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文武分責

從朱利亞諾的名字上看,費麗斯就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要不是馬林早就許諾要全力支持費麗斯的大兒子羅伯特以後競選教皇,沒準費麗斯都一門心思想要回羅馬了。

事實上,馬林對費麗斯生的幾個孩子都很不錯的了。羅伯特馬林是確定了未來要捧他當教皇,而馬雲也預訂了臺島的東番伯爵位繼承人。至於朱利亞諾,也封了個烏拉圭伯爵,領地面積比臺島要大幾倍。

當然,從實惠上講,還是馬雲的領地更實惠。別看東番島很小,可因爲可以和明朝貿易,地位極爲重要。隨便扣點利潤下來,也比朱利亞諾去烏拉圭種田要強很多。

事實上,自從決定開發澳洲後,馬林也在思考,未來把澳洲給哪個兒子呢。沒辦法,這年頭沒有飛機,也沒有柴油驅動的輪船。從歐洲本土想去澳洲,實在遠得離譜。所以,還不如把澳洲分封出去。

古代爲啥一開始搞分封制?還不是當時交通不便?

商周時期,整個華夏的開發度都不高,中原甚至遍地犀牛。當時人口也不多,糧食產量也少。所以,當時的朝廷養不起那麼多軍隊駐守各地。而且,當時全國也沒有統一的大道,對外地的管理極爲困難。

所以,在當時的生產條件和交通條件下,分封制要比集權制更合理。主要是,太遠了真的管不過來……

而到了秦朝時期,此時糞肥已經開始推廣使用,糧食產量大大提高。而秦始皇又下令修建了通往全國的最早的“國道”——馳道,這纔有了管理天下的基礎。如果沒有馳道,秦朝也難以管理天下。

而同時期的古羅馬,也修建了羅馬大道,完成了對偌大的羅馬帝國的控制……

也就是說,想要控制大的地盤,交通問題很關鍵。英國爲啥到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才成爲全球霸主?因爲蒸汽戰艦是維多利亞時代纔開始出現和推廣的。

有了蒸汽戰艦,英國可以順利地控制最核心的殖民地印度,也能完成對南非和澳洲的控制。而在此之前,從英國去印度要很久,管理很不方便。

所以,當時印度是委託東印度公司管理的。但當蒸汽機戰艦普及後,英國顯然有了直接管理印度的能力。所以,英國直接收回了印度的管理權。

馬林倒是主持搞出了蒸汽機,可惜是最低級版本的單缸的瓦特蒸汽機,而且還很臃腫。此外,北海國此時嚴重缺乏機械工程師。想要將蒸汽機成功搬上軍艦,並搞出更適合軍艦的多脹式船用蒸汽機,鬼知道要到啥時候。

所以,馬林目前只能搞分封制度了。特別是離得遠的南美和澳洲的廣大土地,除了最重要的智利硝石礦和一些金礦,其他的,交給別的兒子獨自管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反正,就算將來兄弟們關係不好了,可還都是自己兒子呢。肉爛在鍋裡,其實也沒啥。想必,朱元璋當時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纔不管藩王做大的問題……

實際上,馬林覺得,用不了那麼大的地盤,只要把後世老美的地盤經營好了,一個世界強國就妥妥地跑不掉了。

看看後世的老美,從沿海十三州殖民地開始,一步一步向西擴張,打到太平洋沿岸,一個號稱“天選之地”的超級大國就誕生了。

所以,馬林給凱撒和更後來的繼承者們立下了一個秘密的家訓——絕不能丟了北美,哪怕丟了德意志的領土都沒問題,必須保住北美!

歐陸實在是戰亂不休,都沒法好好發展。其中,以德國最爲悲催。明明是一個很厲害的民族,卻被困在了歐陸正中央——西邊是強盛的法國,東邊就是毛子……南邊奧地利是自家人,西北海面早被英國人霸佔和封鎖了……

正因爲如此,馬林才一開始就制定了吞併英格蘭的計劃。否則,德意志依然會被鎖死在中歐這破地方。要論德意志唯一的優勢,恐怕就是魯爾區的煤炭還有鉀鹽了吧。沒這兩樣戰略資源,後世的德國也很難崛起。

當然,德意志雖然地理位置不好,可人民素質還不錯。主要是,不慫……

所以,如果能保留德意志的領土,還是儘量要保留的。畢竟,德意志可是一個類似秦國的耕戰國度,最出好兵。

事實上,華夏本就是個厲害的耕戰民族。一直到漢朝,華夏都是戰鬥力強大的國家,所以有“強漢”的說法。只可惜,後來獨尊儒術,一羣半吊子儒生硬生生把華夏折騰成了不能打仗的慫蛋國家。

倒不是說儒家思想就一無是處,而是不該獨尊儒家一家。充其量,儒家也就適合搞搞教育,做其他的並不行。最合適的分配方式,其實是讓儒家掌管禮部,讓兵家掌管兵部,讓墨家掌管工部,讓農家和商家掌管戶部,讓縱橫家掌管外交……如此,才能人盡其用……

