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循環產業鏈

第432章 循環產業鏈

來之前給邢書望打了個招呼,到了之後首先去他哪兒拜訪,邢書望在瞭解了情況後對這個示範牧場也很感興趣,於是決定跟李耒一起去牧場參觀,畢竟是自家親戚,所以李耒說話也就可以直接一點兒,“您願意來我們這兒考察肯定歡迎,但是能不能不要安排記者、媒體陪同前往?現在牧場還在摸索階段,很多東西不方便對外公開!免得暴露了商業機密!”

“可以就聽你的!”要是其它領導聽到這話肯定不高興,但邢書望此前也去河陽的育種中心參觀過,瞭解惠農的作風,而且這還是自己人,所以並未產生不該有的誤會,第二天便只帶了幾個人就跟李耒一起去了草原。

一路上邢書望詢問着各種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我看YL的牛奶大多都是從牧民手裡收購的,你們爲什麼要自己辦牧場?這肯定要花大錢吧?”

“原因有二,首先是集中式飼養能夠提升牛奶的產量,其次也有利於保障牛奶的質量.”李耒耐心地給他解釋,又是引用數據,又是介紹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的先進經驗,最後甚至做出了斷言,“不管YL也好,還是剛創辦不久的MN也罷,如果他們遲遲不改變從散養戶手中收購牛奶的模式,遲早會鬧出質量問題,這不是詛咒競爭對手,而是客觀規律!”

“按照國際慣例,奶牛養殖生產、奶品加工、奶品銷售三個環節的資金佔有率通常是6:3:1,這樣可以保證牛奶的質量和數量,從而生產出高質量的乳製品來,但是在國內的,情況則大不相同,幾乎是倒過來的,劃分到奶牛養殖生產的資金連十分之一都沒有!廣告營銷費用倒是佔了大頭!”尤其是MN,他們連工廠都是讓別人幫忙建的,用在營銷上的錢絕對超過六成,甚至有可能到了八成,生產和奶牛養殖加起來連兩成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怎麼保證產品的質量?就算他們想嚴格要求,恐怕那些合作者都不答應吧?

日後有人統計分析,08年之前的10年裡,YL和MN在奶源的建設上,投入最多也只有3億,但是在營銷和奶品加工的投入上,兩家均達到了百億以上,重營銷輕奶源建設成了乳業公司的通病,所以三聚氰胺事件也就成了難以避免的必然現象,把錢都砸到廣告上了,那還有精力管質量?

YL、MN難道就不知道奶源的重要性麼?他們肯定知道啊,當初國內第一個擁有萬頭奶牛的牧場MN澳亞國際牧場成立的時候,MN可是把這個消息拿來大肆宣傳,視爲自己的得意之作,然而實際上在這家牧場裡面,MN當時只是一個小股東而已,大股東其實另有其人,MN只是把這個當成噱頭來推廣罷了。

等到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後,MN才斥巨資收購了澳亞國際牧場七成股份,隨後其他乳業公司也紛紛收購牧場,開始了奶源建設;看吧,他們都清楚問題出在那裡,馬上就找到了正確的解決方案!

但是之前爲什麼不這麼做呢?原因很簡單,因爲建設牧場是要花錢的,建設一座擁有萬頭奶牛的現代化牧場所需要的資金可不少,隨隨便便都得上億,而現如今國內乳業市場的競爭還處於草莽階段,消費者也並不清楚質量的重要性,誰家廣告打得響,他們就買誰家的產品,該企業就能拿到非常漂亮的銷售數據。

經過事後測算,近些年奶牛養殖生產、奶品加工、奶品銷售三個環節的利潤是1:3.5:5.5,日後還會變成0.8:3:6.2,奶品銷售環節的利潤還在不斷上升,奶牛養殖生產環節的利潤繼續下降,這樣的情況下,能生產出好牛奶纔怪。

同樣一個億,你砸在牧場上,或許幾年時間都收不回成本,但是拿去做廣告的話,就能得到數倍甚至十多倍的回報,這就跟當初的保健品和白酒行業一樣,現如今的乳業市場拼的就是廣告,如此以來,YL、MN傻了才砸錢做牧場。

長富乳業的資金分配倒是比較貼合歐美髮達國家,他們有100元,就投入80元到牧場,15元到生產設備,廣告銷售費用可能5元都不到;但是這個比例也同樣不合理,廣告營銷費用太低無法擴大自家品牌的影響力,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速度,同時由於日後戰略決策失誤,這家企業很快就倒下了。

而完達山的資金分配同YL、MN、長富還有歐美乳業公司都不太一樣,更接近4:3:3的比例,四成資金用於牧場建設,三成用於生產,最後三成投入到廣告營銷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其它乳業公司都在大打廣告,完達山要是不做的話,消費者就不會來購買他們的產品。

同時國內的乳業市場起步較慢,生產技術也遠遠落後於歐美髮達國家,所以必須投入重金用於改進生產技術、研發更適合中國的生產工藝,這部分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總不能一直從國外購買設備吧?

