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柔聲叮囑:“去吧。記着要守禮。”
高思誠笑道:“母后放心,兒臣省得。”
太后目送高思誠出門,一轉頭,見慎媛還呆站着,方道:“你大病初癒,快坐吧。”小丫頭連忙搬了一張雕花圈椅過來,上面鋪着織錦軟墊。慎媛告了罪,方敢坐下:“臣妾久病在牀,許久沒來向太后請安,還望太后恕罪。”
太后微笑道:“你只管養病,何必巴巴地過來,瞧你的臉色還不是很好,要多多將養纔是。”
慎媛欠身道:“勞太后掛心,臣妾有愧。”
太后親自抓了一把果子給高曜,又將他抱在懷中玩耍,祖孫倆說笑一陣。太后忽然想起一事,道:“你來之前,熙平才走沒一會兒,說是去看瑜卿和昇平了。你們歷來親厚,恐怕她還要去歷星樓瞧你。你還是早些回去歇着,免得她撲了空。”
慎媛紅了臉道:“臣妾許久沒有服侍太后舞劍了,今日便在此伺候太后午膳吧。”
太后笑道:“你的孝心本宮知道,可你身子還弱,不宜操勞。來日方長。”說着便向我道,“朱大人,你要多勸着慎媛,讓她放寬心保養身體。”
我忙站起道:“謹遵太后旨意。”
太后又低頭對高曜道:“曜兒也要好好孝順母親,日常當乖乖唸書,不可擾了母親靜養。”
高曜跳下榻,恭恭敬敬地向太后行了一禮道:“孫兒知道了。”說罷轉身倚在慎媛身邊。
還未說笑幾句,果見慎媛扶額,身子微微一晃,高曜奮力架住。太后關切道:“天冷,還是早些回去吧。”說罷又命佳期備輦,慎媛只得帶高曜躬身告退。
午膳後,我正在院中閒坐飲茶,饒有興致地看芳馨和白領着宮人剪窗花。但見彩屑紛紛,幾十張彩紙在衆人的巧手中,變作了繁複精細、生動曲折的各色花樣。我一時看得入神,忽見芳馨擡眼笑道:“姑娘既愛看奴婢們剪窗花,何不親自來剪?”
我笑道:“我的手太笨,絞不了窗花。以前在家中,都是姐姐和母親做這些事情。”
芳馨和白相視一笑:“奴婢們總算找到一件事情是姑娘不會的了。姑娘的手這樣巧,能畫出那樣的美人,偏偏不會剪窗花。”
我紅了臉啐道:“你們慣會取笑我。”
忽聽不遠處一個女子笑道:“孤還奇怪怎的門房茶房都無人守着,原來都在這裡耍呢。”
我心中一動,忙起身來迎接。只見一位麗人緩緩步入,披着淡粉底玉蘭花紗緞斗篷,頭戴赤金點翠的雀尾華盛和一對蝶戀花明珠步搖,甚是富麗端華。她籠着雙手含笑走近,步搖瀝瀝輕響,明珠瑩瑩有光。我端正行禮:“長寧宮女史朱氏拜見長公主殿下,殿下萬福。”
熙平長公主滿面春風,一面扶起我,一面仔細打量:“有半年沒見到玉機了,果然不同了。不但長大了,也更有氣派了。怨不得升了官,可惜孤卻不得賀你。今日就補上吧。”
慧珠命人捧上層層疊疊十幾只錦盒,未待我開言,便都送入了靈脩殿的南廂中。我笑道:“殿下隆情厚意,臣女不敢當。”
熙平笑道:“如今你也是七品女史了,再不是從前府裡的小丫頭了。孤若怠慢了,叫人看着不尊重。”說罷與我攜手入殿。除下斗篷,露出裡面光華璀璨的橘色嵌珠鳳紋長衣。我接過綠萼手中的滇紅,親自奉與熙平。熙平接過茶,微笑道:“玉機還沒忘了府裡的規矩。”
我恭聲道:“昔日是主僕,今日是君臣,玉機不敢忘記。”
