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收購化肥廠

第380章 收購化肥廠

之前的一把手勞勇勝已經升上去了,然後從省上下來一位叫徐成秀,據說挺有背景,不過也確實有能力,剛上任幾個月就把人事關係處理地妥妥帖帖,人事問題解決了,他便動了其它心思,想早點做出成績來。

河陽是農業大縣,農業基礎非常不錯,糧食產量也一直穩步上升,想在這方面做出成績比較困難;工業的話,由於農業大縣的定位限制,除了惠農集團在搞農業相關企業之外,其它行業都不太行,而且也缺乏發展的潛力,於是徐成秀就把心思放在了基礎建設上。

徐成秀的計劃有兩項,第一項就是配合上面儘快完成河陽縣的“光明工程”建設,去年在津巴布韋召開了“世界太陽能高峰會議”,中國代表提出的在全球無電地區推行“光明工程”以解決貧困地區缺電的問題;現如今我國有7656萬無電人口、16個無電縣、29783個無電村,這些人口和地區都遠離電網,負荷小而分散,無法用延伸電網的方式供電,無電成爲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

國家決定利用風電、光電、水電等方式爲這些無電地區供電,讓偏遠落後地區的老百姓也能享受電力帶來的光明,今年是“光明工程”正式推行的第一年,首期目標將在5年內完成2000個無電村、100個微波通訊站的供電系統的建設,裝機總量40至60萬千瓦,可以爲全國1/10無電人口即800萬人迎來光明。

而河陽縣現在也有一些偏遠村落尚未通電,於是徐成秀就把目標放在了這上面,他出身幹部家庭,非常清楚在重大政策推行之初做個樣板出來能給自己的前途帶來多大的幫助;另外要想通電就得運送設備過去,所以還得修路,所以徐成秀給自己的目標就是在這個任期內實現全河陽每個村都通電、通公路的方案。

但是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得花錢,而河陽的財政收入又無法支撐他的想法,尤其是在分稅制推行之後,地方財政收入進一步下降的情況下,資金的缺口就更大了,那怕他能想辦法從省裡爭取一部分資金也不夠,所以他就想到李耒了,河陽可是有全國首富的,首富如果肯出手幫忙,肯定能解決不少資金。

所以他就找上門了,要是換成其它富豪,徐成秀或許會採取其它方法,但李耒可不是一般商人,且不說人家的身份背景,光人家自己就身兼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民生銀行副董事長等多個重要職位,對於這樣可以直達天聽的商人,他也只能按規矩辦事,思來想去,或許只有縣裡幾個廠子能說服他了。

“化肥廠啊?惠農確實有在化肥領域發力的計劃!”李耒也沒否認自己對化肥廠的興趣,同時也對徐成秀的到來感慨不已,最早的時候自己想辦點啥都得去縣裡領導辦公室門口排隊,後來事業起來了,地位也上來了,提前電話說下就能直接去領導辦公室聊,而現在又成了領導主動來拜訪自己。

“河陽化肥廠自從被你承包之後,發展的很不錯,現在周邊幾個縣的化肥廠大多已經倒了,沒倒的也是苟延殘喘,唯獨咱們河陽化肥廠,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活的非常好,化肥廠的張永海去外地開會的時候,一聽說他是河陽化肥廠的廠長,其它人都羨慕地不行!”徐成秀立刻送上幾頂高帽子。

現在河陽化肥廠的廠長是張永海,當初的王牌銷售經過這些年的鍛鍊,已經能撐起一家工廠了,爲了培養他李耒還安排他去大學裡學習現代管理知識,他也學的非常用功,將來如果發展地好,成爲惠農化肥事業部負責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李耒肯定願意用熟悉的人。

“但是政策問題怎麼解決?現在化肥產業還處於國家管控範圍內,惠農在貴州的化肥廠還是特事特辦才弄成的!我直接收購河陽化肥廠可行麼?會不會有政策上的風險?”李耒問道。

在國內,化肥、農藥等農業物資一直實行專營制度,國家對化肥的生產、收購、銷售、進口、分配、價格納入統一管理,實行統一計劃、集中管理的方法;直到八十年代雙軌制、承包制的時候纔出現了一些鬆動,但民營企業依舊很難深度涉足這一領域。

“這個問題不用擔心,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這些年種植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比例從改革開放之初的77:23調整至現在的64:36,這一變化讓農戶對化肥、農藥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原來的化肥生產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所以上面也在考慮對化肥產業進行調整!”徐成秀知道李耒肯定清楚這些,但還是要說一遍。

“去年的時候,廣東率先做出變革,他們出臺了一則《關於整頓農業資料生產流通秩序的通知》,在通知裡規定各級供銷社、農資部門是化肥、農資等農資商品經營的主渠道,縣及縣以下的農技站、土肥站、植保站是農資商品經營的輔助渠道,同時其它單位可以通過掛靠在供銷社等機構來獲得農資產品的經營權!也就是說化肥領域已經開始放開了!”

