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

最近兩個主題都是有關文物方面的,張俊生確實有些忙活。新州白瓷遺址是否開發看來是要擱置一陣子了,也許在以後的日子裡,沒有了張俊生的力推,半途會不了了之。

但是另一件事仍在勁頭上,BQ廟失火還沒有水落石出。

幹警們全力以赴,晝夜工作,爲的就是早日破案,早日抓到兇手,繩之以法。

幹警們圍繞着小劉反應的問題來展開工作。經過多次走訪覈實,小郭出事的那天晚上,小劉的確是回到了孃家,這是小郭的母親說的,應該是可靠的。

那麼小劉當晚不在場,是怎麼知道這一消息的呢?其實這中間還有一個不爲人知的秘密。小劉在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受害者身份,是老公有同學情人,導致了她的家庭不幸。

其實,小劉也並不老實。因爲她老公長期讓他受氣,甚至酒後對她實施家庭暴力。不知情的都認爲她很委屈。

老百姓愛說的一句話是,蒼蠅不叮不縫的蛋。小郭經常對小劉這樣的態度,其實早已被前面光棍漢鄰居二傻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正在尋找機會插手攪局,以便渾水摸魚,得到自己想要的好處。

這位二傻子其實一點也不傻,只是父母親爲了他生下來好成人,爲他起了這個小名,他的大名叫新昌,是一個咬文嚼字的讀書人,當年因爲家裡條件差,弟兄五個,又沒有其它住房,耽擱了說對象結婚的年齡。

他大哥給本村南臺一家招胥去了,老二不明不白地跟本村西臺的另一個姑娘相好了,也沒有舉行儀式就住在姑娘家裡了,後來生了孩子,也就算是事實婚姻吧。他是老三,他下面還有兩個弟弟。

因爲他爹孃死的時候,正值兩個哥哥出家了的時候,家裡的大權都掌握在二傻子手裡,多少有些積蓄。他多次目睹了小劉受欺負的現狀,非常同情小劉。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和小劉說說話聊聊天,安慰安慰。

小劉覺得二傻子很憨厚,對自己很不錯,日久便生情了。

而二傻子聽到小劉的訴說,心裡慢慢地變得更加關心起小劉來了,這麼一來二往的,二傻子開始爲小劉買這買那,感動了小劉。

終於在又一次又遇上家暴的時候,小劉抓住機會逃出家門,打算往孃家跑去,二傻子早已盯上了他們,就騎自行車追上了小劉,就這樣他們在北崗後面野外的玉米地裡相好了一次。

他們約定還要去蓬州縣城逛一逛街,順便給小劉買些她喜歡的衣物。甚至他們當天晚上一起住進了旅館,一連在縣城玩了三天,她纔回到她孃家去。二傻子把她送到孃家村口,自己騎自行車返回來了家裡。

這樣的約會日後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其實小劉的老公小郭一直被矇在鼓裡。

小劉一回孃家,小郭反而覺得輕鬆自由多了,他又可以和他的那位女同學約會鬼混了。他從來沒有想到,他的前鄰居正在侵佔他的一畝三分地。

所以,小郭家裡發生的事,都逃不過二傻子的眼睛。

那麼,剛纔說的小劉不在家,爲什麼他家裡的事情她都知道,原來這都是二傻子告訴她的!

這第二個問題是,把裝着入社的麻袋扔到了河水裡,爲什麼老漢還能聽到聲音呢?

這裡的解釋就更簡單了。

這位老漢是多年的能工巧匠,他一年四季都在挑選荊條和竹皮材料,目的就是多做一些荊簍竹筐之類的東西,可以到蓬州縣城多賣一些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銷。

其實在小郭扔麻袋之前,這河水裡早已經佈滿了老漢的荊條。

這些荊條形成的浮力,足以支撐起麻袋裡骨瘦如柴的入社來。所以,看起來是把入社扔到了河裡,其實是把他放在了荊條上,所以就能聽到入社發出的聲音。

這第三個問題是,老漢爲什麼那麼晚了還去山上泡荊條,別處沒地方泡還是白天裡沒工夫泡。這天老漢確實很忙,他白天裡挑着一旦子荊簍竹筐去縣城賣貨,六十多裡的路程,他確實回來的很晚。

