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10月12日,凌晨兩點。
誘人的香氣,開始在奧斯曼帝國的吃貨軍團陣地上瀰漫——搞不好就是見真主之前的最後一餐了,當然得吃點好的。凌晨一點剛過,奧斯曼軍的陣地後方,就冒出了星星點點的火光。沒過多久,好聞的香氣就被微風吹到了對壘的兩支軍隊戰線當中的空曠地帶了。
藉着夜色掩護在中間地帶上巡邏警戒的奧地利獵兵一聞這味兒,就知道耶尼切裡軍團馬上要發起進攻了。
至於耶尼切裡軍團的主攻方向,也不難判斷——什麼地方做飯的火光最多,香味最濃,一準是吃貨扎堆,主攻方向也就在那裡了。
凌晨兩點半,耶尼切裡軍團陣地上做飯的火光漸漸熄滅,食物的香氣也完全消散,死亡的氣息開始在戰場的上空瀰漫了。
耶尼切裡軍團的戰士們吃完豐盛的早飯,開始面向麥加進行祈禱的時候,對面的天主教徒也開始吃早飯了。當然沒有耶尼切裡軍團那麼豐盛,但還是配了豬肉香腸,每人都給了三份麪包、黃油和酸黃瓜——這可是他們一整天的食物!
在領到食物的同時,一部分奧地利軍隊開始從他們的宿營地出發,進入前沿的防禦陣地。
他們需要守衛的陣地就是由壕溝、胸牆、西班牙騎士(拒馬槍)、炮兵防禦工事等組成的非常簡單的防禦體系。從防線的正面去看,奧軍的陣地似乎是筆直一條的防線,只要突破一點,就會全線崩潰。
但實際上,在看上去彷彿是筆直一條的胸牆背後,還有八個大致上是環形的防禦體系,也是由壕溝、胸牆、西班牙騎士(拒馬槍)、炮兵防禦工事等組成的。駐紮在第一線的八個步兵團和六個炮兵連的主力,就擺在這八個環形工事內。在正式交戰開始前,擺在第一線的胸牆後的,只是少量的警戒部隊。
而在這八個環形工事後方,還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土路,將八個環形工事連接在一起。
第一線前沿陣地、環形工事和土路合在一起,纔是一道完整的防禦體系。
而這樣的防禦體系在濱湖——多瑙河防線上並不只有一道,而是存在前後兩道。
另外,奧軍還利用濱湖——多瑙河之間的幾個農莊和一片樹林,巧妙的構築了八個支撐點,用來支援兩條主要的防線。
凌晨三點,大批奧軍開始離開他們駐紮的環形工事,進入了前沿防禦陣地。現在已經是深秋季節,奧地利這裡晝短夜長。在凌晨三點左右,天色依舊是一片漆黑,只有垂在天邊的月亮灑下一點光亮。
奧地利的步兵以連爲單位開進,只有每個連的連長和第一排的排長各舉着一個火把,走在隊伍的前後。雖然參加今天這場會戰的絕大部分奧軍官兵都是戰場新丁,但是大傢伙的士氣都很高——他們都知道自己在保衛祖國、保衛家園、保衛上帝!
更知道他們是在爲奧地利祖國的解放和自由而戰鬥!
知道那麼多,當然是十幾二十年來的認真辦好義務教育的功勞......其實辦義務教育並不需要太強的經濟實力,當然也不是從亨利一世統治的奧地利開始的。早在1524年,那個折騰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就提出市政當局應爲青年建立學校,教授年幼兒童,並且強迫父母將孩子送進學校。受到他的影響,在1619年時,魏瑪公國率先頒佈《魏瑪學校章程》,規定讓兒童學習教義閱讀和寫作,因爲它明顯帶有“義務性”和“強制性”,所以被視爲義務教育的開端。
緊隨其後的是哥達的埃納斯特公爵,1642年,在他發佈的《學校指南》中,同樣開始推行義務教育,而且措施相當嚴厲,小孩子逃課還要罰家長的款!在他的嚴厲督促下,歌達公國教育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而亨利一世統治的奧地利則是歐洲第三,世界上第六個推行義務教育的國家——在奧地利之前,新大陸的合衆國、慶國,中亞的西楚國先後頒佈了義務教育的法令。
看看這些執行了義務教育法令的國家,除了合衆國是土豪,其它國家都不算特別有錢。亨利一世頒佈《奧地利教育法》的時候,維也納的銀行業纔剛剛開始發展。而慶國實行義務教育的時代,還是個苦哈哈的武士國。至於西楚共和國,直到現在也不富裕,而那個特別有錢的合衆國,則是這羣國家中最後一個開始實行義務教育制度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就說明義務教育和有沒有錢關係不大,但是和國的治理和執行能力關係很大。
所以目前開始實行義務教育的國家,都是些人口比較少的國家。而且在合衆國、慶國、西楚國,義務教育只針對國族。
而人口多達兩個多億的大明,雖然年入達到了一億六七千萬兩(並不都是銀子,也包括糧食),但是因爲人口衆多,土地太廣,天南海北的差別太大,要一刀切辦義務教育根本不可能。所以只能一府一州的逐步推行,現在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州府開始搞義務教育了,不過推行的效果遠遠比不上那些一天就能轉個來回的德意志小公國——哥達公爵辦了20所小學就把義務教育搞起來,公爵自己就能去督促了,大明至少得有幾十萬所小學......
此時此刻,在耶尼切裡軍團的出擊陣地上,另外一羣同樣受過教育的戰士也已經整裝待發了。這羣人可不僅僅是吃貨,他們都是有文化的吃貨!開創耶尼切裡軍團的奧爾汗顯然很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不僅讓他的耶尼切裡學徒兵學習殺人之技,而且還讓他們學習文化知識(不識字怎麼當閣老?),所以才養成了讓歐洲基督徒恐懼了三百多年的精銳軍團。
不過這支高素質的精兵,隨着招募標準的不斷放鬆(人人都想當)和軍籍世襲的興起,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原本從基督徒家庭中招募童軍進行嚴格訓練的制度,從穆拉德三世開始就變成了“人人皆可參軍”,到1700年,耶尼切裡軍團已經變成了伊斯坦布爾的市民軍團了。大部分成員都來自伊斯坦布爾的市民家庭,而這些市民......多半又是早年從耶尼切裡軍團退役的官兵的後代。
實際上,耶尼切裡軍團的戰士家眷,已經佔了伊斯坦布爾人口的多數了!
而耶尼切裡軍團也早就有了廢立蘇丹的大權,是伊斯坦布爾和奧斯曼帝國真正的主人。
所以他們也都知道今日爲誰而戰!
在濱湖以南的一片小樹林當中,穆斯塔法.科普魯律的前敵指揮部已經佈置好了。整個下半夜,他都和幾個心腹軍官守在這裡,靜靜的等待着開戰時間的到來。
今日的這一戰,關係到奧斯曼帝國的興廢,同樣也關係到科普魯律家族存亡!
急促的腳步聲傳了過來,然後就是穆斯塔法.卡拉的聲音:“大維奇爾,時間到了!進攻開始的時間已經到了!”
“那就開始!”穆斯塔法.科普魯律重重點頭,“讓炮兵開火吧,一定要讓奧地利人知道我們耶尼切裡軍團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