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藤峽,又叫大藤峽,乃是廣西瑤民的聚居之地,位於桂平附近的黔江下游,是廣西境內最大最長的峽谷。傳說古代有大藤如鬥,橫跨江面,晝沉夜浮,工人攀附渡江,因而得名。
不過,到了明朝成化元年,因大藤峽的瑤民領袖侯大苟率領瑤民起義,反抗明朝統治。明廷派右僉都御史韓雍和都督同知趙輔等率領16萬大軍前來鎮壓,然後殺死了包括侯大苟在內的近7000瑤民。然而,韓雍覺得不解氣,命人斬斷了橫跨黔江的大藤,並將此地更名爲斷藤峽。當然,後世又給改回大藤峽的名稱了,還給侯大苟樹了雕像。
大藤峽地區的瑤民,從明朝建立開始,就不怎麼服明王朝的統治。這裡大小起義不斷,光是大規模的起義,有明一朝,就有11次。從洪武十九年,直到明末天啓六年。
最傳奇的是,剛剛駕崩的弘治皇帝朱祐樘,他的生母孝穆紀皇后,就是一個瑤女,也是在成化元年那場平定大藤峽的戰鬥中,被俘虜的女子之一。孝穆紀皇后被俘後,和一羣瑤族姑娘被作爲戰利品送入宮中,充爲宮女。然後,偶然被成化帝臨幸,生下了弘治皇帝朱祐樘。
不過,孝穆紀皇后自己命不好。她的兒子朱祐樘雖然被宦官張敏保護活了下來,但自己卻被成化帝的寵妃萬貴妃給弄死了,沒能看到兒子成爲大明中興皇帝的那一天。
也就是說,大明朝弘治皇帝朱祐樘,其實是有二分之一的瑤族血統的。他的兒子正德,也有四分之一瑤族血統。不過,正德無後,大明皇室的瑤族血統就中斷了。
雖然皇帝有瑤族血統,但朝廷對瑤民起義,卻是毫不手軟的。陳金這次被派來作爲兩廣總督,就是專門來鎮壓這次由馬平、洛容兩縣的僮族(後世叫壯族)和瑤族的起義的。
這次僮族和瑤族的起義比較棘手,爲何?因爲起義的主力是僮族。如果是瑤族,大明朝廷還可以調集很能打的狼兵來鎮壓。但是,狼兵就是僮族土司的少民組成的軍隊。要是鎮壓別族的起義,比如瑤族,他們也許會賣力點。可這次起義的主力是同一族的僮族,那些狼兵就不太肯出力了。即使有土司願意出兵,也不肯下死手。畢竟,都是一個族羣的。
所以,陳金雖然和兩廣總兵官、伏羌伯毛銳發兵13萬,但卻沒啥底氣。因爲,這13萬大軍多半是戰鬥力已經降得太厲害的衛所兵。至於最能打的壯族狼兵,因爲面對同族不忍下手,導致有些底氣不足。
當然,這支僮族和瑤族混合而成的起義軍,也不是太強,人數也只有一兩萬人。但衛所兵更弱,所以陳金只好調集了13萬大軍前來作戰。畢竟,衛所兵同等人數下,哪裡打得過剽悍的蠻兵?只有人數遠超,纔有足夠的底氣。
而大藤峽地區的瑤民,以及其他地區的少民,正是因爲看到大明王朝軍隊的羸弱,纔有膽量一次次地發動起義的。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明朝衛所兵雖然戰鬥力不行,可勝在人數多,靠堆人頭也能堆死他們……
兩廣總督陳金和兩廣總兵官、伏羌伯毛銳,顯然就是打算靠人數堆死那些起義的僮族和瑤族的蠻兵的。
但是,說實在的,作爲一名懂軍事的文官,陳金心裡也很清楚明朝衛所兵是什麼德行。雖然還不至於像東南衛所那邊那麼爛,但也好不到哪裡去。要不是廣西一帶平定少民起義的戰鬥比較多,兩廣的衛所兵估計也跟東南富庶地區的衛所兵一樣退化成渣渣了。
正是因爲知道衛所兵不堪大用,陳金纔會對北海國進獻的槍炮那麼眼熱的……
好在孔泰懂事,知道陳大總督眼熱那些槍炮,就另送了10門佛朗機炮和100支火繩槍給他。