“另外,政務院也在制定相關政策,會逐步放鬆管控!”說完廣東的情況,徐成秀又說起了上面的變化方向,“雖然具體細則還沒出來,但大概方向已經定了,主要有這麼幾點,國家對化肥的管理將從直接管理變成間接管理,擴大化肥企業的自主權,化肥出廠價格從政府定價變成指導價。”

“這些政策最遲明年就會正式公佈,到那時候咱們河陽化肥廠從生產到銷售都可以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從承包到現在,河陽化肥廠的設備也用了十來年了,這些年雖然不停地更新調整,但骨架還沒變,也到了該徹底改造的時候了,咱們今年先拿下化肥廠,然後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等改造完畢的時候,正好可以等到國家政策公佈,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在化肥領域大展手腳了!”徐成秀連時間點都給李耒算好了。

“確實是有這樣的風聲,但政策這種事情,沒公佈就做不得準!還是等明年再說吧!”李耒很清楚,這些政策都會落地,但他還沒弄明白徐成秀爲啥急着出售化肥廠,化肥廠現在每年都會給縣裡上繳承包費,徐成秀幹嘛要把細水長流的事兒變成一錘子買賣呢?廠子賣了可就沒承包款了。

“哎,我這也是沒辦法啊!國家現在開始推行‘光明工程’,我也想順便把河陽的路修一修,但是沒錢啊,就只能忍痛割愛了!政策方面你大可以放心,細節上或許會有不一定的地方,但化肥領域放開是肯定的事兒!伱現在買還能多一年準備時間,明年再動手的話,可就有點遲了!”徐成秀把實話說了出來。

“這是好事兒啊!”李耒明白了,他急着賣化肥廠是爲了搞政績,等把路修好、把電接通之後,估計他就能憑着這項政績升官了,但李耒並不反感這些,就像做企業都想把企業做大做強一樣,當領導的肯定都想進步,只要能給當地帶來好處這就是好事兒,而修路、通電絕對是大好事。

“您準備怎麼修?”李耒問起了細節,他想知道徐成秀是真打算做事,還是弄個幌子忽悠人,如果是前者他也願意支持,河陽的基礎建設做好了,也有利於惠農的發展壯大。

“自從我到河陽,就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我帶着省裡來的專家走遍了河陽每一個村子,現在專家已經幫忙制定出了初步方案。”徐成秀是有備而來,馬上就拿出地圖來給李耒解說,“咱們河陽地處黃河沿岸,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現在全縣還沒通電、通路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區!所以重點工作應該放在這裡,同時對其它地方的道路進行翻修、拓寬!以適應將來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求!等路修好之後,河陽老百姓種麥子收麥子就不用再那麼辛苦了,完全可以僱傭機械隊來幹這件事.”

李耒對河陽的情況比他更熟悉,稍微一聽便知道徐成秀拿出來的方案非常合理,同時對他的眼光也是刮目相看,現在就能意識到機械化耕種時代即將到來的領導可不多見,這人雖然喜歡進步,卻也是個有眼光、有能力的人。

“領導你爲我們河陽的發展可真是操碎了心啊,我們惠農作爲河陽本土企業,對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責無旁貸,我代表惠農集團爲縣裡捐款一百萬,希望咱們河陽能早日實現村村通路、村村通電!”李耒送上了一份大禮,這項工程對惠農也是大有好處,路修好了,惠農的產品就能更便捷的運出去,到時候每年光在這上面省下了的油費、修理費說不定都不止一百萬。

“好好好!我代表河陽人民感謝惠農集團的大力支持!”徐成秀頓時樂開了花,他原本只是想賣化肥廠,沒想到還有意外的收穫,一百萬可不是個小數目,有了這些錢,可是能解決大問題的,起碼可以早點讓設計院把詳細方案拿出來。

又說了一大堆感謝的話,另外還約定好了正式捐贈的時間,徐成秀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打算多喊一些記者過來,把這件事宣傳出去,等這些敲定之後,他又問起了化肥廠的事兒。