熙平笑道:“孤初來長寧宮,正值玉機傷心之時。再見已是端午,玉機頗得皇后寵信。後雖數次進宮向太后請安,只是爲了避嫌,不能來看你。孤還怕你受了慎媛的牽連,如今看來,卻是多慮了。侍讀雖卑微,難得你肯用心去做。很好。”
嘉秬和紅葉溺斃文瀾閣那一日,我滿心驚慟與悲憤,盡皆落入她不屑的雙眼。端午夜宴時再見時,王氏已被我驅趕出宮。那些不過是我入宮頭一個月的事情,如今看來,卻似過了許久。原來不知不覺之間,不但錦素,連我自己也變了許多。
我笑道:“這全仰仗陛下的仁德、殿下的教誨和華陽公主的福澤,玉機不敢居功。”
熙平含一絲嘲諷道:“若說陛下的仁德和公主的福澤,那車舜英爲何自請出宮了?聽駙馬說,皇后退位之事鬧得沸沸揚揚,她偏偏在那時出宮,自然惹得好事者諸多猜疑。可憐原本清清白白的一個小姑娘,進宮做了一遭女巡,便成了衆人的談資。”
我深恨車舜英無事生非,聽了這話,心中頗有快意。我笑道:“這不過是一時的,她其實很可憐。”
熙平冷哼一聲:“可憐也好,可恨也罷,好在她還有幾分自知,居然知道早早抽身,也不算太愚蠢。”
我不由想起那日車舜英來長寧宮求我,那一點臘梅的香寒彷彿還在掌心。我嘆道:“殿下去看過了慎媛娘娘了麼?娘娘甚是想念殿下。”
熙平道:“午膳後便去瞧過了,病了這麼一場,瘦了好些。”說着揚眸凝視,“慎媛雖糊塗,但向來守着一線清明,戕害皇子一事,她是做不出來的。若不然,周貴妃也不會一連生下四個孩子。是不是?”
我淡淡道:“殿下所言有理。”
熙平又道:“這一次慎媛說她只是一時疏忽,聖上卻偏偏不肯原宥。聽說你也曾翻看過內史,更求過情。不知實情究竟如何?”
我知道她已經對廢后一事起了疑心,然而此等木已成舟的宮闈秘事,還是少說爲妙,遂搖頭道:“玉機所知,並不比殿下多。若玉機真的知曉內情,這官也做不下去了。”
熙平的目光中猶帶着三分懷疑。我絲毫不懼,與她坦然相視。一時間南廂裡靜得只餘舌焰猛然躥起的輕微爆裂聲,又聽得窗外宮人們比對窗花的嬉笑聲。良久,熙平似被笑聲喚醒,方轉開目光:“你這宮裡也太沒規矩,不但門房茶房沒人,主子在房裡說話,奴婢卻還在外面吵鬧。聽說你天天教她們讀書,便教出這些沒上沒下的樣子來?”
我笑道:“宮規森嚴,她們年紀又小,只在這長寧宮中才得片刻玩笑,便由得她們好了。”
熙平微笑道:“玉機對丫頭們也這樣好,莫不是感同身受的緣故?”
我恭謹道:“玉機在長公主府時,柔桑縣主待玉機姐妹便是如此。玉機感念縣主一番恩德,今日有幸爲主,不敢不寬仁以待。”
聽我提起柔桑,熙平的口氣方有緩和:“難爲你還念着柔桑。柔桑甚是想念你。”
我忙道:“玉機也甚是思念縣主。殿下何不常帶縣主入宮?”
熙平道:“柔桑還小,孤怕她任性逾矩得罪人,待大些再說。”
端午宮宴,柔桑還未被封爲縣主時,曾屈尊向我行了半禮,可見她已被熙平長公主調教得甚是得體。想起那夜的《定婚》一出,我不由好奇:“殿下曾說,已將縣主許配給二殿下。當時二殿下還是赫赫揚揚的嫡子,如今卻成了卑微的庶子,未知殿下可想過,將這門婚事當作笑談罷?”
熙平不假思索道:“嫡庶之變,固是殘酷,卻也最爲玄妙。孤絕不改變心意。”
我一怔:“殿下真乃守信之義人。”
熙平笑道:“不敢當。還要玉機成全才好。”
我不解道:“殿下何意?”
