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不小心搞出了無煙火藥(下)

舉個例子吧,日俄戰爭,對馬海戰,俄國太平洋艦隊被日本艦隊打得大敗。如果是文科生歷史學家,盡瞎吹比,說什麼沙俄軍隊腐一敗啦,官兵訓練不足啦,還扯到了政體上,彷彿缺了他那種吹比王,俄國艦隊就必然失敗似的……

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麻痹的兩國海軍用的炮彈炸藥不一樣啊……

日本用的是從法國偷來的下瀨火藥(苦味酸),爆速達到7350 m/s,早在甲午戰爭時就應用了。而俄國人用的則是從法國人手裡引進的B火藥,也就是第一代無煙火藥。這種火藥加工後其實算是發射藥了,而且是單基發射藥,爆速只有2000 m/s左右。而日本的下瀨火藥,爆速是其3.6倍以上,還自帶燃燒和毒煙效果……同樣的炮彈,打出去爆炸威力相差太大,俄國人自然敗了……別和我提艦炮口徑,先問問戰鬥部火藥威力的巨大差異吧……

其實俄國人也是倒黴,因爲對馬海戰爆發的1905年,正值火藥技術發展的時代。雖然TNT什麼的也出來了,可應用和大規模生產等技術還不夠完善。另外,這些技術還在英法德等發達的西歐國家手裡,還沒傳到俄國呢。

而日本的下瀨火藥也是另闢蹊徑,苦味酸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和金屬炮彈殼發生反應,然後導致自爆。可鬼子科學家下瀨雅允發明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你不是和金屬殼反應嗎?我給炮彈戰鬥部金屬殼內層刷上一層石蠟,隔絕苦味酸和金屬殼的接觸,不就沒事了?然後,日本海軍就崛起了……

如果單論當時艦炮的威力,日本海軍當時要超過英法。但是,因爲規模和人家完全沒法比,甚至還要跟人買船,所以還排不上號。

但是,下瀨火藥出現後,第一個倒黴的就是北洋艦隊。北洋艦隊使用的進口鐵甲艦是不假,可尼瑪的炮彈居然使用黑火藥,比俄國人從法國引進的的B火藥都要差幾倍,面對下瀨火藥,能不被打殘麼……

我們對比一下爆速——日本下瀨火藥爆速7350 m/s,俄國B火藥2000 m/s,北洋艦隊黑火藥500 m/s……

其實俄國人最慘,再過幾年,它就可以從英法那邊購買到威力不亞於下瀨火藥的TNT技術了啊……

所以,俄國人在錯誤的時間,打了一場錯誤的海戰。俄國毛子是不缺勇敢的,但炮彈威力是人家三分之一都不到……這仗沒法打啊……

至於“我大清”,那就更別提了。當無煙火藥出現後,別的國家好歹也能花大價錢引進技術生產。可大清朝的純文科生(儒生)官員,只知道引進槍炮生產技術,不知道火藥技術的提升。

甚至,德國在“1888委員會步槍”和毛瑟新款的無煙火藥步槍列裝部隊後,覺得原先列裝德軍的毛瑟m1871型的黑火藥發射藥的步槍不能浪費了,於是就甩賣給了清軍。北洋軍隊不知道別人是淘汰垃圾大甩賣,還當個寶貝買了下來——看,我大清有大批的“毛瑟快槍”了,威武……

……

而黑火藥步槍和無煙火藥步槍有啥區別呢?首先口徑不同。毛瑟1871口徑11.15mm,子彈規格是11.15mm*60mm。而使用了無煙發射藥的新款毛瑟步槍,子彈是7.92*57mm規格的。很明顯,兩款子彈個頭差別很大。使用7.92規格的子彈,可以多攜帶不少……而且,還不提黑火藥槍管需要經常清理殘渣了,加上黑火藥的煙霧阻擋瞄準視線……

而且,更神奇的是,單基無煙發射藥的爆燃時的火焰溫度,居然比黑火藥的爆燃火焰溫度還低——黑火藥爆燃火焰溫度是2800度左右,而單基無煙發射藥的爆燃火焰溫度只有2500度左右,低了300攝氏度左右……而這個造成的後果就是,使用單基無煙發射藥,槍管發燙程度還不如使用黑火藥……

