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在“要聞”欄目刊發報道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以下簡稱“國經中心”將於7月初舉辦首次全球智庫峰會,這是中國所謂“超級智庫”的正式亮相。提供最好的體驗據悉這所超級智庫不但在籌備過程中獲得了國務院領導的批示,還由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和常務理事團隊囊括中國政、商、學界一大批在任和退休的部長級官員,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負責人,以及國際知名的中國經濟學家。
此外,在國經中心精英雲集的理事會中,也不乏香港政、商、學界“大腕”。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經,分別出任執行副理事長和副理事長,前特首董建華更應邀擔任顧問,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爲常務理事。
我的個人觀點:
1。這個所謂的“中國智庫”,實際上只是一些有話語權的商人與政客的大雜燴,和政協大同小異,每個縣市都已經建立有了政協組織,再組建這種智庫明顯是在模仿、取悅西方,沒有考慮中國的實際國情。
這樣的思想庫,沒有太大存在的價值,他們能通過什麼的管道影響到政府的決策,尤其是軍事發展、軍事策略方面提出什麼意見和建議,我深表疑慮。
2。反觀中國在軍事智庫方面的建設很嚴重地滯後於世界,卻被人們所漠視。我國除了軍事科學院這樣一所官方的智庫之外,沒有其他的專門研究機構。
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我們的軍科院設有戰爭理論、戰役、戰術、戰史、外軍等研究部門,以前的主要工作有編寫我軍建設迫切需要的戰鬥條令爲中心的各項研究工作,編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軍事文集、編寫我軍戰史、翻譯介紹外國軍事著作、論證我軍重大軍事政策等工作。現在的研究雖然也涉及到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研究,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研究,國防和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重大現實問題研究,但它研究得太雜了,什麼都研究,就什麼都研究不好。
3。我們需要的是專業的,不帶感情色彩的立場中立的智庫,需要更多的國際問題專家,觀察家和研究員,他們不僅是軍科院職工,而是來自各個行業,不同視角的,尤其是要那種能按照西方邏輯去思考的。
完全按照軍科院領導的意思去思考的,根據國家政策法規去思維的,人云亦云。譬如,別人說“機械化到信息化”,“未來信息化戰爭”,你就研究這個,做不到跳出這個主流,思考點別的什麼,得出來的結論雖然理性,邏輯謹密,但它不一定會有什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