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認親

朱書堂沒有想到,馮貴和不但給兒子看好了胳膊,還願意和自己攀親。這麼多的好事都讓自己遇上了,這真是風颳草帽扣鵪鶉啊!

老馮頭也興奮起來,儘管不想讓弟弟喝的大暈大醉,可是目前已經是他最盡興的時候,本想再喝幾杯。卻發現,這時候麗芝卻把老朱叫了出去。

他和弟弟多年不見了,這次回來既要讓弟弟吃好喝好,又要弟弟不出問題,不出笑話。

所以,趁老朱出去的功夫單獨和弟弟端了一杯,說了一些客氣的話,關心的話和邀請的話,打問了老中醫江炳軒身體是不是還好,弟妹生活過的是不是舒心,侄子、侄女們學習的怎麼樣,等一些生活情況。

弟弟有些炫耀地說道:“我們在那裡過得很好,三裡五鄉里能比得上我們的不多。日子過得蠻好的。請哥哥儘管放心!”他一再邀請哥哥一家適當的時候去山西看看。

麗芝把老朱叫出來,是想商量着給兒子友康舉行一個簡短的拜親儀式。

在蓬州縣南丘村一帶盛行這一活動。

老朱覺得在理兒,就答應了。

他們夫婦一塊來到老人南屋,友鍾端過來的水餃,第二碗老人還沒有吃完。

七十多的老人,吃飯對於她來說是長項。兩碗水餃她一個人就能吃完。

她常常對孫子輩兒們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飯量小,布袋倒,飯量大,不用爬!”

她說得布袋倒,就是說,你吃的少了,就像豎起的布袋一樣,指頭一捅就倒下了;飯量大的話,不會被一布袋糧食壓得你爬下去。

老人自從來到朱家,從來沒有鬧過大病,從來沒有吃過藥,扎過針。她的身體總是非常健康。七十多歲還經常下地幹活,拾柴火做飯,紡花織布,納鞋底兒,拆洗被褥,有着很強的自理能力。

她還經常會爲子孫們做好吃的,把孫男嫡女們叫去吃個痛快。

兒媳婦把這事說給婆婆聽,婆婆立即停下來就要從蒲墩上起身。

“不急,不急,您先吃完飯再做也不晚。”老朱對老孃說。他知道老孃吃一碗是遠遠不夠的。

“吃飽了,不吃了,說辦就辦。”這個後孃的作風,向來是雷厲風行,她立刻行動起來。

老朱是姊妹五個中排行最小的一個,當年親孃去世的時候他才三歲,他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哥哥。這一家人能活下來,能活到今天,全憑這位後孃勞作。

所以,儘管她是後孃,論功行賞她在家裡要數第一,誰也無法和她相提並論。

親孃去世三年之後,後孃來到這個家,沒有儀式,沒有陪嫁,沒有迎送,簡單的只是她本人走進了朱家門。

老朱父親中年喪偶,本身是很不幸的。

可是,幾年之後,居然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林妹妹”又使他驚喜萬分。他覺得自己又是十分幸運的,很高興接納了這個一切免費,一切從簡的聰明能幹,勤勞善良的姑娘。

老朱父親在南丘村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一般人不敢來欺負。而老朱這位後孃,那是富裕大戶人家小姐,在家裡被批鬥的無法逃生,眼看就要沒命的情況下,她毅然決然趁着夜色逃到了朱家。

因爲她知道夜晚負責看管的人員會放鬆警惕,特別是在後半夜的時候。剛到朱家那幾天,朱家沒有讓她露面,日子久了,批鬥的風聲小了,她才名正言順地出現在鄉親面前。

這樣一來,朱家保住了她的身家姓名,她也就安守本分,爲朱家賣力操勞起來。這一操勞就是大半生。

後孃進了朱家之後,看到家裡一貧如洗,百廢待興的樣子,難以繼續領養親生孩子。

看到家裡這幾個孩子心裡十分難過,也很心疼這些孩子們。她看到自己面前,最大才十五歲的五個孩子,幾次痛下定決心,決定一生不再生養,把家裡這幾個孩子當做親生撫養長大成人。

她做出這個犧牲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後來她的付出更是他人望塵莫及的。所以,中年的老公也很心疼她,體貼她,愛護她,把她當做生命的依靠。

因爲朱友康的爺爺常年生病,尤其是到了冬天,咳嗽嚴重,後來發展成爲嚴重的肺氣腫,根本下不了地幹活,甚至連自己都照顧不了。

她比老伴小二十幾歲,身強力壯,身材高大,整日下地勞作,比一般男勞力都要強,她裡裡外外是一把手,也是行家裡手。孩子們都很聽她的話,吃的穿的用的都得依靠她來照顧,她來縫補。這就是一個親孃,甚至比親孃還親。

由於她的努力,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成人,家裡經濟情況有了明顯好轉,在她手上家裡添置了牲口、籬笆、碾盤和磨盤,家裡的人氣也旺盛起來。