可是,論威力,單基無煙發射藥的威力卻是黑火藥的三倍……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概念——比體積。也就是一千克發射藥爆炸後產生的氣體量(單位爲升L)——黑火藥是280L/kg,而單基無煙發射藥爲993 L/kg(這個數據爲美軍M6單基發射藥的數據,而M6發射藥爲155毫米大口徑榴彈炮的發射藥)。

法國最初版本的B火藥,雖然性能比後世美軍的M6發射藥要差,但比體積超過黑火藥的三倍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子彈或炮彈被推出槍管或炮管的過程,其實就是火藥爆燃後產生的氣體在推動。槍管或炮管越長,做功時間越長,彈頭離開管道時的初速就越大。而離開槍口或炮口後,就是靠慣性了。因爲,後面沒有推動彈頭繼續前進的火藥氣了。

在槍管或炮彈長度一定的情況下,顯然火藥氣越多,推力越強,子彈初速也越大。因此,使用單基無煙發射藥的子彈,口徑可以比使用黑火藥的子彈要小很多。而且,對槍管的燒蝕,比使用黑火藥還弱些……

而現代槍械使用的,一般都是威力更大的雙基甚至三基發射藥。這是因爲,雙基和三基的發射藥,威力更大,可以把子彈做得更小,槍械口徑也更小……如此,槍械清了,子彈也可以多帶了……比如,現代北約主流步槍口徑是5.56毫米,華夏則是5.8毫米……這比一戰時德軍的7.92毫米和法軍的8毫米都小了很多……

但是,這也是有代價的。現代步槍口徑雖小,但雙基和三基火藥的燒蝕力更強,對膛線的燒蝕很嚴重。所以,現代步槍的槍管需要使用特殊鋼材,或者,槍管內壁鍍鉻,以增加槍管壽命。比如56半這種步槍,使用45號碳鋼的話,槍管壽命爲1萬發。而內壁鍍鉻後,壽命變成10萬發以上……

當然,那是雙基藥和三基藥所需的。而用燒蝕力很小的單基發射藥的話,咱就用普通碳鋼……比如漢陽造,就用漢陽鐵廠的劣質鋼材,一樣用得飛起……

……

馬林作爲一名軍迷,顯然是知道大名鼎鼎的B火藥的配方的——98%硝化棉,2%石蠟……溶於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後,風乾後就可以……然後搓成條,切顆粒……

不過,現在馬林手裡沒有石蠟。而且,石蠟算是最低級的穩定劑,其實,也是可以用蜂蠟來代替的。反正,二者也都能溶於這種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

可是,現在馬林手裡缺的,可不止石蠟,還有作爲主體的硝化棉……因爲,馬林現在手裡沒有棉花……

好在,硝化棉又叫硝化纖維,沒有棉花,馬林就用亞麻布代替唄……反正都是纖維,最多質量差點……

……

得到硝化纖維後,馬林又拿來蜂蠟,和硝化纖維一起,溶於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因爲害怕穩定性不夠,馬林直接把蜂蠟的佔比提高到了3%,免得火藥的穩定性不夠。

要知道,單基無煙發射藥儘管被稱爲發射藥,可威力卻是比黑火藥強的。它的弱,只是和後世那些猛炸藥相比的。論爆炸力,單基無煙發射藥是黑火藥的幾倍……爲了小命安全考慮,馬林增加了蜂蠟的比例……

接下來,就是風乾了……

事實上,在後世,是有辦法回收乙醚的。好像,是用什麼減壓低溫蒸餾。可是,馬林畢竟只是箇中學級別的化學達人,不是化工類的大學生。因此,它也不懂什麼減壓低溫蒸餾技術。而且,在19世紀的時候,貌似當時的化學家爲了安全,也是選擇讓乙醚在風乾過程中消散在空氣中的……這樣雖然比較浪費乙醚,可勝在安全……