而陳金也是個不拖泥帶水的人,在給孔泰提供了採購的方便之後,直接匆匆讓人把這些槍炮送到廣西平亂前線去了。而且,這些槍炮,都被編入了直屬總督的總督親兵營裡。
在這支13萬人組成的大軍裡,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打醬油的。真正有戰鬥力的,其實只有兩廣總兵官、伏羌伯毛銳手下的親兵營,以及毛銳幫陳金挑選出來的總督親兵營。而且,最強的是毛銳的親兵營,其次纔是陳金的總督親兵營。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明朝的軍制,明朝主要實行衛所制度。一般總兵官掌管一省或兩省的所有衛所軍隊,而作爲武官的總兵官,是要受到文官總督節制的。
平時不打仗的時候,總兵一般不怎麼管那些衛所兵馬,最多對上面發下來的軍餉過一道手,或者管一管總兵官所在駐地的軍營。
而在明軍衛所裡,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吃空餉……
按照明朝軍制,一般一個衛所統兵五千六百人。但到了中後期,一個衛所一般只有一半人馬,甚至不到。嘉靖年間,倭寇之所以能夠橫行東南,和東南衛所的士兵嚴重不足有很大的關係。而且,東南承平已久,那邊的衛所兵不怎麼訓練,光忙着幫衛指揮使等大佬種地去了,成了農夫……
廣西這邊倒是沒有東南那邊嚴重,畢竟,這裡經常出現瑤民起義、苗民起義和僮民起義啥的。雖然有的起義規模不是很大,但這裡始終不平靜。所以,兩廣的衛所吃空餉的情況比東南那邊要好點。一般一個衛,實兵人數是超過一半的。
但打仗的時候,衛所兵馬人數不足,那些平時撈足了好處的衛指揮使們,就會抓些佃戶去充門面。因此,陳金和毛銳率領的13萬大軍看着很有氣勢,其中有一半戰兵就算不錯了。
而且,就算有一半的戰兵,這裡也有很多老弱。最後,實際能戰的,最多三四萬人。所以,鎮壓少民起義,這邊嚴重依賴狼兵幫忙。
可狼兵主要來自僮族,可這次起義的主力偏偏就是僮族。所以,這次陳金能得到狼兵的幫助有限。很多土司,雖然派兵來助陣,可多半也是走過場的。只有少部分窮土司,貪圖朝廷的賞賜,才比較賣力點。
所以,這次明軍作戰,主要還得靠自身。
而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兩個營——總兵親兵營和總督親兵營,其實都是兩廣總兵官毛銳親自挑選出來的。
ωωω●тт kan●c○
身爲總兵官,毛銳自然知曉手下衛所裡的貓膩。因此,在大軍聚集在梧州的時候,毛銳就特地在13萬大軍中,挑選出了三千精銳,分爲兩個營,一個作爲自己的親兵營,另一個主要負責護衛兩廣總督陳金。畢竟,此次作戰,若是身爲上司的兩廣總督陳金出事,就算打贏了,毛銳也吃不了兜着走。更何況,這13萬大軍的最高指揮官,實際上是陳金,而不是毛銳這個武官。所以,把最精銳的戰兵調集到總督親兵營,顯然是必須的。
當然,毛銳肯定把最強的一營兵馬放在了自己身邊。他的親兵營,戰鬥力是最強的。陳金的親兵營,雖然也不錯,但卻不如總兵親兵營的戰鬥力強。總督親兵營實際上最大的任務,就是保護總督大人的安全。至於毛銳的總兵親兵營,則有很大的可能上陣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