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驚天大撿漏

這時,李東陽猶豫道:

“師兄,您說的的確很有道理。可是,若是真的把所有會造寶船的工匠和他們的家人全送給馬國主,東陽可能會被天下人戳着脊樑骨罵的。畢竟,那可是送幾萬人啊!”

李東陽性格本就有些優柔寡斷,送幾萬造船工匠給馬林沒問題。可是,自己作爲首輔,要是促成此事,被天下人罵是鐵定的。而對於儒家官員而言,最不能忍的就是被千夫所指了。

“唉,賓之啊……你這性子……”劉大夏搖了搖頭。

劉大夏和李東陽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李東陽膽小,優柔寡斷。而劉大夏,則是膽大包天。當初,成化帝想要搞大航海,結果,劉大夏當初只是個車駕郎中,相當於一個司長。成化帝想要找鄭和航海圖再造寶船航海,然後只是一個司長的劉大夏吃了熊心豹子膽,直接把寶船圖紙和航海圖都燒了。而奇葩的是,因爲這件事,劉大夏不但沒有倒黴,反而被百官看重,成爲清流官員的楷模。

當然,劉大夏其實也沒做錯。因爲,成化年間,大明財政並不寬裕,甚至有些捉禁見肘。要是成化帝真的耗費巨資造寶船和下西洋,估計大明財政會崩潰。

也正因爲如此,成化帝最終沒有深究此事,而百官也一致讚賞劉大夏的勇氣和耿直。

不過,也有說劉大夏只是把寶船圖紙和航海圖藏起來的。但是,至此之後,大明朝就沒有了寶船的資料的記載了。所以,劉大夏有沒有真的燒圖紙已經不重要,因爲燒沒燒都是沒有了。

(也有一種說法,說是航海圖和寶船圖紙是到了乾隆年間才被燒的。乾隆讓人“編修”了刪減篡改版的“四庫全書”後,就把明朝歷史文檔全燒了,給後人留下了難以破解的歷史難題。)

由此可見,劉大夏是一個膽大激進的官員,和李東陽不是一類人。而對於李東陽的猶豫,劉大夏怒其不爭的同時,卻也幫忙想到了解決辦法——

“賓之所言也很有道理,要真是一次性送給馬國主幾萬人,的確天下人都不會答應……”

“這樣吧,我們第一次就賜給馬國主1000造船工匠和他們的家人,直接把南京龍江寶船廠的工匠搬空。”

“至於剩下的當初參與寶船製造的龍江寶船廠以外的其他船廠的工匠,賓之、應寧,你們派門下弟子去江南各省爲官。然後,派人去摸底。凡是繼承了父輩製造寶船經驗的造船工匠,全部提出來,分批送給馬國主……”

“可是,到時候以何種理由送給馬國主呢?”李東陽問道。

劉大夏想了想,道:

“這樣,此次朝廷就賞賜1000造船工匠給馬國主。但是,賓之你想法子給弄個命令,允許馬國主在大明境內自行招募造船工匠。當然,這只是打掩護的。那些個造船工匠也不會自願被那番夷招攬,所以,我們派出的門下弟子,在江南爲官後,可以哄騙那些工匠,就說朝廷有令,令他們去東番島協助東番宣慰司造船。然後,把他們全家都送到寧波或福州,裝船讓馬國主運走……”

“這……這不是欺上瞞下嗎?”李東陽有些瞠目結舌。

“不,賓之,我們這是爲了大明朝廷。要是重開下西洋,賓之你想想國庫還能剩餘錢糧嗎?雖然手段不太光明正大,但我們是爲了大明好,雖有瑕疵,但我等都是爲國爲民啊!”劉大夏慷慨激昂道。

此時,楊一清也站在了劉大夏這一邊,一起勸說李東陽。楊一清敢出手扳倒劉謹,也是個膽大的狠人。他很贊同劉大夏的計劃,於是和劉大夏一起勸說優柔寡斷的李東陽……

終於,李東陽嘆了口氣——

“罷了,爲了朝廷,爲了天下百姓,東陽就做一次欺上瞞下的惡事吧!”

……

三人達成一致後,紛紛串聯清流大臣。而清流大臣們也紛紛贊同劉大夏的建議,認爲此舉利國利民。

然後,幾天後,羣臣一致同意了賞賜工匠給馬林的決議。而且,大臣們一直決定——把南京龍江寶船廠的上千名常駐的造船工匠(真正造寶船時,江南各省都會派工匠前來支援,進行“大會戰”)全部送給馬林……

正德帝有些猶豫,原本他想留下龍江寶船廠的一批骨幹,以備將來的。但大臣們紛紛表示——馬林馬國主送來畝產這麼高的神糧,我大明是禮儀之邦,也不能忘恩負義。所以,只有將整個龍江寶船廠的工匠們都贈送給對方,方能表達大明的誠意……