在風乾得差不多的時候,馬林又讓人對這些糊糊狀的單機發射藥進行水洗,而且是多輪水洗……

這是在一篇一戰的發射藥介紹文章上看到的——上面說道,早期的B火藥,因爲殘留大量醇醚(主要是乙醚危險),導致性能也不穩定,容易自燃並引起爆炸。當時法國甚至爲此有軍艦被火藥庫的自爆而弄沉……

而當年美國和法國關係很好,美國人在引進了B火藥的技術後,發現只要在事後注意清洗,儘量洗去那些醇醚成分,那麼,火藥的安全性就會大大提高。

當然,這不代表就徹底沒事了。後來,法國人在一戰前不但嚴格了清洗過程,還找到了更好的安定劑——二苯胺。二苯胺安定效果遠超石蠟,可以讓B火藥變得很穩定。然後,這種添加二苯胺的新的單機發射藥,被稱爲“BM”火藥。而美國引進口,則稱爲M系列。比如,後世還在用的M6火藥,就是這種火藥的後期版本……

……

在清洗完畢後,馬林讓人把單基無煙火藥風乾後搓條並切成顆粒。之後,又讓人加了一道工序——表面鈍化……

根據後世的理論,長管武器的發射藥最好燒慢點,這樣,氣體膨脹就會緩慢(相對)而持久。在步槍身管和炮管內,發射藥產生的氣體做功時間就會更長些。

所以,後世的火藥,往往會在顆粒表面進行鈍化處理……

如何鈍化處理呢?在後世,華夏等一些國家是用樟腦的。樟腦可以溶於酒精和乙醚,但難溶於水……利用這一特性,可以先用樟腦溶於酒精,然後噴在顆粒火藥表面……比如,用一張紗布,放置顆粒火藥,再往其表面噴灑樟腦酒精溶液……等到酒精風乾後,火藥顆粒表面就會有一層淡薄的樟腦膜層……

這層樟腦膜,可以讓火藥在最初燃燒時變得緩慢……但當燒到裡面後,燃燒速度就會加快……

正巧,火藥氣把子彈推向槍口的時候,當子彈接近槍口時,也是表面鈍化過的火藥顆粒燃燒最猛烈的時候。然後,子彈被一股最強大的火藥氣推力推出槍管,初速度達到最大……

……

樟腦是一種很優秀的鈍化劑,但很顯然,馬林現在沒有……

但這東西,馬林未來會有的。爲啥?因爲他計劃佔領的臺島,就特麼是一個樟腦王國……那裡遍地都是香樟樹,想要樟腦,還不容易死?

樟腦的安定性顯然很優秀,炸藥大王諾貝爾,在1887年曾經也搞出過一種雙基無煙發射藥——等量的硝化棉和硝化甘油,外加10%的樟腦……這種發射藥威力更大,但法國當時已經採用了B火藥,人家生產線都準備好了,你諾貝爾跳出來,想砸人飯碗?所以,諾貝爾遭到了法國的迫害,法國工廠被查封,本人被迫流亡意大利……

可是,現在馬林手裡也沒有樟腦啊。如何對火藥顆粒進行表面鈍化呢?

很簡單,馬林還是打算用蜂蠟……

他把蜂蠟泡在酒精裡,慢慢溶解後,再把蜂蠟酒精溶液往火藥顆粒上噴。最後,使得火藥顆粒外表,有一層蜂蠟薄膜……當然,要注意濃度,要是火藥顆粒外表全是蜂蠟,那也燒不起來了……

在噴蜂蠟酒精溶液的同時,馬林還弄了點石墨,壓制成很細小的粉末,摻和在蜂蠟酒精溶液裡噴在無煙火藥顆粒的外表……

石墨能防靜電,是後世火藥的重要成分,雖然一般只有很少的比例,甚至不到百分之一,但也很重要……

石墨不溶於有機溶劑,但石墨粉可以藉着蜂蠟酒精溶液的溼潤特點,依附在無煙火藥顆粒的表面。而靜電正好是表面生成的,石墨粉在表面,正好發揮作用……

酒精不能溶解硝化纖維,雖然能溶解表面的蜂蠟,可這本來就是蜂蠟的酒精溶液,風乾後自然形成蜂蠟保護膜……

等到水洗風乾後,馬林就提前377年,搞出了世界上第一種單基無煙火藥……而且,因爲使用了多輪清洗,以及表面鈍化技術,並加了石墨粉,使得這種單基無煙火藥一問世,就特麼是成熟版本……

