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化解干戈

“你沒有,墨恩有。”

這句話像捲了火舌的箭,猛地扎進了朱祐樘的心頭。他錯過的,何止這些,何止這一點點?

這樣想來,對那墨恩的憤恨似乎輕了許多。李慕兒對他是感激,可最該感激他的,應當是他朱祐樘纔對。

果然,李慕兒繼續解釋道:

“他與我,是朋友,是敵人,可我最割捨不下的,卻是他代替你陪伴我的那一段歲月。所以,我幹下了那件糊塗事兒,還放走了他。如今我說這樣的話,你能不能夠也釋懷?”

“是。”朱祐樘忙接口,“瑩中,那是我欠他的情,我應當還。你從來不必自己扛,我可以幫你扛,我們可以一起扛。”

感覺到手指被他一根根握緊,李慕兒卻不覺得痛,反而被那指尖傳來的暖意撫平了心頭的起伏。明明方纔進門時,渾身有知覺處,無知覺處,都在隱隱生痛……

往事如風,拂面而過,風乾了兩人之間難解的誤會,正如何青巖所說:當那個人再次出現在你面前時,你就會發現,你還是喜歡他(她),喜歡得要死。

朱祐樘忽然道:“你過來。”說着拉她往殿中走去。

黑暗之中,李慕兒見他一手輕扶袖口,一手親自點燃了幾盞燈火。而後拖着她繞到案後,拾起墨條輕研薄墨,“昨日不是說了要好好指點你如何妥當用詞嗎?那錯雖是欲加之罪,但朕說過的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李慕兒掩嘴輕笑了聲,兩人已然許久沒有見識過彼此的文采,不知有沒有進步?玉手一擡,李慕兒在紙上輕鬆寫到:

“日麗金門,五色雲屏三島近。風和玉殿,九霄彩仗百花新。”

這是寫得宮中景物。朱祐樘拾起另一支筆,走到她讓出來的位置,提筆作:“旭日麗龐樓,瑞氣春融珠樹迴。卿雲籠鶴禁,祥光晴護玉階平。”

兩副對聯雖是差不多的意思,但朱祐樘的顯然用詞更爲有新意,確實更勝一籌。李慕兒沉默地點了點頭,以示嘉許。便見他面露得意,拱手半彎下腰,擺出一副謙卑的姿態道:“女學士,承讓了!”

李慕兒忍俊不禁,指了指硯臺,脣際雲淡風輕的笑意不減,“繼續。”

……………………

李慕兒重回女學士的崗位,卻還是記掛着未幫丘濬完成的圖籍整理之事,便總是得空去幫着抄撰。

與朱祐樘的關係,也因着那一夜的溝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化解。李慕兒很享受這樣輕鬆閒適的日子,彼此之間沒有芥蒂,君臣之樂如沐春風,在這將要入冬的寒冷季節裡,顯得格外安寧。

只是天氣轉寒,朱祐樘怕冷貪咳的老毛病便不可逆地犯了起來。

也不知怎的,今年他咳得竟比往年愈加嚴重。

這一日兩人正從文華殿議完政事迴轉,朱祐樘忽然就彎下腰猛咳了起來。李慕兒溫柔地拍着他起伏的後背,不自覺地心疼起來,“往年我總沒伴你過冬,卻不知你冬日竟如此難熬……”

朱祐樘直起身子,勉力扯了個笑,“無妨的,這一年年的,不也過來了嗎?”

許是他咳嗽的聲音實在太突兀,不遠處很快有人走了過來。朱祐樘半個身子遮着李慕兒,導致她一時倒未曾看清來者何人。

直到對方蓮步依依已走至他們眼前,一聲清亮問候聲驀地響起,李慕兒纔想起來這文華殿往北就是太皇太后的清寧宮,來者除了鄭金蓮還能是誰?

自從“娥皇女英”事件後,朱祐樘已長久沒有再見過鄭金蓮,即便是去給太皇太后請安,她似乎也總盡力避開他。若是說愛意會隨着時間消逝,那對於朱祐樘這樣良善的人而言,恨意則更容易減淡。

此刻冷不丁看到鄭金蓮,看到她手中托盤上放着的一碗糖梨羹,朱祐樘眼神已不再如往常見她一般冷漠。

可真要從中判斷到底是何情緒,李慕兒覺得最恰當的一個詞,應該就是“尷尬”了。

鄭金蓮低垂着眼眸。她的眼睛本來很大,此刻這樣子藏匿着,倒顯不出這優勢來了。李慕兒想到初見時那個有着圓溜溜大眼睛的乖巧女孩兒,一時也有些尷尬。

尤其是,自己心知肚明,鄭金蓮多麼盼望朱祐樘納她爲妃,而朱祐樘又拒絕了她多少次……

有哪個女人可以忍受這樣的屈辱?