熙平站起身,一面由慧珠披上斗篷,一面笑道:“慎媛不懂如何教子,二殿下全靠你了。你若能爲柔桑教出一個好夫君,孤自會踐約。”
熙平年過三十,肌膚柔嫩卻宛似少女,與我當年在汴城西市初見她時並無半分不同。我能清晰地想起初見她時新奇、驚豔、感恩、期盼的心情。此刻的我,心中卻盡是疑惑:“殿下說笑。”
熙平正色道:“孤不是說笑。”她的目光居高臨下,如泰山壓頂。
我心中一凜,道:“是。玉機謹遵殿下教誨。”
院中灑了一地彩紙屑,十幾張剪壞的窗花被揉成一團隨意丟棄在地上。見熙平出來,衆人忙起身行禮,院中頓時鴉雀無聲。熙平笑道:“何必多禮?你們樂着,孤看着也高興。”
芳馨道:“奴婢們不敢失禮。”
熙平輕輕踢開紙團,走上前去看了看剪好的窗花:“果然很精巧。”又回頭對慧珠道,“咱們府裡也要多貼些這個才喜慶。”
衆人一聲不吭,獨慧珠應了一聲。熙平環視一週,揚長而去。
第二日正當小年,又是華陽公主的滿月之禮,宮裡連開了三天的戲酒。因爲頭一天看戲看得太晚,不覺着了風寒,第二天體熱頭沉,便有些起不來了。我只得命人去請慎媛過來,和乳母李氏一起帶高曜去前頭看戲。
半睡半醒之間,竟然到了晌午。用過午膳,我捧着手爐,散發坐在院中曬太陽。芳馨用一柄桃木梳爲我梳頭。我伸手遮擋午間刺目的陽光,道:“這宮裡怎的這樣安靜,人都去哪裡了?”
芳馨笑道:“姑娘忘記了麼?今日延秀宮開戲。慎媛娘娘帶二殿下去前面赴宴了。年輕女孩子們愛熱鬧,哪裡還肯老老實實待在宮裡。”
我深吸一口氣,冰涼的氣息激得我渾身一顫,芳馨忙道:“姑娘冷了麼?”
我笑道:“無妨。雖說病着,總在屋裡躺着也不好。”
芳馨道:“姑娘坐一會兒還是進屋去吧。”
我合目不答。芳馨的手輕柔而緩慢地撫摸着,心中似有柔柔春水盪開漣漪,瀰漫着團團暖霧。芳馨輕聲道:“姑娘在想什麼?”
我緩緩應道:“我在想……熙平長公主。”
芳馨道:“熙平長公主如何?”
我笑道:“我覺得她像一個古人。”
芳馨道:“也是一位公主麼?”
我淡淡道:“也是一位長公主,名叫劉嫖。”
芳馨笑道:“姑娘日常總是說許多故事給二殿下聽,今日也賞一個給奴婢聽。”
我笑道:“劉嫖是漢文帝劉恆的嫡長女,母親是竇皇后,弟弟是漢景帝和樑孝王。以她這樣顯赫的身世,你知道她嫁給了誰?”
芳馨笑道:“這……奴婢怎會知道?”
“她嫁給了堂邑侯陳午。陳午乃是漢初一個微不足道的功臣陳嬰的孫兒。陳嬰最初爲東陽令史,秦末天下大亂,東陽少年殺死縣令,欲奉陳嬰爲王。陳嬰的母親道:‘自我嫁入陳家,從未聽聞你祖上有富貴顯赫之人。今日忽得顯名之機,甚爲不祥。不如帶領着這幾千人投靠別人,勝可封侯,敗可脫身。’陳嬰深以爲然,便投靠了項梁。後來又轉投漢王劉邦。此人在功臣表上不過排在末尾。也不知是什麼緣故,劉嫖竟然嫁了這個籍籍無名的陳午。”
芳馨沉吟道:“說起來,熙平長公主也只是嫁了一個小小的刑部郎中,後來這位曹駙馬得了信親王的岳丈林司納的舉薦,才做了一個監察御史。”
我微笑道:“不論刑官還是言官,都無緣置喙朝政大事。”
芳馨奇道:“言官不是可以上書論奏麼?”
