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6章 信長的名分

馬林不清楚目前北海道的情況,於是叫來肝付水子,問道:

“水子,蝦夷島現在是什麼情況?”

“蝦夷島?”肝付水子愣了愣,道:

“蝦夷島上現在是蝦夷人的地盤啊,大概只有北邊的鬆前藩等幾個小藩會渡河跟蝦夷人貿易吧。”

“島上大概有多少蝦夷人?”馬林繼續問道。

“這個……好像是幾萬人吧……”肝付水子也不大清楚。

“幾萬人?這麼多?”馬林嚇了一大跳,但很快又釋然。

爲啥?因爲北海道的條件比庫頁島好太多了,別看兩島靠在一起,可氣候完全不同。庫頁島冬季氣溫能低到零下幾十度。而北海道,冬季不過零下十度左右,和庫頁島很不一樣。

主要是,北海道受到日本暖流的影響較大。而庫頁島,則受到北邊的寒流影響很大。而北海道東邊,正好是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匯點,形成了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北海道漁場”。

很不幸,庫頁島正好處於千島寒流影響區域,而北海道,恰好處於日本暖流影響的最北端。所以,儘管只隔了一道海峽,北海道的氣候比庫頁島暖和很多。整個庫頁島,大概只有最南端的地區,因爲沾了一點日本暖流的尾巴,才適合農業。至於北邊,那就是苦寒之地。

而蝦夷人,正好佔據了適合農業的庫頁島南端,以及整個北海道,讓馬林有點眼熱……

“要不,我們出兵佔領蝦夷島吧……”馬林忽然道。

肝付水子一驚,道:

“夫君,佔領蝦夷島做什麼?那裡沒啥好東西啊,而且很多蝦夷人蠻子……”

馬林嘿嘿笑了笑道:

“這你就不懂了,信長雖說是你的孩子,可是,你父親也不過是大隅國串良城的小小城主,和守護大名的地位差別很大。甚至,就連肝付氏,也從出過守護,不過是‘下克上’,控制了大隅半島而已。而信長將來想要當上幕府將軍,一個守護大名的名分還是需要的。”

頓了頓後,馬林又道:

“你應該知道,幕府將軍的稱號是‘徵夷大將軍’,而這個‘夷’,就是指蝦夷。而打敗蝦夷,在日本也算得上是很拿得出手的功績了。你說,我們如果以信長的名義出兵拿下蝦夷島,再賄賂幕府,會不會名正言順地拿到一個守護大名的身份?”

肝付水子連連點頭:

“日本打了上千年,纔在幾十年前徹底將蝦夷人逐出本州島。對於蝦夷島,日本眼下力有未逮。若是能以信長的名義拿下蝦夷島,再向天皇上表,加上給幕府賄賂,的確能名正言順地拿到一個守護大名的職位。而且,在民間聲望也高。不過,滿是野人而且比較冷的蝦夷島,打下來有什麼用?”

肝付水子和這個年代一般的日本民衆差不多,還以爲北海道是什麼苦寒之地呢。

馬林搖搖頭道:

“你不懂,北海道……哦不,是蝦夷島是一個大島,面積是東番島的兩倍多大。島上平原多啊,可耕地能有一萬多平方公里……”

在後世,全日本耕地面積不過4.9萬平方公里,佔全部37萬平方公里的七分之一不到。而北海道不過8.3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竟然佔全日本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2萬多平方公里,摺合1800多萬畝,比北海國找個平原爲主的國家還要多一半。

當然,那是後世的數據,是在機械化程度很高的時代的數據。而在這個年代,因爲地形和科技的原因,很多地方是很難開墾爲農田的,特別是那些遠離水源的地方。而且,勞動力也遠不夠啊。

不過,馬林也沒打算立馬將北海道開發出來啊。先派兵在北海道西邊沿海登陸,先控制後世北海道第一大城市札幌所在的石狩平原。

石狩平原位於北海道西邊的石狩灣邊上,是一個沿海平原,也是北海道最大的平原。其面積大約4000平方公里,比臺島的臺南平原小一點,但在後世的日本,這已經是除了關東平原外的第二大平原了。