因爲這一天買賣很順利,家裡又幾乎沒有庫存,所以,老漢就趕緊把家裡剩下的沒有來得及泡的荊條背到山上來泡。

這一是爲了泡荊條,二是半路里查一查自己放在那裡的荊條,防止遇上偷荊條的人。

他別說白天去了縣城,即便是不去縣城,他也會不定時的夜間跑到山上看看自己的荊條。

這第四呢,小郭爲什麼要選擇BQ廟作爲放火的地方。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小郭從小就生活在這個BQ廟村子裡,從上小學的第一天起,他就每天往這個廟裡跑。他一直跑到了在這裡上完初中。

因爲初中是縣辦學校,而小學則是村辦的。本村裡從上小學三年級開始就上晚自習。小郭膽量非常小。他最怕的就是這個BQ廟裡的怪叫聲。他從小就非常憎恨這座廟,老想着有朝一日一把火燒掉這座廟。

他曾經因爲這座廟的怪叫聲耽誤了很多晚上去上晚自習學習,他很多時候不敢路過這座廟附近,他認爲是這座大廟耽誤了他的學習,從而影響了他大半輩子的前程。

他對這座廟的叫聲最清楚。這座廟一年四季都在叫。但是,其叫聲和發出叫聲的時間是不同的。叫得最厲害的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大致在農曆的三月上下和十月左右。

發出的叫聲像是從古老的遙遠的地方傳來的,又像是很多人打夯或者擡起重物時一起發出的哼嗨聲,每次叫三四分鐘,停一兩分鐘,然後在重複着這樣的叫聲。

如果遇上膽子大的,用磚石扔到發出聲音的一角,那聲音便會從對角的方向再次傳出。真的讓人感覺到毛骨悚然的。

這叫聲是有規律的,每年三月和十月叫的最早,太陽一落山聲音就發出來了;如果是夏季和冬季就會晚一些時候再叫。

夏季乘涼的老年人,大多都不在這一帶休息,學校裡的孩子們多了湊在一起,再加上遠處老師很多都是住校的,壯着膽子,大部分初中學生反而已經習以爲常了。

冬季則大爲不同,這裡位置高,再加上呼呼的西北風,晚上BQ廟裡面很肅靜,那怪叫聲越發聽得清楚。以至於上小學的幾個人作伴的學生都不敢回家,幸虧教小學的都是本村的代課老師,這些老師晚自習結束還得負責送學生們回家。

所以,對於小郭來說,他曾經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放一把火燒燬這座廟,這已經是埋藏在他心裡多年的秘密。

這次入社又壞了他的好事,他就想到了一箭雙鵰的辦法來。一把大火既解決了入社又解決了大廟。

這最後一個問題,他一個人能連夜把入社放在山上石洞裡嗎?這個問題還不得而知。因爲還沒有抓到兇手,只有抓到兇手,問題自然就會水落石出了!

第五十六章 女鬼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親第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九十四章 心病第三百五十三章 再醉第二百零八章 敗興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分配第八十五章 破案第二百四十五章 相聚第三百五十八章 玉梅第一百三十七章 執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復活第五十章 水源之爭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焚第三百三十二章 出讓第一百七十章 錯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逢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追蹤第三百七十三章 追蹤第一百三十七章 執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慶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捲紙第三百九十九章 哀思第二百三十四章 舊貌第八十六章 搶修第二百二十章 默契第三百四十二章 攻堅第三百八十章 多劫第二百五十九章 虛驚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三十二章 中秋相約第三百章 溫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治水第三百六十九章 焦慮第二百三十一章 發怵第一百七十一章 披彩第六十七章 碰杯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宏圖第二百二十章 默契第一章 取名朱友康第三百零六章 迷蹤第三百七十九章 糟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理順第三百九十九章 哀思第六十八章 醉夜第八十章 合作第一百七十七章 分界第三百零五章 捉姦第二百八十七章 筆錄第一百八十一章 手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多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雨婚第三百四十六章 理順第三百五十三章 再醉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地第十四章 連夜進城第二十三章 老馮頭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外第二百三十九章 探監第二百七十二章 過劫第一百七十九章 轉晴第七十四章 表現第十三章 挖水渠第二百六十四章 貓食第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十四章 偷偷地愛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祭奠”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孩?第九十二章 憂鬱第八十五章 破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手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操心第五十一章 走進蓬州第三十七章 書爲媒第一百五十六章 造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老馮第二百二十章 默契第二百六十八章 義工第二十八章 起死回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重逢第一百四十四章 治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惑第六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三十六章 “祭奠”第二百四十四章 撰文第九十五章 惱怒第五十六章 女鬼第二十六章 醫院相識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聯第二百一十八章 解謎第八十七章 答謝第一百四十四章 治水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奔波第二百六十五章 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