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攝政女王一

在盧布林省扎莫希奇要塞中關押着一位老人。這位老人身穿着一身瑞典樣式的衣服——藍色的外套、燈籠褲、寬檐帽和黃筒靴,這讓附近的居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他的身份——一名瑞典戰俘。

可除此之外,沒有人知道關於這位老人的任何其他訊息——他是誰?叫什麼?爲何被關在這裡?

統統不知道。

一些好奇心重的居民曾經試圖向看守老人的衛兵打探,可得到的只有一個狠狠的眼神。若果碰到哪天守衛的心情不好了,甚至腦門上還會挨那麼一下。

雖然是戰俘,可老人的自由卻沒有受到太多的限制。他可以在要塞附近走動,只是行動的範圍只侷限在護城河的周圍;他可以看書,在天氣好的時候,不止一個村民曾經看見老人坐在要塞的城牆上拿着本書曬太陽;他甚至還有會友的權力,盧布林的大貴族揚·扎莫伊斯就不止一次的到要塞來看過他,併爲他帶來精美的食物和衣物。

“這坐牢,真是比當貴族還舒服。”不止一個人曾發出這樣的感慨。

春去秋來,從老人被關押到現在已過去了近四年。在1659年3月的一天,一隊騎兵護衛着一輛馬車進入了扎莫希奇。

細心的人發了了這輛馬車與以往的馬車的不同。在這輛馬車上雕刻着的是王冠白鷹的紋章,而這,是波蘭共和國國王所專享的。

要塞的指揮官馬特維·扎莫伊斯基率領一箇中隊的守軍在要塞內的廣場上持槍而立。當馬車門被打開,從上面下來一位中年貴婦時,馬特維·扎莫伊斯基高喊道:“敬禮!”

一箇中隊的波蘭火槍兵同時舉起了火槍。他們目視前方,向來者致敬。

過了會兒,馬特維·扎莫伊斯基再次喊道:“禮畢。”

接着,在一片收槍聲中,馬特維·扎莫伊斯基走到中年貴婦的面前單膝下跪,然後捧住了中年貴婦伸出的一隻手親了下。

馬特維站起身後,中年貴婦對其問道:“馬特維少校,那一位還好嗎?”

“回王后,那一位一切安好。這會兒他正在房間裡祈禱呢。”馬特維恭恭敬敬地回話道

來者正是共和國的女王、揚·卡齊米日國王的妻子路德維卡王后。她此來要見便是關押在此的那位老人。

而他,也曾經是一個顯赫的人物。

他的名字叫:阿爾維德·維登貝格。是瑞典王國的元帥,曾經的瑞典人駐華沙的城防總司令。

在被關押了四年後路德維卡王后會來見阿爾維德·維登貝格,並不是王后又或者揚·卡齊米日國王想向戰敗者示威又或者想來個相逢一笑泯恩仇,而是希望請他出山。

由於卡爾十世極爲大膽的在冬季對波蘭共和國的立陶宛一線用兵,呂保瑪茨基元帥猝不及防,一連損失了數千人馬和丟失了幾十處的城堡和要塞。在這一次同卡爾十世的正面交鋒中,元帥被卡爾十世刷了戰績,被打的落荒而逃。

卡爾十世不愧是一代名將,在試圖偷襲米亞捷爾斯克的圖謀被薩科維奇和奧斯特羅這兩位博古斯拉夫的管家以“親王沒回來,誰來也不開”爲由拒絕後,他當機立斷的釋放出假裝進攻米亞捷爾斯克的假情報,引誘呂保瑪茨基的騎兵在風雪中救援米亞捷爾斯克。而他自己則率軍在半路伏擊,利用風雪導致騎兵機動力大降的有利時機,以兩百人的損失殺傷了波軍三千多人。

立陶宛通往波蘭內地的各條道路上再次集滿了逃難的民衆,他們驚呼着“瑞典人來了,瑞典人來了!”