可她卻還是聽到咳嗽聲時,跑到了他面前,恭恭敬敬舉起托盤,道:“萬歲爺,奴婢雖有百般不是,可這碗糖梨羹對您的咳疾有緩解之效。往年奴婢都爲您烹製,而今……”

她欲言又止,李慕兒可以理解她心中有多翻騰。正是有了這些複雜而難述的情緒,她手中的這碗朱祐樘從小吃到大的糖梨羹,自然愈加難能可貴。況且今日他們在此停下,只是偶然,鄭金蓮能即刻端出這碗東西,或許是等此良機已久,但李慕兒情願相信,她是一直爲那個入冬就咳嗽的主子備着呢……

李慕兒從來心大,不忍再看三人繼續尷尬下去,只好將手從朱祐樘手上移開,緩緩接過羹湯,道了聲謝。

或許是李慕兒替朱祐樘道的這聲謝,觸及了鄭金蓮敏感的那條神經,她遞過來的手明顯抖了一下,臉上也閃過一抹不悅。

這點小變化立刻被敏銳的朱祐樘察覺,他幾不可見地擰了擰眉頭,斷然開口相拒道:“不必了,難道朕不咳,還能是一碗糖梨羹的功勞不成?女學士,我們回宮。”

話語中充滿了攻擊性和保護欲,李慕兒與鄭金蓮都不傻,立刻就聽了出來。可未待兩人有何反應,朱祐樘已大手抓過李慕兒的一隻手,驀地閃身越過鄭金蓮。

李慕兒失去平衡,一時控制不穩手中的托盤,“咣噹”一聲,瓷碗墜地而碎的聲音,響徹了清寧宮外空曠的紫禁城一隅。

鄭金蓮望着他們匆匆離去的身影,自嘲一笑,蹲下身子開始撿拾那一堆雜亂。

撿着撿着,眼前忽然出現一雙華麗弓鞋。

這鞋樣鄭金蓮自然熟悉,忙跪地請安喊了聲“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扶起了她,搖頭嘆息了一聲。

第十六章:狀元錢福第一六七章 自拆身份第一六零章 何以解憂第一四二章 何處爲家第二六九章:自欺欺人第二一零章:束手就擒第九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二三章:暫別墨恩第五十二章:鬧鬼事件第二六八章:鎮國將軍第一七一章 太子乳母第三五四章 蛇即爲虺第二四一章:偷桃換李第一六零章 何以解憂第十四章:擢女學士第二三四章:遠赴蘄州第九十章:一筆勾銷第二三零章:太后談話第一八七章:瓦剌韃靼(今日依然有加更)第一七零章 攔截密疏第一九六章:顯忠祠亂第一二八章:近在咫尺第一九三章:大事不妙第二四六章:兄友弟恭第三一零章 沈家激辯第一一一章:落腳之地第一六六章 馮家千金第二八二章:判罪荊王第二三七章:青蘿院下第三一二章 爲民除害第二一四章:又見林志第一一三章:舊人故人第二八七章:西內風起第三四零章 老地方見第二五九章:午夜尋屍第一九零章:射柳飛鴿第七十章:井水河水第三十四章:窈窕淑女第二二八章:馬驄的傷第二七八章:今時往日第一一六章:驚天霹靂第一九零章:射柳飛鴿第二一七章:誰是叛徒?第三二一章 西河掌門第二二七章:意外重逢第二一六章:圍剿蒙營第一四五章 興王大婚第一六八章 煙消雲散第三三零章 回京覆命第三三三章 脣亡齒寒第三三二章 早已註定第一四五章 興王大婚第三一二章 爲民除害第二四六章:兄友弟恭第三五零章 一損俱損第三一四章 細嗅薔薇第一一一章:落腳之地第二六七章:裝瘋賣傻番外一:蘇日娜第一七九章 三人爲伍第十一章:讀聖賢書第一六一章 唯有杜康第二六三章:酒中藏毒第三百章:心有所往第六十章:板著之刑第二六零章:急索登牀第二三一章:再現密疏第五十一章:琴棋書畫第一八三章:娥皇女英第三十章:鏡花水月第一九五章:往事莫提第二七三章:有話要說第五十四章:浣衣宮人第三六零章 馬驄受困第二零四章:春祭大典第七十章:井水河水番外一:蘇日娜第三零二章:歲月蝕人第一三九章 來者何人第二八零章:化解干戈第一一零章:瑩中姐姐第一七七章 上清童子第一一九章:孕相大白第四十五章:大膽狂徒第一五二章 青巖入宮第九十九章:郭家幼女第二二六章:沐猴衣冠第三六五章 好久不見第二零九章:太后去世第三二九章 馬驄失蹤第三四零章 老地方見第二四六章:兄友弟恭第一五四章 我女兒呢第八十五章:冷血墨恩第三三二章 早已註定第一四二章 何處爲家第二零二章:老妻少夫第一三六章:未聞安好第二三一章:再現密疏第二零四章:春祭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