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興王

弘治七年,對大明的百姓而言,是一個太平之年。黃河的治理工程歷經一年,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着……韃子自寧夏之戰後,鮮有騷擾邊境的動作……後宮裡,又再添了喜訊……

還有興王,在這一年,終於要啓程前往湖廣安陸州就藩。

啓程的前一夜,朱祐樘將他召進宮,說是要爲他踐行。所謂踐行,也不過是哥倆喝上幾杯薄酒。只是如今物是人非,酒意上頭後想想,不免有些難過。

“杬兒,一轉眼你都這麼大了……想當年朕登基的時候,你才這麼高……”朱祐樘伸出手比劃了一下,而後含笑凝視着興王——時隔多年,他已長成了一個玉樹臨風的少年郎,與孩提時代相比,簡直兩個模樣。

兩人私下關係親熱,興王便也回視着朱祐樘的雙眸。他發現,雖然朱祐樘望着他的眼神中充滿溫柔關愛,可眸底的悲慼,仍然沒有減少半分。

他心裡還是放不下吧?爲那個消失的人兒。

“皇兄,臣弟跟着你這許多年,學到了許多大義。也明白很多事情,不會因爲我們是皇家子孫,就能輕易如願。正如臣弟必須遵循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接受就藩的事實。皇兄也請想開些,莫再執着於過往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杬兒竟比朕都要豁達了……”朱祐樘欣慰地笑,“可是,如果朕今日不肯放的不是你母妃,而是伊伊,你會怎麼辦呢?”

這話源是因爲上個月,興王曾上書朱祐樘,懇請放他母親邵太妃一同前往藩國頤養。可朱祐樘記得李慕兒交代過的話,便以興王年少,且祖宗無此先例勸止了。

興王又回頭問了邵太妃,才知她自己也不願離宮,這事兒便只好作罷了。現在朱祐樘突然問起若是換作蔣伊,顯然是告訴他——對於有些人,他沒有辦法不執着。

興王一時也答不上話來。

半晌,還是朱祐樘重又開啓話題,語氣無奈地問了一句:“杬兒,你說,她到底還活着嗎?”

興王突然有些鼻子發酸。

看來勸是沒有用了,他索性敞開心扉道:“皇兄,臣弟也好想瑩中姐姐。伊伊每天都要念一遍,臣弟就會跟着想一遍。皇兄,馬驄不是還沒回來嗎?只要他一日不回來,不就代表瑩中姐姐還有希望嗎?”

“是啊……”朱祐樘突然撥弄了下案前疊着的畫紙,茫然道,“可是朕怎麼覺得,她怕是再也不會回來了呢?”

“不會的,她不會有事的!”興王情緒有些激動起來,起身道,“皇兄,我們一定會找到她的!”

“找?連馬文升都不知馬驄去處,怎麼找?”他知道李慕兒爲什麼離開——定是以爲自己時日無多,纔會學何青巖那般,遠遠逃開他。“不說她了。杬兒,此去湖廣,你我兄弟二人今後也很難有機會再見。你說得對,身爲皇家子孫,顧慮太多,越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皇兄敬你這杯,希望千里之外,你能比皇兄過得好些……”

“皇兄……”

千里分封向郢中,牙檣錦纜趂秋風。不堪手足分攜處,一曲離歌意萬重。

這首詩是朱祐樘寫給興王的,很多年以後,他們這對兄弟的情意,還是被人津津樂道。可誰也不曾知道,那一夜兩人喝了多少酒,有多少難過……

……………………

待興王走後,朱祐樘仍留於原地,枯坐良久,這並無異處的夜晚似也變得格外漫長,他選擇了繼續買醉:一手提酒,一手執筆,痛飲清酒,奮筆疾書。

終至酩酊大醉。在伏案而眠之前,他拂袖掃落面前那一堆畫紙。紙張紛紛揚揚旋舞飄落,每一張上都畫着同樣的臉龐。

半夜悠悠醒轉,見身上披有大氅,而散落於地的紙張已被拾起,整整齊齊地疊放在案上。

是她來過了麼?他迷迷糊糊地想,但很快就被眼前晃動的身影否定了這個念頭:那只是戴瓊蓮,不是她沈瑩中。

“朕明明允你離宮,你爲何不願意?”

“回萬歲爺的話,女學士曾經吩咐過奴婢,若是她不在了,就讓奴婢繼續爲她侍奉萬歲爺。女學士對奴婢有恩,奴婢願意聽她的話。”

戴瓊蓮說這話的時候,泫然欲泣,我見猶憐。朱祐樘卻懶得去分辨,只知道既然是她說的,那就該依着她……

“你去爲朕取盆火來。”

戴瓊蓮沒有料到,朱祐樘半夜三更讓她取火盆,竟是爲了焚稿。

他默然不語,無神地盯着竄起的火苗,那些惟妙惟肖的畫稿,被一張一張扔了進去。

直到瞧見她曾經見過的那一張,戴瓊蓮終於忍不住跪下道:“萬歲爺,這是……”

“你也要來勸朕嗎?”朱祐樘腳步虛浮,苦笑道,“你說,她收到這些朕親手畫的畫,會喜歡嗎?”