而且中國人的體質和歐美人也有不同,尤其是乳糖不耐受的問題,許多人去了歐美國家後食用各種乳製品都會出現不適,許多公知便藉此宣傳,說中國人喝慣了三聚氰胺牛奶,結果喝好牛奶反而不適應了,不少人都信以爲真,實際上卻是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要想生產出更適合中國人的乳製品,就必須自己進行研究摸索,而這同樣是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的,這些都加起來佔三成開支並不爲過。

四成資金用於建設牧場聽起來似乎比歐美國家少,但跟YL、MN等企業相比,已經夠良心的了,而且由於中國承包草場的開支比歐美國家低,以及中糧、北大荒通過自己的渠道讓國家免費劃撥了大量優質草場,所以綜合來看,完達山在奶牛養殖生產上的投入其實並不低。

當然,有些地方少花錢,另一些地方就得多花錢,完達山雖然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拿到草場,但是在奶牛上花的錢就比歐美國家多了不少,他們要從荷蘭、美國、新西蘭等國進口種牛、冷凍精液,這些開支可不低!

所以爲了避免今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得花大價錢從國外進口種牛,惠農從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奶牛、奶羊的育種工作,李耒花重金從荷蘭請來了畢業於瓦赫寧根大學、在著名的CRV奶牛育種公司工作過的範德法特教授和YL諾伊大學動物科學系的哈金森教授來擔任奶牛育種團隊的負責人,爭取早日解決奶牛育種的問題,培育出更適合中國的奶牛品種來。

“打鐵還得自身硬啊,自己不硬只懂得吆喝,這生意確實是要出問題的!”邢書望默默點頭,他很喜歡跟李耒聊天,因爲每次聊天都有不小的收穫,今天短短几句話就把現如今中國乳業存在的問題清清楚楚地解釋清楚了。

等到了牧場裡面,先稍微休息一會兒吃點東西,然後便開始了參觀,依舊是李耒親自給邢書望介紹,“咱們這個項目是國內首家萬頭奶牛牧場,總佔地面積522804.7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7228.2平方米,總投資爲20368.24萬元;建築包括牛舍、擠奶廳、青儲窖、倉庫、生活辦公區、沼氣發電廠、糞污處理區及配套設施,項目計劃存欄全羣奶牛10417頭,年產優質生鮮奶62805噸.”

原歷史中這個頭銜是MN澳亞國際牧場的,現在被完達山搶了先,而且這個牧場的現代化程度非常高,“這是我們邀請荷蘭牧場專家所做的設計,立足於資源化循環利用、無廢棄物排放的目標,構建起一條‘飼草種植——奶牛養殖——糞污處理——沼氣發電——糞肥還田’的綠色循環產業鏈條,不僅可以保證奶牛的健康、牛奶的質量,還能避免工業化放牧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奶牛場竟然會產生污染?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但事實確實如此,奶牛場跟養豬場一樣,最大的污染源來自動物糞便,一頭成年奶牛每天的排糞量超過三十公斤,一萬頭奶牛加起來就是三百噸,要是放任不管的話用不了多久,牛圈就會變成糞山,再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日後許多奶牛養殖企業都在這上面漲了教訓,比如現代牧業曾經在HUB省通山縣九宮山鎮畈中村建設了一個萬頭奶牛基地,由於奶牛糞便的問題沒辦法處理好,導致周圍的村莊變成了蒼蠅村、牛糞村,他們甚至還把廢棄的沼液直接倒入河裡,污染了當地的水源,不僅給當地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困擾,甚至還威脅到了附近核電站的用水安全。

由於這些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當地政府只能給他們下了逐客令,最終這筆投資也隨之打了水漂。

現代牧場的萬頭奶牛基地出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們的選址就不太合適,太過靠近居民生活區;其次,他們的糞便處理技術也做得不到位。

所以完達山這家牧場在設計之初便想好了解決方案,給牧場配建了大型沼氣發電設施和糞肥綜合利用設施,採用沼氣發酵無害化處理模式,實現了生產過程中再生能源的循環利用。

李耒指着頭頂的燈說道,“領導,您看,現在咱們牧場的日常用電有很大一部分都來源於沼氣發電,自己發電自己用,日常成本因此降了不少!剩餘的糞肥和沼液我們也會進行加工處理,製作成有機肥,或是出售給周圍的農戶,或是灑在牧草種植區,讓牧草長得格外茁壯,再拿來餵養奶牛!這樣不光污染問題解決了,還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不錯不錯,要不怎麼說跟你們惠農合作放心呢!因爲都知道你們絕對不會給地方上添麻煩。”邢書望非常滿意,避免了污染問題,天南省就少了許多麻煩。

一行人繼續參觀,很快他們便被一組由金屬組成的原型設備給吸引了,邢書望好奇地問,“這又是什麼設備?”