我搖頭道:“言官只是監察朝政吏治,軍民大事,自有省部大佬。信王妃乃林司納之女,熙平長公主鳳台選婿也只選了這樣一個不鹹不淡的小官……”
芳馨問道:“後來那位劉嫖公主怎樣了?”
“後來劉嫖的弟兄景帝繼位,封酈姬之子劉榮爲太子。劉嫖向來趨奉這個做皇帝的弟弟,時常敬獻美人,惹得酈姬十分不快。劉嫖還提出要將女兒陳阿嬌嫁與太子,被酈姬一口回絕。劉嫖懷恨在心,便常在景帝面前詆譭酈姬母子,並將女兒阿嬌許配給膠東王劉徹。後劉榮果然被廢,劉徹被立爲太子,便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嫖看似一個驕奢的帝女,卻不動聲色地讓自己的女兒做了皇后。武帝初立時,頗承這位姑母的情,對陳皇后也是極包容的。”
芳馨道:“姑娘是疑心熙平長公主的用心麼?”
我一笑:“長公主是我的恩主,我怎敢疑心於她。”
芳馨怔了片刻,嘆道:“姑娘在病中還如此多思,這病可難好。”
我笑道:“姑姑可知,長公主已問過曾娥母子的事了。”
芳馨吃了一驚:“那姑娘告訴長公主了麼?”
我笑道:“自然沒有。”
芳馨頓時鬆一口氣:“那就好。宮闈秘事,當守口如瓶。”
我起身道:“才坐了這一會兒,便又困了。”
芳馨忙上來扶我:“姑娘這會兒進去歇着也好,一會兒二殿下回來,又要纏着姑娘說故事了。”說罷將攤涼的藥遞給我,我一口飲盡。
【第二十六節 燕燕于飛】
這一覺睡到晚膳時分,誰知病勢轉重,身子又開始發冷,只得喝了藥,蒙着被子發汗。晚間只迷迷糊糊聽見慎媛送了高曜回來,在外間輕聲詢問我的病情。又聞得高曜嬌脆的聲音嘰嘰喳喳說了好些才靜了下來。如此一夜,睡得甚沉,清晨醒來又渴又熱,嗓子啞了大半,精神卻好了許多。
正用早膳,高曜高高興興地進來看我。只見他穿了一身赤色錦襖,漆黑油亮的風毛撲在他又圓又紅的小臉上,一團喜氣。我笑着拉起他的手道:“殿下昨夜幾時回來的?”
高曜道:“孤是亥時回來的,一回來就見玉機姐姐睡着。後來還是母親說故事給孤聽的。”
我笑道:“不知慎媛娘娘說了什麼故事給殿下聽?”
高曜笑道:“母親昨夜說了《碩人》[63]的故事給孤聽。”
我心中一黯:“這故事好聽麼?”
高曜扁起嘴道:“詩是很好聽,可是故事甚是無趣。玉機姐姐,什麼是無寵而終?”
我想了想,還是說了實話:“便是說一個人,沒有帝王的寵愛,孤獨失意,一直到死。”
高曜嚇了一跳,小臉上全是困惑和憐憫:“母親說的那個莊姜娘娘便是無寵而終。”
我問道:“娘娘還說了什麼?”
高曜搖頭道:“母親沒說什麼,只是說那個莊姜娘娘很可憐。”
我鬆了一口氣,微笑道:“無寵而終,是有些可憐,但遠不是最可憐。”
高曜好奇道:“那什麼纔是最可憐的?”
我凝思片刻,說道:“宮中之人,一生榮辱,繫於聖寵。無寵,是清苦了些,但並不會使一個真正高潔自在的人失卻內心的安寧。最可憐的人,是將自己也當作玩物,從此自怨自艾,再不能好好做人。”
高曜似懂非懂:“真的麼?”
我鄭重道:“真的。下一次娘娘再說這樣的故事,殿下便這樣回答娘娘,娘娘定會十分欣慰的。”
高曜喃喃道:“最可憐的人,是將自己也當作玩物,從此自怨自艾,再也不能好好做人……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