是因爲臉聊的成功是靠產品創新,缺乏足夠的護城河,他又怕自己穩紮穩打,被其他競爭對手抄襲後來居上。

扎克伯格繼續說:“我們現在每個月的營收是十萬美元,這個數字還會隨着我們用戶數的增長而增長。

目前來看,我們的營收大部分都放在了增加硬件資源,因爲我們的用戶數增長的比想象中更加迅速,我計劃在兩週之內把我們的員工人數擴張一倍,也就是說我們會再招五個人。

然後搬到更大的辦公室去,這樣的話十萬美元的現金流是不足以支撐我們做這麼多事的。”

(本章完)

第297章 畢業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70章 A/B股架構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311章 定價第89章 產業升級第162章 約會(6k)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365章 第三招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6章 輕鬆拿下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6章 輕鬆拿下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70章 A/B股架構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309章 連環雷第222章 ipod zero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311章 定價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239章 發酵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7章 售價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59章 旋轉門第331章 採訪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196章 銷量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13章 驚訝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請假條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67章 酸了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43章 NewPay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43章 NewPay第338章 引爆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