“您稍微等一會兒就知道了!”李耒是算着時間帶他們來這裡的,聊了幾句話的功夫,就看見工作人員趕着奶牛進來,進來之後那些奶牛便自動走進由金屬棍隔開的格子裡,然後工作人員幫這些奶牛清洗產奶器官,這麼做是爲了避免病菌污染牛奶,再用人工擠出頭三把奶,然後按下開關,套上真空杯自動開始擠奶。

“呦,現在的科技已經這麼先進了?”邢書望覺得大開眼界,“剛進來的時候我還在好奇,心說一萬頭奶牛的牧場怎麼才這點工人?恐怕連擠奶都擠不完吧?沒想到你們已經開始用機器擠奶了!不過這機器擠奶怎麼知道什麼時候停下?不會一直擠下去吧?”

“這個容易。”李耒指着擠奶杯說道,“每一套擠奶杯組上有一個流量監控器,當收集到的牛奶流量小於設定的最小流量時,真空杯會自動脫杯,然後再噴灑消毒液幫奶牛消毒。”

說話間,就看見一頭奶牛已經完成了擠奶工作,悠哉悠哉的從格子間出來去外面吃草了,然後又有一頭牛填補了它的位置,擠出的牛奶順着管道集中到一起。

李耒繼續帶他們向前參觀,給他們介紹牛奶的下一步加工方式,“收集到的牛奶會經過一個板式換熱器,它可以讓牛奶迅速降溫,被冷卻的牛奶會被泵入奶罐中貯藏,最後被冷鏈車運輸到乳品加工廠,進行下一步的加工。”

“現在這家牧場每天能生產上百噸鮮奶,而且質量非常統一,生乳細菌羣落只有10萬,比從散養戶那裡收上來的牛奶少得多!不誇張的說,我們完達山的奶源質量絕對是全國所有乳業公司裡面最好的!”李耒自信滿滿地說道,現如今放眼全國任何一家乳業公司,都做不到完達山這樣。

哎,那本都市修真被編輯否了,還有啥題材木有?

(本章完)

第355章 邢書望要走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199章 聯營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338章 育種站第38章 這也叫艱苦?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258章 大獲豐收第333章第301章 光彩事業第341章 非轉基因育種第52章 大客戶第459章 大洗牌第369章 褚時健第186章 亞運捐款第35章 雞住的比人好第170章 大禮第235章 奇貨可居第412章 接盤第188章 炒作第230章 撞石頭上了第265章 又一個人才納入麾下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146章 年會第437章 時間緊迫第405章 十二字原則第358章 進軍乳業第40章 見報第332章 入股民生第224章 大獎第246章 入股魯花第98章 化肥廠第169章 食品加工(補昨天的)第327章 豪門恩怨第423章 進軍終端第49章 搶購第105章 設備租賃第351章 初見成效第196章 火車上的火腿腸第175章 電視廣告第404章 恢復生產第268章 兒女雙全第462章 戰爭開始第282章 意外收穫第199章 聯營第327章 豪門恩怨第122章 超哥來了第265章 又一個人才納入麾下第440章 巴西第20章 去香江第278章 甲A聯賽第184章 未來的對手第436章 私人飛機第422章 隆平高科第161章 熱銷第67章 人才缺口第40章 見報第247章 小包裝第208章 紛紛亂亂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134章 入股紙箱廠第413章 李經緯第281章 自首第26章 三夏第240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26章 三夏第131章 好事兒來了第230章 撞石頭上了第431章 現代化牧場第123章 交換渠道(二合一)第141章 收穫滿滿第437章 時間緊迫第33章 人才哪裡找第38章 這也叫艱苦?第74章 7061部隊第219章 東北第312章 首富第482章 三十年第403章 洪水來了第201章 華爲第468章 期貨市場第282章 意外收穫第392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283章 植入廣告第264章 方便麪大王第241章 大哥大第419章 渠道爲王第182章 洋廠長第76章 實習第356章 東西部協作第309章 民族品牌大潰敗第327章 豪門恩怨第152章 父子雙院士第250章 託卡耶夫第252章 救災第351章 初見成效第92章 進京第152章 父子雙院士第411章 不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