正德現在沒了劉謹這把快刀,張永等人又不堪大用。所以,正德只能敗下陣來……

同時,內閣還下令——允許馬林在大明境內招募工匠,而朝廷,也會提供一些便利……

這條命令馬林在聽到後差點樂死……

爲啥?因爲這條命令上說的是“允許馬林在大明境內招募工匠”,而不是隻限定招募造船工匠。

以後,只要馬林手段到位,賄賂到位,除了造船工匠,別的工匠也可以招募到。尤其是,官窯的瓷器工匠,那纔是真正的大拿啊!要是會造瓷器,馬林以後等於就拿到了印鈔機……

而且,馬林分明記得,後世臺島上臺北盆地西側,新北市和桃園交界處附近,有個叫鶯歌的地區,是著名陶瓷產地。也就是說,那邊是有瓷土的。

只要馬林肯花大代價,重金挖來幾個景德鎮的燒瓷器的大匠師,就能在臺島搞陶瓷基地。然後,再上馬骨瓷這種連大明都沒有的近代陶瓷,想不賺翻了都難啊……

接到朝廷的旨意後,眼裡滿是小錢錢的馬林,激動得只會說“臣謝主隆恩”這句話了……

其實李東陽等人也沒辦法,因爲他們不能明擺着說“允許馬林在大明境內招募造船工匠”。否則,以正德的聰明,肯定猜出來這是朝臣在針對他了。以熊孩子的犟脾氣,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所以,大臣們商議了一下,乾脆就把“造船工匠”省略爲“工匠”了。而且,大臣們認爲,工匠都在百官掌控之下,馬林就算想要招募,也得百官同意。

但是,他們忘了,大明的文官很腐敗啊。而馬林,恰恰很擅長用錢砸死人……所以,他們也算挖坑埋自己了。不過,儒家官員本就看不上工匠,就算被挖走大量工匠,估計他們也不會心疼……

……

之後,當李東陽私下找到馬林,表示願意私下配合,把會造寶船的工匠全送給他之後,馬林激動得連續兩晚上都沒睡得着覺……

天降餡餅啊,把馬林直接砸暈了……

當他聽說這是“大明傑出賢臣”、“弘治三君子”之一的劉大夏出的主意後,開始還因爲華夏的靈魂有些不高興。但想到此舉給自己帶來的好處,馬林瞬間就開心到爆棚,且忍不住想要大喊——劉大夏,我愛死你了!我感謝你八輩兒祖宗!

這可是驚天大撿漏啊!有了“大明忠誠”們提供的幾千名祖傳手藝的造船工匠,馬林的造船速度肯定大大加快。而有了那個充滿漏洞的招募工匠的許可,馬林就有機會獲得更多其他行業的工匠了……

第1097章 哥薩克換人口第1518章 缺錢第1551章 紐倫堡的工匠第1312章 孤注一擲第487章 團隊比武第467章 狼牙突擊隊第1030章 南下羅馬第1909章 “船堅炮利”只剩“炮利”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1701章 波斯炮軍第786章 伺機搶奪第138章 包圍和勸降第1723章 忽悠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1077章 找替身第269章 夏爾馬第481章 那個惡魔又來了!第752章 老夫要幫你強推!第35章 槍騎兵,衝鋒!第1821章 歐皇之戰第1716章 入營刺殺第393章 喬治,西弗里斯蘭賣不?第1136章 抵達基隆第1657章 蚯蚓和雞蛋第550章 密信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1178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739章 英格蘭出兵第720章 波蘭是個最佳盟友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888章 新式軍刀(續)第1261章 高,實在是高!第十三章 放棄愛爾蘭科克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209章 牛鞭與和牛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1784章 向海地島派遣援軍第208章 奪取佛羅倫薩第143章 集體婚禮第615章 事先商議第179章 城門生鏽第1954章 歐洲人的“政治正確”第414章 創辦宗教大學的想法第1248章 密謀第1134章 掐花不留種第37章 陛下,臣給您整了個皇位回來……第1574章 背鍋俠卡布雷拉第443章 解釋第1442章 拒絕出兵和處理陳糧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1344章 遊鬥戰術第43章 閃電突進第540章 魯爾區狂想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1901章 馬林的真正目的第1473章 回馬槍第1830章 高明的忽悠手段第1544章 聯合聲明第1374章 瑞士僱傭兵戰俘第625章 熱銷的《歐洲民族起源考》第1111章 分組比賽第1785章 殖民計劃再調整第1210章 純種土鱉第1644章 忽悠菲利普搞圈地運動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664章 戰敗第778章 兵臨城下第495章 再次破城第1608章 烏拉圭伯爵第514章 薩克森威脅論第289章 繼續移民第1663章 馬燈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724章 波蘭人的眼睛被閃瞎了第734章 哥倫布的馬六甲之旅第729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下)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552章 提升老大爵位第1257章 伏擊諸侯聯軍?第1191章 大明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第708章 血色審判和議會下院第1979章 新手難度第1480章 蜂窩煤在大明第499章 暗中活動第744章 來就送毛妹!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第708章 血色審判和議會下院第663章 義無反顧第1473章 回馬槍第162章 蘭佩杜薩島第432章 凱瑟琳之死第772章 被當廢銅爛鐵的槍炮第880章 馬耕也很重要第603章 未來和法國必有一戰第1040章 出兵的理由第876章 專門的運牛船第1257章 伏擊諸侯聯軍?第58章 丹麥國王的決定第154章 培養中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