結果,儒家倒好,啥都自己來,不懂的也瞎指揮,硬生生把華夏整半廢了……

最可笑的是,儒家把華夏的戰爭能力折騰得降低了太多太多。早在戰國時期,區區一個500萬人的秦國,就能聚集出60萬強兵。而到了宋朝,明明上億人口,經濟繁榮,卻只能養幾十萬人,而且還特費力。打起仗來,也是各種輸……

……

在馬林看來,後來的普魯士,其實就是當年的秦朝的翻版。唯一比秦朝進步的地方,大概就是腓特烈大帝推廣了義務教育,讓低級軍官的素質變得較高。只不過,後來成了德二以後,軍功階層過於強大,綁架了整個國家,才造成了惡果。

所以,現在的北海國,馬林雖然鼓勵耕戰、獎勵軍功,但同時,也在平民中培養了很多學生,作爲未來的文官。

到時候,貴族管軍隊,文人掌管朝政,雙方互不干涉。當然,貴族子弟也有權參政,但必須是退出軍隊五年以上,同時五年內不再和軍中將領聯繫,才能參政,參政後也不得再和軍中將領頻繁聯繫。而且,掌握重兵的貴族,其子女和兄弟不允許擔任高級文職,避免出現文武雙霸的超級家族出現。同樣地,高級文臣家的子女,也不允許擔任高級將領……

同時,對殖民地的管理,馬林也採取了兩套標準——北美殖民地按照本土標準管理,由文官系統掌管。

而北美以外的地方,則按照殖民地標準,由軍事貴族階層進行半軍事化管理。其中利益,也偏向於那些參加殖民的貴族,作爲對軍事貴族們失去對本土和北美文官系統掌控力的補償。

當然,馬林也不會允許他們建立獨立的諸侯國,而是依然受到本土節制的領地。而受到本土節制的,主要是軍隊屬權和指揮權。管理方面,馬林的原則是能放就放……

爲此,馬林特別制定了文武分責的法令,但沒有立即頒佈。主要是,馬林還不想暴露美洲殖民地的情況。但等時機合適了,這部法令就會公開。

不過,他事先和施瓦茨、卡恩、瓦格納、施泰因道夫等軍中最頂級的一批將領私下進行了溝通,提前向他們透露了一點情況。

當然,爲了換取他們的支持,馬林拿出的回報也非常有誠意——巴西……

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1902章 漂亮表妹沒了第1243章 禁止葡人朝貢第1648章 去珀斯養羊第750章 測試槍炮第347章 愛德華伯爵的困境第1106章 騎士的盒飯第151章 廣建廁所和土硝提取第148章 意大利戰局第1901章 馬林的真正目的第2007章 缺民工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1271章 轉攻弗朗什孔泰第895章 里斯本風雲(上)第1897章 兒子又冒出情敵了?第874章 熱死牛第1629章 開闢波斯航線第100章 夜襲第1684章 巴西計劃第56章 阿尤恩磷礦第851章 《擲彈兵進行曲》第1986章 信鴿站和無憂伯爵第861章 土地換主權第1996章 近衛騎兵團第1122章 妻子也未必可信第143章 集體婚禮第1545章 富格爾家族第374章 威尼斯入坑(中)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648章 充滿默契的“海戰”第1614章 輕鬆獲勝和漲價第1560章 倒欠幾十萬第1780章 無題第1372章 目標達成第719章 不菲的嫁妝第1731章 劍麻和鐵礦第176章 借種第259章 西弗里斯蘭戰火再起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742章 密信到手第1754章 套筒刺刀第411章 西班牙王室醜聞第655章 法軍主力渡海第1090章 東佛裡生綿羊第1189章 祭祀太廟,大赦天下第947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中)第1174章 你去陪汪直吧第943章 殖民從來都是血腥的第1058章 鑽狗洞第1611章 農耕奇蹟?第1656章 秋收雨災第296章 宮廷舞會第1159章 馬老師講故事(續)第1646章 狗吃人第1006章 長驅直入第1529章 警察的目光第1950章 欽定長絨棉產區第377章 伊莎貝拉一世駕崩第1877章 威脅和武力嚇阻第52章 羅馬的消息第1226章 愛德華的打算第635章 開始“調虎離山”第531章 消除怒火第1520章 探礦學校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353章 法國人的陰謀第727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上)第538章 喬治賣地第1257章 伏擊諸侯聯軍?第456章 對峙第1726章 潛水設備第1157章 金鑾殿上,馬大忽悠第1587章 匈牙利形勢第127章 狂發公文第218章 輕鬆獲得古巴島第962章 得利的“漁翁”第499章 暗中活動第1762章 法國人被嚇住了第1228章 未來幕府將軍第1814章 圈地和海盜第1734章 送死人選第1610章 封山、搜山和放火燒山第511章 智取威騰堡(下)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1081章 耍賴的辦法第686章 秀一下無敵戰艦第691章 紐卡斯爾形勢第1017章 無恥的表演第727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上)第1467章 圍魏救趙?法國無動於衷第393章 喬治,西弗里斯蘭賣不?第399章 馬林同意了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885章 印度教第1598章 費城伯國和“錦衣夜行”第1254章 家裡有礦的作死土豪第1786章 毛公公的安排第849章 煉金術士第853章 小學生也是“高材生”第1507章 第一批中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