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

【范仲淹,字希文】

【生於端拱二年八月(公元989年)】

【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

【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改革新政。】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請出知鄧州,離開朝廷,飄然而去。】

【在調離鄧州時百姓殷切挽留,他也喜歡鄧州,隨後在此留任三年,百姓安居樂業,傳世名篇《岳陽樓記》也寫於此地。】

【接下來的幾年裡,前後調往杭州、青州、潁州。】

【公元1052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終年六十三歲。】

【百姓痛哭。邊遠山村的百姓都爲他戴孝,邊疆的百姓也主動爲他舉辦法事。】

【仁宗題其墓碑額爲“褒賢之碑”】

【朝堂則鄭重的把他諡號定爲兩個字——文正。】

……

{在當時的百姓和讀書人心裡,老範是男神}

{他種的柏樹,遊玩過的泉水,百姓命名“範公柏”“範公泉”。}

{他把喜歡的“青金石”做成硯臺,立刻火了,名字就叫“範公臺”。}

{他建個亭子,文人們爭相賦詩。}

{他辦個學校,升學率像坐火箭似的往上升。}

{他推薦哪個人,哪個人就會大有作爲。}

{他說不要打架,當地民風立刻改變。}

{他離開一個地方,百姓就建立祠堂紀念他,不少人乾脆不用自己的姓了,改姓範。}

{連西夏的敵軍都對他崇拜得不得了。}

{讓人敬佩的,能文能武的范仲淹。}

{范文正公一生接濟的朋友、學生、貧窮百姓不計其數。收入很高,卻一生清貧,去世時連一件新衣都沒有。}

{以德報怨,嚴於律己,以天下爲己任。難怪是宋朝一衆文人的精神領袖。}

……

大漢·武帝時期

“文正……”

劉徹討厭一切觸及天子威嚴的人。

不管這人是忠臣良臣,抑或是奸臣諂臣。

本來在他眼裡只有一人可以捋虎鬚而不怒。

那就是子胥。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後來又有一人例外,那就是諸葛孔明。

扶大漢之將傾,盡瘁而後已。

現在,這人也可以納入他的容忍白名單內。

“道德博聞曰文,靖共其位曰正。”

德才兼備,恪盡職守。

“朕當初要是有這樣的大臣……”

劉徹暢想着,然後又快速斷絕暢想。

有這樣的大臣估計自己要頻繁救他!

……

大唐。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李世民用麻布擦拭着拳骨。

“在朝廷做官時,爲百姓擔憂。”

“處在僻遠的地方做官,就爲君主擔憂。”

“這明明是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哪!”

“這種臣子怎麼還能盤桓於地方!”

“識人不明!用人不精!”

越說越氣,李世民一拍手邊的引枕怒氣難遏!

“難怪你宋朝百般屈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如此品行很少有人有,大多數不過是在其位而食民髓罷了。

這種大臣你不用也不能讓他奔波地方啊!

讓他去教太子也是好的!

……

大宋。

趙匡胤看着天幕裡後人的簡述,重重的嘆口氣。

手中的蟠龍棍扔在地上。

“哐!”

看了一眼疼昏過去的趙二,他恨的牙癢癢!

如此大臣,攤上這麼個蠢皇帝!

朋黨……朋黨重要還是民生重要!

懂不懂什麼叫應機權變啊!

朕要是像你們這麼死心眼皇位輪得到我坐嗎?!

地上這混蛋也沒那麼不通權變啊!

難怪你是仁宗!

婦人之仁!

……

大宋·太宗時期

“端拱二年……”

趙匡義捋着鬍鬚。

“太小了……”

眼睛又向下一瞥。

不得不說,這蠢兒子讓他刮目相看。

雖然是反方向的。

到現在了居然還在那劉氏女與皇位中糾結着!

你把這份心用在治國上你就是第二個漢武帝!

留給他都浪費這人才!

……

大宋·真宗時期

“額哈哈哈哈咳咳!”

趙恆高興的被口水嗆住。

劉娥拍着其後背,她有時候真的很好奇。

這人究竟是上輩子攢了多大的功德?

今生命勢這麼好?

“來人!來人啊!”

趙恆緩過氣,蹦着高跳着腳去殿外喊人。

我的好大兒啊!

這種人才你把握不住,還是爹來吧!

真宗?呸!以後誰愛用誰用!

“快把朕的範相公請來!快!”

……

大宋·仁宗時期

“這……”

一衆大臣對目而視。

“官家,臣召範侍郎回京,且派太醫前去診治!”

