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

當然,馬林想提的建議不止人口置換融合,其實還有教育問題。而且,這纔是核心。比如,在日德蘭半島,馬林就讓教會創辦教會學校,免費讓當地孩子入學,教當地丹麥人小孩學德語。同時,暗中打壓那些想開辦丹麥語學校的人。

不過,那些有文化的丹麥人多半被馬林給清理出去,讓他們跟着丹麥國王漢斯走了。因此,當地沒啥文人願意開辦什麼丹麥語學校。最關鍵的是,人家教會開辦的德語學校不要錢,你辦一個收費的丹麥語學校,根本沒法競爭。

另外,在頒佈公文的時候,馬林一律用德語下達。但考慮到當地人不懂德語,所以一般讓那些既懂得德語,又會丹麥語的傳教士,講解給丹麥人聽。這些同時懂得德語和丹麥語的傳教士,主要來自石勒蘇益格省。這裡是德意志人跟丹麥人混居的地區,所以傳教士往往兩種語言都會。不然,怎麼拯救(忽悠)這些迷途的羔羊?

等到幾代以後,上過教會德語學校的人多了,大家就會慢慢習慣使用德語。然後,丹麥語就會成爲方言。雖然存在,但退化成了所謂的“土話”。大家都認可了主流文化,就不會有什麼叛亂的事情發生了。

馬林原本也打算建議愛德華培養一批既會講英語,又懂得蘇格蘭語的傳教士,在蘇格蘭也推廣英語教會學校的。可是,想了想,他還是放棄了。

爲啥?因爲就算他提出了建議,愛德華也不會執行的。主要是,愛德華沒錢在全蘇格蘭推廣英語免費教育啊。要知道,搞教育是要投入的。愛德華可沒馬林有錢,這個建議說了也等於白說。

當然,馬林還是提出了刪減版的建議——他建議,讓愛德華在全蘇格蘭教會推廣英語學習。具體辦法就是,讓蘇格蘭的年輕教士,都公費去英格蘭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留學,學習英文。而他們回國後,也有教當地孩子學英文的義務……

眼下,除了馬林之前建議愛德華設立的倫敦政法大學是專門培養行政人才的之外,此前英國唯二的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其實都是以神學爲主題,摻雜一些哲學、經理類和法律類專業的古典大學。

愛德華可以找英格蘭教會化緣,讓他們贊助蘇格蘭的年輕教士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入學學習神學,免試入學,教他們學習英國文化,並拉攏他們成爲英國的代言人……

這種手段在後世也很常見,比如,很多去美國留學的文科類學生,就特麼被老美深刻地影響了。然後,回國後各種不適應,覺得祖國哪裡都不好,而老美的東西全是真理……

因此,上輩子馬林對於去美國留學過的留學生,有兩個觀點——理工科沒問題,都是去學技術的。至於文科,就不好講了。可能,留學幾年後,回來的不是一個願意幫助祖國強大的人,而是一個百般嫌棄祖國的人。滿嘴的英文,別人跟他想法不一樣就覺得別人思想落後野蠻……當然,這不是普遍現象,但也確實不少……

還有就是,美國的文科教育,其實也沒那麼嚇人。據留學過美國的前輩說過,在美國,除了科學類專業比較公平外,像哈佛、賓大沃頓商學院等文科爲主的一流大學,進去上學的其實多半都是二流貨色。主要是權貴和有錢人家的孩子,他們也不是去上學的,而是去拓展人脈關係的。之所以說他們是二流學生,是說他們的天資不是最好的。但是,在權貴和富豪子弟中卻是頂尖的。所以,勉強能算二流。

這些人天資還不錯,加上背景雄厚,再混個哈佛等頂級文憑,未來的路會非常順暢。所以說,不是哈佛等名校容易出總統等政要,而是特麼的他們進去前本身就起點極高了。有背景,有智商,再加上同學都是一羣同樣背景的未來精英。因此,出總統等政要的機率自然大了。

甚至,很多富豪家族,往往很樂意捐錢給哈佛,成爲贊助人。爲何?因爲擁有了這樣的身份後,就算兒子是學渣,只要捐的錢足夠,照樣能上哈佛。只有窮人家的孩子,才需要傻不拉唧地去考試入學。

就像後世國內很多頂級富豪的子女,他們上的都是世界名校。但是你要是有本事去細查,就會發現,他們老爹都是自己所上的大學的重要贊助人。國外大學是接受捐助的,也很樂意給那些贊助人子女提供入學機會。或者說,就是送文憑。所以,別以爲那些上過外國名校的豪門子弟真的牛比。只有那些公費留學,靠着硬考進入那些世界名校的,纔是真學霸。而很多豪門子弟進入世界名校,其實是靠捐助方式進去的。

這是西方國家的一個套路——那些大學不會明碼標價賣入學指標,但是,你捐個幾千萬,混個“熱心教育的善人”的名號……得,你兒子是傻子,也能進去上大學了……

馬林穿越前的那些年,給哈佛等世界名校捐錢的華人富豪很多。他們錢多?這其實就是一種私下的PY交易。有了捐款人的身份,你的子女入名校就穩了……

不過,那些不學無術的二代們肯定不會學那些複雜的理工科專業的,主要太費腦子,而且實在也幹不來。所以,一般而言,這種捐資入學的豪門子弟,學的往往都是文科類專業。真要學的是理工科,進的是斯坦福或加州理工這樣的學校的豪門子弟,倒是真學霸……

