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再次將各自功勞宣讀了一番後,除李善長多年操持有方;獨得兩張免死鐵券外,其餘功臣也全部獲得了與其對應的饋賞。這其中,徐達、鄧愈等人雖然也是僅僅得到了一張免死鐵券;但得知朱元璋特准子孫世襲後,還是欣然接受卻也不好多說了。如此一來,不但是得到了賞賜的皆大歡喜;既是尚未獲得免死鐵券之人,也無不振奮歡呼只待日後晉功領取。一時間,羣情熱烈歡呼的沸騰之狀;直比自己親手捉住了元帝還要更激烈一些!
然而面對這羣情歡暢的熱烈場面,快慰之餘,朱元璋卻也不免生出了一絲隱憂‘僅僅爲了逃脫罪責,便能如此忘乎所以!這些人真的能效命朝廷?真的能爲我保住這大明江山嗎?’心念一起,整整一天朱元璋都有些悶悶不樂。怏怏返回了後宮後,此時再說起話來,朱元璋這才心中有了主意。是嗬!自打有了我兒朱標以後,不但正妻馬氏又連產數子;既是其他側室也大有斬獲!如今這些兒子既已大多成人,縱使不爲國家效命疆場;我也應當爲太子早做打算……想到此處,朱元璋立時就心中一動,募地想起了一件事來。
記得那還是剛剛登基後不久:當日考量起太子學識,當說到了漢朝八王之亂時;究其原因,起初太子認爲只因七國不該謀反,後來聽自己詳細講解了彼此結怨情由後;這才明白了七國叛亂實乃天子薄情寡恩所致。因此在‘爲太子者,當敦睦九族、隆親親之恩’的教導之下,此後太子不但更加謹慎言行仁義當先;而且還越發友睦兄弟,處處謙讓!幾年下來,既是連並非一母所生諸子;也無不將其視作了同胞骨肉……一番思忖下來,朱元璋當時就打定了主意‘且不說諸子皆是朱家子嗣,守衛自家江山自然比外人盡心盡力;既是衝着兄弟情分。料也不會爲兄長添亂!’心念及此,於是次日甫一開朝;便直抒胸臆問起了羣臣看法。
‘昔者,元失其馭,羣雄並起,四方鼎沸,民遭塗炭。脫躬率師徒,以靖大難,皇天眷佑,海宇寧謐!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此非私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爲久安長治之計……’說到此處,稍稍一頓後朱元璋當即便又直視羣臣接着講道‘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久遠,秦廢之而速亡!漢晉以來,莫不皆然!其間治亂不齊,特顧施爲何如爾?要之爲長久之計,莫過於此’‘陛下憂國憂民,實堪爲千古聖君典範!’‘聖上殫精竭慮社稷,臣民自當感佩擁戴!’‘皇帝聖明!’……聽朱元璋一番話說完,見其陡然加重了語氣;店內立時便響起了一片讚頌附議之聲。
‘如此甚好!既然衆卿不嫌諸子頑劣,擬旨……’看百官紛紛附議,龍心大悅之下,朱元璋遂當下便封第二子樉爲秦王,封地陝西西安府;第三子桐爲晉王,封地山西太原府;第四子棣爲燕王,封地北平;第五子楠爲吳王,封地浙江錢塘府;第六子禎爲楚王,封地湖廣武昌府;第七子博爲齊王,封地山東青州府;第八子梓爲譚王,封地湖南長沙;第九子杞爲趙王、第十子檀爲魯王……一番分封下來,朱元璋不但一口氣將太子以外的九個兒子全部封做了藩王;而且還當場劃出了各自封地!同時言明,只待豬王成年;便要前去守土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