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 套筒刺刀

套筒刺刀大概是17世紀末出現的,由法國人發明並推廣使用。此前雖然出現過把斷矛插入槍管中用於拼刺的古典刺刀,但那種刺刀實用性很差,一旦矛頭扎入敵人身體,就難以抽回來。因爲,抽回來的時候,斷矛和槍管就分離了。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火槍手就會失去反擊能力,給敵人送人頭。所以,儘管16世紀就出現了把斷矛插入槍管的刺刀雛形,可實用性很差。

直到1703年,法國元帥沃邦在法軍中推廣帶卡子的套筒刺刀,刺刀纔算真正有了成熟的實戰能力。

在當年爆發的拜爾巴赫河會戰中,法軍全軍上刺刀衝鋒,擊潰了當時剛剛晉升爲王國的普魯士的軍隊。

以前,馬林一直將刺刀作爲保密技術,一直不肯放出來。但後來馬林想通了,刺刀固然是個好技術,但在這個年代,刺刀技術其實沒那麼重要。

因爲,這個年代長矛兵尚未退出歷史舞臺,還是各國軍隊的主力。有長矛兵在,刺刀的作用其實很小。

刺刀之所以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大放異彩,主要是因爲當時長矛兵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有了長矛的壓制,裝備刺刀的火槍手自然比對方沒有刺刀的火槍手兇猛多了。

所以,很多小說裡面把刺刀當做制勝法寶,其實是不對的。當然,這裡是指在流行長矛兵的歐洲。

而如果是穿越到明清時期的話,刺刀倒是真的有用。因爲,明清軍隊中,長兵器較少,刀劍和火槍裝備倒是很多。

面對刀劍和火槍的話,上了刺刀的火槍手的確更佔優勢。爲啥?加了刺刀的火槍天然比刀劍要長。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加上刺比砍殺傷力更大,自然威力無窮。至於面對明清的火繩槍手,那就更佔優勢了。畢竟,來不及裝填的火繩槍,就是個燒火棍。

英軍再鴉戰中打的那場鎮江之戰,守衛鎮江的旗兵,主要就使用腰刀。這玩意在辮子戲裡很常見,也輕便美觀。但是,這東西拿來鎮壓老百姓綽綽有餘,上戰場使用就是找死了。

就算你練過刀法,可面對對手刺刀如林,也要飲恨。畢竟,戰場不是單挑,你能用腰刀撥開一把槍刺,卻沒法抵擋別的槍刺從側面刺過來。

當然,清軍當中也是有長矛手的。但清軍使用的長矛沒有歐洲長矛那麼長,而且,清軍中的長矛手,屬於不折不扣的炮灰兵,純屬湊數和搖旗吶喊的。所以,那些清軍長矛手明明武器佔優勢,但因爲使用的人不行,反而打不過英軍士兵的刺刀。

而那些有武藝在身的旗兵精銳,因爲喜歡使用看起來高大上的腰刀,一身武藝也算白糟蹋了。就像拿破崙說的——“兩個馬穆魯克騎兵肯定能打敗三個法國騎兵,一百個法國騎兵和一百個馬穆魯克騎兵勢均力敵,但三百個法國騎兵大都能打敗三百馬穆魯克騎兵,而1000個法國騎兵總能打敗1500個馬穆魯克騎兵”。兵器上被剋制,就算海齡手下的旗勇是那個年代難得的精銳,也難以抵擋英軍的刺刀陣。

當然,不是說海齡手下的旗勇都用腰刀,他們也有用火繩槍的。但用火繩槍的更糟糕,因爲清軍火繩槍沒有刺刀,遇到英軍刺刀衝鋒,只能捱打。而那些有近戰能力的旗勇,卻用的是腰刀(沒辦法,清軍軍官和精銳就愛使用腰刀,腰刀也是清軍中身份的象徵)。

明軍也差不多,因爲明朝鋼鐵冶煉非常發達,鋼鐵供應極爲充足。所以,明軍刀劍供應也很充足。像是錦衣衛的繡春刀和明軍制式的雁翎刀,就已經很普及和有名了。

所以,刺刀在明清時期,的確能有所作爲。這是時代的特點造成的,但若是你拿刺刀到唐初試試?陌刀陣絕對能秒殺刺刀陣……無他,人家就是比你長……

……

也就是說,套筒刺刀在這個年代拿出來,並沒有特別厲害的地方。畢竟,拼殺起來,刺刀陣是拼不過長矛陣的。

但刺刀也不是說就沒用了,至少,有了刺刀,火槍手就有了反擊的能力。不像以前,在沒有來得及裝填彈藥的時候,沒有刺刀的火槍手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而裝上了套筒刺刀之後,火槍手就能成爲一種可以單獨行動的兵種,而不再一定需要長矛手保護了。

