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花鳥市場

“那……,你們的這一隻蟋蟀,準備怎麼處理?”林樹問。

“什麼意思?”

林樹笑了笑,說:“我的意思,是你們自己養着玩呢,還是賣掉,或者是出去和別人相鬥?這麼好的一隻蟲,你們自己要有計劃的。”

林樹這裡說的鬥蟋蟀,不是社會上一般意義上的,相當於賭博式的鬥蟋蟀,而是特指弄堂裡的鬥蟋蟀。

這個時節,吃好晚飯,看着蟲客們相約配對鬥蟋蟀、捉對兒撕咬酣戰,這就是弄堂裡熱鬧、也是最奪眼球的事兒了。

蟲客們一個個捧出自己養得最兇最善斗的蟋蟀征戰,手裡拿一根鬥棒,都像極了一個作戰指揮官。

蟋蟀還要稱分量,就像拳擊、舉重運動員一樣有等級之分。在緊張熱烈的氣氛中,蟋蟀大戰開始,一邊還有拉拉隊助陣,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這時候,常常有“老孃舅”在旁邊做裁判員。

戰事末了,鬥敗的蟋蟀被主人扔出盆外,末位淘汰。小孩子們則如獲至寶,爭着去搶他們扔出來的“敗鬼蟀”,拿回去自己飼養,爲上海人的弄堂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至於鬥蟋蟀的獎品,則什麼都有。小到一塊橡皮,一枝鉛筆,大到杏花樓廣式月餅、蟋蟀盆、香菸,甚至是五加皮、綠豆燒酒,等等。

“四眼”剛想要說話,小毛搶先說了。他說:“先養幾天看看。鬥蟋蟀肯定不來事的,我們都還在上學,沒有多餘的時間。”

李老師一直在打量着這隻蟋蟀,這時候又說話了:“翅膀特長,基本上都蓋過了身子。叫聲特別沙啞,上海人稱爲篤。俗話說十篤九不出,就衝這十中取一的概率,你們的這隻蟋蟀,就足夠讓人垂涎了。”

一聽李老師這樣高的評價,當場就有好些人開出了比較好的價錢。

“四眼”似乎有些心動。

小毛想了想,說:“你們都是蟋蟀的行家。可是我們不一樣,只不過是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偶爾的搞着玩玩的,所以先不談價格,對不起各位了。”

人散以後,“四眼”對有人出高價不賣顯然還有些不太高興。

小毛出主意,說:“我們這隻蟋蟀,從現在這麼多人的評價來看,應該算是很不錯了的。但我們倆都不懂行情。這樣,下禮拜天我們去上海那邊的花鳥市場看看,聽說那邊的價格要更高一些的。”

“四眼”想了想,點點頭答應了。

又一個禮拜,趁着星期天空閒的時間,倆人帶上蟋蟀搭渡輪過去上海。

這一次,小花自然跟了在後面。不過,對於抓蟋蟀過程中發生的糗事,在“四眼”的強烈要求下,小毛一直都沒有和小花說。

西藏路上的花鳥市場,人山人海。這裡是上海最大的蟋蟀交易市場,玩蟋蟀的上海人然都知道有這麼個蟋蟀市場。

這裡的市場,早先是賣杭州、紹興的蟋蟀,還有上海七寶、浦東、梅隴等地的“土蟲”。

上海人玩山東、河南的蟋蟀,都還是後來的事。

前兩年爲整頓市容、取締馬路集市,相關部門專門闢出了這塊地作爲花鳥市場。說是“花鳥市場”,其實主要還是賣蟋蟀,每年秋天最熱鬧。玩蟋蟀的季節一過,這裡生意就清淡了。

放眼望去,廣場原本的空地上用白色油漆畫的一米見方的方格子,一個個緊挨着,看上去超過有一二百個的樣子。

一個格子就是一個攤位。

攤販聚集在此,小板凳一坐,蟋蟀罐在面前一攤,買蟋蟀的人便聚攏過來。要在中間穿行,只能撿攤位間的縫隙“趟”過去。

空地上摞着一堆堆白色的陶瓷圓罐頭。現場有許多蟋蟀愛好者前來淘寶貝,以中老年人居多。

攤主坐在摺疊小板凳上,裝着蟋蟀的罐頭圍着的堆坐成一個圈。

蟋蟀愛好者們或蹲或坐在對面的小板凳上,漫不經心地打開一隻只用橡皮筋捆紮的簡易蟋蟀罐,精挑細選查看每一隻蟋蟀。

他們每人手裡都捧着個罐子,用一根芡草在裡面仔細地撩撥。有些老花眼的還擡一擡眼鏡,脖子稍稍往後傾,好把罐子裡的東西看得更清楚一些。看完一個,放在一旁,芡草咬在嘴裡想一想,又小心翼翼地打開下一個罐子……