……

仔細說起來,倒是咱們國內高考上大學最爲公平。但這沒啥卵用,因爲人家考不上華清京大的豪門子弟,早就另闢蹊徑去外國上名校了。最後,學歷還比你牛……然後,大家原來情況如何,情況照舊……當然,那些真學霸,也是能改善自己的處境的。至少,可以通過天賦智商,從窮人混成中產……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真學霸,上世界名校的是豪門。而不算豪門,只是家裡有點錢的,捐不起哈佛等頂級學校,只好去國外上個野雞大學糊弄國人了……但這個行不通,因爲,隨着網絡時代興起,國外野雞大學也糊弄不了人了……

所以,不要以爲出國留學上過名校的就是真學霸。若是本科在國內上的華清、京大,讀碩讀博纔出國的,那的確是學霸。而本科就出國上名校,還是文科……嗯,這個就不好說了……

當然,也不是說本科去國外上名校的就一定是捐進去的。畢竟,豪門也興攀比。你家兒子上的是牛津?不行,我得把兒子送去哈佛……然後,這個圈子就流行這麼搞了,倒不一定捐進名校的就一定學渣。或許,他們本身就有在國內考上普通本科的實力,但在國內考個普通本科,在圈子裡會被人笑話。所以,必須得送去國外名校啊……然後,你就很難分辨得出那些豪門子弟,誰是人才,誰是學渣了……而我等窮鬼,總是惡意猜測,覺得他們都是學渣買進去的……畢竟,仇富心理嘛……

……

從前世回憶中清醒過來後,馬林跟愛德華合計了一下,發現其實免試招蘇格蘭年輕教士上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其實花銷也不多。因爲,蘇格蘭也就50萬人口,教士總數最多幾千人。至於年輕教士,能有兩三千人頂天了,估計只有千把人。這種規模的留學生隊伍,想必英格蘭教會還是能擔負得起花銷的。

而且,這些人學成後,以後是有大用的。眼下,愛德華沒錢在蘇格蘭廣建英文學校,可馬林有啊。只要他接手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就可以學着丹麥那邊大搞免費入學的英文教會學校。和日德蘭半島那邊一樣,幾代後,蘇格蘭年輕人也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了,對英國的認同感會大大增加……

第1054章 聯姻的建議第1924章 女真入侵日本?第2016章 東歐大亂鬥第358章 愛爾蘭戰事起第2009章 馬林:我有鈔能力!第1199章 攤丁入畝和免除人頭稅第1373章 查理的建議第832章 終於拿下第1134章 掐花不留種第1686章 北美殖民地的叛亂第1620章 一坑更比一坑深第1166章 重甲騎兵的用法第323章 大豆油第1385章 無賴行爲(請假)第1458章 刀盾兵輔警和騎砍警察第664章 戰敗第256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中)第1588章 王位和爵位的誘惑第1021章 竹子的重要性第1884章 多佛爾船成第1893章 大侄女的婚事第407章 刺殺第2002章 佈局南非第1712章 約蓋爾男爵第892章 一萬桶楓糖漿的計劃第1328章 靠近主戰場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1298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上)第1511章 蜂窩煤第1750章 青年近衛軍第1952章 女售貨員、物流和人力三輪車第1461章 英格蘭叛軍覆滅第177章 德牧第968章 安妮王后的姨媽巾第736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593章 馬林獻計第1933章 舊皮做皮甲第1975章 運輸難題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303章 紐芬蘭島的鉛鋅礦第621章 暢銷的二鍋頭第229章 獲得塔拉鉛鋅礦第536章 “哭泣者”馬林第165章 科勒的虐戀第523章 我是正義的第119章 重返哥本哈根第1496章 火車的重要性第529章 氣焰囂張第690章 先消滅蘇格蘭軍隊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393章 新運河計劃第968章 安妮王后的姨媽巾第1401章 玩親親第1274章 八國聯軍?第1332章 獨輪戰車第1837章 煤球燒磚第1023章 船底釘滿銅釘第613章 戰鬥民族第1544章 聯合聲明第751章 試炮第1372章 目標達成第1767章 開始種痘第1471章 糧草算計第539章 因爲我能第七章 打通埃及商路第1602章 物資支援和鋼筋混凝土第1299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下)第1583章 獻藥第1733章 苜蓿黑麥草混播技術第626章 西班牙人在東非第215章 布雷頓角島的廉價紙張第1476章 兜售贖罪券的藉口第764章 假裝同意了第1151章 體弱腎虛第514章 薩克森威脅論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1162章 大佬試吃第296章 宮廷舞會第144章 班師回朝第351章 盜賊團計劃第1561章 故伎重施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750章 測試槍炮第1444章 蘿蔔和羊奶製品第1037章 讓西班牙人引人注目去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662章 陸地上的交鋒第1887章 培育皮弗婁牛的計劃第1648章 去珀斯養羊第207章 未雨綢繆第259章 西弗里斯蘭戰火再起第773章 新式雙桅縱帆船前情提要第1377章 戰後重建第741章 巴黎來信第1906章 深水灣大捷(上)第189章 皇帝的嫉妒第729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下)第1349章 諸侯八缺一第1132章 三哥的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