它唯一的缺點,就是生產成本太高了——生產過程中,酒精和乙醚全特麼因爲風乾而逸散在了空氣中,沒能回收……

要知道,馬林的酒精全是糧食釀酒提取出來的,而乙醚更是通過濃硫酸和酒精實驗室製法做出來的……現在糧食那麼貴,濃硫酸也很稀有……因此,這種單基無煙火藥的成本,是大大滴高……

所以,這種無煙火藥,目前只是測試版的,只能內測用。必須等到有了辦法把成本降下來,才能夠大規模使用。否則,馬林也無法負擔大規模使用無煙火藥的成本。但是,在少數精銳部隊,馬林還是可以小規模應用一下的。比如一些關鍵戰役,使用威力更大的無煙火藥,可以改變戰局……

第894章 酒糟養豬,大有可爲第1064章 滅口計劃第507章 腓特烈三世的決斷第253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下)第1085章 花式選兵第943章 殖民從來都是血腥的第466章 大混戰第1601章 皇帝又求援了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1076章 假懷孕第1798章 皇家西點軍校第126章 如願以償第85章 影響了海戰方式第466章 大混戰第1047章 翻山越嶺第1428章 送兵又送錢糧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1037章 讓西班牙人引人注目去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812章 塵埃落定第335章 忽悠瘸了(中)第1532章 脫水蔬菜的意義第727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上)第1188章 挖紅薯第1087章 英國第一煤老闆第1551章 紐倫堡的工匠第74章 大盾兵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1042章 各方表態和帶偏話題第1943章 打擊過度第2013章 培養消費習慣和學校商店第399章 馬林同意了第527章 波蘭立陶宛的提親隊伍第1636章 廷巴克圖的奴隸貿易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1395章 給教皇岳父續命第1772章 “聖愛因斯坦”和“聖騎士”馬林第1055章 一朵菊花第1373章 查理的建議第406章 原由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1541章 愛德華求援第362章 攪動西班牙風雲第1633章 發現廷巴克圖貿易路線第1415章 日本戰國是小學生打架?第569章 發現鉛鋅礦第1084章 蘇格蘭高地步兵軍團第995章 教老黑騎射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921章 鋼芯獨頭彈(二合一)第1826章 幫明朝修炮臺第324章 南下羅馬第1662章 戈斯拉爾銀礦第1845章 加萊船第1035章 銀行的重要性第1816章 我真傻,真的……第2014章 鄉鎮公路和菜籃子工程第137章 出兵第266章 送點半身板甲給愛德華第17章 不含銀的“銀幣”第865章 凱撒必須死!第287章 阿基米德螺旋泵第656章 海戰開始第1140章 攻佔淡水港第1033章 和未來教皇結拜第423章 五萬大軍!第1205章 終於返航第1855章 “大飛”上艦和“多佛爾船”第1286章 病房豔一譚第1830章 高明的忽悠手段第612章 歐洲民族起源考第1356章 揮師南下第133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上)第620章 開始運兵第926章 感冒和拉肚子是大病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181 挑唆第1011章 雙刀瓊斯第95章 海軍再出發第956章 楓糖漿第1290章 維蘇威火山和龐培古城第268章 教皇訓令第1621章 來自大明的農業黑科技第1692章 羅伯特拜師第1828章 守規矩的災民第1950章 欽定長絨棉產區第1306章 第三軍團大清洗第228章 愛爾蘭形勢第1917章 僱傭索倫人?第905章 羽絨服和草衣(下)第1153章 登門賄賂第1091章 奶業大王第1224章 顛倒黑白和宣戰第1877章 威脅和武力嚇阻第775章 出國的理由第1720章 馬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第1535章 提醒波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