只可惜,老朱的父親沒有那個福分,本該享福的時候,卻因病先一步離家而去,那一年他才六十四歲。

一家人過了沉痛的日子之後,她又鼓勵大家重新振作精神,起早貪黑,甚至沒明沒夜,勞作不息。

後來還爲兩個閨女舉辦了風風光光地婚禮,三個兒子也先後順順利利地結婚生子。

所以,孩子們從來都沒有把他當後孃對待,下一代子孫們更不知道這是後奶奶、後姥姥。

這次拜親活動,看來她又要買一把力氣了。

只見她起身往裡屋走去,她很快端出來一個盤子,裡面放滿了燒紙、香柱和蠟燭。

他又讓兒子老朱到代銷點買來吉慶的鞭炮。又囑咐兒媳麗芝在天地桌上擺上一盤石榴,一盤柿子和一盤核桃。

這些都是家裡有的,不用出門,不用花錢。石榴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和睦相處;柿子代表實實在在,任勞任怨;核桃代表健健康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剩下的活兒就輪到她安排了。

她分別在天地、南海觀音、三代宗親處點燃香燭,然後又分別在這三處叩頭焚燒紙張,嘴裡唸叨着祈禱和囑咐的金言金語,思路清楚,合轍押韻,朗朗上口。

這時屋子裡、院子裡充滿了嫋嫋煙霧,和點燃紙香蠟發出的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和歡樂。

有的人先行回家餵豬、看孩子去了,還有多數人都在收拾桌椅板凳及餐具,一邊收拾一邊先聊着什麼。

等燒完紙,老人開始安排孫子朱友康按照天地、南海觀音和三代宗親的順序依次叩頭——天地和南海觀音三叩首,三代宗親四叩首。

認親的另一方也要有個人陪同叩頭。馮貴和就把江夢雲叫來與朱友康一塊進行。

江夢雲在山西長大,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陣勢,只怕應付不下,每個動作,每次叩頭,她都側着臉用眼睛的餘光模仿朱友康的動作進行。

因爲朱友康左胳膊還不能做大彎曲的動作,江夢雲這個動作也模仿朱友康來做,引來觀看的人偷笑。

老者一邊指導他們二人叩頭,一邊念着很上口的祈禱用語。

最後一項是拜謝雙方老人。

幾個人七手八腳從屋裡搬出來幾個凳子椅子,老朱讓馮貴和兄弟坐中間,自己和老伴麗芝分辨坐在兩旁。

馮貴和堅決不肯,他堅持讓老朱這位哥哥坐中間。

老朱看僵持不下,就把老馮頭夫婦也叫過來入座。老馮頭搖頭不從,麗芝和老朱一人拉扯一個,讓他們坐在了中間。他們是最大的,坐中間正好。

這樣成了老馮頭居中,往右是他老伴和他的弟弟馮貴和,往左是麗芝和他的好友老朱。一共五個人,兩邊一男一女,排列的十分合理。

膝下朱友康在左,江夢雲在右,有奶奶指揮,向雙方老人三叩首。

一切按照老人安排完成之後,院子裡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第一百二十三章 相思第九十二章 憂鬱第二百零六章 起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爬坡第二百三十六章 “祭奠”第十七章 邁克與鐘聲第二百八十八章 分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遷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預產第三百八十六章 加霜第三百八十五章 冰天第九十七章 濃淡第一百八十一章 手續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破第五章 夾心糖火燒第三百八十二章 回暖第二百七十章 孰忍第四十三章 一口紅燒肉第二百零二章 怪相第二百六十八章 義工第一百章 決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夜宿第三百八十九章 推介第三百五十四章 疙瘩第四十二章 求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睡第二百七十七章 錯亂第二百四十二章 變局第八章 開具介紹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節外第三十七章 書爲媒第三百四十章 車禍第一百零三章 遇狼第一百六十章 疑點第一百零二章 責任第三百二十六章 計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美珠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彌彰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遷建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一百二十二章 約定第一百零五章 拾煤第二百一十六章 誘入第一百零四章 周折第六十七章 碰杯第三百七十九章 糟心第二百四十章 動容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陰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岔道第六十九章 移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傳書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州第二百零一章 匯演第二百九十二章 撓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望梅第三百三十二章 出讓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查第十二章 半夜驚魂第一百九十五章 電影第二百零七章 退親第三百五十四章 疙瘩第二百七十二章 過劫第二章 第一場考驗第三章 焦急的等待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挖第二百零九章 通電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親第二章 第一場考驗第三百三十四章 先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八章 繼續第四百章 絕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燒第二百四十章 動容第四十一章 驚喜第一百七十七章 分界第九十二章 憂鬱第二百八十二章 租房第三百三十一章 怪獸第一百四十四章 治水第二百四十二章 變局第四百零二章 紙條第九十七章 濃淡第四章 撞上校花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海第三百四十七章 交接第四十一章 驚喜第二百九十九章 預產第四十九章 抉擇背後第六章 天生麗質第五十三章 打飯第三百章 溫度第一百三十四章 復活第三百二十章 籌謀第三百四十章 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