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宋朝特色

大漢。

“乃公看明白了。”

劉邦躺在呂雉的膝枕上。

翹着二郎腿斜睨着天幕。

“別管是誰的種了。”

“急躁就是他們老趙家的底色。”

“沒上過戰場或者不瞭解真實戰爭的人,永遠只會用他的認知渠道去理解戰爭,以爲那就和孩子們做遊戲一樣,說打就打,也不會缺胳膊少腿,打完還能回家吃飯。”

“這場北伐就如一場兒戲。”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張了張嘴,最後還是無奈嘆息。

這皇帝很有心……值得表揚!

就是這事做的太莽撞了。

統軍的主帥只有一張聖旨,而沒有相關機構的公文和對接手續。

路過州縣不是很容易犯嘀咕?

萬一那張聖旨是僞造的,此舉豈不是就如同造反了?

到時,大軍所到之處也是一腦門子糊塗賬。

北伐?什麼時候的事?

讓我提供糧草可以,手續呢?

對不起,我不是要看你那張聖旨,我要看上級的手續。

什麼,沒有?

那對不起了,你們不能進城。

是的,你長得帥也不行!

太莽撞了。

……

大宋。

趙大看的牙疼。

“糧草呢?”

“你們是想就糧於敵?當你們是冠軍侯嗎!”

岳家軍何等英武,北伐時也需要三路齊進、相互呼應,也需要提前幾年就聯絡當地義軍共同起事。

這次只有一支區區八萬人的偏師,對敵方的情況也是兩眼一抹黑。

這種情況就想着能橫掃中原?

那也未免太小看北邊金虜了!

……

天幕上。

豔陽高照。

烏泱泱的一大隊宋軍席地而坐。

衆人看着遠處城池的征塵,俱都面有不安。

“將軍……我們真的按兵不動嗎?”

一名小將走到一名手拿蒲扇、卸了鎧甲,大敞衣襟的懶漢身邊。

“將軍……金軍主力到了符離,我們……”

懶漢不耐煩的揮了揮蒲扇。

“去去去!就你屁話多!”

“這大熱天的,搖着扇子還不涼快,何況在大日頭下披甲苦戰呢!”

“李顯忠他不是厲害嗎,讓他打去!”

“哼,牛得他!”

……

大唐。

李世民一點也不奇怪,他甚至有點想笑。

“有恢復之臣卻無恢復之君。”

“有恢復之君又無恢復之臣。”

“這宋朝確實沾有幾分命運弄人之意。”

……

大宋。

趙匡胤雙手交叉放在鼻樑下。

看着腳下的地面一動不動。

縱觀大宋歷次出戰,前線將領一定給他弄個大的!

“改制,不改不行。”

……

【李顯忠順利攻克靈璧,而邵宏淵卻久攻虹縣不下,還是李顯忠派靈璧降卒前去勸降,虹縣守將才放棄抵抗。】

【邵宏淵就因此忌恨上李顯忠。】

【李顯忠建議邵宏淵乘勝進攻宿州,邵宏淵出言諷刺其爲“關西將軍”】

【見對方不作呼應,李顯忠只得獨率己部發起進攻,城破,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這時,邵宏淵才投入戰鬥。】

【攻下軍事重鎮宿州的消息,令孝宗與張浚大受鼓舞,指示他們擴大戰果。】

【但前線兩將的矛盾卻趨於激化。】

【宋孝宗升李顯忠爲淮南、京東、河北招討使,邵宏淵爲副使,他不願居李下,向張浚表示拒絕接受李顯忠的節制。張浚遷就了他的無理要求,使他更有恃無恐。】

……

大元。

“這按你們的話來說叫什麼來着?”

忽必烈捏着酒壺,突然想起什麼扭頭問道:

“就什麼天不樂意那個。”

劉秉忠平靜道:

“天未欲平中原耶。”

忽必烈笑着豪飲一口,擦了擦嘴。

“沒錯,就是這句!”

“天不欲平中原,因爲偉大的成吉思汗誕生了!”

“就是不知道天幕會不會講成吉思汗。”

……

大明。

“狗日的!”

朱元璋看的胸口疼。

“纔有幾分能耐啊!就敢當驕兵悍將!”

“這孝宗等人也是,該寬不寬該鬆不鬆!”

……

【金將紇石烈志寧率先頭部隊萬餘人來攻宿州,被李顯忠擊敗。】

【但金軍十萬主力隨即趕到,李顯忠奮力苦戰,邵宏淵不僅按兵不動,還說風涼話:“當此盛夏,搖扇於清涼且猶不堪,況烈日被甲苦戰乎?”於是,軍心渙散。】

【入夜,邵宏淵部中軍統制周宏自爲鼓譟,揚言金軍來攻,宋軍不戰自潰】

【金軍乘虛攻城,李顯忠殺敵二千餘,終於獨力難支,遂率師而退,行未多遠,宋軍就全線崩潰,軍資器械喪失略盡。】

【金軍不知底細,不敢貿然追擊,宋軍在淮河一線穩住了陣腳。】

【宿州舊郡名符離,史稱爲“符離之潰”。】

……

{大戰之際,還在想着個人的利益得失,怎能擔將領之重任!歷朝歷代,任何時候,人選都是及其重要的!在關鍵時刻,它可以影響事態的發展,改變歷史的軌跡!}

{上行下效,在這樣的朝局下,多的是自私自利之輩。}

{宋朝整個朝代的將領好像都會這招,而且還不用擔責任!}

{歷朝歷代,因此情景形成敗局的例子不計其數。內有徇私挑撥,外有嫉妒橫行。}

{想不通,國亡人便亡,這麼做斷送的不也是自己性命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這句詞即影射隆興北伐~}

……

劉宋。

劉裕臉色很難看,

他看着劉義隆,目光不善。

“你看看!就因爲伱!我們都跟那趙宋聯繫起來了!”

……

劉宋·文帝時期

劉義隆看着辛棄疾那三字,咬牙切齒!

“你很有文采是吧!”

“很會找對標人物是吧!”

“可惡啊!”

“我們不一樣啊!”

……

大宋·太宗時期

“算了……”

趙匡義無力的坐在石墩上。

“就這樣吧。”

“沒救了。”

“等死吧。”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揹負雙手,看着天幕長嘆一聲。

“錯失金國內亂之機,失天時。”

“放棄西北十三州,缺地利。”

“將領青黃不接,無人和。”

“時機不對,又無地利人和。”

“安能不敗。”

劉娥看着有點陌生的趙恆眨了眨眼。

這麼立竿見影嗎?

……

【北伐失敗後,朝中主和派乘機大肆攻擊主戰派,把北伐收復中原的主張誣爲“邀功釣譽”。宋孝宗只得下罪己詔。】

【而張浚也不得不提出辭呈,宋孝宗還不想立即放棄北伐計劃,只是降張浚爲江淮宣撫使,部署兩淮防線,抵擋金軍南下。】

【符離之敗對宋孝宗的北伐雄心打擊很是沉重,他也發現恢復大業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開始在和戰之間搖擺不定。】

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242.今晚八點無更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146.第142章 祖逖!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