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官衙之內。
爐火將鐵皮燒的通紅。
“呼”的一聲,掛在房門上的厚重簾幕被掀開。
朵朵雪花趁着此時捲入房門。
又在瞬間化作水汽粘在來人的衣服上。
“經略,這天兒沒個走啊!”
來者拍了拍衣服,走到烤火的老者身邊,一屁股坐下。
厚重的棉袖內伸出兩隻佈滿老繭的手。
“大雪連下五天了。”
“一腳踩下去你都看不見小腿!”
“咋走啊?”
老者看着爐子裡火光,慢吞吞道:
“咋走?就那麼走唄。”
“國家養士是幹啥的?臨陣就退縮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百姓嗎?”
“朝廷天天催我!要不是我攔着,你們腦袋早掉了!”
“陛下可說了,再有推延塞責的,軍法處置!”
聽聞這話的老將看着熾熱的鐵爐發着呆。
氣氛一時沉寂下來。
半晌後,老者嘆氣道:
“大軍二十五日出發……”
“早打完早利索。”
……
【遼東經略楊鎬作爲最高統帥定下了一個四路合擊赫圖阿拉的計劃。】
【第一路是左翼中路,由山海關總兵杜鬆、保定總兵王宣等人率領,發兵兩萬五千,從撫順出兵,直指赫圖阿拉。】
【第二路是右翼中路,由前遼東總兵李如柏和參將賀世賢率領兩萬人,從清河出發,途經建州南部,向赫圖阿拉進攻。】
【第三路是左翼北路,由開鐵總兵馬林率領兩萬官兵,外加葉赫部兩千盟軍,從開原出發,途經建州北部,進攻赫圖阿拉。】
【第四路是右翼南路,由遼陽總兵劉綎率領一萬官兵,外加明朝脅迫朝鮮的一萬三千士兵,從建州東部進攻赫圖阿拉。】
【好巧不巧,從十六日開始,遼東原野上下起茫茫大雪。出發日期不得不從二十一日改爲二十五日。】
【劉綎認爲現在出兵不利,請求暫緩出兵,楊鎬不同意,因爲朝廷一直在催。】
……
大漢。
劉邦把桌子一拍!
大聲道:
“乃公把話放這!”
“他們要是能贏!我就把這桌子吃了!”
呂雉白了他一眼。
“我知道你有騙吃騙喝的習慣,還真不知道你有這牙口。”
劉邦覷着眼睛看着她。
我說的這話重點在哪你不知道嗎?
呂雉都不看他,慢悠悠道:
“天寒地凍,行軍路線又在深山老林,行進十分困難。”
“這對明軍非常不利。”
“女真人就生活在這片密林裡,也習慣了當地的氣候,熟悉當地的地形。”
“明軍從四面八方調集過來的,甚至還有江南蜀中的軍隊,哪能受得了這種嚴寒。”
“地形不熟,軍隊又沒磨合過。”
“如此草率就分兵而擊。”
“是人都知道這仗不好打。”
“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啊。”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髮現了,這大明跟大宋一個臭毛病。
“自宋開始,這幫皇帝就愛對前線指手畫腳。”
“不但指手畫腳,用的主帥還都是些不知兵的文人。”
劉莊捧着臉,對面帶慍色的阿父說道:
“沒奈何,誰讓他們前面的唐末五代那麼兇呢。”
“這幫人都嚇死了。”
……
【主力軍主將杜鬆立功心切,要求部隊一日內冒着大雪急行五十多公里,進攻赫圖阿拉以西的界凡城。】
【急行軍一天五十多公里對體力的消耗是極大的,尤其在下雪的時候。】
【而且杜鬆不知道的是。】
【努爾哈赤早在大雪封城那幾天就探得明軍分兵四路的動向。】
【隨後定下了“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
【努爾哈赤不知道誰是主力,但他也不需要知道誰是主力。】
【他只需要看好撫順、五關嶺、薩爾滸、吉林崖、界凡城這一條路就行了。】
【而從外圍進入薩爾滸的地方都是山路,只監控有限的山路是非常方便的。】
【努爾哈赤在二十五日之前佈置好了遊哨、偵察兵,明軍的一舉一動便一清二楚。】
……
天幕上。
山崖之處,兵士蟻附。
周遭的雪塊被喊殺聲震得胡亂崩塌,散成雪屑飛舞。
崖口處,一名身披紅襖的將軍從崖上大聲喊道:
“女真賊子們,趕快束手投降,本將饒你們不死……”
wωω✿Tтka n✿¢ O
突然,一名士兵自身後踉蹌跑來,急語道:
“總兵!我們在薩爾滸山下的軍隊被奴酋全殲了!”
將軍猛得回頭,滿臉通紅,咬牙切齒道:
“奴酋不得好死……”
還沒罵完,一陣馬蹄聲響起!