雖然頂上有大棚遮住太陽,但市場裡還是悶熱難當。賣蟋蟀的一個個扇着扇子。

買蟋蟀的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滴在水泥地上,神情倒是很專注,不時與攤主交流,點評蟋蟀的頭色、腦線、牙脣、體型等品相,攤主不失時機地推薦。

等挑中了,買者露出欣賞的笑意,就花上幾塊或幾十塊買回去。

除了熱鬧的地攤,空地周圍還有一些固定的店鋪,賣蟋蟀和各種蟋蟀用具。

跟地攤相比,這些賣蟋蟀的店鋪檔次要高一些,蟋蟀按品質論價,便宜的幾毛錢的也有,貴的要達上千元,上萬的都有,主要做熟客生意。

小花對蟋蟀興趣不大,倒是對這些店鋪裡的蟋蟀盆興致很高。

蟋蟀盆,北方稱爲“蛐蛐罐兒”。其製作分爲南北兩派,北盆製作較爲粗糙,形狀單一,盆壁厚,花紋少;南盆則形狀繁複,花紋精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玩家養蟋蟀,除了講究蟋蟀本身的品種,蟋蟀盆也是非常考究的。

“四眼”相對接觸較多,對蟋蟀盆的知識多少懂得一些。

他介紹說,最早的蟋蟀盆都是由帝王指定的官窯燒製,作爲貢品專供皇室使用,極少傳至民間。官窯燒製的蟋蟀盆精緻無比,種類紛繁。遠看形好,近看泥好,細看圖好,翻開款好,內窺底好,敲之聲好。至今故宮博物院裡都還收藏了一些當時的珍品。

往前走,小花看到一隻蟋蟀盆,做工極爲精緻,左看右看,拿在手裡就捨不得再放下來。

“四眼”笑了笑,卻說道:“你這是新盆。聽一些老玩家講,要想把蟋蟀養好,用新盆不來事的。新盆有“火氣”,還是要用有些年份的“老盆”最好。”

第362章 圖什麼?第101章 有志向我挺你第194章 難捨的鄉愁第184章 “原湯化原食”第300章 “四眼”失蹤(1984年)第85章第321章 遭罪的“四眼”第362章 圖什麼?第15章 爛泥渡路第333章 盛開的水仙花第149章 大幕拉開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99章 冬天汰浴第104章 新課題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205章 打牌的體會第298章 巨浪潮頭第182章 包餃子(元旦快樂)第197章 看“西洋鏡”的交警第18章 說書老者第159章 痛苦來哉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145章 採馬蘭頭第348章 做個好人第202張 鬥地主第206章 “挖地道”第180章 汽笛聲聲第279章 豐收在望第321章 遭罪的“四眼”第19章 油菜花第174章 政策桎梏第274章 陸家嘴的形成第1章 陸家嘴小巷第180章 汽笛聲聲第341章 般配第356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51章 老何第76章 鮮活的大橋第354章 圖個什麼?第300章 “四眼”失蹤(1984年)第236章 喇叭褲第19章 油菜花第127章 淵源第86章 出師大捷第260章 上海人讀書有多“瘋狂”?第73章 “巨龍車”第205章 打牌的體會第43章 菱角第356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279章 豐收在望第301章 “ 迪多”第314章 餛飩情結第278章 比特區還特第308章 分組尋找第319章 落寞第30章 橋何名歟?第62章 小炮筒子第194章 難捨的鄉愁第268章 報社浦東辦事處第65章 讀書重要第201章 小爺爺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第251章 丈量田土第145章 採馬蘭頭第162章 老友相見第334章 “巴拉巴拉”東渡第73章 “巨龍車”第172章 父子倆喝酒第62章 小炮筒子第271章 戴着鋼盔頂住!第259章 排隊買“好書”第184章 “原湯化原食”第135章 深以爲憾第41章 “波將金村”第128章 兩個擔心第50章 頭疼的事第47章 合適嗎?第75章 大橋合龍第224章 外灘“情人牆”第140章 找原因第175章 早做準備第335章 冬日的鄉下第22章 凍豬頭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223章 南京路商業街第90章 要來何用?第14章 野趣第360章 囑咐第348章 做個好人第170章 幽蘭報知己第336章 “農村三霸”之首第28章 炒青菜第175章 早做準備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226章 “忐忑”中的準備第264章 “狠”第174章 政策桎梏第16章 剃頭攤第119章 晨練第269章 有事call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