沒有聽到迴音,朱祐樘耳邊只浮現出當年那些笑語伶仃:

“你在畫畫,畫誰呢?”

“慕兒,我在畫慕兒。”

“莫壓壞了我……”

“阿錯……阿錯……”

……………………

翌日,天空晴朗的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雲,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緩緩浮游着。藍天白雲之下,興王朱祐杬,攜王妃蔣氏到奉天門拜謝皇恩,隨後帶着御封金冊、玉寶,告別皇宮。

朱祐樘帶着朝中文武百官,親自送他至午門外。

大家都知道,朱祐樘和這位興王弟弟的關係極好。可也許是因爲大庭廣衆之下,彼此都剋制着情緒,所以分別的場景,並不如想象當中叫人唏噓。

不過在跟隨朱祐樘迴轉的過程中,分明有人聽到那高居聖位的帝王低低吟道:“殷勤步送出宮門,骨肉情深不忍分。別後相思何日會,燕山荊樹隔重雲。”

……………………

另一邊,興王帶着衆多從行官屬,安靜地往南而去。只是這安靜的氛圍,很快被身後馬車上的一聲尖叫打破。

“怎麼了?”

“是王妃!”

還未等人羣騷動起來,興王已經一個縱身上了馬車,心急道:“伊伊,發生什麼事了?”

“元寶……我……我剛纔好像看到師傅了……”

興王一邊鬆了口氣慶幸蔣伊沒事,一邊又鑽進馬車疑惑問道:“在哪裡?”

蔣伊拉開簾子,往一個方向指了指。

哪有什麼人影?

“傻丫頭,”興王笑着撫撫她的頭,“你定是太想念她了……”

蔣伊顯然有些失落,一頭扎進興王懷裡,道:“也許吧。你別去騎馬了,跟我一起坐馬車。”

“好。”興王一手環抱住她,跟着坐在了窗邊,在蔣伊看不見的地方,又挑起了簾子,往外頭瞧了一眼……

第二四八章:借佛獻花第二零二章:老妻少夫第二零九章:太后去世第四十七章:逢凶化吉第一六七章 自拆身份第三十章:鏡花水月第一零三章:但求自保第一零九章:良君難託(爲推薦票破萬的加更)第一四五章 興王大婚第二零五章:身處高位第八十四章:她不見了第九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三三七章 揚眉吐氣第一八六章:金鈴系花第二五六章:孫瓚進府第二二零章:怪兄怪弟第八十六章:畫中仙兒第二七七章:唯有一子第八十九章:未央太妃第一一八章:撿個徒弟第三零五章:煙雨南下第四十七章:逢凶化吉第一六六章 馮家千金第三二零章 姊妹之情第十七章:五雷道法第二七二章:心有千結第一零六章:賜婚馬驄番外二:鄭金蓮第三四六章 一時疏忽第三四一章 是你纔對第二一一章:虜寇犯邊第五十五章:該進該退?第一四二章 何處爲家第一九三章:大事不妙第六十九章:馬驄遭難第一三五章:艱辛產子第三一八章 最大幫兇第二七九章:是喜是悲第一零五章:真假瓊蓮第一八七章:瓦剌韃靼(今日依然有加更)第三三一章 決然不同第九十四章:疫病原由第三五二章 書香門第第三六零章 馬驄受困第三二四章 鎮府衙門第七十二章:皇后病了第二一八章:有情無情第三十九章:近鄉情怯第十二章:對牛彈琴第三二四章 鎮府衙門第八十八章:無情無義第六章:御侍謝恩第一二五章:月月月圓第三二一章 西河掌門第二四七章:王府花園第四十三章:勾引皇上第二二七章:意外重逢第二三六章:故露鋒芒第六十九章:馬驄遭難第一九一章:引弓射箭(加更發糖)第一三七章 弄璋之喜第一八四章:國母謠言番外四:何文鼎第二七六章:深得吾心第二二七章:意外重逢第一八六章:金鈴系花第十五章:所謂禮物第一五六章 皇后示弱第三十三章:如玉公子第五十八章:易主牙牌第二八一章:不負初心第七十四章:突生誤會第二七七章:唯有一子第二一三章:同歸故里第二二八章:馬驄的傷第一一三章:舊人故人第一三一章:師徒道別第三十章:鏡花水月第二零七章:怪醫林志第三三零章 回京覆命第三一二章 爲民除害第七十六章:寂寞除夕第一五六章 皇后示弱第二零六章: 心心相惜第二零五章:身處高位第二八六章:樸實無華第三十二章:天下太平第一八七章:瓦剌韃靼(今日依然有加更)第一三六章:未聞安好第三一八章 最大幫兇第二三八章:陳家靈才第二零八章:明日歌誰第三百章:心有所往第一一八章:撿個徒弟第一三二章:兩三心願第二十章:誰捨不得第五十三章:如此巧合第六十六章:可我要你第二五八章:何氏之死第七十七章:好友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