龐籍一撩下襬,跪地請見。

趙禎連忙扶起龐籍。

“朕也沒說不同意,你這是幹什麼。”

“爾等……”

面對趙禎的探尋目光,衆臣皆同聲道:

“望陛下請範公回京養老。”

他們有的同意新政,有的反對新政。

但不管同意或反對,他們都不能接受範希文就這麼病死任上。

有的是擔心他的病情不想他奔波勞碌。

有的是不想他繼續在地方做事養聲望。

莫名的,一個念頭同時浮現在場衆人的心裡。

回來也好……

……

【慶曆新政失敗了。】

【大宋天下繼續它的不太平。】

【公元1050年十一月,貝州爆發王則兵變。】

【王則在次年就平息了,但仁宗因此事起又琢磨開始新政改革。】

【開始提拔文彥博、王安石、司馬光、包拯、歐陽修、胡瑗等人。】

……

{大噴壺就這樣一筆帶過了?}

{哈哈哈哈!包黑子,包青天,大噴壺!他外號好多啊!}

{那兩我知道,大噴壺是什麼意思?}

{包拯和唐介在宋仁宗面前爭吵,包拯“反覆數百言,音吐憤激,唾濺帝面”}

{可以想象到被噴一臉唾沫星子卻依然要聽包拯叭叭的仁宗內心有多絕望。}

{宋朝對待文臣還是很仁厚的,擱明朝,早就杖斃了。}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有些不自在。

得虧這人已經外任河北都轉運使了。

不然……

身邊的羣臣俱都低頭。

不能笑,皇帝仁義寬厚。

再笑他就太欺負人了!

不能笑!

……

大明。

“伱放屁!”

朱元璋叉着腰憤憤不平!

“咱什麼杖斃文臣了!”

“咱也能唾面自乾!”

“不信咱找人試試!”

“咱就站着讓他唾!”

馬皇后給他倒了杯水,無奈道:

“你看你,又急。”

“他們說明朝,又沒說你!”

“你是明朝所有皇帝嗎?”

“肯定是後面哪個皇帝做的嗎。”

朱元璋哼哼兩聲坐下,接過水杯,嘴裡吐槽着:

“肯定是那個嘉靖!”

馬皇后聽得心累。

“你也不能知道一個做的不好的皇帝,就什麼都往他身上甩吧。”

朱元璋又哼唧兩聲,不說話了。

……

天幕上。

嶺南之處戰火燃燒。

畫面推進。

明月高懸。

一位身穿札甲外罩錦袍的短鬚將軍,居高臨下望着山下的城寨。

將軍擡頭看了看月色,判斷着時辰。

隨後拉下面甲,猙獰的獸面在清冷的月光下閃着寒光。

“倉啷!”

銀練從鞘中吐出,指向山下。

一衆黑影無聲息的向城寨奔去!

……

【公元1052年四月,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在安德州建立南天國,要求朝廷承認,遭到拒絕。隨後起兵攻打邕州。】

【五月,攻佔邕州,自稱仁惠皇帝,率軍沿鬱江東下,所至殺官吏,焚府庫,連破貴、橫等九州,進而圍攻廣州,長達五十多天。】

【儂智高起兵反宋,嶺南騷動,官軍討伐,久而無功。】

【公元1052年九月,樞密副使狄青請戰,宋仁宗立即將他任命爲宣撫使,全權負責指揮各路南征軍。】

【狄青到達前線後,嚴格執行軍法,將廣西鈐轄陳曙等三十多名違反軍紀的軍官推出營門斬首。】

【公元1053年正月,狄青率軍夜晚過崑崙關,發動奇襲,儂智高失去險要之利,率領全部軍隊迎戰。】

【狄青親臨前線,揮動軍旗,指揮作戰,大敗儂智高於邕州。儂智高縱火燒城,隻身逃亡大理,狄青凱歌還朝,朝野轟動。】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摸着鬍鬚,嘴裡吐槽着。

“你是蘭陵王轉世嗎。”

“還帶獸面甲。”

“學什麼蘭陵王,他可沒好下場。”

一旁的楊堅也不太自在,畢竟蘭陵王的成名戰是在他父親身上刷出來的。

小李淵左看看右看看,拉了拉宇文邕的衣角,小聲道:

“陛下……”

“叫舅舅。”

宇文邕擺了擺手,糾錯着對方稱呼。

小李淵輕咳兩聲,小聲道:

“舅舅…蘭陵王很厲害嗎?”

宇文邕聞言,目光復雜。

“在我眼裡,蘭陵王不下於你兒子。”

……

大唐。

“這人要慘了。”

李淵盤着腿,頭也不擡的扒着萇楚皮。

李建成與李世民兩人不做言語。

樞密副使在宋朝屬於兵將次巔。

按功來講,此戰過後應遷樞密使,但宋朝樞密使以文臣任命。

這人出身若是文人那皆大歡喜。

若是純武人,恐怕撈不着什麼功勞。

扔掉褐色的毛皮,李淵咬了一口綠色的果肉。

“呵,還挺酸。”

這宋仁宗若真有心,自會鼎力支持。

就看是“家法”大,還是“變法”大了。

……

【狄青,字漢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生於大中祥符元年。】

【少年時即善騎射,後被招刺爲兵,練就了一身武藝。】

【公元1038年,李元昊攻打宋朝,狄青被調往西夏前線。當時,宋軍屢戰屢敗,“士卒多畏怯”,狄青卻作戰英勇,“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四年中,“前後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屢次建立戰功,地位不斷上升,並得到陝西經略判官尹洙的賞識。】

【尹洙向經略使范仲淹推薦,范仲淹“一見奇之,待遇甚厚”,送了他一部《左傳》,並勉勵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狄青從此博覽羣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

……

大唐。

“武人不能不讀書。”

李世民捻着鬍鬚,心下感嘆。

殿下的尉遲敬德縮了縮頭。

直娘賊!