那恐怖和絕望的氣氛一如1655年卡爾十世突然撕毀和平條約入侵波蘭那會。

同時的,此時揚·卡齊米日國王面臨的情況和1655年優勢如此的相似:波蘭共和國的主力部隊因爲支援維戈夫斯基而在烏克蘭與沙皇俄國的軍隊鏖戰;堪與卡爾十世抗衡的斯特凡·恰爾涅茨基總兵在波茲南,國王根本派不出合適的將領和抽不出一兵一卒支援立陶宛。

大驚失色的揚·卡齊米日國王並不知道卡爾十世此時是病入膏肓後的決死一搏,爲的只是迫使波蘭共和國答應他的議和條件。

沒想到卡爾十世在失去了選帝侯和博古斯拉夫的支持後依然恐怖如斯的揚·卡齊米日擔心立陶宛局勢失控引起全局崩壞,國王病急投醫,他接受了路德維卡王后的一個建議,希望爲狂飆突進的卡爾十世製造足夠的麻煩。

這纔有了路德維卡王后的扎莫希奇之行。

在馬特維少校的引領下,路德維卡王后來到了關押阿爾維德·維登貝格的地方。

透過鐵窗,阿爾維德·維登貝格正如少校所說,正跪倒在地向上帝祈禱。他是如此的虔誠,以致於路德維卡王后走進打開了都鐵門出現在了他的身後,這位前瑞典元帥仍未發覺。

路德維卡王后沒有打攪阿爾維德·維登貝格的祈禱。她站在阿爾維德·維登貝格的身後,仔細地觀察這位四年未曾謀面的敵人。

和四年前相比,阿爾維德·維登貝格的頭髮更加的雪白,他的身材也更加的消瘦。

就在此時,阿爾維德·維登貝格站起了身。他緩慢的迴轉過身子,與路德維卡王后四目相對。

此時,路德維卡王后不由地擔心即使自己能說服阿爾維德·維登貝格,這位老人是否能完成自己交託給他的重任。

站起身後的阿爾維德·維登貝格仍然是一副腰弓背駝的樣子,他眼窩深陷,臉上蒼白,彷彿染已快行將就木了。

阿爾維德·維登貝格在要塞內並沒有受到任何的虐待。事實上,他會變成現在這幅樣子原因只有一個——衰老。

“伯爵,久疏問候了。”路德維卡王后將心中所想拋之腦後,微笑着向阿爾維德·維登貝格打招呼道。

由於衰老和對路德維卡王后的記憶模糊,阿爾維德·維登貝格一時有些愣神。不過他最終還是認出了波蘭王后來。

“原來是路德維卡王后,真是久疏問候。我們有四年還是五年沒見了吧?請別見怪我的健忘。監獄無日月,我實在記不清現在是1660年還是1661年了。”阿爾維德·維登貝那說話的神態和語氣,就好像和朋友閒談一般。

“1659年。伯爵,我們已經三年沒見了。”

“是嗎,是嗎?”阿爾維德·維登貝格笑了起來。

“伯爵,這次來我是來放你出去的。”路德維卡王后又說道。

此言一出,阿爾維德·維登貝格旋即的收斂起了笑容。

他的腰傴僂的更厲害。

“這麼說,瑞典戰敗了嗎?”阿爾維德·維登貝格問道。

他的語調滿懷悲傷。

“並沒有。雖然一時逞兇,不過距離最終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路德維卡王后沒打算欺騙阿爾維德·維登貝格,她將此時的戰局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聽了路德維卡王后的話,前瑞典元帥在牀上坐了下來。他閉目沉思,一動不動如同雕塑一般。

半晌,阿爾維德·維登貝格用低沉的聲音說道:“我本以爲此生我要出去除非瑞典戰敗簽訂了合約,沒想到戰爭還在繼續,我的國王陛下還取得了勝利,王后卻要放了我。我想這不是沒有條件的吧。”

說完,阿爾維德·維登貝格擡起頭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路德維卡王后。

路德維卡王后暗贊阿爾維德·維登貝格雖然身體衰老可頭腦仍在。她直言不諱道:“不錯,我的丈夫揚·卡齊米日國王陛下的確有個要求。”