這裡可是後世日本最北的都市區,人口超過500萬,同時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

除此之外,在石狩平原的東邊,後世夕張市所在的平原東部和山區接壤的地方,還有後世日本最大的煤礦之一的石狩煤礦。

總之,也許一下子控制整個北海道有點難,但是,出兵控制靠海的石狩平原,難度還是不大的。

而且,阿伊努人戰鬥力並不強,至少打不過野人女真。馬林完全可以僱傭一些野人女真,裝備上精良的武器鎧甲,對他們發起攻擊,拿下靠海的石狩平原應該不難。

就算野人女真僱傭兵不夠,馬林還能僱傭阿伊努人的老對手苦夷人,以及乞列迷人,甚至,北山野人。

總之,外東北那些兇悍的蠻兵,打敗阿伊努人應該不是問題。

到時候,信長憑着佔下來的4000平方公里的石狩平原,就可以向倭皇討要守護大名的地位了。當然,花錢賄賂是少不了的。

但是,這不是啥問題,信長要的就是合法的名分。一旦擁有了合法的守護大名的名分,就有資格參與到戰國村長爭霸中去了。

畢竟,爭霸這種事,很講究師出有名。以下克上固然爽,可身份尷尬,不受人承認啊。

而有了合法的守護大名的身份,參加爭霸,那就是名正言順了。而且,將來某一天,爭奪幕府將軍的位置,也有底氣和理由——幕府將軍不就是“徵夷大將軍”嗎?老子征討了蝦夷,還把蝦夷島佔了,算是“徵夷”成功,當個“徵夷大將軍”合情合理……

總之,這也算是給信長未來當幕府將軍打下伏筆。而且,石狩平原的開發,對於控制外東北也有好處。

馬林打算在北海道西海岸的石狩灣建立一個港口,作爲中轉港,以方便和奴兒干城的聯繫。

而且,石狩平原以後出產的糧食,完全可以輸入到奴兒干城,作爲蘇哈的軍隊的軍糧來源。畢竟,那兒距離奴兒干城不是很遠,很適合作爲奴兒干城的糧食補給基地。

除此之外,4000平方公里的平原,完全用來種地可能利用不了。無他,農民人手未必夠……

4000平方公里就是600萬畝,就算一戶人家種一百畝地,600萬畝也需要6萬戶,也就是二三十萬農民。前期馬林哪能弄那麼多人過去?

所以,乾脆分出一片土地,用來養馬,爲蘇哈的索倫兵提供蒙古馬森林品種。而且,也能作爲女真僱傭兵的練兵場,訓練出適應叢林和山地的騎兵。然後,有利於未來征戰整個日本。

要知道,源自蒙古馬的索倫馬雖然不高,可卻也比日本本土的小馬要高大,更適合騎兵。一旦野人女真的山地叢林騎兵訓練好,絕對會成爲其他以步兵爲主的大名的噩夢……

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1264章 錢幣正面朝上第1331章 山寨版“馬林方陣”第1381章 烏克蘭伯爵第298章 談判邀請第1199章 攤丁入畝和免除人頭稅第535章 我說句公道話吧第580章 熱帶水果種植園第139章 失手被擒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330章 用錢砸!第1348章 敵軍崩潰了第493章 強攻第758章 超級暴利的茶磚貿易第189章 皇帝的嫉妒第1575章 當年恩怨第601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1748章 少年士官生第1995章 阿爾薩斯校長第1979章 新手難度第197章 蜂蠟和軟木第1429章 騎兵先行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211章 拉斯維加斯毛妹出山(上)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1773章 佔用教會資源第225章 辯論(下)第237章 亞美利哥要去印度第1858章 亞馬遜探險隊歸來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828章 守規矩的災民第208章 奪取佛羅倫薩第454章 陣地戰(二)第210章 法軍敗逃第612章 歐洲民族起源考第853章 小學生也是“高材生”第1014章 敗亡第1812章 幫麥哲倫找媳婦第964章 硝石不夠?去智利挖!第722章 再度被俘的瑞士戰俘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1665章 發展工業的代價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306章 海狸皮貿易第499章 暗中活動第145章 奧爾登堡事務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1388章 昂貴的房產第1027章 幫荷蘭點歪天賦第1578章 城中激戰(上)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368章 糧食換船隻方案第586章 建立都會區的想法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1825章 鯊魚皮熱銷大明第635章 開始“調虎離山”第496章 打包帶走第600章 白鐵皮問世第1459章 古巴產橡膠了第819章 抵達美洲第812章 塵埃落定第584章 我的學生就可以勝任第237章 亞美利哥要去印度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810章 戰而勝之(上)第1770章 南下加冕第1815章 石棉纖維水泥板第497章 米克爾的建議第1365章 不歡而散第761章 哥倫布的藥第552章 提升老大爵位第1731章 劍麻和鐵礦第422章 反間計第658章 死戰到底第708章 血色審判和議會下院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1453章 第一批退伍老兵第1276章 進軍魯爾區第1007章 倫敦亂第1215章 秘密返回本土第655章 法軍主力渡海第46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509章 英格蘭領地的教育問題第1870章 阿代爾男爵的要求第1921章 東北缺鹽吶第1090章 東佛裡生綿羊第1136章 抵達基隆第553章 阿德勒的封賞第848章 不小心搞出了無煙火藥(下)第1880章 騙石油第1277章 帝國議會例會開始第2006章 口音很重要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264章 憤怒的亨利七世第1298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上)第577章 亞美利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