至於拼不過長矛手的問題,只要不是腦殘,就不會讓火槍手跟對方的長矛手拼刺……

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看到對方是長矛手,就遠距離射殺對手。看到對方是火槍手,就上刺刀衝鋒……

總之,戰場上沒有一招鮮吃遍天,因地制宜纔是王道。

……

但不管怎麼說,馬林拿出的套筒刺刀,還是驚豔了衆人……

套筒刺刀上刺刀非常簡單,只要槍口附近有突出的卡子,套筒刺刀底部有豁口對應。上刺刀的時候,刺刀底部的豁口順着卡子套進去,然後一扭,卡子正好卡住豁口的拐彎部分,將刺刀嚴嚴實實地卡在槍口上。這樣,刺刀就不容掉落了,可以放心用於拼殺。

和後世的卡座刺刀不同,因爲這個年代的槍管下方是要插一根鐵通條,以便彈藥裝填的。因此,爲了不影響鐵通條的抽出和插入,套筒刺刀固定好後,不是懸掛在槍口下方,而是在槍口側面。這樣,就不會影響火槍手抽出鐵通條裝填彈藥了。

而且,這種刺刀真的就是槍刺。爲了防止士兵在槍口裝填彈藥時手被刺刀割傷。因此,早年的套筒刺刀往往都沒有刀刃。至少,靠近槍口部位的地方沒開刃。這樣,就能防備士兵裝填彈藥時手被不小心割傷了。

只有刺刀前端部分,離槍口較遠的地方,纔是開刃的。火槍手和人拼刺刀,也靠着前端這點刃口和刀尖,和人拼殺,並弄傷甚至殺死敵人……

而作爲一個穿越者,馬林自然知道如何更效率地殺死敵人。所以,北海國的套筒刺刀上,是開了很深的血槽的。一旦敵人被刺刀刺中,鮮血就會從血槽中噴涌出來。然後,中刀的敵人很快就血流成河,並很快失血而死……事實上,後世的三棱刺刀差不多就是這個原理。但三棱刺刀製造麻煩,所以,馬林就簡化了一下,只在普通刺刀兩面開兩個深血槽……

第119章 重返哥本哈根第348章 紐卡斯爾煤炭斷供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1302章 妹夫,我還活着!第962章 得利的“漁翁”第1701章 波斯炮軍第1456章 治安官和警長並存制度第1102章 騙上賊船第1672章 高利貸和蒸熟種子第1163章 “一畝三分地”上試種紅薯第160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1268章 收編降兵第1248章 密謀第741章 巴黎來信第1040章 出兵的理由第991章 凱撒.波吉亞之死(上)第721章 敬事房和毛公公第322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下)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1349章 諸侯八缺一第518 奔襲柏林第183章 去運毛妹了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1445章 爲打掩護,購買冰島第43章 閃電突進第1463章 勸說成功第399章 馬林同意了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一章 槍騎兵和牆式衝鋒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409章 春耕開始了第1372章 目標達成第1363章 諸侯們的恐懼第889章 英格蘭來人第111章 買馬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341章 大棒之後的甜棗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271章 轉攻弗朗什孔泰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235章 哥薩克騎兵軍團第1079章 背後捅刀和扣屎盆子第293章 “毛公公”第1315章 聯軍隊伍再擴大第113章 挑撥第467章 狼牙突擊隊第163章 搶奪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份額第456章 對峙第584章 我的學生就可以勝任第1899章 搞定皇帝第114章 目標達成第1650章 孔泰建議嚼檳榔?第1189章 祭祀太廟,大赦天下第694章 夜襲開始第596章 胖子兄弟出馬第1246章 軍隊“譁變”(上)第2010章 再度施展“鈔能力”第203章 愛民如子的好領導——馬林第145章 奧爾登堡事務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294章 法一倫銅礦出銅第837章 目的達到和解脫第724章 波蘭人的眼睛被閃瞎了第1239章 蘿蔔和大白菜第1804章 皇家海軍第1176章 馬林要上清樓?第1763章 法軍撤離第512章 維騰堡大拆遷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312章 喬治敗逃第1962章 悶聲發大財第383章 喬治要破產第669章 可惜我不敢信你第1472章 想離開?殺無赦!第947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中)第523章 我是正義的第1057章 想得太美了第1050章 夜襲失敗第1084章 蘇格蘭高地步兵軍團第289章 繼續移民第435章 查理二世的決斷第1874章 烤只大猩猩第863章 好事成雙第1886章 尋找博蒙特第1373章 查理的建議第1942章 中二的年紀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185章 嚇唬西班牙第627章 馬林詞典第1668章 劫糧第626章 西班牙人在東非第1132章 三哥的瘤牛第1769章 牛痘法換王冠?第119章 重返哥本哈根第1363章 諸侯們的恐懼第1602章 物資支援和鋼筋混凝土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461章 援軍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