此言一出,阿爾維德·維登貝格似乎猜到了什麼,他馬上拒絕道:“我是不會背叛自己的祖國的。王后您請回吧。”

路德維卡王后早就料到阿爾維德·維登貝格不會如此輕易的答應。

如果這位前瑞典元帥如此容易屈服的話,在被俘時、在入獄時,他早就屈服了。

所以路德維卡王后沒有放棄,她開口對阿爾維德·維登貝格說道:“我們並未想要您背叛瑞典。事實上,我的丈夫也是瑞典王位的繼承人,這場戰爭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場內戰。”

阿爾維德·維登貝格冷哼了一聲。

“卡爾十世國王陛下才是瑞典王位的正統。”

對於這一說法,路德維卡王后搖頭表示了不同意見。

“不,克里斯蒂娜纔是瑞典王位最正統的繼承人。”

第七百零四章梟雄謝世三十三第二百零四章崩壞三第三百四十三章誤會第五百五十五章美男計第三百零五章山嘯第四百一十六章阿兒渾米兒咱的表演第八百二十三章和解第七十八章法蒂瑪三第二百七十章戰起第一百章追回四第四百零六章可汗的新貝伊下第七百一十九章與書記官的會談三第一百二十三章入局六第二百六十八章調兵遣將第五百六十二章軟肋第二百八十一章振奮人心第二百三十九章利達堡之戰十九第四百零七章那海上第七百四十五章大仇得報第五百二十章牆式衝鋒第四百三十四章再戰華沙十四第二十四章神父(一)第三十三章螳螂與黃雀(三)第八百九十章黨爭第二百四十一章利達堡之戰二十一第三百零五章山嘯第五百零六章在亞速第六百九十九章梟雄謝世二十八第八百三十三章攝政女王四第五百五十九章葉利謝伊的父親四第二百九十四章國王二第七百一十一章梟雄謝世四十第六百一十七章梟雄謝世六第五百八十一章英雄歸來五第八百七十四章欲去第二百三十八章利達堡之戰十八第四百七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七百零六章梟雄謝世三十五第六百九十六章梟雄謝世二十五第四百七十八章離心和雄心第四百零四章面見可汗第二百五十三章最後的繼承人第二百九十章總兵的勝利第一百零七章再戰雅科夫四第五章徹辰的歷險(一)第一百九十三章疑無路第七百三十五章來自普斯科夫的好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共飲一第六十一章危機(二)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個條件一第一百二十六章入局九第八百零六章塔羅牌的暗示鐵騎襲來第一百零八章再戰雅科夫五第二百一十四章奧克薩娜三第五百五十二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五百章第四個德米特里第一百章追回四第七百九十七章科諾託普戰役第二十八第七百一十三章梟雄謝世四十二第三百七十七章,華沙,華沙十八第二百零九章入城與覲見四第七十八章法蒂瑪三第八百零三章方案初成第一百一十九章入局二第二百一十三章奧克薩娜二第五百四十六章一敗塗地第一百四十二章入局二十四第二百七十八章振聾發聵第八百九十六章最後的國界上第八百四十三章攝政女王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梟雄謝世二十第七百一十八章與書記官的會談二第七百三十四章關於犧牲第二百二十一章利達堡之戰一第七百五十九章布拉茨拉夫總督四第七百零三章梟雄謝世三十二第一百四十八章退敵二第七百一十二章梟雄謝世四十一第四百七十八章離心和雄心第一百九十四張又一村第二百四十七章誰的勝利五第四百八十七章掣肘第二百八十三章想“家”第一百九十三章疑無路第四百一十三章巴耶濟德汗五鐵騎襲來第三章在扎莫什耶(三)第一百七十七章孤家寡人第五百三十一章撤退第六百九十章梟雄謝世十九第一百二十四章入局七第四百二十三章再戰華沙三第七百七十四章科諾託普戰役五第七百二十一章波波維奇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入局二十八第一百五十二章退敵六第八百九十五章葬禮第八十二章暗殺格里高利三第二百零六章入城與覲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