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巡查旱情

兩天後,陸俊生收拾好行囊,便去了李府,隨行的除了一衆隨從外,文涵也在其中。這次出門,李彥帶着他們兩個,也是爲了多磨練他們一下。

送走陸俊生後,柳芷柔和黃小葉便去了濟世堂。這段時間,柳芷柔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濟世堂,只有晚上纔會在陸府吃頓晚飯和睡一覺。每天除了給病人看病外,就是專心的看醫書,向王仁請教醫術,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王仁的指導,柳芷柔的醫術進步飛快,王仁看在眼裡,也是讚歎不已,滿心欣慰。

李彥一行人,乘坐馬車,一路向東進發。

出了長安城,外面已是春暖花開,氣候宜人,一派欣欣向榮之象。

到了第三天,衆人走在一條大道上,道路兩旁是一些田地。李彥命令停車,然後走下車來,隨後陸俊生和文涵也下車。

看着大片的田地,李彥一臉痛心。地裡的泥土已呈泥白色,龜裂的地面就像大地的皺紋,觸目驚心,那些長在泥土裡的禾苗早已沒有了水分,只剩下乾枯的身枝,隨着春天的風來回擺動。

看着眼前的一切,陸俊生和文涵也是一臉悲傷。李彥走到莊稼地裡,隨手拔起了一顆已經沒有一點水分的禾苗,重重的嘆息了一聲。從小在農村長大,陸俊生對土地和莊稼更多了一份親切,隨後走到李彥身邊,也拔起了一顆乾枯的禾苗,放在手心,然後說道:“不來不知道,原來乾旱已經這麼嚴重了。”

李彥說道:“以前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不過今年更嚴重些,”說完,望着眼前大片的田地,又向前走了幾步。過了一會兒,說道:“前面好像有條河,咱們向前走走。”

陸俊生和文涵走在李彥的兩邊,衆人步行向前走去。走了兩三里路,一座小木橋便出現在他們眼前,走到橋邊,向河裡看去,衆人心裡一驚。河裡早已沒有了水,河牀上也是遍佈龜裂的泥土,泥土上還有一些已經乾死的魚蝦。這些魚蝦身體乾癟,就像乾枯的樹皮一樣,暴曬在太陽之下。河流兩邊的水草也像地裡的那些禾苗一樣,草葉枯黃,在風中來回擺動。

看着眼前的一切,衆人嘆息連連。李彥無奈的說道:“連河裡都沒有水了,哎,走吧。”

一行人繼續向東走去,一路上,遍地乾旱,本該是生機盎然的暖春,現在竟像是萬物凋零的深秋,除了一些大樹的枝葉還有些綠色,其他和之前的沒什麼兩樣。

走了幾十裡後,便見到一些逃亡的百姓,拖家帶口,向西走去。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也是因爲乾旱,家裡沒有糧食可吃,才向別地逃亡。

到了河南境內,情況卻更加的嚴重,逃亡的百姓也越來越多,好多村莊裡的年輕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些年老體衰老人還在村裡堅守着。家裡沒什麼吃的,人們只好去挖野菜、剝樹皮。在一些地方,還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大多是一些幼兒或一些老人,看到這裡,李彥一行人滿心悲痛,卻也無可奈何。

李彥一行人走了好多的地方,發現情況都差不多,大致瞭解了情況後,便去了一處當地的府衙。

見到李彥一行人到來,縣衙裡大小官員連忙出來迎接,縣令更是驚慌道:“下官不知李大人前來,未能提前迎接,還請大人恕罪。”

李彥擺了擺手,讓他們起來,縣令緊緊跟在李彥的身邊,笑着說道:“李大人前來怎麼也沒有通知一聲,下官好前去迎接。不知李大人這次前來,是何公務啊。”

李彥說道:“皇上派我前來查看一下最近的旱災情況,現在我要給皇上上書,說明這裡的旱情,還請大人準備一下紙筆。”

縣太爺連忙說道:“好,李大人,這邊書房請。”說着便領着李彥向書房走去。

到了書房,縣太爺熱情的說道:“下官先去準備飯菜,爲各位大人接風洗塵。”

李彥客氣道:“有勞大人了。”

縣太爺滿臉堆笑道:“這是下官應該做的。”說完,拜別了衆人,便離開了這裡。

書房裡,李彥提筆寫了很長的一份摺子,詳盡的講述了見到的各種情況。然後,便派人緊急送往京城。

過了一會兒,縣太爺過來請衆人前去用餐。到了用餐的房間,一桌豐盛的飯菜便擺在衆人眼前。雞鴨魚肉、點心美酒,無一不有。

陸俊生見到這桌飯菜,心裡吃了一驚,這桌飯菜可以說是見到過的最好的一桌飯菜了,之前出去和別人吃飯,也沒吃過這麼好的。

李彥看到後,也有一些驚訝,隨後有些諷刺的說道:“大人準備的這桌飯菜可真是豐盛啊。”