“既然是爲了河陽發展的需要,那麼我也冒點風險吧!收購化肥廠這件事我同意了,咱們縣裡先估算下化肥廠的產值,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然後我們再談具體的收購方案!”徐成秀剛纔說的很對,李耒也想多爭取一年時間,以便提前做好準備,迎接政策放開後化肥市場的激烈競爭。

“要說淨資產,化肥廠還真沒多少,現在化肥廠使用的設備大多數都是租來的具體估值縣裡也已經做好了!你先拿去看,要是有什麼意見隨時打我電話聯繫!”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徐成秀留下一堆東西后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李耒讓人把資料拿去研究,其實基本用不着這個,他都承包化肥廠十來年了,河陽化肥廠是什麼情況他再清楚不過,剛纔大概翻了翻,河陽縣給出的估值還是比較準確的,按照這個價格收購很划算,但該有的流程還是得有。

幾天後,惠農要收購河陽化肥廠的事兒就漸漸傳開,要是其它地方的國有企業即將被民營企業收購,職工肯定會惶恐不安,但河陽化肥廠的工人完全不同,他們不僅沒有一點兒擔心,反倒滿是喜悅,不少人甚至說,“哎呀,盼了好多年,總算是盼到這一天了。”

爲啥會是這樣?原因很簡單,因爲李耒在這十來年時間裡已經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同時他們也對惠農其它分公司員工的待遇羨慕不已,化肥廠由於是國有企業,所以在薪酬、獎金的發放上還要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不能隨便發,惠農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這就導致了惠農員工的年收入比化肥廠的工人還要高,現在化肥廠被惠農收購,他們就不用再忍受政策的限制,也有希望拿到高工資,他們怎麼可能不歡迎?

這件事還引發了連鎖反應,鹿鄉市幾家化肥廠此前一直在和河陽化肥廠做代工,這是邢書望當初在任時幫忙聯繫的,這些廠子聽說惠農要收購河陽化肥廠之後,也馬上找到當地領導彙報,當地領導迅速趕來河陽,希望李耒也把這些企業收購了。

李耒同樣答應下來,到時候河陽一個廠,鹿鄉幾家廠合併到一起,同時更新設備,惠農進軍化肥領域的基礎就有了。

(本章完)

第384章 對比第406章 凌一農教授第460章 《糧食戰爭》出版第264章 方便麪大王第232章 換飛機第439章 網絡輿論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245章 5S榨油法第15章 馬強東第235章 奇貨可居第64章 考察第12章 鴨雛實驗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443章 全產業鏈第180章 這個人很刑第281章 自首第140章 格里希第233章 忽悠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244章 花生油第57章 殺年豬第433章 好草好牛好奶第136章 廢鐵價第211章 巨人起步第313章 榜單公佈第17章 厄爾尼諾第423章 進軍終端第316章 民族企業大反攻第397章 孫大午第334章 民生副董第78章 海南車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431章 現代化牧場第257章 世界最大農場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77章 買車第248章 老牟發了第192章 特區分廠第343章 椰樹集團第394章 東子第193章 小馬同學第68章 學一把曹操第319章 你們可以回去了第178章 優秀農民企業家第188章 炒作第248章 老牟發了第87章 免費派送第427章 工作做在前面第220章 本山第19章 乾了這碗雞湯第204章 風往那邊吹第354章 攜手中糧第56章 希望第187章 又見老牟子第82章 階層躍遷第313章 榜單公佈第117章 領導視察第397章 孫大午第292章 中華鱉精第133章 咱們的原子彈第425章 杜老師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96章 婚車第57章 殺年豬第415章 想買飛機了第122章 超哥來了第485章 世界首富第449章 健力寶扛不住了第402章 給我排個第二吧第217章 緩釋肥第347章 大海商業顧問公司第378章 大豐收第214章 三產公司第304章 團場第139章 連送大禮第474章 談判第350章 鉀肥第153章 空手不好意思上門第358章 進軍乳業第424章 365便利第484章 農用無人機第346章 各懷心思第75章 捲起來第115章 美國農業革命第359章 利樂包裝第54章 放電影了第63章 大佬的發家史第55章 場長,我想養雞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126章 育種基地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239章 阿拉木圖第356章 東西部協作第226章 握手言和第171章 佩裡西奇第331章 計算機和農業第128章 大牌記者第13章 康貝爾鴨第453章 外資入侵