那老鬼真好命!跑的早!

李世民卻沒注意到,只是在感嘆此話說的好的同時又覺得莫名有一絲悲涼。

前後大小二十五戰,可見其勇武。

但文人相送的卻是春秋左傳,而非兵法之類。

可見他們屬意得是具備符合文人價值的素質,而不是武勇。

不重視將軍的軍事能力,到最後怕是連打仗戰備是怎麼一回事都扭曲失真了。

作爲一個武人,其應有的武勇消失了。

作爲一個將領,其應有的帶兵本領消失了。

重文輕武至如此,狄青的下場……

“忠臣、良將……”

“奈何不遇明君聖主啊。”

……

【宋夏議和以後,狄青已躋身大將行列。可由於他是個武將,又起家士兵,仍然被人瞧不起。】

【公元1052年六月,宋仁宗任命狄青爲樞密副使,遭到臺諫官反對。】

【他們認爲,狄青“出兵伍,爲執政,本朝所無”,實屬“不守祖宗之成規”。】

【奉命南征儂智高,有諫官認爲:“青武人,不可獨任。”】

【宋仁宗考慮用宦官監軍,或派文臣擔任副使。宰相龐籍勸告仁宗:“青起行伍,若用文臣副之,必爲所制而號令不專,不如不遣。”狄青得以全權指揮作戰,大獲全勝。】

【然而狄青戰勝儂智高後,宋仁宗擬將他提升爲樞密使,龐籍等大臣堅決反對。】

【公元1053年五月,狄青出任樞密使,將士擁戴,百姓高興。】

【但此時謠言四起,說他將要危及朝廷,因此逐漸遭到仁宗猜忌。】

【知制誥劉敞多次上疏,把狄青指斥爲天下之疑,請求宋仁宗防奸御變。】

【公元1056年八月,狄青被解職。】

【公元1057年三月,其憂憤成疾,死於陳州,時年不到五十】

……

{狄青被任命爲樞密副使是,宋仁宗勸他用藥除掉臉上的刺字,狄青執意保留。}

{他想以此勸勉將士,告訴後來者,行伍出身也可以成爲顯貴,後來士卒每當狄青出現便指着他大聲誇讚,從一方面說,狄青確實有點不知道收斂,但是對於普通的老百姓,士兵來說卻是很大激勵!}

……

北齊·文宣時期

高洋覺得趙家比他瘋。

反正他不會逼死一個能打有術的一員大將。

尤其還是在朝中無將可用的情況下。

猜忌武將到如此地步,恨不得無罪而誅。

你們被打的連年上供不是沒有道理。

還有這仁宗……

高洋摸不清這人到底想幹什麼。

你究竟是想變法還是不想變法?

在這釣魚呢?

出一個忠臣良將滅一個忠臣良將。

你姓趙還是姓耶律啊?

抑或者姓李?

……

大唐·武宗時期

李炎坐在亭內,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究竟是文人打壓武將。

還是裡面還摻雜着黨爭呢?

范仲淹提拔的武將算不算新政黨呢?

黨爭現象的背後就是皇權合法性的低落。

皇帝可以任意處置個別人,但皇帝無法獨立於衆人意見。

放到宋朝就是無法擺脫士人的牽制進行統治。

皇帝不能高高在上俯視士人爭執,做一個仲裁者、統合者的角色。

在政權行使上和士人緊連在一起。

他成了黨爭中的重要部分,也讓黨爭愈發嚴重。

……

【公元1055年六月,宋仁宗將富弼召回,而且直接委任他爲宰相。】

【士大夫的改革從激進轉爲保守。】

【仁宗採文彥博和龐籍提出的建議,在陝西路裁減五十歲以上的老兵和不能打仗的弱兵三萬五千多人,每年節省財政開支二百四十五萬緡。】

【河北、河東、京東、京西等路也相繼裁兵,同陝西路相加,一共省兵八萬餘名。】

【又對磨堪制度與鹽稅商稅進行改革。】

【國稅收入翻倍,戶口人數翻倍。】

【在歷史上得了嘉佑之治的美稱。】

【然而制科開放使得冗官的行爲愈演愈烈。官員人數已達到兩萬多人。冗兵的精簡也沒有堅持下去。】

【內有養士、養兵之費,外有遼朝、西夏之奉。】

【公元1061年八月,步入仕途不久的蘇轍將當時的形勢描繪爲:“海內窮困,生民怨苦。”】

【不過宋仁宗來不及繼續着手民生之事了。】

【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晚,宋仁宗在福寧殿病逝,終年五十四歲。】

【十月,葬永昭陵,廟號仁宗。】

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71章 廁所政變!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71章 廁所政變!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8章 南園遺愛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