縣太爺恭維道:“下官招待李大人,當然要用一些好的了,還請大人不要嫌棄纔好。一會兒吃完飯,下官還給大人準備了本地最好的客棧,請大人休息。”

李彥聽到這些,滿心的怒火,隨後訓斥道:“你身爲當地的縣官,應該明白現在是什麼樣的情況,天下大旱,百姓流離失所,你身爲父母官,還想着大吃大喝,我看,你這個官也該做到頭了。”

這位縣太爺沒想到李彥會大發脾氣,嚇得臉色鐵青,連忙下跪請求道:“大人,下官知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還請大人放下官一馬吧。”一邊說,一邊請求。

李彥重重的“哼”了一聲,說道:“你的情況朝廷自會秉公處理。”說完,一甩衣袖,氣憤地離開了這裡,身後還不斷傳來請求聲。

路上,文涵氣憤地說道:“像這樣的縣官,早就該革職查辦了。”陸俊生也在一旁應和着。李彥看着他們兩個,語重心長的說道:“這還只是一些小官吏,朝廷中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那。那些人可不是這樣的小官吏可比的,以後遇上他們,你們可要萬分小心纔是。”

陸俊生和文涵同時點了點頭,然後一行人接着向別的地方走去。

別的地方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而那些當官的幾乎都是一個樣子,外面旱情再嚴重,也不關他們的事,見到李彥到來後,大擺筵席,結果都被狠狠訓斥了一頓。出現這樣的情況,李彥也是滿心惱火,這些當官的只想着自己,不管百姓,想到朝廷裡也是這個樣子,不由的唉聲嘆氣,一臉憂愁。

巡查了十多天,李彥也接連寫了好幾道摺子,旱情遠比下面的官員說的要嚴重,瞭解了具體情況以後,一行人便準備返回長安,李彥決定,這次回去,定要好好解決這次的旱情問題,如果朝中那些官員反對,定要和他們抗爭到底。

這一次隨李彥出來,陸俊生感觸頗多,之前自己多是處理一些瑣事,對一些具體情況並不太清楚,這次親眼見到旱災的嚴重,一些官員的昏庸和貪財,心裡不由惱怒萬分,有時候,只有親眼見到了,才明白事情到底有多嚴重,才明白一個官可以貪贓枉法到何種程度。

第十五章 情話第二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三百二十八章 災星第三百一十章 反抗和親第三十四章 心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十章 濟世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幕後真兇第三百四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跑第二百一十一章 給姚通治病第二百零四章 麻煩連連第二十二章 講課第三百四十章 邊境調查第二百四十六章 失憶第一百六十一章 下山買藥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武第一百四十四章 原諒第二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六十四章 小白貂第八十四章 皇后的埋怨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魔王段傷第一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救人第五十四章 斬首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宿百花樓第一百四十一章 挽留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上朝第一百七十七章 被疏遠第一百一十七章 染血的新婚夜第一百七十五章 心裡話第五十三章 判刑第三百零五章 護國公病危第二百九十六章 魔鬼風沙第二百九十二章 去天山第十七章 巡查旱情第二百七十四章 心結難解第一百章 再當掌櫃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洗澡第九十一章 兄弟反目第二百四十五章 抄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進山採藥第二百四十章 找到姚瑾萱第三百二十九章 發難第二百一十章 任職第一百零三章 救人第七十三章 買首飾第一百七十章 父女鬧翻第二百二十六章 解釋第一百四十七章 街邊問診第二十五章 問候第一百三十一章 陸俊生被抓第二十五章 問候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魔王段傷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分歧第四十一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次相遇第二百五十三章 隱忍第一百四十四章 原諒第七十五章 再次登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強勢的郭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洗腳第一百六十六章 同筷吃飯第一百一十五章 調查情況第十九章 文涵娶親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奈的選擇第六十七章 奇異的花第二百七十四章 心結難解第二百六十章 索要賠償第二百二十六章 解釋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綁的女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染血的新婚夜第二百二十六章 解釋第七十三章 買首飾第一百七十八章 進山採藥第二百八十八章 結仇第五十三章 判刑第六十四章 小白貂第二百零八章 真情相伴第二百零一章 大鬧千草堂第二百四十七章 終成良緣第三百零七章 以命解毒第一章 問診第一百八十九章 定親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獄第七十五章 再次登門第一百一十章 作詩第一百二十一章 狀告王貴第二百七十章 調令第九十三章 審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選妃第八十九章 王仁入獄第五十二章 看病第二百六十章 索要賠償第一百九十六章 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