烏泱泱的一片鐵騎映入眼簾。
而隨着鐵騎到來的,則是滿天銀星。
“直娘賊……”
……
【三月初一,杜鬆的軍隊到達了薩爾滸山。】
【兩萬多人於薩爾滸山麓紮營,杜鬆於此分兵,親率一萬部隊輕裝渡過渾河,攻打吉林崖上的女真山寨。】
【而此時,努爾哈赤率三萬多騎兵從赫圖阿拉趕來,全殲薩爾滸明軍大營一萬五千人,然後又渡河消滅剩下的一萬明軍,杜鬆被射死。】
【就這樣,第一路軍兩萬五千人的主力,在一天之內被全部消滅。】
……
{這仗打得……跟他媽鬧着玩似的。}
{我記得這就是電影《繡春刀.修羅戰場》開頭的劇情。}
{當時看並未覺得如何,但是看到杜鬆的人馬一天就被全部殲滅,想起電影裡陸文昭面對着曙光說的:“幾萬條人命,割草一般就沒了”。}
{現在才體會到這句話是多麼殘酷。}
{剛愎自用,沒事冒進。隊伍錯亂,爲賊分擊。}
{還不設立崗哨!輕騎深入,把火槍火炮拋在腦後……不說了,氣死了!}
……
大唐。
李世民看得滿心荒唐。
最後只能吐出一句。
“智不能料敵,謀不能服衆。”
“一將無謀,累死千軍。一帥無謀,挫喪萬師。”
李承幹經受過李世民的兵法指點後,現在也能看出幾分韜略。
“這努爾哈赤不是常人。”
“分而擊之,以強擊弱,以多覆少。”
“有點明成祖的影子。”
李世民揹負雙手,長嘆一聲。
“北方再起雄主……可大明……”
李承幹沉默不語。
上一個入主中原的元朝……真是不提也罷啊。
“希望……大明能出個雄主吧……”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平靜的看着天幕。
他現在看開了。
他一直以爲大明扶不起來是自己的問題、是羣臣的問題。
但從孝宗開始,他明白了。
大明病了。
這個病不光是皇帝與臣民的問題。
而是大明自誕生之時就有疾在身。
沒早夭都是得天之幸了。
他看着天幕嘆口氣。
“時不與我……徒之奈何……”
……
【三月初二,左翼北路,開鐵總兵馬林得到杜鬆兵敗的消息,於是他把軍隊分別駐紮在三處,轉攻爲守。】
【然後就被努爾哈赤帶着三萬多騎兵趕來全部殲滅,馬林幸而逃脫。】
【而海西女真葉赫部的兩千盟軍根本就沒來參戰,第二路軍也被消滅。】
【三月初三,東路的劉綎還不知道西路、北路已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
【他孤軍深入三百里,連克十五寨、斬敵三千餘,已經攻到距赫圖阿拉只有七十里的地方。】
……
天幕上。
數萬鐵騎自密林中奔涌層疊。
而在密密麻麻的四色鐵甲之中。
一萬紅袍明軍正浴血奮戰。
爲首的紅袍老將帶着鐵騎奔馳突擊,卻被無數的四色鐵騎牢牢困住。
而在四色鐵騎外圍,一羣穿着朝甲的士兵面如土色的跪在雪地裡。
頭也不擡。
……
【三月初四,努爾哈赤命令他的三個兒子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率領四萬騎兵阻擊劉綎。】
【他們在阿布達裡崗設下埋伏,當劉綎的部隊進入這片山林之中時,伏兵四起。】
【劉綎和養子劉招孫力戰而亡,東路軍被全殲。】
【至於那一萬三千多人的朝鮮軍隊,在見到八旗騎兵出現時,主帥姜弘就下令投降了。】
……
大隋。
楊堅都氣笑了。
“不虧是你們啊!”
“萬曆救了一羣白眼狼啊。”
獨孤伽羅哄着懷裡的楊世民,輕描淡寫道:
“巧了,萬曆也是白眼狼。”
“一報還一報了。”
楊堅張了張嘴,自己竟然無力反駁。
……
【楊鎬在三月初二已經知道了杜鬆軍隊兵敗的消息,他急令其他部隊趕緊撤軍,但是命令只傳達到南路。】
【這還是因爲南路軍走的慢。】
【李如柏再接到命令後立即撤軍。】
【回軍路上得知劉綎身死的消息,害怕被萬曆追究“失機”,在戰後自殺。】
【薩爾滸一戰,明軍損失慘重,陣亡的軍官高達三百一十多人,士兵則達四萬五千八百多人,死亡的馬和騾有四萬八千六百多匹,損失戰車一千餘輛、火器一萬三千一百多具。】
【戰敗的消息傳來,京師大震。】
【內閣元輔方從哲立即報告萬曆,希望皇上在此緊要關頭出御文華殿,召見九卿科道等官會議,共圖保衛遼東保衛京師的方策,但是並沒有引起萬曆的重視。】
【直到第二天,詳細的戰報傳來,萬曆才感到大事不妙,向兵部發去一道諭旨,對杜鬆貪功輕進,以致喪師,表示痛惜。】
【對馬林應援失期,有所不滿,要他戴罪立功。】
【次日又傳諭內閣,對杜鬆等出兵違期,貪功不利,殞將喪師,表示憤慨。】
【下令,文武百官關於遼事的緊急奏疏,待詳細審閱後,再作出批示,要方從哲傳示各衙門,靜候諭旨。】
【不久,萬曆作出決定,下令逮捕此次戰敗的主要責任者楊鎬,將他關入錦衣衛詔獄論死,起用熊廷弼爲遼東經略,出來收拾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